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4/2022, 9:29:02 PM
近年來,盜墓探險類的影視劇層齣不窮,劇中風水學說神乎其技,讓人耳目一新,匪夷所思。由此可見,風水學說在封建時代人們選擇墓穴時,起著關鍵作用。
上至天子貴胄,下到平民百姓,都會請風水師為自己擇一塊寶地,作為死後長眠之塚,以圖福澤後代。明朝時期,就有劉伯溫遍斬天下龍脈,以保大明國祚綿延的說法。
唐代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利用風水之術為皇帝選擇陵墓的事更加奇幻,他們從不同的方嚮尋找皇陵的理想之地,最後竟不約而同地找到同一個地方,就連標記點都分毫不差。
在大清朝也有這麼一件事情,曾有一位老農辦喪事,結果突然下起瞭大暴雨。此時,一位老人路過說道:“要齣大官”,後來還真應驗瞭。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迴事情呢?
嘉慶年間的曾傢人
嘉慶年間,長沙的一戶曾姓傢族中發生瞭一喜一憂的兩件事,喜的是曾傢迎來瞭一位男丁,是傢中長子,曾傢香火得以延續。孩子父親曾麟書為長子取名曾寬一,希望孩子寬以待人,一帆風順。
憂的是曾麟書的這一次鄉試又沒有過,他還被學政作為差生典型,把他文理不通的文章懸掛公告牌以儆效尤,成瞭笑話。
與此同時,嬰兒的祖父曾玉屏,眉頭緊鎖。因為他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半截身子儼然沒入黃土,傢族也陷入瞭幾十代不齣秀纔的尷尬境地。
原本,他想寄希望於兒子身上,可這份希望之光隨著曾麟書一次又一次地鎩羽而歸變得灰暗。於是,他把目光投嚮這個長孫身上,對曾寬一以後的開濛啓智應早做打算,讓他贏在起跑綫上。
除此之外,篤信迷信風水的曾玉屏,還請瞭當地的一個有名的風水先生為自己選一塊風水寶地。
他這麼做,不僅是為瞭未雨綢繆,讓自己死後可以有長眠之地,而且還是為瞭衝喜,希望藉風水寶地之勢,慢慢逆轉傢族命運,讓傢族不齣秀纔的窘境得以改變。
風水先生知曉曾玉屏的執念以後,也幫他尋得這麼一塊地,作為他百年之後的長眠之地。後來,小曾五歲啓濛,六歲便入傢塾“利見齋”,八歲就被父親傳授八股文。
隻是,曾麟書對自己兒子諄諄教誨的同時,卻一次又一次地敗在瞭鄉試上。“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望著傢塾裏,父親落寞的眼神,小曾知道這是父親第十一次鄉試落榜瞭。
當這個每年都發生的噩耗,再一次傳到祖父耳朵裏時,這個行將就木的老頭,佝僂的身軀不停地顫抖,溝壑縱橫的老臉被不甘的慍怒憋的通紅。
良久之後,一聲長長地哀嘆從他的聲帶中勉強擠齣。隻是,這聲無力地哀嘆,不僅有曾玉平對兒子的心疼和失望,也有對自己孫子天資過於“愚鈍”的感慨。
聲音之中透露著一種“天不賜我曾傢秀纔命,曾氏一族如萬古長夜”的哀傷,聽著讓人同情。
曾寬一的愚鈍
孫子曾寬一的讀書“命”,薄得有多誇張,可以說已經到瞭令人咋舌的地步。一次,有個梁上君子闖入曾寬一的房中,臥於梁上,以圖眾人睡去好順手牽羊。
但是小曾在挑燈夜讀,背誦《嶽陽樓記》。“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謫守巴陵郡…”,“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明年…”
一遍又一遍斷斷續續地讀書聲,和窗外昆蟲的喧囂此起彼伏,蠟燭越燒越短,讀書聲越來越響,就是不見他能全文通背。
梁山君子忍無可忍,“噗”地一聲從梁上跳下,當著曾一寬的麵一口氣背完瞭《嶽陽樓記》,背完指著曾一寬大罵:
“你個榆木腦袋,埋莊稼地裏能把莊稼憋蔫瞭,讀什麼書,犁地去吧!”說完揚長而去,留下小曾一臉懵逼。
從上述的介紹便可知,曾傢的秀纔之路有多麼坎坷,而曾玉屏也沒等到如願的那天,便心有不甘地撒手人寰瞭。
曾傢失去這麼一個頂梁柱悲慟不已,曾麟書請來風水先生選擇好齣殯時辰,又請來大師做法事,超度傢父亡魂。
齣殯當天,曾傢老小,披麻戴孝,扶著曾玉屏的棺木,浩浩蕩蕩地嚮早已挑好的墓地齣發。同時,在隊伍中,還有收到曾傢塾恩澤的鄰裏和風水先生。
風水先生原本擇完齣殯吉時就準備離開瞭,但是感念曾玉屏生前為人慷慨,和自己又有些交集,故加入齣殯隊伍,送曾老最後一程,曾傢對這位重情義的老先生也是感激不已。
要齣大官
一行人在快到墓地的時候,突然天空雷聲大作,瓢潑大雨驟然而至,淋得眾人花容失色,紛紛四散躲雨。更糟糕的是,大雨造成瞭墓地附近的山體滑坡,傾瀉下來的山石泥土把原本的墓穴填滿瞭。
麵對墓上如小山包一般的泥石堆,曾麟書將復雜的目光投嚮瞭那個遠近聞名的風水先生,這目光既有對先生選擇這麼一個山體滑坡之地作為傢父墓穴的懷疑,也有對先生選擇這麼一個時辰的感激。
若早一日齣殯,則山體滑坡衝毀傢父墓穴,令傢父死後濛羞;若早一刻齣殯,此時曾傢的眾人恐怕被泥石流衝擊,生死難料。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時,有人提齣另選墓地,這種被視為大凶的做法卻是能解眼下燃眉之急的可行之法。可是,風水先生輕撚鬍須老神在在地說道:
“妙哉,妙哉,品字山頭如帽氈,天公作雨扣墓前。又似筆架平地起,隻待神筆落此間”。
當初,風水先生看著這片筆架山鍾靈毓秀,又選擇其中一個如帽氈一般的山頭,為曾玉屏找來一處適閤建墓的平地。
風水裏有“筆架山,品字峰,帽氈山頭齣文臣”,這麼一說,所選的這塊地三者兼有,如果將人埋葬於此,後代受到祖先庇佑,會齣文臣。
如今,曾老還沒入土,上天就用山石泥土做的烏紗帽,扣在瞭他的墳頭,這不更是大吉之兆麼?老人在念完詩後說道:“不用等百年,曾傢在這一代的幾十年裏就會齣經緯之纔,朝中重臣。”
後來的發展似乎也印證瞭風水先生的斷言,曾麟書在人生的第十七次考試中獲得秀纔,雖沒有入仕做官,但是打破瞭曾傢幾百年不齣秀纔的記錄。
而那個叫曾寬一的少年,後來改名曾國藩,創造“十年七遷,連升十級”的佳話,位極人臣、手握重權。
他平定太平天國,發起洋務運動,創立湘軍,扶晚清大廈之將傾,被譽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又是近代國人學習西方,意圖自救的開拓者,對中國曆史的進程影響深遠。
曾國藩從一個“資質愚鈍”的少年到位極人臣,又到後來被人稱作“古今第一完人”,看似平凡人的天賦,卻取得瞭近乎聖人的成就。
因此,很多人將他的成就歸結為“靠祖上風水寶地的庇佑”,但答案真的是如此嗎?自然是否定的。
曾國藩獲得那樣的成就,靠的不是什麼風水,而是靠他強大的“逆商”――愈挫愈勇的勇氣;
“守拙”――遇事不投機取巧,繞道而行,刻苦鑽研,用“笨”途徑去剋服睏難的人生態度;
“慎獨”――吾日三省吾身,人前人後都恪守準則,完善人格,強大內心的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