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4:07:39 PM
眾所周知,近幾年桌麵電腦有個很令人煩惱的問題:核心硬件之一的獨顯一方麵價格暴漲,一方麵又嚴重缺貨,讓玩傢們大呼“難買”,而很多玩傢的攢機計劃也就此擱淺。但實際上,想買一台高性能桌麵電腦,除瞭自己攢機之外,品牌遊戲主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顯卡市場形勢復雜的今天。
雷神旗下的黑武士係列是經典的遊戲主機産品,如今已經發展到瞭最新的黑武士4+款,其搭載的是英特爾最新的第12代酷睿處理器+NVIDIA獨顯組閤。牛叔最近測試體驗瞭該機的i7 12700+RTX 3070Ti款,堪稱性能狂飆!下麵來一起感受感受該機的強勁錶現。
測試機配置
處理器:Core i7 12700,12核20綫程(2.1 / 4.9GHz)
散熱:處理器水冷,顯卡風冷
主闆:微星MAG B660M MORTAR WIFI DDR4
顯卡:七彩虹RTX 3070Ti(8GB GDDR6)
內存:金士頓2×16GB DDR4-3600
存儲:三星1TB M.2 PCIe4.0 SSD
電源:額定750W
接口:3x USB3.2 Gen2 10Gbps Type-A、1x USB3.2 Gen2 Type-C、4×USB2.0、1×Mini DP 1.4、1×HDMI 2.0、1×2.5G LAN Port、3×DP(顯卡)、1×HDMI(顯卡)
係統:Windows11傢庭版
服務:整機1年/主要硬件3年上門,水冷非人為漏液3年全賠
測試機核心:12核酷睿i7 12700+RTX 3070Ti
對於想直接買一台到手即用遊戲台式機的玩傢來說,品牌整機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不用費力地去收集配置單,更不用買一個一個配件再來裝機,還避免瞭繞綫走綫的煩惱,定好預算看好配置下單即可,而且具備全麵的整機售後保障,省時省力而易用。
而本次牛叔測評的黑武士4+配置如下所示:處理器為英特爾第12代酷睿i7 12700,顯卡為七彩虹RTX 3070Ti,與之搭配的是微星MAG B660M MORTAR WIFI DDR4主闆、金士頓32GB DDR4 3600MHz內存、三星1TB PCIe SSD以及酷冷至尊額定750W電源,帶Win11 64位傢庭版係統。電商平台自營中類似配置的參考價格是12498元(16GB內存+512GB SSD儲存款),考慮到雙核心硬件就將近1萬元的售價瞭,這個價格的確挺不錯。另外,該係列機型還有i5/i7/i9與RTX 3050到RTX 3090之間的多種配置組閤,適閤不同預算的玩傢考慮。
酷睿i7 12700測試:異構登場,性能暴漲
i7 12700是Intel在CES 2022上發布的一款第12代酷睿i7處理器,基於Alder Lake架構和英特爾7製程工藝打造。與以往的酷睿處理器不同的是,第12代酷睿i9係列、酷睿i7係列和酷睿i5 12600K/酷睿i5 12600KF均采用瞭“大小核”架構。其中,雷神黑武士4+搭載的i7 12700就具備12核心20綫程( 8顆性能核心 + 4顆能效核心)的強大規格――僅從紙麵參數來看,就比上一代i7 11700/i7 11700K的8核16綫程強大得多。具體參數方麵,i7 12700基礎頻率 2.1GHz,動態加速頻率 4.9GHz,三級緩存25MB,基礎TDP 65W,功耗區間 65-180W。
下麵牛叔就以實測數據來聊聊這顆i7 12700這顆新麵孔的錶現,並且加入瞭上一代i7 11700K處理器作為對比參考。有趣的是,i7 11700K的測試數據(125W)來同樣自於雷神黑武士係列,也就是上一代處理器的主機。那麼,在同一係列不同代的産品數據對比中,就更能體現新品的真實性能瞭。
▲大傢熟悉的CineBench R20測試,i7 12700的多核成績達到瞭8312pts,單核達到瞭712pts。作為參考,上一代i7 11700K的測試數據是多核5671pts,單核560pts。在這項測試中,多核性能提升幅度達到瞭46.6%!
▲CineBench R23測試,i7 12700的多核成績達到瞭非常高的21788pts,單核成績1855pts。同樣的,上一代i7 11700K的測試數據是多核14507pts,單核1440pts――多核性能提升幅度為50%!
▲V-Ray 5.0基準測試,主要測試處理器的多核渲染性能,i7 12700的得分是14036,相比i7 11700K的10934成績,同樣是碾壓級彆的提升。
▲Corona 1.3 Benchmark,渲染時間越短代錶處理器的效率越高,性能越強。i7 12700所用時間為1分09秒,大幅度領先i7 11700K的1分35秒。
▲CPU-Z基準測試,i7 12700的多綫程成績為8949,單綫程成績為746,多綫程分數同樣達到瞭極高的水平,遙遙領先i7 11700K的6278。
▲3D Mark的CPU基準性能測試,i7 12700的最大綫程分數為9705,這是後來引入的測試,沒有對比數據。
▲Blender Benchmark 6個場景連續渲染,軟件版本為最新的2.93.1。該項測試可以直觀看齣處理器滿載渲染時的效率快慢。雷神黑武士4+測試結果如上所示,i7 12700在這項測試中展現齣瞭強勁穩定的持續性能錶現:在最短的bmw27測試中,i7 12700用時為1分53秒,相比i7 11700K的3分3秒耗時少1分鍾以上;在最長的victor中,i7 12700用時為9分56秒,相比i7 11700K的14分23秒,減少耗時約4分鍾半,效率提升非常明顯。同時,牛叔觀察到,處理器運行時,i7 12700的封裝功耗在150W附近,功耗也高,這對於品牌遊戲主機而言,是一個加分點,說明性能釋放強勁,不會對整機性能有所限製。
處理器測試小結: 從處理器測試來看,由於采用瞭全新的Alder Lake大小核架構,再加上性能釋放給力,雷神黑武士4+搭載的第12代酷睿i7 12700相比上一代i7 11700K性能暴漲!在多項測試中,其多核性能提升幅度達到瞭40%以上,堪稱“牙膏擠爆”!自然,更強的性能在應對3A遊戲、渲染剪輯等重度應用是也就更加的遊刃有餘,應用效率也更高。
遊戲測試:RTX 3070Ti搞定4K高畫質
牛叔體驗款雷神黑武士4+的獨顯配置為七彩虹RTX 3070Ti 8GB,是一款用定位高用料足的RTX 3070 Ti獨顯,GA104核心,流處理器數量達到瞭6144 個,基礎頻率1575MHz,加速頻率1860MHz,顯存為8GB DDR6X,位寬256bit,在單考獨顯時功耗為290W左右,實際遊戲中能跑到300W以上。老規矩,我們先跑一跑基準測試,同樣的,牛叔也加入瞭上一代産品所搭載的RTX 3070實測數據作為參考。
基準測試部分RTX 3070 Ti相對於RTX 3070,在DX11基準測試中提升幅度範圍為11%~13%,在DX12基準測試中提升幅度範圍為13%~15%,,DXR光追性能則提升15%,符閤硬件參數上的差異。
考慮到RTX 3070Ti的性能以及定位,在遊戲實測中,我們分彆測試的是雷神黑武士4+在2K預設最高畫質、4K預設高畫質下的遊戲平均幀速。
●在2K最高畫質下,即便是麵對著名的差優化遊戲《賽博朋剋2077》,雷神黑武士4+在RTX 3070Ti加持下也能最高畫質無壓力運行,並且平均幀速達到瞭71fps,流暢度非常高,部分遊戲更是跑到瞭120fps以上。同時,相對於RTX 3070款主機幀速提升較明顯,除瞭顯卡更強一些外,i7 12700處理器也功不可沒。
2K最高畫質,《賽博朋剋2077》跑到瞭71fps的平均幀速
2K超高畫質,運行《PUBG》平均幀速達到瞭175fps,配閤2K 170/165Hz小金剛顯示器,體驗順滑
●在4K高畫質下,幾乎所有的測試遊戲都能達到60fps以上的平均幀速,流暢運行沒有問題。同時可以看到,相比上一代的RTX 3070主機,雷神黑武士4+搭載的RTX 3070Ti幀速提升不錯,畫麵流暢度更好。當然瞭,對於部分要求不是太高的遊戲,你還可以在預設高畫質的基礎上再拉高畫質選項,例如《戰爭機器5》預設最高畫質的平均幀速是73fps,《孤島驚魂6》預設最高畫質的平均幀速是66fps;《古墓麗影:暗影》預設最高畫質是73fps。同時,對於部分要求苛刻的最新3A大作,則可以開啓DLSS/FSR等“黑科技”提升畫麵幀速。
應對一些要求不那麼苛刻的遊戲,你甚至能在4K最高畫質下流暢運行,例如《孤島驚魂6》。
●在2K最高畫質+最高光追設置+DLSS質量選項下,牛叔測試瞭4款遊戲,基本流暢運行,可見它也算得上是一塊針對2K極緻光追遊戲體驗的強力遊戲顯卡。有趣的是《古墓麗影:暗影》幀速比之前測試的RTX 3070Ti高不少,究其原因,應該是i7 12700處理器的遊戲性能發揮瞭更強的作用。
從遊戲測試來看,RTX 3070Ti款的雷神黑武士4+可以這麼總結:能夠流暢體驗4K高畫質或者2K最高畫質光追+DLSS質量設置的3A大作。從FHD到4K分辨率,搭配各種分辨率的顯示器都能暢享遊戲,遊戲性能給力!
功耗溫度測試
雷神黑武士4+的處理器散熱采用瞭第三代360mm水冷係統,水泵雷神LOGO和風扇都帶燈光效果,在鋼化玻璃側透蓋闆下,電競氛圍感很足。
室溫25℃左右,使用AIDA64進行單考處理器測試,i7 12700持續運行在約150W的功耗下,大核頻率是4.48GHz,處理器的溫度在90℃左右。此外,水泵較低的運行噪音使得911黑武士四代在處理器滿載時也比較安靜,而為瞭保證用戶安心,雷神還為該機標配瞭3年非人為漏液全賠服務,這也是雷神遊戲主機一貫的特色售後保障瞭。
顯卡功耗方麵,在FurMark中選擇3840×2160分辨率與8XMSAA抗鋸齒,考機時獨顯的情況如下:獨顯功耗約290W,頻率1995MHz,溫度81℃。整機功耗方麵,利用雙考機讓處理器和獨顯滿載,10分鍾之後,滿載時插綫闆功耗在550W左右。
RGB燈效炫酷,電競感強烈
再看看雷神黑武士4+的設計。它的機箱承襲瞭傢族式經典的Tron設計語言,前麵闆可更換,並且後期會放齣多種多樣的定製化麵闆供用戶選擇。另外,機身邊緣是一條無盡循環的藍色“莫比烏斯燈帶”,中間是可發光的雷神LOGO電源按鍵,這些元素組閤起來的視覺效果不錯。
側透燈光進一步提升瞭該機的電競感,側透闆可以免工具拆卸。從牛叔的使用體驗來看,該機的RGB燈效在品牌遊戲整機裏屬於做得很不錯的水平,風扇、水冷頭、內存RGB光效醒目而柔和,放置在桌上時,側麵一看,電競感就來瞭。
▲頂蓋支持Qi無綫充電,挺不錯,牛叔用電腦時就經常煩惱插座離得太遠,手機不方便充電,有瞭這個設計就解決這個問題瞭。前置有三個USB大口,如果再有一個C口會更方便。
▲走綫齊整,360mm水冷風扇引人矚目,主闆是微星迫擊炮B660M WiFi DDR4,用料紮實,供電穩當,兩根RGB內存、一塊PCIe SSD已就位。
▲RTX 3070Ti的LCD側麵闆相當醒目,玩傢可在iGame Center軟件中自定義內容(硬件實時狀態/時間/文字等)顯示。
結語
作為一款遊戲主機,雷神黑武士4+在硬件配置和性能釋放方麵錶現齣色,i7 12700+RTX 3070Ti的核心組閤能夠給玩傢提供流暢爽快的遊戲體驗,這一點在2K和4K分辨率下的遊戲實戰中已經得到驗證。同時,該機的燈效烘托齣瞭強烈的電競感,機箱設計頗有特色,而可靠的售後服務更可以免除後續使用中的麻煩。該機的小遺憾點是前置接口少瞭一個Type-C口,機箱頂蓋容易沾染指紋。總的來說,對於想買一台品牌遊戲主機的玩傢而言,雷神黑武士4+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顯卡漲價缺貨的大環境下,品牌遊戲主機就更具有吸引力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