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8:50:35 PM
北京時間2022年3月9日淩晨2點,2022年蘋果春季新品發布會召開,蘋果發布瞭包括PC、平闆、新iPhone、顯示器等在內的多款産品,其中某些産品引發瞭業內關於蘋果産品、創新及未來發展等的爭議。有人驚喜於新配色和最強芯,也有人大呼發布會寡淡無味……究竟如今蘋果的創新光環還剩多少分量,發布會背後潛藏著哪些信息,一眾春季新品又有哪些真正值得購買呢?
爭議背後
蘋果不說的緣由和貓膩
迴顧2022年蘋果春季新品發布會,相信爭議最大的就是蘋果為iPhone 13和iPhone 13 Pro係列帶來瞭全新的綠色版本,其中後者配色命名“蒼嶺綠”。而在iPhone 13 Pro係列蒼嶺綠配色發布後,相關話題衝上熱搜,同時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有的認為,“蒼嶺綠”名不副實,更以“蒼蠅綠”予以嘲諷,有的則戲稱蘋果創新以“換色”為主。不過也有玩傢稱,蒼嶺綠色的真機有著比渲染圖更低的飽和度,這不僅使得手機看起來更亮,也使得其觀感更加淡雅,而不是像渲染圖所展示的那麼“強烈”且具有視覺衝擊性。
▲iPhone 13係列陣容新增蒼嶺綠色iPhone 13 Pro和綠色iPhone 13。
同時,蒼嶺綠配色所采用的啞光玻璃背闆,有效提升瞭後殼的整體質感,也一並解決瞭玻璃後殼沾指紋等老大難問題。其實新配色的渲染圖更像是頭盔綠,結果看瞭真機照片纔知道實際上是抹茶綠,真機圖比渲染圖好看多瞭。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iPhone 13 Pro新推齣的蒼嶺綠配色,采用多層納米級金屬陶瓷打造整個機身錶麵。
提及“換色”,據相關統計,從2007年初代iPhone發布以來已過去15年,在這期間,iPhone的配色從銀白、黑色到土豪金、玫瑰金,再到各種顔色,至今已經發布20餘種顔色。
其實之所以iPhone“換色”,美國營銷界有個“7秒定律”,即消費者會7秒內決定是否有購買商品的意願。商品留給消費者的第一眼印象纔有可能激發消費者對商品是否感興趣,如果在第一眼無法吸引人們關注,在視覺設計草草瞭事,那麼用戶不會對其功能、質量等其他方麵有進一步瞭解的欲望。而在這短短7秒內,色彩的決定因素為67%。這恐怕纔是iPhone“換色”背後的緣由。
實際的情況是,蘋果近兩年開始采取“新配色策略”,有效延長瞭iPhone手機的銷售周期,抵消掉傳統淡季對銷量的影響。
說完蘋果沒有告訴你的理兒,再來看看沒有告訴你的所謂“貓膩”。最典型的就是此次發布會中同樣引發高度關注的M1 Ultra芯片。與“蒼嶺綠”引發的爭議不同,M1 Ultra芯片頗受好評,但事實是,M1 UItra 的核心與兩年前初始發布的M1相同,依舊使用Firestorm/Icestorm處理器核心,M1 Ultra與M1沒什麼區彆,要知道這可是2020年的核心瞭,蘋果一用就是兩年。
而這樣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盡管M1 UItra的多核性能爆錶,但單核跑分幾乎和M1 Max一樣。這也是為什麼蘋果在發布會上對M1 UItra的單核/單綫程性能隻字未提,展示的數字全都是多核性能。但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單核/單綫程性能在PC的應用中相當重要,甚至在某些應用下比多核性能更重要。通過上述兩個實例,我想說的是,對於蘋果所謂的創新,既不能高估,也不能低看。
雖是舊瓶裝新酒
但總有一款適閤你
那麼此次發布會,到底有沒有值得咱們用戶買的産品呢?縱覽蘋果新品發布會,雖然有部分業內人士以“舊瓶裝新酒”來形容,但如果仔細看來,我認為,其中仍不乏值得購買的産品。
以新款的iPhone SE為例,雖然它是舊瓶換新“芯”,然而芯片正是iPhone SE的核心競爭力。因為蘋果為其加入瞭一枚iPhone 13係列的同款芯片――A15仿生,讓這台入門款的iPhone擁有比肩iPhone 13係列的強大性能錶現。
▲新一代iPhone SE搭載A15仿生芯片。
重要的是,得益於A15仿生芯片以及iOS 15係統的加入,包括智能HDR 4、攝影風格、深度融閤、人像模式等iPhone 13係列的功能,也下放到瞭iPhone SE係列上。而且在5G網絡逐步普及的當下,iPhone SE同樣支持瞭5G網絡,這也使其成為首款支持5G網絡的iPhone SE産品。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iPhone SE不僅是一台性能比肩iPhone 13的手機,在影像、係統體驗等方麵依然能“打”。再考慮到目前iPhone SE也是iPhone産品綫中價格最親民的設備,蘋果將強大性能與親民價格進行整閤,這也許會撬動更多的潛在用戶選擇iPhone。
又如與Mac Studio配套發布的名為Studio Display的顯示器,在外觀設計方麵與iMac相似。這款27英寸的大屏支持5K Retina顯示,600nits亮度。另外,還內置瞭A13仿生芯片,前置1200萬像素超廣鏡頭,支持人物居中,屏幕上方也包含麥剋風模組,自帶六個揚聲器單元,其中四個低音單元,兩個高音單元,支持空間音頻。相比於之前的産品,這款産品也不乏賣點。不過需要提醒用戶的是,蘋果部分産品並不支持這款顯示器,有的雖然支持但功能會有縮水,希望用戶選購時注意兼容性。
最後,iPad Air作為iPad産品綫中更傾嚮於輕薄的産品,此次的更新令人驚喜!由M1芯片強勢驅動,1200萬像素超廣角前置攝像頭自帶人物居中,並且支持5G連接。性能方麵,搭載M1芯片的iPad Air 5 CPU性能提升60%,圖形性能達到上代的2倍。iPad Air 5搭載瞭1200萬像素鏡頭,支持中央舞台功能。此次發布的iPad Air 5還加入瞭5G蜂窩數據版本。在設計方麵,iPad Air 5可選5種配色,依舊配備瞭Touch ID指紋識彆模塊。iPad Air 5也設計瞭USB-C接口,可以從相機等設備裏傳輸數據。
▲新款iPad Air、iPad Pro、iPad第九代和iPad mini,共同組成瞭iPad係列迄今最強陣容。
售價上,iPad Air 5售價4399元起(64GB版本),相較於上一代産品加量不加價,對於平闆有需求的用戶,也應該值得入手。
▲新iPad Air不僅提供多種絢麗配色,還搭載M1芯片和全新的超廣角前置攝像頭。
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鑒於蘋果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及創新和産品迭代的積澱,筆者認為,即便是被業內稱為“舊瓶裝新酒”,不同的用戶群體還是能找到同類産品中最適閤自己的“蘋果”。
“造夢引擎”明搶PC市場
M1宇宙暗推高生態壁壘
此次春季發布會蘋果正式推齣瞭Mac Studio主機,這是一台專門針對工作室設計的産品,官方稱之為“造夢引擎”。M1 Ultra芯片就是它的“核心”,而這恐怕纔是蘋果最具深意的發布。
提到M1 Ultra有“多Ultra”,它直接將兩顆去年的M1 Max連接到瞭一起,組成瞭“一顆”擁有20核CPU、64核GPU、1140億個晶體管的超強處理器。要知道,桌麵最強的GPU RTX3090晶體管數量也不過290億。這是全球性能最為強勁的個人電腦芯片,沒有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一同發布的Mac Studio在這顆芯片的加持下,這個小小的鋁閤金屬塊即成瞭蘋果性能最強的電腦産品。
▲M1 Ultra已成為全球性能與實力最強的Mac電腦芯片。
▲M1 Ultra內部集成1140億隻晶體管,可支持最高128GB的高速統一內存。
▲蘋果宣稱M1 Ultra的20核處理多綫程任務的速度,相比市麵上功耗範圍相近的16核台式PC芯片中速度最快的型號,還要高齣90%之多。
眾所周知,在兩年前與英特爾分道揚鑣後,蘋果顯然正努力奪取更大的個人電腦市場份額。在蘋果首款台式機處理器M1芯片獲得成功後,蘋果正尋求在台式機領域獲得類似iPhone的市場份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蘋果2021年在全球台式機齣貨量中所占市場份額僅為2.3%,遠不及其在智能手機市場16.7%的占有率。
▲M1係列芯片宇宙,已經接近完成。
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剋錶示:“自從我們開始發貨搭載 M1 芯片的 Mac 電腦以來,每個季度都在創新紀錄。在此期間,我們的增長速度超過瞭行業平均水平。”
▲《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者Walter Isaacson透露:喬布斯曾說“蒂姆・庫剋是我迄今招來的最好的員工”,但他也說過“庫剋不是一個做産品的人”。
對於“造夢引擎”,盡管許多消費者肯定會被對其高價格感到不滿。但現實情況是,對於電影和音樂行業的後期製作公司來說,他們負擔得起這樣的價格。而且,這些公司纔可能是蘋果新款電腦的最大客戶。與高端製片級設備的價格相比,這個價位不算太高。
▲Mac Studio將成為專業圖像從業者的新寵。
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英特爾芯片在蘋果電腦中淡齣,蘋果全係的手機、平闆、PC都將采用ARM架構的自有芯片,除瞭性能提升外,App端也有望逐步統一,蘋果正在從“芯”齣發提高自己的生態壁壘,且還在持續創新當中―這恐怕纔應是業內關注的。
創新與利潤兼顧
蘋果仍有未來
最後我們再來聊聊此次發布會後,業內再度引發蘋果創新及未來嚮何處去的話題。事實是,在庫剋執掌蘋果的十多年間,雖然産品屢被質疑缺乏創新,不過公司的業績和市值卻屢創新高。
驕人成績的背後,庫剋自然功不可沒。不管是將iPhone的屏幕變大,或是推齣AirPods,還是隻有軟件服務的春季新品發布會,甚至給蘋果電腦裝上M1芯片,都體現齣庫剋領導下的蘋果,正通過將“硬件+軟件+服務”組閤,構建能讓用戶擁有更好體驗的蘋果生態。當然其中也不能說沒有創新,隻是創新的目的更多是為瞭利潤。
以蘋果創新的M1芯片為例,IBM AI戰略副總裁Sumit Gupta曾為蘋果算瞭一筆賬,他假設蘋果2020年纍計齣貨860萬台13英寸MacBook Pro和540萬台MacBook Air。一顆M1處理器的成本大概40~50美元,而MacBook Air上的Intel雙核酷睿i5則是175~200美元,MacBook Pro上四核酷睿i5的成本更是高達225~250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從Intel處理器轉換成自研M1處理器,一顆就能節約200多美元成本。
以此計算,Gupta得齣瞭蘋果使用Intel處理器需要支付32億美元,而采用自研M1處理器則僅需要6.97億美元,也就是說蘋果使用自研芯片可以節約25億美元(約閤人民幣164億元)。這也是蘋果為什麼決心采用自研芯片的原因。除瞭性能強悍、續航驚人外,節約成本更是主要的,這也將使蘋果能為用戶提供更具有性價比的MacBook産品。
至於此次發布會中發布的新iPhone SE,據美國摩根大通分析師Samik Chatterjee稱,新iPhone SE有可能吸引全球超10億安卓手機用戶換iPhone。因此蘋果被認為是在挖掘安卓的後院,進軍安卓手機占有量最大的中端機市場,而新iPhone SE正背負瞭這樣的責任,核心目的就是在中低端市場上滲透更多用戶。
有業內人士指齣,蘋果持續更新SE係列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擴大用戶群體,實現更大盈利。iPhone用戶增長,就意味著互聯網服務收入的增長,這是蘋果利潤增長的關鍵之一,蘋果財報也說明瞭這一點。從2021年四季度財報來看,這一季度蘋果綜閤毛利率達到43.8%,其中包括iPhone、Mac在內的硬件業務毛利率38.4%,而服務業務毛利率達72.4%。服務收入的增長能為整體盈利做貢獻,這對於蘋果提升毛利率意義重大。
蘋果鑒於此前強大的創新慣性,其創新力猶存,隻是其創新的初衷,更多從用戶的需求轉嚮利潤為先,至少與喬布斯時代唯有創新的蘋果相比,開始做到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