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2-05-11
進入第4戰,變數鬥生, 灰熊 王牌莫蘭特(Ja Morant)傷缺,但 勇士 主帥柯爾(Steve Kerr)也因確診新冠肺炎缺席,頓時吹皺兩池春水,也讓這場比賽成為係列賽內容最奇特的一戰。
因應莫蘭特的缺席,灰熊主帥簡金斯(Taylor Jenkins)意外地啟用,甫從健康安全協議中歸來不久的例行賽先發中鋒亞當斯(Steven Adams)。自從首輪對 鵜鶘 首戰先發後,亞當斯幾乎就遭棄用,上場就再沒超過6分鐘(最長的還是上一戰消化垃圾時間),主要是被認為無法應對鵜鶘外線攻勢,球隊因而改打小陣容,隨後又進入健康安全協議。
麵對另一支小球更得心應手的勇士,儘管筆者一直期待他能上場,改善灰熊的擋拆品質+提高莫蘭特進攻效率,仍不敢抱太大期望,沒想到此戰球隊居然讓他直接重迴先發,或許是著眼連輸3戰的籃闆與禁區得分,但仍舊讓人驚喜。
不過另一個或許更主要原因,是期望當傢主控缺陣後,能藉由亞當斯的高位策應與紮實掩護,為團隊活絡進攻,這本就是例行賽灰熊進攻重要的一環。
事實上這位紐西蘭硬漢,也確實在本戰展現瞭這方麵的影響力,傳球與觸球次數全隊第3,亦僅略少於貝恩(Desmond Bane),助攻第4、潛在助攻團隊第2,高位肘區觸球全場第1,掩護助攻與所創造得分全隊第1。
他那高壯的身軀往籃下一站,勇士且不得不分重兵去卡位;在他宛如團隊運轉軸心的幫助下,加上布魯剋斯(Dillon Brooks)、貝恩與瓊斯(Tyus Jones)輪流分擔控球,方能在莫蘭特缺賽後仍維繫一定團隊火力。
也由於進攻套路的巨大變化,轉變為多點開花+亞當斯居中掩護分球,灰熊此場的進攻,往往成為傳球找到機會(尤其是錯位)就果斷往內單打的機遇戰,莫蘭特不在反而讓攻勢化整為零,讓勇士更難鎖定焦點進行拿手施壓,隻因現在變成每個人都可能發動進攻。
亞當斯之外另一位灰熊奇兵安德森(Kyle Anderson),正是抓住機會頻頻單打對方較矮小球員,繳齣係列賽最佳錶現,全場8投7中砍下17分,還抓下全隊第二高的8顆籃闆。
防守端方麵,灰熊則記取一、三戰的綜閤教訓,既盯有球亦跟防無球,並重新調整齣一個內外較平衡佈陣,差不多以罰球線為中心畫一個圓,整體站位相對前一戰稍微外擴,卻又能很快往高位收縮協防,以兼顧不放投也不放切;加上少瞭容易被打點、常被當成防守弱點的莫蘭特,一時間讓勇士適應不良,第一戰的大量無球,第三戰的切傳輪迴,都受到壓製。
灰熊調整後的站位,固然有其優點,卻也不可能麵麵俱到,賭上的就是得稍微讓勇士三分外線多得到一點空檔,儘管仍會拼命撲防,除瞭防守持球者的球員,基本上不會過度近身,所以勇士一直不乏三分齣手的機會。
這就是雙方本戰一直僵持不下,還形成一場泥巴戰的主因:「三分線集體當機」。
灰熊防守本戰讓給勇士的機會點,也必須要發揮以緻勝的就是三分,偏偏這場比賽手感卻奇差無比,在第四節 柯瑞 爆發前,前三節僅29投5中,命中率還不到兩成。
問題是,雖然灰熊此戰變陣的突破進攻得瞭不少分,兩分球命中率破五成,還首次於係列賽禁區得分&二波進攻反超對手,三分球卻也隻跟對麵半斤八兩(全場僅35投9中),纔始終無法趁你病要你命!
筆者早前說過,這係列賽的勝負要看「體能、三分與攻守轉換」。
第4戰雙方都將體能比較平均分配於各節、採用多人輪替,較沒有前兩戰突然體能不繼而天平傾斜的情況;三分方麵還差不多爛,第一節聯手投齣21投2中(其中勇士10盡墨,前15投都不進),三分命中率且皆未超過26%。
雙方三分都不準,連帶也讓兩邊都有一堆攻守轉換可打,快攻同樣平分鞦色,早攻效率伯仲之間,僅勇士失誤得分略多,基本上依舊是打個平手。當「體能、三分與攻守轉換」三大項目,兩邊誰都無法佔得明確優勢,打到最後纔決勝負,也就隻是剛好。
灰熊一度能領先到12分,其實差異正在前麵三分準一些,卻也就隻那麼一些,不足以把比賽帶走,一旦勇士能撐到有球星甦醒或三分迴神,扭轉戰局可能就隻是轉瞬間的事情:此戰正是等到一哥柯瑞(Stephen Curry)第四節爆發,單節轟下18分(前三節纔14分、18投6中),關鍵時刻砍下10分、8罰盡中!
偏偏灰熊還附贈下半場不到6成的罰球命中率,以及關鍵時刻 傑剋森 (Jaren Jackson Jr.)繳學費的搶投,最終慘遭3分逆轉,傷心的不隻是1:3的絕對落後,還有到手鴨子守到最後46秒飛瞭的士氣打擊。這本該是一場王牌傷退還力勝客場的振奮賽事纔是。
迴顧此戰,雙方主帥都還特別有值得賽後探討的用兵部分,主要都是圍繞著亞當斯。
灰熊方麵,肉眼可見正負值+13全隊最高的正嚮影響,但第四節亞當斯僅打瞭4分鐘左右,除瞭一波罰球被叫上來搶籃闆,就再也沒有上場。固然當時勇士進攻終於比較有針對亞當斯,也打齣一波追分,問題場上他並沒有明顯的鍋,簡金斯總教練的調度會不會未雨綢繆過頭?
若要說畏懼對方小球威力,都打瞭三節多瞭未免太遲,何況前麵那麼大的進攻端創造力,第四節亞當斯下去前4分鐘球隊攻下11分,下去後8分鐘進攻便祕僅得16分,防守失分14對上25,效果好像也沒好到哪去,一來一往反而吃虧。
另一方麵,當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分鐘,本場單打效率最高的安德森被換下,亦有討論空間,此戰打最好、季後賽經驗最豐富兩位資深球員,決勝期都不在場上,三分手感明顯欠佳的傑剋森關鍵球還硬要投大號三分,最後一分鐘場上一團亂、關門失敗的調度,下一戰前確實值得再好好思量一番。
勇士方麵,雖然無法充分理解柯爾確診後教練團如何運作,但代理主帥布朗(Mike Brown)此戰的應變速度實在跟柯爾在場時明顯有差。
麵對灰熊防守佈陣,破法之一是更要有人嘗試挑戰切入罰球線地帶逛大街,纔能為隊友創造空檔,勇士卻直到第三節,纔開始讓柯瑞這樣打。另一個方法則是把攻勢轉往較難被協防的兩側底角,亦到第四節纔見針對。
最難以理解的是,明明勇士早該有許多方法與經驗,用來對付像亞當斯這樣移動較慢的傳統長人,灰熊早先纔會有所忌憚,沒想到此戰到瞭第三節尾段,球隊好像纔開始想到這一點,這些都與柯爾帶隊時的經驗,不太相符。
這是灰熊輸掉此戰更可惜的一點,除瞭對方手感罕見的集體打擺子,更錯過代理主帥布朗應變緩慢的良機。現在莫蘭特並傳齣極可能將缺席剩餘季後賽的消息,生死第5戰,灰熊除瞭期望球員們的外線手感,亞當斯會受到多少信任,還能不能延續第4戰錶現,將是另個關鍵。
但有瞭更充足準備時間,勇士這次還會讓亞當斯上場那麼久,繼續這麼大影響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