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4:11:29 AM
1951年4月,抗美援朝第四戰役開始不久,美軍第八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又祭齣一個對付誌願軍的新招――所謂的“撕裂行動”計劃。
李奇微用“撕裂”來命名這個計劃,將他的作戰企圖暴露無遺:以“聯閤國軍”精銳部隊在洪川、華川地段打開缺口,割裂誌願軍和人民軍東西綫的聯係,嚮西綫誌願軍側後迂迴,以便重新越過“三八綫”,扭轉戰局的被動局麵。
對於李奇微這一陰謀,誌願軍司令部早有防範,當即命令第39軍在春川至華川一綫組織運動防禦,節節抗擊敵人,遲滯敵軍的前進。
誌願軍名將、第39軍軍長吳信泉受領任務後,馬上召集各師團乾部研究阻擊敵人的策略。
會上眾將你一言我一語,提齣瞭幾個作戰方案,但吳信泉認為都失之於中規中矩,用來對付李奇微這個老狐狸把握都不大。
吳信泉乾脆命令暫時休會,自己則拿齣華川一帶的地圖反復察看。
忽然,吳信泉注意到地圖上一小塊藍色的區域,他定睛一看,認齣圖中標注的是“華川水庫”這四個小字。
此時他不禁眼前一亮,忽然大笑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何不用此奇招對付李奇微?”
身旁的作戰參謀蔡愚好奇地問道:“軍長,你想到瞭什麼奇招?”
吳信泉並不直接作答,隻是說道:“這樣吧,你馬上給偵察科長傳達我的命令,讓他帶上聯絡員,去華川水庫偵察一下,找水庫管理人員瞭解大壩閘門和蓄水量等情況。”
沒過多久,偵察科長從水庫返迴軍部,嚮吳信泉作瞭詳細的報告。
吳信泉聽罷,又拍著大腿大笑起來:“哈哈,原來這裏還真藏著韆軍萬馬,這次有他李奇微好受的瞭!”
眾人都感到莫名其妙,紛紛追問軍長哪來的韆軍萬馬。
吳信泉隻是笑著對偵察科長說:“你馬上返迴水庫,告訴水庫管理人員:馬上關閉所有閘門,提高水庫的水位!”
緊接著,他又派人把115師師長王良太叫來,指著地圖對他說道:“命令你團1連堅守在華川水庫旁的288.4高地,阻止鷹峰山敵人北犯。你們要充分利用華川水庫大壩掌握在我們手裏這個條件。把水壩閘門打開,來個水淹美軍陸戰隊。”
王良太弄明白吳信泉的意圖後,高興地說:“軍長你這一招太絕瞭!古代有個關雲長水淹七軍,如今咱們來個古為今用,水淹聯閤國軍!”
他的四川腔和大笑聲震得指揮所嗡嗡直響。
4月8日夜間,偵察人員嚮吳信泉匯報瞭一個重要情況:李奇微已下令“聯閤國軍”在第二天拂曉開始橫渡漢江。
“給李奇微準備好的韆軍萬馬終於可以派上用場瞭!”吳信泉大喜,立即嚮王良太下達瞭從淩晨3點開始,到華川水庫開閘放水的命令。
王良太依計行事,準時將華川水庫的10個大閘門全部打開瞭。
一霎時,湖水咆哮著順著山勢嚮下奔騰傾瀉,巨大的滔聲震動著山榖,衝入河道,大小河流和江水隨之猛漲。
“聯閤國軍”做夢也不曾想到誌願軍會來這麼一招,有的部隊被江河水隔阻,有的被截斷後路,有的部隊在山榖或河邊紮營,被大水捲走……
美軍被大水攻勢衝亂瞭陣腳。報話機裏嗚裏哇啦亂作一團:“我們炮兵連陣地被大水衝垮瞭,人員和帳篷被水捲走,公路也被衝毀瞭,我們無法前進瞭!”
“共軍開閘放水,‘聯閤國軍’裝備被淹,前進受阻!”
“共軍竟然炸毀華川水庫,太不人道。”
“我是工兵連,江水突然漲瞭好幾英尺,我們架設的浮橋被衝垮瞭……”
李奇微聞報大驚,待弄清是誌願軍放開華川水庫的閘門,使美軍陸戰隊和韓軍第3軍遭受嚴重損失後,纔命令一支特遣部隊來奪取大壩,企圖關上閘門。
但是美軍夜間行動本來就十分膽怯,他們沿著崎嶇的山路嚮水庫摸進,又在半路上遇到誌願軍的阻擊,慌忙撤迴。這樣組織瞭幾次,都沒能成功。
美軍又試圖炸毀大壩,這樣降低水庫的水位,減輕水庫對他們下步行動的威脅,但工程量太大,又在誌願軍的火力威脅之下,這一計劃未能實施。
美軍費瞭好大勁臨時運來瞭衝鋒舟,從水路組織嚮華川方嚮進攻。
這樣一直到16日,美軍陸戰隊纔在遠離水庫地區緩慢地前進到適閤他們的作戰環境當中。
誌願軍利用華川水庫水淹美軍的奇招完全奏效瞭,一個水庫的水,竟遲滯瞭美軍一周多時間,為誌願軍完成後撤計劃、組織防禦綫充分贏得瞭時間。
此後,誌願軍又利用水庫的天然屏障堅守要點,繼續阻擊敵人,使“聯閤國軍”在華川水庫與漢江之間的狹長地段上,每前進一步,都付瞭慘重的代價。
就這樣,名將吳信泉在朝鮮戰場上創造瞭水淹敵軍的奇招,成為他軍事生涯中令人拍案叫絕的佳作,也堪稱是中外戰史上古為今用、推陳齣新的一個典範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