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10已經播瞭將近一半。隨著賽程的推進,從最初的16個導演隻剩下10個導演瞭。
在第一階段,王暘和畢誌飛被淘汰,吳中退齣瞭比賽。第二階段,導演關錦鵬也因為檔期衝突選擇退齣比賽。王文也和蔡康永在1vs1的短片PK中落敗,暫時告彆舞台。
說起蔡康永,大傢的第一印象就是主持人《導演請指教》,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是學電影的。
這一次,他被邀請參加節目,他想重拾初心髒完成他的電影夢想。
第一階段,蔡康永改編《康熙來瞭》,選擇京劇為載體,講述一個女人和兩個男人的感情糾葛。
為瞭恢復京劇的正統味道,他邀請李誠儒在他的短片中扮演主角。
齣生於梨園世傢的李誠儒,對京劇有著深厚的感情和造詣。如果他演一部短片,會事半功倍。
不幸的是,李誠儒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對蔡康永的邀請持謹慎態度。
在這個過程中,蔡康永錶現齣極大的耐心和齣色的口纔。
在第一次邀請時,蔡康永解釋瞭他對一個短片的想法,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許多演員被蔡康永的故事所感動,並躍躍欲試。
但是李誠儒持觀望態度,說他需要再考慮一下,委婉地拒絕瞭。
蔡康永沒有放棄。他用李誠儒的話來說服他。
李誠儒曾經說過,如果一個演員不懂京劇,他就是一個隻有一隻胳膊的演員。他這句話,蔡康永記得清清楚楚。
蔡康永講述瞭這個故事,他曾因準備睏難而想放棄,但周圍的年輕人勸他堅持下去。他說很多年輕人嚮往京劇,他希望和李誠儒一起傳播京劇文化
言語誠懇,不卑不亢,知難而退。甚至在不知不覺中,蔡康永把參與短片提升到瞭邀請李誠儒與自己一起傳播京劇文化的高度。真的是一朵蓮花,讓人忍不住贊嘆。
其他演員都盯著李誠儒,等待他的陳述,而李誠儒則受寵若驚,他無法掩飾自己的快樂,但他的理智占瞭上風,他說他想看完整的劇本。
感覺李誠儒辭職,蔡康永勇敢地戰鬥,說他拿著自己的筆記本。他希望占用李誠儒10分鍾,去小房間聊天。
即使在那之後,李誠儒遇到瞭其他喜歡的導演,他尊重李誠儒的選擇。
蔡康永以非常謙遜的姿態邀請瞭李誠儒,所有在場的人都被他所打動,欽佩他的毅力和耐心。
但李誠儒最終笑著拒絕瞭,說他想看其他的書。
說到這裏,蔡康永停止瞭提問,也沒有必要去試探和給演員施加更多的壓力。
最難得的是蔡康永的心態,那就是當眾被拒絕。或多或少,他的臉會掛,但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他尊重李誠儒對京劇的熱愛,他知道他以前的作品沒有給他足夠的信心。
我不得不說,蔡康永說話的方式是如此的舒服。
他總是有很強的忍耐力,能容忍彆人的不同,
甚至不好的意見,積極消化,而不是消極應對。也正因為如此,雖然蔡康永的短片拍得並不是最好的那一波,但他得到的贊譽卻是最多的。
在第一輪的短片公映之後,蔡康永、韓雪、吳鎮宇加入瞭王晶的工作室,參加團隊作戰。
根據節目組的邀請,三位導演需要在真實改編、腦洞大開、喜劇三個主題當中選一個參賽。
對於他們來說,真實改編是最有利的選項,而喜劇則是最難的那一個。
蔡康永主動請纓,選擇瞭最難的一個主題——喜劇。
而他的對手,剛剛好是因為高票而被贊助商留下的錢寜黃。
錢寜黃的風格很明顯,腦洞大開。
他拍瞭一部輕科幻的小短片《觀察者》,主要講瞭一個科學傢誤以為自己被外星文明傷害,實際卻被救助的故事。
整個短片的呈現效果非常好,無論是色調、運鏡,還是美術、道具,都氛圍感滿滿。
僅靠一個廉價的塑料袋就拍齣瞭恐怖片的效果,劇情也很給力,有邏輯,能自圓其說,演員的演技也讓人信服。
現場的觀眾、影評人,甚至四位製片人,都贊不絕口,這部小短片最終拿下瞭200票的好成績。
反觀蔡康永,雖然在拍攝現場他笑個不停,但最後短片的呈現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幾位演員各有各的錶演節奏,難以融閤,感覺像是各演各的。
畫麵風格也不夠統一,一會兒像是黑白默片,一會兒又是日係小清新,一會兒又變成瞭韓式濾鏡。
短片的核心點也不夠明確,到底講的是母子關係、戀人關係,還是其他,看完不知道導演到底想講什麼。
而且,這個故事沒什麼說服力,到處都是漏洞。
不齣意料,蔡康永這部短片隻拿下119票,在和錢寜黃的對戰中敗下陣來。
可盡管如此,蔡康永敗得坦坦蕩蕩,比起晉級成功的韓雪,好瞭太多。
韓雪在第一賽段改編瞭《天堂電影院》,拍瞭個《超時未送達》,簡述瞭外賣員錯過爺爺的電話,追悔莫及的故事。
題材很討巧,拍好瞭很容易和觀眾共情,可事實上,她沒能感動觀眾,隻是感動瞭自己。
到瞭第二賽段,韓雪拿瞭最討喜的題目——真實改編。
一般來說,新人導演都會先拍自己的親身經曆過的事件來練手,這樣更有把握。
但韓雪還是犯瞭和之前一樣的錯誤,構建瞭一個很棒的故事,但影片錶達一塌糊塗。
前半段,男孩的愛意來得凶猛,但也突然。後半段,女畫師的轉變太生硬,最開始一再拒絕男孩的求愛,卻因為他幫自己打走瞭偏執的追求者,就開始跟他散步、聊天,甚至還大晚上邀請他進自己房間?
果不其然,轉摺來得就是這麼生猛,原來韓雪錶達的主題,竟然和乳腺癌有關。
這一段突然齣現的文字,實在是讓人尷尬到腳趾扣地。
看到這個時候,我突然覺得自己看瞭個寂寞,怪我眼瞎,看瞭10分鍾也沒看明白導演講的是啥,最後還得靠字幕來理解主題。
有這樣感受的,不止我一個人。
實事求是地講,她這部短片並不是一無是處,最起碼比起第一部的虛浮誇張,這部短片現實和幻想的切換做得不錯,韓雪的演技也可圈可點。
比起導演,韓雪真的更適閤當一個演員。
針對這部《半鏡》,製片人們都是以鼓勵為主,韓雪也樂得聽贊美。
直到專業鑒影團的孟中提齣批評意見,韓雪又坐不住瞭,立馬又開始辯解。
孟中質疑,影片主題不清晰,男孩隻憑兩個疤痕就能判斷齣那是得瞭乳腺癌嗎?
韓雪立馬甩鍋節目組,說自己拍瞭完整的畫麵,但是節目組不讓播。
這架勢,就像迴到第一賽段,製片人和影評人質疑韓雪一上場就講自己的故事,太煽情。
韓雪甩鍋給主持人,是因為柯藍姐一直問我。
韓雪好像一直都是這樣,帶著自己的優越感,對於贊美全盤接受,對於批評意見,卻是選擇性聽耳不聞。
她最喜歡的,就是現場辯論,非得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成為完美無缺的那一方。
盡管最後的結果,是韓雪高票晉級,但這並不是因為她的導演功力有多好,隻能說運氣太好,抽簽抽到個好對手罷瞭。
同樣是王晶戰隊,在吸收評論,接納意見這一點上,蔡康永比韓雪好太多。
來到這個舞台,蔡康永是輕裝上陣,把過往成績都清零。麵對現場所有的製片人、影評人、觀眾,他都是把自己擺在一個初學者的心態。
他給自己的定位是新手導演,他也明白自己來參加這個節目,就是來聽最真實的聲音,哪怕被批評,這都是真實的,是珍貴的。
如果隻是一味地被捧在手心,或者被寵壞,這都不是真實的體驗。
因為這一番高情商發言,無數網友都希望蔡康永能夠繼續留在《導演請指教》的舞台上,不是作為參賽選手,而是作為主持人。
在這一點上,韓雪真的要多多嚮蔡康永學習,不要總是急著辯白,急著否定,心胸開闊一點 ,多聽聽彆人的意見。
每個人都難免犯錯,但隻有愚人纔會固執不改。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