晝夜長短的變化 這是先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觀察到的時間現象之一。白天最長的一天、黑夜最長的一天以及晝夜等分的日子 竪雞蛋能帶來好運?春分竪蛋的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20/2022, 7:32:46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晝夜長短的變化,這是先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觀察到的時間現象之一。白天最長的一天、黑夜最長的一天以及晝夜等分的日子,這些關鍵的時間點自然也就成為瞭先民們最早注意到的日子,於是有瞭二分二至的概念。所以春… .....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宋・蘇軾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每年陽曆的3月19日至22日,太陽達到黃經0度,就是春分節氣瞭。春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幾乎都是晝夜等長的。而過瞭春分之後,對北半球來說白天就開始長過黑夜瞭,一直到夏至日白晝達到最長。人猿相彆之後,遠古的先民最初是沒有很清晰的時間概念的。晝夜長短的變化,這是先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觀察到的時間現象之一。白天最長的一天、黑夜最長的一天以及晝夜等分的日子,這些關鍵的時間節點自然也就成為瞭先民們最早注意到的日子,於是就有瞭二分二至的概念。所以春分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立下來的節氣之一。漢代哲學傢董仲舒的《春鞦繁露》中即記載說:“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古人用陰陽觀念來解釋世間萬物的變化,晝夜平分就被解釋為陰陽相半瞭。
一、春分的三候
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占15天,古人又進一步將這15天等分為三,每5天一候,用來描述每個節氣的具體自然狀況。春分自然也有三候,分彆是“
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
候鳥的遷移是古人最容易觀察到的隨季節變化産生的自然現象之一。所以在二十四節氣對應的七十二候裏,有很多與候鳥活動相關的錶述,比如雨水節氣的鴻雁來,再比如春分的玄鳥至。玄鳥就是燕子,是典型的候鳥。古人認為燕子春分時遷到北方,鞦分時遷到南方,故以此來作為春分的標記。
二候雷乃發生,三候始電,這是描述春分時節的自然現象。古人以陰陽解釋萬物,雷和閃電都被認為是陽氣的一種錶現。春分是“陰陽相半”,那春分節氣之後,天地間的陽氣就開始壓到陰氣占據優勢,於是天空中開始齣現閃電,在陰陽的摩擦中也開始産生雷聲。
二、春分的民俗
春分作為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中國不論是齣於指導農業生産,還是單純齣於陰陽觀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同時春分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曆史最悠久的節氣之一,所以曆史上的春分時節有非常多的習俗,這其中有個彆習俗還一直延續到瞭今天。
古代春分日是重要的祭祀時間點,春分日要祭祀太陽,這是從西周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官方禮儀。清代文人筆記《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
春分祭日,鞦分祭月,乃國之大典。
”現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還有一個公園叫做日壇,這實際上就是明清兩朝舉行祭日典禮的地方。古代的二分二至都有官方的祭祀,分彆對應著日月天地,現在北京的日壇、月壇、天壇、地壇等公園,就是當時官方祭祀的場所。
今日的日壇公園
官方的春分祭日主要是祈禱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但實際上對太陽的崇拜和祭祀曆史非常悠久,在民間也普遍存在。比如早年北京人就有用一種叫做“太陽糕”的點心祭祀太陽的傳統。這太陽糕五個一層,用大米麵和白糖做成,一般是圓形,上麵往往還有金雞的圖案,這或許跟遠古太陽信仰中金烏的傳說有一定關係。
除瞭祭祀太陽之外,民間在春分日還有祭祖的習俗。祭祖活動除瞭請求祖先保佑風調雨順之外,在客傢的一些地區,還有給“新丁”取名的傳統。也就是春分日祭祖的時候,父母把傢族裏當年齣生的男嬰抱到祖先麵前,由族長給取名字。
傳承至今的民間祭祀活動
除瞭各種祭祀,春分時節還有一些飲食方麵的習俗。比如在很多地方都流行春分“吃春菜”的習俗。這裏的春菜,其實並不是某種特定的蔬菜,而是一係列這個時節能采到的綠色蔬菜的統稱。所以具體到某個地方,吃什麼樣的春菜也是由當地的物産情況決定的。但不管吃哪種菜,這類“吃春”“咬春”的習俗,都蘊含著對健康、豐收的美好祈願在裏麵。除瞭吃春菜,在我國的很多地方也有春分前後釀酒的習俗。比如在浙江是,據《於潛縣誌》記載,當地就有釀造“春分酒”的習俗,這種酒“色赤,味經久不壞”。而在陝西陵川,人們除瞭在春分日釀酒,還要用酒來祭祀先農。
祭祀也好,飲食也罷,這些習俗在今天其實已經都比較少見,或許在偏遠農村還有遺存。但還有一種有趣的春分習俗至今依然流行,甚至已經通過互聯網漂洋過海,演變成瞭一種世界性的遊戲,這種習俗就是春分竪蛋。
竪蛋的習俗據說已經有4000多年的曆史瞭。具體的做法就是在春分日這一天選一個形狀比較光滑勻稱的雞蛋,輕輕地放在桌麵上,如果能立住就算是成功。竪蛋的遊戲有某種乞求吉祥、慶祝春天來臨的意願在裏麵。至於中國古人為什麼會選擇竪蛋這種形式呢?這個說法就比較多瞭,有一種觀點認為這與中國古人的陰陽觀念有關。春分是“陰陽相半,晝夜均而寒暑平”的日子,中國古人就認為這是一種陰陽平衡的錶現,非常的吉祥。為瞭慶祝這種陰陽平衡的吉祥日子,古人發明瞭竪蛋這種儀式。這些年也有人嘗試著用現代科學的工具來解釋這種民俗現象。有一種說法認為,春分這一天呈66.5°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麵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所以雞蛋纔可能竪起來。姑且當做一種說法吧。
參考資料:
邱炳軍:《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化學工業齣版社2018年版。
宋敬東:《中華傳統二十四節氣知識》,天津科學技術齣版社2018年版。
宋英傑:《二十四節氣誌》,中信齣版社2017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鳴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彆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係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傢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在文藝的春天裏怒放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丁恩文 三月的長沙,陽光燦爛,手捧職稱資格證書的漢壽縣書協主席鄭文棟和縣湖湘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龔俊心潮澎湃,感慨萬韆。 3月18日,由省文聯主辦的“湖南省藝術係列(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審工作座談會”在長沙舉行。在這次書法評審正副高職稱中,全省有8人通過評審,其中正高1名,副高7名,漢壽占瞭2人。 會上,省文聯領導為我省首批獲得一、二級美術師的新文藝群體代錶,頒發瞭職稱資格證書。作為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審試點的親曆者、見證者、受益者,鄭文棟和龔俊倍感幸運。省委宣傳部.......
今日春分願你不負春光不負己
今日,我們迎來 虎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 春分,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 在這一天 陽光直射赤道 南北半球晝夜幾乎相等 隨後一段時間裏 晝越長,夜越短 萬物吐故納新 大地一片綠意盎然 春分時節 春光明媚、岸柳青青 正是一年好時節 文人墨客紛紛吟詠歌唱 賦情詩中 記錄下多彩春景 “春分到,蛋兒俏” 春分這天 很多地區都流行“立蛋”的遊戲 人們往往會選擇 一個錶麵光滑、整體勻稱的新鮮雞蛋 輕輕地將其竪立在桌麵上 據說,春分立蛋的習俗 在我國已經流.......
薩義徳:大眾的古典樂聽力為何退化瞭?
還記得上次去音樂廳是什麼時候嗎?又或是看到這個詞時已然下意識中有些恍惚。也許我們不得不承認全身心浸入一段音樂的旅程已不再是現代人工作之餘主要的休閑方式瞭,甚至唱片和CD都成瞭懷舊時代的遺落,聽音樂幾乎簡化為插上耳機那一瞬間的動作,更彆提對古典樂的記憶瞭。 就連在古典樂之鄉的歐洲都有許多人已經淡忘,古典樂曾經曆過傢傢都有一架鋼琴的鍾鳴鼎盛。而當人們抽空刻意重新與之相遇時,也許會悵然間感嘆失掉瞭那份共情。大眾的古典樂聽力為何退化瞭? 在《音樂的闡釋》這本小書中,令人驚喜的是人們熟知的那個大談“後殖.......
二十四節氣與勞動者|“風箏奇緣”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錶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定“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蘊含著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曆史積澱,是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是春分節氣,小午精心製作瞭“走馬燈”,讓我們跟著節氣走,感受著自然和時間的變化。 春分節氣 小午帶您認識一位非遺傳承人 一起來聽一聽他的“風箏奇緣”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桃紅李白的春分時節,陽光正好,空中飛舞的各類風箏像一隻隻歸來的燕兒,踏著春風,迎接春天。 談起風箏,國傢級非遺項目紮燕風箏傳承人楊利平激動地滔.......
春分“竪蛋”遊戲習俗原理是啥?揭秘來瞭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在二十四節氣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民間流傳著 “吃春菜”等很多有趣的習俗。 “竪蛋”遊戲、校對度量衡……你對春分節氣瞭解多少? 春分三候有哪些?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隨著氣溫逐漸迴升,許多地方暖意融融。 資料圖:北京日壇公園再現清代日壇祭日典儀。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這裏“玄鳥”指的是燕子,春分來臨,燕子開始從南方飛迴來,下雨時天空會打雷並發齣閃電。 此外,春分三候所代錶的花信為:“一.......
富金壁:此“歸寜”非彼“歸寜”
《漢語大詞典》列“歸寜”五義項: 《漢語大詞典》 1.已嫁女子迴娘傢看望父母。例為《詩・周南・葛覃》:“害浣害否,歸寜父母。”硃熹集傳:“寜,安也。謂問安也。”《後漢書・列女傳・劉長卿妻》:“妻防遠嫌疑,不肯歸寜。”(以下例略) 2.指大歸。謂婦人被夫傢遺棄,永歸母傢。 3.男子歸省父母。 4.諸侯朝覲後返迴國安邦。 5.迴傢治喪。 應該說歸納得尚為全麵而閤理,唯其第一義項“已嫁女子迴娘傢看望父母”所舉第一例為《詩・周南・葛覃》“害浣害否?歸寜父母”及硃熹集傳“寜,安也。謂問安也”,則有可.......
這篇推文是獨獨推給我瞭,還是其他人都有?
黛玉妹妹的熱搜體質 早在磕奇怪cp時就初露頭角 什麼和伏地魔組的福袋co or和孫悟空組的名著cp 而這一次 憑著自己韆迴百轉的話術 林妹妹攜黛玉文學再次走紅 黛玉文學到底有多好用 各位客官請看下文 (以下歸類僅供娛樂) 林黛玉文學分解版 林黛玉文學的關鍵在於 模仿林妹妹使小性的語氣 順著對方的意思下去 以韆迴百轉的姿態 錶達不滿或哀怨 實為以退為進的高招 現為大傢獻上林黛玉文學的分解版本 當你被對象敷衍式迴消息時 當你不想上學隻想躺平時 當你被生活的苦難壓垮時 都可以來一嘴黛玉文學 林黛.......
水月集/春分
文/清月 春分(組詩) 綠葉與根的相依,緣於 那棵樹根植大地,碧玉也是 被風輕輕吹,被風輕輕拂 陽光那麼明媚 每天都給予新的 春的驚喜 從那束光 可知金柳的柔情 春在哪裏搖曳 “恰巧春分是我與你…” 像有靈犀的約定,在夫子河畔 乘一葉小船 嚮水草更青處旖旎 *對太陽說 春分,就遙望荷塘 從一池春水裏 尋覓那復蘇的睡蓮 ―看作春的信物 在陌上,青鳥 喈喈跟著柳的心音 此時,我想輕輕對你說 ―還是在芳草萋萋的草地 *恰巧一對白鷺含情脈脈 春分時你我在大成橋 說著紫葉李 風從東來 水嚮西去 白色.......
【他山之石】/詩和遠方作品展示
前 言 “春分”日,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且春分正當春季3個月之中,平分瞭春季。 春分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春分時節,可以放風箏、吃春菜、立蛋等。值此春分節氣到來之際,“詩,或遠方“編輯部就以“春分”為題組織群內詩人進行創作。 本次同題旨在提高寫作積極性,發現優秀詩歌,感謝各位詩人積極參與,同題的優秀作品推送齊魯晚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展示,每期同題中會選齣好詩和對群有積極貢獻者適當推薦紙刊。 本次同題共收到14優秀首作品,於春分當日推送,歡迎閱讀分享。 春分 劉文龍(.......
埃及發掘齣五座古代墓葬 距今已有4000年曆史
當地時間3月19日,埃及旅遊和文物部部長哈立德・阿納尼在首都開羅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錶示,當地一支考古隊日前在開羅以南的塞加拉地區新發現瞭五座古代墓葬,墓葬中發現的物品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7世紀的埃及古王國時期。 據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穆斯塔法・瓦齊裏介紹,五處墓穴保存情況完好,分彆埋葬有地位、職業不同的五名古埃及人。其中一處墓葬屬於一位名叫伊裏(Iri)的高級政治傢,有一座竪井直通墓室,墓室內的壁畫詳細描繪瞭當時為其舉行的葬禮儀式,墓中還配有一口巨大的石灰岩石棺和從屬於墓室主人.......
明朝第一纔子楊慎寫下一首韆古絕唱,僅開頭兩句,就驚艷瞭歲月
本文要介紹的詩人,在明朝時期,是公認的第一纔子。他在當時所做的一篇詩詞中,僅僅前兩句就另天下的文人墨客感到震驚,他的詩篇,也被人稱為韆古絕唱。那麼此人是誰呢?究竟是什麼樣的詩詞能給人如此的震驚呢?下麵,跟隨小編,帶你一探究竟。 據史書記載,明朝有三大纔子,分彆是解縉、楊慎以及徐渭。其中,楊慎乃三大纔子之首,亦是本文的主人公。 說道楊慎,就不得不先介紹他的傢庭,說他傢是書香門第,官宦之後一點也不為過。他的爺爺是當時的湖廣提學僉事,他的父親是禮部尚書和大學士。因此,楊慎打小就有著非常好的教.......
春分時節到 晝夜平分春意濃
今天(20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春分,這一天,日夜長短平均,同時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所以稱為“春分”。春分時節,我國多數地區都進入瞭明媚的春天,處處春意縈繞,生機盎然。 春分,二十四節氣中第四個節氣,是曆史上最早被觀察到的節氣節點。 中國農業博物館二十四節氣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誌強: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它會形成一個影子,到瞭傍晚太陽下降的時候要形成一個影子,這兩條影子形成一條直綫的時候,這個就是春分和鞦分,所以先民在觀察這個時候就最容易觀察到。 在文字記載中,春分一詞最早齣現於《呂氏春鞦》。 .......
孩子們眼裏的二十四節氣|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春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昭示著春季過半,萬物生長正當時。在春分日,中國民間自古有放風箏、吃春菜、立蛋等風俗。讓我們跟隨中國網小記者,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春分習俗”吧! 河北保定師範附屬學校 劉笑萌 我傢的春分 中國農曆中有二十四節氣,每到一個節氣就預示著天氣變化,訴說著中華民族農耕文明的智慧。春分這一天白晝黑夜平分時光,春天走過瞭一半,這時正是花紅柳綠、燕舞鶯啼,到處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傢鄉有在春分這一天竪蛋的習俗,俗話說:春分到,蛋兒俏。傳說這天可以容易的把雞蛋.......
“祭日”“吃春菜”……“春分”習俗知多少?
3月20日,迎來“春分”節氣。這天,我國民間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但卻流傳下來一些頗有意味的習俗,有的保留至今,如“祭日”“吃春菜”“竪蛋”等。 早在三韆多年前,周天子就在“春分”時“祭日於壇”。這一典禮延續到清代,且為皇傢專享。清代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說:“春分祭日,鞦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經朝廷批準建立的祠廟,“春分”時皆由大臣緻祭,世傢大族宗祠可自行祭祀。 海報製作:方金洋 “為使人們瞭解傳統禮儀,近年,北京日壇多次在‘春分’時復原清代祭日場景。”曆史學者、天津社科.......
“春分奇遇記”,在二十四節氣文化裏讀懂中國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延續數韆年,凝聚獨特中國智慧。繼去年的“中國節日”係列之後,河南衛視打造的“中國節氣”係列首期節目《中國節氣――春分奇遇記》於3月19日晚播齣。在“陰陽相半”、白日漸長的春分之時,開啓一場充滿獨特中國情愫的奇遇之旅。 節目通過一則風格輕鬆、愉悅的故事短片,講述“春分”這一節氣的內容寓意和物候特點,猶如當下明媚的春光,充滿生機和希望。一位網友觀後感嘆:“通過創意節目,寓情於理,雖然短但內容實在。” 從“奇妙遊”到“奇遇記”,全新的形式、不同的錶達,相同的是.......
民進忻州市文化支部在秀容書院博物館參觀調研
忻州網訊 春分時節,春光明媚,忻州古城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3月19日下午,民進忻州市文化支部一行十餘人,在支部主委、市電視颱綜閤廣播文藝部主任楊青蓮的帶領下來到忻州古城秀容書院博物館參觀調研,民進忻州市副主委、保德縣副縣長溫旭霞一同參加調研。 秀容書院博物館位於忻州古城秀容書院下院,自2022年1月19日開館以來,先後接待瞭10多萬人次,取得瞭良好的社會效果。最近,博物館又以“講好忻州故事,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於綫上綫下開展瞭豐富多樣的宣教活動,充分展示瞭忻州傳統文化和豐富的曆史資源,讓.......
書法學科提升為何而來
【光明藝點】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新版《博士、碩士學位授予與人纔培養學科專業目錄(徵求意見稿)》將藝術門類劃分為七個一級學科,書法學則由原先隸屬於美術學的二級學科提升至與美術並列的一級學科。這樣的調整變化引發學界的廣泛討論,焦點集中在書法能不能成為一級學科,其學科的支撐與學理依據是什麼,提升的意義何在,可以預期的影響又如何?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探討的課題。在傳統觀念中,書法就是大傢耳熟能詳的寫毛筆字,怎麼寫著寫著就成為瞭一門學術,一門高深到可以培養博士這樣高級專門人纔的學問,不僅.......
探究!發散設計思維的培養
眾所周知,創造力是設計師的靈魂瑰寶,那麼創造力是什麼,它從何而來?我們要怎麼去獲得它?我們要怎麼做,纔能保持源源不斷地創造力?所謂的創造力,構想力,甚至是想象力,都是一種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 當你見到一個蘋果,你想到瞭蘋果的一些吃法,蘋果樹,甚至是牛頓,莊園,農戶和吃蘋果的蟲子,這就是廣義上的發散性思維。而通過思維擴散,牛頓從一顆蘋果上得到瞭靈感,最終發錶瞭萬有引力定律,也展現瞭發散思維無窮的可能性。在設計行業中,除瞭基本的藝術功底之外,側重最.......
二十四節氣·民勤丨遇春分 知春意 “品”春味
“春飛桃杏開,蝶舞蜜蜂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幾乎晝夜等長。此時大地迴春,雖乍暖還寒,但露齣瞭雨霽風光,岸柳青青,鶯飛草長,燕子北歸,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春風吹綠嫩枝芽 湯建華 攝 春風徐來 靜待花開 嚴情懷 攝 杏花點點 盡占春風 薛慧 攝 又是一年芳草綠 湯建華 攝 春風楊柳萬韆條 湯建華 攝 春分節氣還有竪蛋、放風箏、踏青等風俗習慣。瞧,孩子們帶著“春分”走來瞭,一起來遇春分、知春意、“品”春味。(記者:湯建華).......
春分|一直期盼著的美好,正緩緩嚮我們靠近
今日,我們迎來 虎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 古時又稱“日中”“日夜分” 在這一天 陽光直射赤道 南北半球晝夜幾乎相等 隨後一段時間裏 晝越長,夜越短 萬物吐故納新 大地一片綠意盎然 文人墨客紛紛吟詠歌唱 賦情詩中 記錄下多彩春景 草長鶯飛、暗香浮動 四季的美好 輪到春分 就是剛剛好 即便寒意還未全消 但當雪花遇上瞭桃花 確實又是一番彆樣圖景 春分之後 氣候溫和,雨水充沛 萬象“耕”新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點點迴塘雨。 和風吹拂著依依垂柳 點點細雨,抹抹嫩綠 都錶.......
挺新教,薩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剋拉納赫畫齣混戰雙方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門上張貼齣瞭《九十五條論綱》。這份原名為《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的文件迅速傳遍整個歐洲,席捲西歐的宗教改革之火就此點燃。 題圖:薩剋森宮廷畫傢 大盧卡斯所作:戴荊冠的基督 1510年 壹 贖罪捲有用嗎? 馬丁・路德將矛頭直接對準瞭利奧十世和他修建聖彼得大教堂的閤法性,他代錶公眾質疑:“教皇若為得錢以建立一個教堂的小理由而救贖無數的靈魂,他何不為神聖的愛和靈魂的痛苦的大理由而使煉獄空虛呢?(第82條)”,繼而認為:“教皇的財富今日遠超過.......
中高考語文提分,你想到瞭什麼?
中高考語文提分,你想到瞭什麼? 漢字,書法,是我們中國的命根子! 語文,承載著傳承漢字語言、書法文化的重任。 可是這個命根子,險些被滅掉! 那又是誰主演瞭妄想毀滅咱們命根子的勾當大戲呢? ――雙主角:沒國、還有一個,就是我們自己。一個“送來”,一個“拿來””,假如不送來的話,或者送來不要的話,都沒事的,危險的是:也送來瞭,又搶著拿。 還知道1915年~1923年間的那場新文化運動麼,有一批又狂熱、又激進、又時髦的“追西族”和追隨者,”差點廢瞭漢字!看看有誰: 陳獨秀說過,漢字難載新事新理,廢之.......
日課丨硃子讀書法61 聰明人用笨功夫,笨人想捷徑
每天一課讀經典,這裏是爾雅書苑。今天我們開始《硃子讀書法》第61講。歡迎留言交流。 因言讀書用功之難,諸公覺大段淺近,不曾著心。某舊時用心甚苦,思量這道理,如遇危木橋子,相去隻在毫發,纔失腳便跌落橋下,用心極苦。五十歲後覺得心力短,看見道理隻爭毫發間,隻是心力巴不上。所以《大學》《語》《孟》皆是五十歲以前做得瞭,自後長進甚不多。而今人看文字全心粗,前輩文士亦用幾多工夫方做得成,(他工夫更多。若以他這心力移在)道理上,那裏得來?如韓文公答李翊一書,與老蘇上歐陽書,直如此用工夫,未有苟然而成者.......
專訪|作傢、編劇滕肖瀾:深潛煙火生活,小日子有大味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 電視劇《心居》近日開播,該劇改編自作傢滕肖瀾的同名小說,在滕肖瀾的筆下,顧傢一傢人有關於“房”的小小盤算,還有關於“心”的深情執念,一幅普通人的生活圖鑒,在濃濃的滬上風情中展開。近日,齊魯晚報專訪瞭滕肖瀾,她分享瞭“作傢觸電”的感悟,也聊瞭聊親自操刀《心居》影視化的背後故事。 勾勒平凡的上海 《心居》的故事發生在上海,這個在許多人心中的“繁華大都市”,在滕肖瀾的筆下,是一副褪去瞭精緻外殼、平凡煙火的模樣,“上海決非五彩斑斕,而是再單調不過的顔色。日齣而作,日落.......
夜雨丨嶼夫:帶著我的鋤頭,你的好心腸
帶著我的鋤頭,你的好心腸 嶼夫 春分來瞭,從這天起啊 唯百花和愛花的人 可以自由奔放,恣意的綻開 與贊美,飲者嗬 則必須矜持,遠離競技場 林中的論壇上,唧喳的鳥兒 隻是說些我心所想 渙散的冰川,裸露泥石 什麼樣的花草在此地紮下根來 子孫相繼,以啓蠻荒 願意邀約嗎,去那裏種花 帶著我的鋤頭,你的好心腸 建造共同的夢鄉 泛舟花海,歡歌逐浪 .......
春分丨陌上花開,燕歸來
今天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 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春分也有平分春季之意,從立春到立夏三個月,春分位於正中間。 春分三候 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燕子歸來,電閃雷鳴,大自然用歡快激烈的節奏演繹著仲春的樂章。 3月16日,電閃雷鳴,風雨交加。長江頭條用戶“極簡生活” 攝 春分習俗 《春分》 長卿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竪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從來今日竪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春分》中的這句詩道齣瞭春分的兩大習.......
嵩瓷:讓牡丹在瓷器上“綻放”
疫情防控 團結努力 眾誌成城 日前,記者在嵩瓷藝術館看到,牡丹畫傢張誌文正在裝裱作品,準備送往洛陽牡丹文化節展覽。 畫傢 張誌文: 這幅牡丹是我近期創作的作品,是巨幅牡丹畫,牡丹花會要在洛陽舉辦我個人的巨幅牡丹畫展,這個畫的名字叫《萬紫韆紅總是春》,春天來臨,這個牡丹包括紅牡丹、紫牡丹,五顔六色,各個牡丹都聚集在這幅畫上,萬紫韆紅也是一個很好的寓意。 嵩瓷是用嵩縣瓷土為製作材料,畫傢張誌文在瓷器上作畫,然後入窯經過1000多度的高溫燒製上釉,最終讓牡丹花在瓷器上完美“綻放”。 .......
這張貳角紙幣升值500多倍?它究竟有何特彆?
一張1962年貳角凸版以103元的價格在某拍賣網站上成交,它究竟有什麼特彆之處呢? 何為凸版貳角 第三版人民幣的2角發行於1964年4月15日(當然印製時間要早於發行時間), 最早印製是凸版二角,之後又陸續印製平版,70年代末80年初又印成凸版二角,所以凸二角從時間上分有二個版彆,所謂凸版是用雕版印刷的,綫條清晰,有立體感,手摸可以感覺到。而平闆是膠印的無立體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在3版紙幣中是僅僅次於2元車工的綠色産品,從版式來看,三版二角應該分凹版和平版兩大類,其中平版券又根據冠字號.......
【二十四節氣】春分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1】”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春分”中的“分”是一半的意思,即一分為二。正如《春鞦繁露》中寫道的:“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2】”。春分也是平分春季的意思,傳統上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好是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所以春分在古時又被稱為“仲春之月”。其實從周代起春分就有君王祭日儀式,目的是為瞭祈求一年的豐收,皇帝齣行時往往會根據祭祀的等級用到一些不同規格的儀仗車或儀仗隊伍。如周朝可能就會用到指南車、記裏鼓車,這些都可以在汽博館看到相應的展品。 .......
五言近體詩復雜句中,幾種1-4結構句式
前言 今天說的復雜句,是比較少見的1-4結構。 這種句式的第一個字是謂語,另一個謂語或者是第3字,或者是第2字。有的句式,還會齣現第3個謂語。 一、第1、3字是謂語 1、V+dV-BX,第1字為動詞,第3字為動詞 賞-應歌�m杜,歸-及薦櫻桃。第一個字是動詞,後麵4字副詞及動詞帶目的語,是動賓結構。 應、及,副詞,用d錶示。歌、歸,動詞,V。專有名詞:�m杜、櫻桃,BX。 《�m(dì):杜》是《詩經・小雅・》中的一首詩,大意是妻子擔心正在服役的丈夫: 有�m之杜,有��其實。王事靡�W,.......
河南不起眼的一個小縣城,藏著神話聖地,去過的人都說很驚喜
中華民族有著五韆多年的曆史底蘊,在這幾韆年的傳承裏,凝聚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傳統內涵。在這期間衍生齣瞭無數的神話傳說,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紐帶,也是世世代代中國人的心靈歸宿。有這麼一個地方,很少人知道,甚至是連聽說過的人都很少,但是它卻好像是從神話裏走齣來的一樣。 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從小我們就耳熟能詳。在很久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巨大無比雞蛋,無盡的黑暗,一片混沌,到處散發著沉悶的氣息。盤古就生存在其中,直到有一天,他再也無法忍受這沉悶而黑暗的環境。他隨手拎起一把巨大而鋒利的斧頭,用盡渾身力.......
清涼賞析丨禪詩: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唐]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這是一首訪友記遊詩,非但無訪友未遇之失望惆悵,反而獲得瞭暢然的禪悅。 一路幽尋,隻見蒼苔密布,屐痕曆曆,可見其路之僻,隱居處之深;尋久而不遇時,迴頭望碧天白雲,白雲依著靜靜的湖渚飄遊;終於到瞭隱處,但見春草封住瞭禪門。白雲、靜渚、春草、閑門,給人以靜穆淡逸的氛圍。山中氣候多變,一陣淨雨洗濯,鬆色愈加青翠,傍山而行,繼續尋蹤,峰迴路轉,竟抵達溪流的源頭。 .......
故事盒|《遇見春天》
故事盒 今天,姚老師和一對雙胞胎小熊帶你一起去尋找“春天”,小熊們沒見過“春天”,他們可想見一見春天是什麼樣子瞭,但是春天太難找瞭,請你跟我一起聽一聽,他們會遇到什麼睏難? 親子閱讀:能讓孩子讀得懂的“浪漫”是什麼?不一定是縈繞於心的情話,也未必是蕩氣迴腸的抒情,而是讓他們觸目可見、想象可及的顔色、形狀、聲音、味道――正如這本書,“春天”被具象為色彩斑斕、甜美嬌艷的小女孩,還有她籃子中那鬆軟噴香的蛋撻,這種親切的“孩子式”的詩意不僅具體生動,還可在書中的一些小細節上感受春天的來臨。 .......
春分節氣,萬物可期
春分節氣,萬物可期 晝夜平分,冷熱均衡 草木復蘇,百花爭艷 燕子歸來,彩蝶起舞 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雖然受疫情影響 我們暫時還難以充分享受 這大好的明媚春光 但隻要心中保持光明希望 一起努力、同心抗疫 定能戰勝疫情 迎來春和景明好時節 編輯 | 普秀 編輯 | 子鈴 責編 | 明月 .......
春分,“絕絕紫”!
【畫傢介紹】 方楚雄,廣州美術學院二級教授,中國國傢畫院研究員,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 3月20日 我們迎來瞭春分 春分古時又稱 “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一為平分晝夜 二為平分春季 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季節來啦! 進入春分時節 大自然有“聲”有“色” 一候玄鳥至 二候雷乃發聲 三候始電 兒時童謠就唱道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來這裏” 燕子如同春的信使 催醒瞭春雷閃電 叫醒瞭春日勝景 春分還有花信 “一候海棠、二候梨花.......
春分·國風海報|駐足,為瞭那片湖山春色
文案創意/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婉允 吳瑕 手繪海報/劉苗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春花爛漫時 2022年3月20日23點29分 我們迎來 春分 這一天 晝夜等長,寒暑平衡,正值春之半 此時節 陽光柔暖,楊柳青青 草長鶯飛,花滿枝頭 打開廣東春天的正確方式 你知道哪幾種?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統籌 | 紀映雲 黃建雋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
春分:春來疫走,花開福到
而 春分一到 鶯飛草長,燕子北歸 小麥拔節,萬物競生 “韆花百卉爭明媚” 春天來瞭 岸柳青青,桃花灼灼 是春天特有的詩意 惠風和暢,煥發生機 是春天專屬的魅力 隻是這個春天和以前不太一樣。以前的春天,我們喜歡和親朋好友一起踏青,捕捉大自然中的美好春景。今年的春天,我們被隔離在傢,隻能靜待花開。 以前的春天,櫻花爛漫的時節,我們奔嚮大自然賞櫻拍照。今年的春天,上海正進行著一場緊張的“戰疫”。 每個人都在為這座城市奉獻著自己的力所能及。 “藝起抗疫” 李守白-水墨小品-《三足鼎立居傢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