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5:58:47 PM
□瀋誌權
晉公子重耳,晉獻公之子,春鞦時期晉國第二十二位君主,史稱晉文公。他在位時間雖隻有短短八年,但他文治武功卓著,在動蕩年代成就瞭一番霸業,成為“春鞦五霸”中的雙雄,與“九閤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顧頡剛先生甚至認為,晉文公在城濮之戰大敗楚國,使之不敢嚮北發展,他的兒子晉襄公在崤之役遏住瞭秦國,使之不得嚮東發展。“有瞭他們父子,春鞦時的中原諸國纔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纔漸漸孕育瞭後來諸子百傢的燦爛文化。”(《顧頡剛全集・秦與晉的崛起和晉文公的霸業》)
晉文公。
關於晉文公的曆史功績,古往今來研究者甚眾,本文隻想著重講講晉公子重耳亡命天涯時仍追隨著他的那幫朋友們。
據《史記・晉世傢》記載:重耳從小就喜歡結交士人,十七歲時就有瞭五位品德高尚、纔能齣眾的朋友,他們是重耳的舅舅狐偃,以及趙衰、賈佗、先軫和魏武子。
晉獻公有八個兒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能德行。但自從娶瞭驪姬之後,晉獻公就逐漸疏遠瞭這三位公子。驪姬想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就設計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殺。為瞭進一步給兒子掃清障礙,驪姬又誣陷重耳、夷吾,重耳就不辭而彆逃迴到自己據守的蒲城。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指使宦人履�L刺殺重耳。重耳翻牆逃跑,宦人追趕,砍掉瞭他的一條袖子。所幸的是,重耳的朋友狐偃、趙衰、賈佗、先軫、魏武子、胥臣、介子推等十數人對他不離不棄,與他一起首先逃到瞭他母親的故國翟國,當時重耳已四十三歲。
重耳寄居翟國十二年,晉獻公離世,驪姬之子奚齊、驪姬妹妹之子悼子相繼被推嚮王位,然先後均被支持太子申生的晉國卿大夫裏剋刺死,驪姬亦被鞭死。裏剋派人到翟國接重耳迴國即位,重耳擔心被害,拒絕迴國。裏剋轉而迎接逃亡在秦國的夷吾迴國接替國君之位。夷吾即位後,史稱晉惠公,他對有恩於己的秦國和裏剋背信棄義,又誅殺七輿大夫,引發國人不滿。晉惠公擔心“重耳在外,諸侯多利內之”(《史記・晉世傢》),於是派人到翟國刺殺重耳。重耳聞訊,與狐偃等人商議,認為齊桓公有誌於諸侯霸主,收納體恤各諸侯國的賢纔,於是決定投奔齊國。
重耳一行十數人經過衛國,衛國國君沒有接濟這位落難的晉國公子。重耳等人隻得風餐露宿,食不果腹,日夜兼程趕往齊國。他們蓬頭垢麵,衣衫襤褸,走到衛國的五鹿時,已餓得實在不行,就嚮路邊的農夫乞食,農夫用陶器盛瞭一塊泥土遞給重耳。重耳覺得農夫不給吃的也罷瞭,但不能如此侮辱他,就抑製不住怒火,欲拔刀相嚮。趙衰忙上前攔住,說:“泥土,象徵土地,而國王纔有資格享有土地,這是上天給您的昭示,請您趕快拜受。”於是,重耳轉怒為喜,跪在農夫麵前虔誠地接受瞭饋贈的泥土,然後繼續趕路。智者的巧妙點撥,使一場眼看就要激化的事件,化解於無形,收到瞭皆大歡喜的效果。
重耳拜受農夫贈土。
但泥土畢竟不能充飢,行不多遠,重耳餓得昏瞭過去,大傢隻得停下來歇息。介子推一個人默默地去附近采挖瞭一點野菜,悄悄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和著野菜一起煮瞭一碗湯,端去慢慢喂給重耳吃。重耳醒來,覺得這野菜湯味道鮮美,很快把一碗野菜湯喝得乾乾淨淨,還一再稱道好喝,精神也好多瞭。此時,有人把介子推割肉煮湯的秘密告訴瞭重耳,重耳大為感動,暗下決心:不管前路多麼艱辛,一定要伺機重迴晉國接替君位,乾一番大事業,以報答這幫追隨自己的難兄難弟!介子推忍疼割肉救飢的義舉,不僅救瞭重耳的命,更加激發瞭他的鬥誌。
介子推割股煮菜湯。
重耳一行從西北邊陲的翟國跋山涉水、韆裏迢迢來到東部海濱的齊國,齊桓公熱情接待瞭他們,並把宗室的一位少女齊薑嫁給瞭重耳,還陪送瞭二十乘的車與馬,重耳感到很滿足,就在齊國定居瞭下來。
重耳在齊國居住瞭兩年,齊桓公去世,竪刀等人發動內亂,齊孝公即位,諸侯的軍隊數次來犯。重耳在齊國逗留瞭五年,因為愛戀齊國的妻子,從此就沒有瞭要離開齊國的意思。有一天,趙衰、狐偃等人在一棵桑樹下秘密商量如何促使重耳離開齊國的事,結果被正好在桑樹上采桑的重耳妻子齊薑的侍女偷聽到瞭。侍女迴屋告知女主人,齊薑刺死侍女,勸說重耳趕緊走。重耳卻說:“人生來就是為瞭尋求安逸享樂,何必管其他的事?我在這裏很安樂,哪裏也不想去瞭。”齊薑說:“你是一國的公子,走投無路纔來到這裏,你的那幫朋友把你當成他們的生命。你不趕緊迴國,報答這些勞苦的朋友,卻貪戀女色,我為你感到羞恥。何況,你現在不去追求,到什麼時候纔能成功呢?”於是,她與趙衰等人用計灌醉瞭重耳,用車載著他離開瞭齊國。
走瞭很長的一段路,重耳纔悠悠醒來,弄清事情真相後,重耳大怒,拿起鐵戈就要刺狐偃。狐偃說:“殺瞭我成全您,是我的心願。”重耳說:“事情要是不成功,我吃舅父您的肉。”狐偃笑道:“事情不成功,老舅的肉又腥又膻,怎麼值得吃!”笑罵之間,重耳平息瞭怒氣,大傢繼續前行。當你耽於安樂不思進取時,真正的朋友會當頭棒喝推著你前行,有人推著,你也就會負重前行瞭。
重耳等人一路西行,經過曹、宋、鄭三個小國,曆盡韆辛萬苦,受盡瞭世態炎涼,終於來到瞭楚國。
楚成王以嫡係諸侯的禮遇接待重耳,重耳辭謝不敢接受。趙衰說:“你逃亡在外十餘年,小國都輕視你,何況大國呢?現在楚國這樣的大國堅持厚待你,你就不用推辭瞭,這是上蒼讓你興起啊!”重耳於是以諸侯的禮節會見瞭楚成王。楚成王隆重地接待瞭重耳,重耳十分謙恭。楚成王說:“您將來迴國,用什麼來報答我?”重耳迴答:“珍禽異獸,珠玉綢絹,君王富足有餘,不知用什麼禮物報答您。”楚成王道:“雖然如此,到底用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答道:“假使不得已,與您在平原、沼澤地帶兵戎相見,願為君王退避三捨。”後來,晉、楚城濮之戰,重耳果然信守今日之諾,為楚軍退避三捨,成為韆古美談。此為後話,按下不錶。
重耳在楚國住瞭幾個月,質押在秦國的晉惠公之子太子圉逃迴瞭晉國,秦國怨恨與他,聽說重耳在楚國,就邀請重耳去秦國。楚成王說:“楚國太遠,要經過好幾個國傢纔能到達晉國。而秦、晉接壤,秦穆公又很賢明,你好好去吧。”臨行前,楚成王贈給重耳很多禮物。
重耳他們來到秦國,秦穆公把同宗的五個女子嫁給重耳,原太子圉的妻子懷贏也在其中。重耳不想接受原來的侄媳懷贏為妻,胥臣勸道:“他的國傢您都要去攻打瞭,何況他的妻子呢?況且,您接受此女是為瞭與秦結成姻親以便返迴晉國,你居然拘泥於小節,而忘瞭大羞恥!”重耳於是接納瞭懷贏。秦穆公非常高興,親自與重耳宴飲。趙衰在宴會上吟誦瞭一首《黍苗》詩,秦穆公說:“知道你們想盡快返迴晉國。”趙衰趕忙拉著重耳離席,再次拜謝道:“我們這些孤立無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如百榖盼望及時雨!”當局中人拘泥於細枝末節不能自拔時,有人會提醒你不要因小失大;當有貴人願意幫助你時,有人會不失時機地為你促成此事,這樣的人纔是真朋友。
重耳與他的朋友們。
此時的晉國,晉惠公夷吾已死,晉懷公太子圉即位,人心浮動,晉國陷入混亂。晉國大夫欒枝、�S�b等人聽說重耳在秦國,就暗中來知會重耳、趙衰等迴國,願作內應的人很多。於是,秦穆公派軍隊護送重耳迴晉國。此時,重耳已經六十二歲。
公元前636年,秦國護送重耳到黃河岸邊。狐偃對重耳說:“這些年我跟隨您周遊列國,過錯也太多瞭。我自知,何況您呢?請允許從此彆過。”重耳急瞭,說:“如我迴國後,有與你不同心的,請河伯作證!”說完,重耳把一塊玉璧投入黃河之中,與狐偃明誓。當時在場的介子推見此情景,認為幫助朋友不應該求取迴報,而狐偃說齣這番話,就意味著在邀功討賞,覺得很可恥,不願與他為伍,於是就獨自一人悄然離去。
外由秦軍援助,內有晉國大夫接應,重耳終於殺死晉懷公太子圉,平定瞭晉國的內亂,如願當上瞭晉國君主,是為晉文公。
重耳逃亡路綫圖。
晉公子重耳於公元前655年從晉國開始齣逃,途經翟、衛、齊、曹、宋、鄭、楚、秦八個國傢,終於在公元前636年返迴晉國登上王位,成為晉文公。數萬裏大逃亡,十九年的艱辛磨難,與其說是晉文公堅定的返國即位信念支撐著他挺過來的,不如說是一幫朋友一步一步推著他走下來的。
重耳的這幫朋友心胸坦蕩,心思縝密,識見卓遠,信念堅定,把重耳當成瞭自己的生命,把他的事業當成瞭自己的追求。他們是重耳落魄潦倒時的患難兄弟,創業維艱時的忠實夥伴,迷茫睏頓中的點撥者,漫長徵途上的開路人,是重耳生命中的貴人。缺瞭他們,重耳隻能是晉公子,有瞭他們,重耳纔能成為晉文公。套用一句目下流行語的句式:重耳有這樣一幫朋友,不想成為一位霸主都難。(圖片均選自網絡)
作者簡介:瀋誌權,教授,發錶或齣版小說、散文、文論、專著200餘萬字,現居杭州。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