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5/2022, 9:41:41 AM
作 者丨宋豆豆
編 輯丨張明艷
圖 源丨視覺中國
近日日係車企三強豐田汽車、日産汽車和本田汽車相繼公布2021財年(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及2021財年第四季度(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財務報告。
對比財務數據發現,豐田汽車成為最賺錢的製造商,2021財年豐田的營收和淨利潤創下新高;日産汽車在經曆瞭“戈恩事件”以及高層動蕩、連續三個財年虧損後,首次扭虧為盈;本田營收和利潤雙增,但汽車業務增速放緩。
不過, 業績增長喜人背後難掩隱憂,三傢企業均對2022財年錶示擔憂 ,受芯片供應短缺、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漲、烏剋蘭危機以及疫情反彈、供應鏈承壓等影響,市場環境或將更加嚴峻。
豐田最賺錢,日産扭虧為盈,本田增速放緩
5月13日,本田汽車宣布,2021財年(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公司實現營收14.55萬億日元(約閤人民幣7640億元),同比增長10.5%;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2.0%至8712億日元(約閤人民幣457億元);淨利潤為7070億日元(約閤人民幣371億元),較上一年財年6574億日元同比增長7.5%。
本田在財報中錶示, 公司營收增加主要是由於摩托車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運營的銷售收入增加以及積極的外幣換算效果;營業利潤增長得益於銷售影響和積極的外匯影響導緻利潤增加,但部分被價格和成本導緻的利潤下降所抵消影響;日元兌美元走弱、成本削減、效率提升等因素幫助該公司增加瞭淨利潤。
本田汽車執行副總裁Kohei Takeuchi指齣,日元走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該公司提振瞭利潤。“我們不能簡單地說日元走軟是好事。對於一傢公司來說,很難應對匯率的大幅波動。我們希望看到日元較長期的穩定走勢。”
財報顯示,2021財年豐田摩托車業務銷售收入2.18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2.3%,相比之下汽車業務銷售收入9.36萬億日元,同比增長6.6%。本田中國總裁、中國業務主管倉石誠司認為:“汽車業務增長放緩,很大程度是由於本田研發成本提高,以及部分地區銷量下降,尤其是美國市場所緻。”
在本田汽車發布財報的前一天,日産汽車也發布瞭2021財年財報,在經曆瞭“戈恩事件”以及高層動蕩、連續三個財年虧損後,日産汽車首次重返盈利。
財報顯示,2021財年日産汽車實現閤並淨收入為8.42萬億日元(約閤人民幣4367.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62%;經營利潤2473億日元(約閤人民幣128.3億元),同比增長398%;經營利潤率為2.9%,淨收益為2155億日元(約閤人民幣111.8億元),同比增長664%。
“受新冠疫情持續蔓延、芯片供應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外部因素的影響,2021財年的經營環境充滿挑戰。”日産汽車在財報中指齣,得益於持續的精細財務管理和對固定成本的嚴密控製,日産汽車2021財年盈利能力同比顯著提升。同時,受益於美國市場的有利條件以及全球銷售質量的不斷改善,促進瞭主力新車型單車淨收入的顯著增長,極大提升瞭企業的盈利能力。
5月11日發布財報的豐田汽車2021財年銷售額為31.38萬億日元(約閤人民幣1.62萬億元),同比增長15%;營業利潤為2.99萬億日元(約閤人民幣1546億元),同比增長36%;純利潤為2.85萬億日元(約閤人民幣1471億元),同比增長27%。在銷量上,2021財年豐田全球銷量1038萬輛,較上一財年增長4.7%,重返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 豐田汽車2021財年的營業利潤已超過2015財年2.85萬億日元的高值,創下6年來最高紀錄。 但在2021年第四財季(2022年1月至3月),豐田汽車主要財務指標麵臨瞭較大的下滑壓力,豐田汽車的營業利潤為4638.6億日元,同比下降33%,不及市場預期的5205.4億日元;純利潤為5338.9億日元,不及市場預期的5140.8億日元。
2022財年充滿挑戰
盡管豐田、本田、日産2021財年業績喜人,但2022年以來,受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疫情以及地緣政治導緻的全球供應鏈承壓,三傢均傳遞齣擔憂。
對於2022財年(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日産汽車預計2022財年的銷售額將增長18.7%,達到10萬億日元的水平,但營業利潤將僅增長1%至2500億日元,遠遠低於市場預計的3185億日元。
“2023財年是公司‘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的最後一年,所以2022財年對我們至關重要。麵對更具挑戰的經營環境,日産汽車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穩步推進‘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在2023財年實現5%經營利潤率。”日産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錶示。
承壓的不僅僅是日産汽車。豐田汽車財報中發布預警,由於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空前增長,預計當前財年(2022.4.1-2023.3.31)的材料成本將增加逾一倍至1.45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可能會下滑超兩成至2.4萬億日元,遠低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36萬億日元;淨利潤將減少5901億日元至2.26萬億日元。
豐田汽車高層錶示,公司將通過減少用量、改用低成本材料來應對材料成本的上升,並避免産品全麵漲價。
事實上,受疫情、芯片短缺以及地震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豐田汽車多次被迫減産。5月10日,豐田汽車錶示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將於5月16至21日期間暫停日本8傢工廠的14條生産綫的運營,受部分暫停波及的生産綫和工廠數量分彆擴大到20條和12傢。這次停産將影響約4萬輛汽車的産量,豐田汽車同時宣布5月全球産量將再次減産至70萬輛。
本田汽車也憂心忡忡。基於半導體長期缺貨以及疫情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導緻物流中斷、零部件供應遲滯,本田汽車計劃4-5月初位於日本的兩傢工廠將減少車輛的産能。繼4月份日本主力工廠減産後,本田宣布5月初其日本部分工廠將減産約50%的産能。
本田汽車高管Yasuhide Mizuno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錶示,“我們希望在6月份使業務走上復蘇軌道。”本田預計2022財年營業收入16.2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1.7%;營業利潤為8100億日元,遠不及分析師預期的9430億日元。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2022年或將麵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環境,但麵對特斯拉的強勢進攻以及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快速崛起, 以豐田、本田、日産為代錶的傳統日係巨頭開啓電動化大反攻 ,近期陸續發布純電動SUV車型:東風本田全新電動車型e:NS1上市、東風日産首款純電車型Ariya開啓盲定、4月底豐田首款e-TNGA純電中型SUV bZ4X開啓預售、廣汽本田e:NP1將於5月啓動預售。
麵對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本田推齣全新純電動車品牌“e:N”,計劃五年內在中國推齣10款e:N係列電動汽車,同時計劃在廣州和武漢建造專用的電動汽車工廠。今年4月,本田汽車宣布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入8萬億日元用於研發,其中電氣化和軟件技術領域投入約5萬億日元。到2030年將在全球市場推齣30款純電動汽車,計劃年産量超過200萬輛。此外,本田將投資約430億日元開展全固態電池示範生産綫,計劃於2024年春季啓動。
豐田的電動化戰略則是到2025年,豐田汽車將在全球範圍內推齣15款純電車型,其中bZ係列計劃推齣7款産品,將有5款將導入中國市場;在2030年前在全球範圍內推齣包括乘用車、商用車等領域在內的共計30款BEV(純電動)汽車,屆時其BEV汽車全球年銷量計劃達到350萬輛。
根據“日産汽車2030願景”,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2萬億日元,加快推進電驅化産品布局和技術創新,計劃到2030財年推齣23款電驅化車型(包括15款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至2026財年,日産汽車欲實現電驅化車型銷量占車型總銷量40%以上的目標。
本期編輯 馮展鵬 實習生 詹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