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清名臣“三傑”、“四中興”,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曾國藩、左宗棠、鬍林翼,雖然作為其中之一的彭玉麟名聲略低,但其一生所作所為,堪稱“報國真忠臣,剛正真丈夫,淡泊真名士,癡情真男兒”,當他病逝後,史學界稱他為“大清帝國最後一抹斜陽的消逝”。
背景資料:
彭玉麟,字雪琴,1816年生於湖南衡陽,大清著名政治傢、軍事傢、書畫傢。書生從戎,膽氣過於宿將,清末水師統帥,湘軍水師創建者,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有“雪師”之稱。同曾國藩、左宗棠並列大清三傑,同曾國藩、左宗棠、鬍林翼並列大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兵部尚書、一等輕車都尉、加太子少保,贈太子太保、謚剛直。
報國真名臣
彭玉麟16歲時,父親彭鳴九不幸病逝,族人將他傢中田産奪走,隨前往府城,應聘衙署文書,靠此侍養母親。
1849年鞦,李沅發起義,彭玉麟應衙署號召,共同參與平亂,直至1850年九月起義覆滅。接著,他又迴到耒陽在典當行任主事。不久,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太平軍逼近耒陽縣境,危機時刻,彭玉麟以典當鋪捐贈的資金,招募鄉勇,以虛張聲勢之計,驚退太平軍,保護瞭當地百姓的平安。
彭玉麟杭州嶽王廟憑吊嶽飛“韆軍橫掃筆鋒開,滿腹經綸腕底來”題記碑刻
1853年(鹹豐三年),太平天國起義聲勢浩大,八旗和綠營軍隊屢戰屢敗,大清多個重鎮接連失陷。不久,太平軍攻取天京,建都立國。為此,朝廷下令各省籌辦團練,抵擋太平軍。期間,禮部侍郎曾國藩奉命幫辦湖南團練,在衡陽開府,籌建湘軍。彭玉麟聞知後,立即前去應募,並被安排到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葆處協助處理營務。從此,彭玉麟便走上瞭投筆從戎的報國之路。
1
為瞭配閤陸軍作戰,曾國藩打算籌建水師,以便控製長江,進而圍殲太平軍。由於彭玉麟在曾國葆處錶現齣色,被其推薦給曾國藩。曾國藩與他交流後,深感其纔,隨任命他分統一營水師。期間,彭玉麟腹有韜略,膽識過人,很快便成為曾國藩籌建水師的得力助手。
1854年3月,湘軍水師初創成立,便立即投入戰鬥。當時,太平天國西徵軍已攻占嶽州(今嶽陽)、湘潭,正在攻打長沙,湘軍根據地受到嚴重威脅。對此,湘軍首領會議齣現兩個結論,一是直接齣兵長沙,以解長沙之圍;二是彭玉麟提齣的攻取湘潭,以斷太平軍後路,長沙之圍可解。最終,曾國藩等人認可彭玉麟的作戰方案,並製定水陸並進的攻打策略。當時,陸軍主師為塔齊布,水軍主師為褚汝航,而彭玉麟也被分配獨領一營水師參戰。作戰中,彭玉麟的一營水師一舉焚毀湘江上的太平軍戰船數百條,塔齊布的陸軍也擊退瞭湘潭守軍,隨後收復湘潭,長沙圍解。
此戰後,彭玉麟被升任為左營水師。同年7月,率部參加嶽州戰役,於江麵之上遭到太平軍猛將曾天養的水軍阻擊,不幸右肘中彈,血染袖袍,但他依舊力戰不退,因此有瞭作戰“不要命”之稱。8月8日,曾國藩率廣東水師前來增援,由於風大流急,造成水師戰船操控失度,被太平軍水師圍睏,進退不得,廣東水師總兵陳輝龍、湘軍水師總兵褚汝航戰死,湘軍水師遭到重創。但是,彭玉麟卻以“
下遊水急,進易退難
”的理念,所部並未隨同水師大部急進,從而損失極小。因此,被曾國藩任命為湘軍水師的新統帥,和楊載福一道重整水師。
同年10月,湘軍奪迴長江中遊戰略重鎮武漢,大軍再次順流而下,決定襲取江西重鎮九江,太平軍則派燕王秦日綱率領天京水師前往坐鎮,阻擊湘軍過江。秦日綱將布防重點設在地勢險要的“老鼠峽”,北岸是素有“
天京咽喉,上下通街
”之稱的田傢鎮(湖北廣濟縣),南岸為半壁山(湖北陽新縣),中間江麵狹窄,有“老鼠也難闖”之說,堪稱拱衛九江的天然屏障。秦日綱命令軍隊在兩岸修築木城、營壘、炮台等防禦設施,江麵鋪設鐵索,並有快艇隊進行守衛,整個防禦如同水城大寨,堅固異常。
到瞭11月,曾國藩集結總兵力1萬餘人,打算嚮太平軍發起總攻,並將攻打“老鼠峽”的重任交給中路水師統領彭玉麟、楊載福。當時,南岸的湘軍塔齊布、羅澤南的陸軍部隊,經過4天激戰,順利攻占太平軍半壁山大營,秦日綱遂退守北岸田傢鎮。
為盡快突破江麵防綫,彭玉麟通過對橫江鐵索的觀察,製定齣四隊協同作戰的策略,即:第一隊負責斬斷江中鐵索;第二隊負責火力壓製,掩護第一隊的行動;第三隊負責火燒太平軍水寨船隊;第四隊守護水師大營,防止太平軍從背後逆江來攻。最終,經過一晝夜的戰鬥,將太平軍的水上防綫徹底摧毀,迫使太平軍放棄田傢鎮嚮東撤往安徽境內。為此,彭玉麟曾在半壁山臨江的峭壁上手書“半壁江流沉鐵索”。
1855年末,曾國藩睏守南昌,而鄱陽湖內湖水師營官蕭捷三也在戰鬥中被炮彈擊中陣亡,內湖水軍已陷入群龍無首的睏境,隨時都有全軍覆滅的危險。為此,曾國藩急忙緻信辭官在傢的彭玉麟前來救援。1856年1月,彭玉麟為避開太平軍重重關卡的盤查,他化裝成流浪乞丐模樣,徒步700多裏,隻身趕到南昌。曾國藩驚喜不已,即令他統領內湖水師8營,駐紮南康。到瞭1857年2月末,湘軍水師經過補充整訓,士氣逐漸恢復,水師已擴充到18營,戰船500餘艘,炮2000餘尊。接著,彭玉麟指揮內湖水師,攻破太平軍水師將領“黃老虎”黃文金據險扼守的湖口防綫。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破天京,彭玉麟受到朝廷加官進爵。1868年,彭玉麟會同曾國藩擬定從荊州至崇明的長江水師營製,並將湘軍水師改成大清的經製兵。
2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戰事緊急,朝廷命李鴻章率軍赴廣東督戰。但是,李鴻章卻以各種理由連上幾道奏摺拒絕赴任,並且還嚮同僚抱怨,朝廷怎麼會讓他“白頭戍邊”,很是令自己心寒。但是,當68歲高齡的彭玉麟,接到赴粵督師命令後,已辭官的他,不顧年高體衰,奉詔即行,毅然領命:
“今廣東防務吃緊,時事艱難,朝廷宵旰憂勤。臣一息尚存,斷不敢因病推諉,遵即力疾遄徵,以身報國,畢臣素誌。
”而他的年齡可比李鴻章年長7歲,豈不更加的“白頭戍邊”。
《清史稿》記載:玉麟募四韆人從行,駐大黃。遣部將王之春、黃得勝等防瓊州、欽州、靈山,婁雲慶、王永章等駐沙角、大角,與粵軍聯閤。增兵設壘,編沙戶漁舟,分守內沙港汊。
1885年,粵軍鎮南關大捷,進攻諒山,法國提齣議和。可能大傢都記得馮子材,實則此戰由彭玉麟部署戰策謀劃。當時,時任帝師的翁同龢在日記中說:
“彭(玉麟)電請勿撤兵,先嚮法索兵費一韆萬。”
但是,遺憾的是朝廷根本不聽,最終完成“
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的屈辱和議。
當晚清依仗的左宗棠、彭玉麟兩員大將病逝後,如同失去瞭兩大守護天使。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善權鬥的李鴻章掛帥前往,帶給大清的則是一場緻命的失敗。
剛正真丈夫
彭玉麟任職期間,剛正不阿、執法嚴明、不避權貴,甚至不惜得罪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朝中大佬,就算是自己的親兒子,犯瞭軍法,同樣依法執行斬立決。
江西九江石鍾山曾國藩像
湘軍攻陷天京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指使將士進行屠城,大發國難財,令彭玉麟大為憤怒,隨三番五次上書曾國藩,要求處斬曾國荃。緻命師生情誼産生裂痕,曾國藩為此給他寫信進行責問:“我弟弟到底哪裏得罪你瞭,你非要治他於死地。”
期間,李鴻章有個親侄子,名叫李鞦升,視如己齣。但是在安慶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由於有李鴻章的這層關係,地方官員不敢將其法辦。巡視經過的彭玉麟,取到足夠證據後,果斷下令:“此子不除,安慶難以安寜。”事後,彭玉麟還專門給李鴻章書信一封:“我幫你們老李傢清理瞭門戶,你不用謝我。”
此後,民間流傳一句佳話:“
彭公一齣,江湖肅然。”
後來,彭玉麟的一個親生兒子犯瞭軍法(參與賭博),他同樣依照軍法將自己的親兒子斬立決。
因此,當他死後,朝廷贈謚“剛直”。
淡泊真名士
鹹豐五年(1855年)至同治元年(1861年)的七年間,彭玉麟應得養廉奉銀二萬一韆五百餘兩,但他分文未取,全數上交國庫充作軍餉。
鹹豐四年(1854年)鼕,彭玉麟率湘軍水師配閤陸師攻陷田傢鎮後,朝廷奬賞4000兩白銀,而他卻將這筆銀兩全部用於救濟傢鄉,並要求傢鄉長輩拿齣一定的數額辦所學堂,期望為傢鄉“培養齣幾個人纔”。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一生都在為跑官、求官、買官、要官而奮鬥,到瞭老邁之年,還要占據高位不願離開。而彭玉麟一生竟然六辭高官要職,情願隱居草庵,以“畫梅”度日。如:兩江總督、漕運總督、兵部尚書等。但是,當國傢需要他齣力時,他卻義無反顧,奉詔即行,如:中法之戰。
1869年春天,他迴到衡陽,在傢鄉蓋瞭草房,布衣青鞋,經常到母親墓前憑吊。可謂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權貴、不治私産、不禦姬妾。
因此,曾想拜彭玉麟為師的張之洞這樣評價他:“
加官不拜,久騎湖上之驢;奉詔即行,誓翦海中之鰐。”
也因此,有民諺:“
彭玉麟拼命辭官,李鴻章拼命做官。
”
癡情真男兒
彭玉麟的梅花何以會和鄭闆橋的墨竹被世人稱為大清雙絕,隻因他的梅花寄托瞭自己一生對於心中摯愛的思念。
“
無補時艱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
”、“
生平最薄封侯願,願與梅花過一生。
”包含瞭一個男人一生的癡情。
3
彭玉麟信劄
6歲那年,他那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梅姑,因父母將她另嫁,因此以死銘誌,撒手人寰,令他傷痛萬分。當初梅姑最喜歡的就是梅花,因此他立誓在有生之年,畫齣萬幅梅花,以錶他對梅姑的思念之情。
在後來的四十年中,他永絕妻室之歡,如同“鰥居”,隻要一有空閑,便會潑墨揮筆畫梅花,以神念與梅姑互訴衷腸。期間,為瞭方便巡視水師,他將傢安在瞭西湖之畔,又將梅姑的墳墓遷至草廬之旁,白日墓旁吹笛,夜晚畫梅賦詩“
三生石上因緣在,結得梅花當蹇修。
”、“
頹然一醉狂無賴,亂寫梅花十萬枝。
”、“
傷心人彆有懷抱,一生知己是梅花。
”因此,人們也說他“
百戰歸來,一心畫梅
”、“
兵傢梅花
”。
1890年3月6日,彭玉麟病逝於衡陽退省庵,享年74歲,省庵四周種滿梅花。當他死後,上至高官縉紳,下至販夫走卒,都難掩涕泣:“彭公逝矣!”民國的國學大師辜鴻銘稱他為“天下第一奇男子。”可笑的是,這樣一位品行罕見的奇男人,世人不去宣揚學習,卻將曾國藩、李鴻章的權謀之術、為官之道大肆鼓吹,豈不令人扼腕嘆息。
參考文獻:《彭玉麟集》、《清史稿》、李誌茗的《彭玉麟:兵事之外的纔識操守》、《史林》、李宗鄴的《彭玉麟梅花文學之研究、《晚清雪帥·彭玉麟》、《李自成自述》,《太平天國文書匯編》、王闓運的《湘軍誌·水師篇》、《興國州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