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0-03-17T14:30:01+08:00
皇帝很有事、軍師不正常,國傢馬上就滅亡。《這些軍師不正常》介紹帝係、佛係、法係這三係共十四種奇葩軍師,其中有易燃易爆炸的偏執狂「王安石」、人格分裂的兩個世界「張居正」、令人恐懼的完美主義者「諸葛亮」等,以輕鬆風趣的口吻加上講究嚴謹的考究,帶你從另一個視角看曆史,瞭解原來古人也有這麼多怪咖!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易燃易爆炸的偏執狂|王安石
姓名:王安石
字:介甫
生卒: 一○二一~一○八六年
職業:曆史穿越僞裝者,改革首席設計師
愛好:與司馬光相愛相殺
病癥:重度偏執癥
臨床錶現:我不聽,我不聽,就算你說得有道理我就是不聽
是非題:
()唐宋八大傢有韓愈、柳宗元、蘇軾、蘇轍、王羲之、歐陽修、蘇洵和曾鞏。
你的迴答是什麼?
沒錯,不用懷疑,就是打×。
對於上過國中並背誦上百首古詩的你來說,這完全是送分題瞭。
王羲之嘛,字寫得超級好,還寫瞭《蘭亭集序》成為多少中學生陰影的那位,怎麼會有人將他與王安石搞混呢?
與王羲之的長篇大論比起來,寫「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牆
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的王安石多可愛啊。短短幾句,朗朗上口,連一個早自
習都不用,就可以熟練背誦啦。
實乃良心詩人。
大傢都知道,王安石的詩寫得好,也都朗讀並背誦過。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寫詩隻是人傢的副業,他真正的主業是當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操心國傢大事,瞭解民生新聞,很忙的好嗎?
而且與那些詩相比,他在政治上的成就更讓人驚艷! 你說語文老師沒講過?
那是曆史老師該講的。不過你真沒什麼印象也不要緊,請聽我慢慢道來。
●超前的王安石
要提到曆史上有哪些人物疑似穿越者,沒有王安石我第一個不服氣。
你說沒有理由你不服?
要證據就給你,現在就為你擺事實講道理吧。
不過,在說王安石做瞭哪些驚人又前衛的事情之前,我們得先說說宋朝當時的社會背景。
當時宋朝是文官政治,最高統治者和指令發行者非曆任皇帝莫屬。但是擔心文官專權呀,那些皇帝們就想齣一職多官製度。很多人擔任一個職位,皇帝就再也不用擔心被奪權啦。不過,權力被分散,就意味著當官的人多瞭。而在當時,想要當官的門路也很多,除瞭科舉製和製舉,還有一種叫做恩蔭製,也可以說是另類的世襲製。
這裏問題最大的就是恩蔭製。隻要你有一個位高權重的親戚,即使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那種,你都可以沾沾光,混個小官當當。誰沒有一個遠房親戚和朋友呢?這就導緻當官的人更多瞭。
到瞭仁宗皇祐年間(一○四九|一○五四年)時,內外官員數量達兩萬多人,甚至「十倍於國初」。
仁宗:「朕也很無奈啊!」
不僅如此,宋太祖有言:「吾傢之事,唯養兵可為百代之利。蓋凶年飢歲,有叛民而無叛兵;不幸樂歲變生(則)有叛兵而無叛民。」
就是說,養兵是一件好事啊,這樣就不會擔心有叛民瞭,所以大傢要多養兵啊。(神一樣的邏輯。)
不過既然是老祖宗的話,兒子孫子總得聽瞭。這下好瞭,不僅要養著多齣來的官員,就連軍民也得多養一些,就當多多益善瞭。正所謂「養兵之費,在天下據七八」,國傢入不敷齣,窮得有理有據。宋神宗接手時,國傢正處於內部窮得揭不開鍋,外部有敵人入侵的局麵。
神宗:「好吧,讓我來當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吧!」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手爛牌想要重新開局的情況下,我們的有誌皇帝宋神宗想的是大刀闊斧地乾一場。
當當當當,這時候就輪到我們的主角|王安石齣場瞭。
從小就跟著爹爹遊山玩水,不,是體驗民間疾苦的王安石一直都胸懷大誌。
這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
宋神宗:「當今治國之道,當以何為先?」
王安石:「以擇術為始。」
宋神宗:「不知卿所施設,以何為先?」
王安石:「變風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風俗,在長君子,消小人,以禮義廉恥由君子齣故也。」
神宗(內心竊喜):「很好,是朕的菜。」
於是乎,兩人一拍即閤。來呀,動工吧!
這一年,熙寜變法登上瞭曆史舞台,每個保守派迴憶起那年,都會想起被新政支配的恐懼。
嗯,你問為什麼叫熙寜變法? 這跟戊戌變法在戊戌年一樣,沒什麼隱藏含意在裏麵,隻是因為那年是熙寜元年而已。
簡單直接,就怕你記不住是哪一年。
接著說熙寜變法,為瞭國傢富強,王安石提齣的新法在財政方麵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麵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錢,散與人戶,令齣息二分,春散鞦斂。均輸法者,以發運之職改為均輸,假以錢貨,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貴就賤,用近易遠,預知在京倉庫所當辦者,得以便宜蓄買。保甲之法,籍鄉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傢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戰陣。免役之法,據傢貲高下,各令齣錢雇人充役,下至單丁、女戶,本來無役者,亦一概輸錢,謂之助役錢。
市易之法,聽人賒貸縣官財貨,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齣息十分之二,過期不輸,息外每月更加罰錢百分之二。保馬之法,凡五路義保願養馬者,戶一匹,以監牧見馬給之,或官與其直,使自市,歲一閱其肥瘠,死病者補償。方田之法,以東、西、南、北各韆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以九月,令、佐分地計量,驗地土肥瘠,定其色號,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宋史.王安石傳》)
變法的具體措施之精細,你要說他不是哪個財經大學的高材生穿越過去的,我都不信。這其中最有名的是「青苗法」。通俗一點說呢,就是將國庫裏的糧食貸給百姓,這樣能夠緩解荒年農民挨餓的狀況,進而抑製民間高利貸。可以想成是國傢設立農村小額扶貧銀行,嚮農民貸款收息。
省去中盤商賺差價,方便農民和國傢。
這些操作是不是讓身為二十一世紀新人類的你有一種熟悉感? 不就是提前消費、抵押貸款嗎?個人貸款、信用卡……它們見到「青苗法」都得叫一聲老祖宗瞭。而且在輕視商業的農業社會,王安石還有著超前的商業眼光,提齣國傢應該因地製宜採取手段來對商業進行調控,使其得到適當的發展。
蓋製商賈者惡其盛,盛則人去本者眾,又惡其衰,衰則貨不通。(《王文公文集》)
這超前的覺悟,你說不是穿越者,那還怎麼解釋?還有「市易法」,就是指國傢開辦中央銀行和物價局|將價格低、暫時賣不齣去的東西收購迴來,等到價格上漲之後,就以高價賣齣。
商人:「突如其來就失業瞭。」
政府作為操盤手,對經濟進行操控,直接控製瞭金錢的流嚮,國傢將會有源源不斷的錢流入,空無一物的倉庫再也不寂寞瞭。
熙寜變法實施之後,全國財政收入從宋初的一韆六百多萬貫,增加到六韆多萬貫。
熙寜、元豐之間,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宋史》)
同時根據《文獻通考》記載,元豐年間天下墾田數比治平年間多瞭二十餘萬頃。
國庫雖然充盈瞭,但是王安石和宋神宗卻不太開心。
神宗:「老王啊,這和我們想得不一樣啊。」
老王也很憂鬱,這些官員完全不按套路齣牌啊。
想當年他在陝西推行青苗法的時候,可是大獲成功。但是將青苗法推嚮全國的時候,卻有那麼點變味的感覺。地方官員為瞭完成目標,強買強賣,不管農民需不需要貸款,反正得接受國傢幫助;有的地方沒糧食發放,直接來個「空手套白狼」不給糧,還要錢;還有的地方官員直接提高利率中飽私囊。據史料記載,雖然規定的利率半年是二○%,但是地方官員們卻常常私自提高到三○%甚至更多。
靠這種方法,「不加稅而國用足」確實能夠實現。隻是財産經過轉手,國傢有錢瞭,農民卻窮瞭。不得不說,司馬光對青苗法的反駁:「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則在官……不加賦而上用足,不過設法陰奪民利,其害甚於加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穿越者」王安石的思想確實領先,並且對當時的國傢有好處,但是他的步調太快瞭一些,太大瞭一些。為瞭擴大自己的陣營,他看到支持自己的人就提拔,而這些人大部分都被列入瞭宋史奸臣傳中,也是很尷尬瞭。找錯瞭人,再正確的政策也被彆有用心的人變瞭味。
而彥博與宋神宗之間的對話也能夠說明變法失敗的另一個原因:
彥博又曰:「祖宗法製且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上(宋神宗)曰:「更張法製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彥博曰:「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捲七十)
意思就是你皇帝要迎閤的是士大夫而不是百姓,變法讓士大夫不高興瞭,你還想不想好好當皇帝啦?同理,王安石的變法損害瞭大多數士大夫的利益,他們不高興就會想法子讓皇帝不高興,皇帝不高興,王安石的變法自然就要毀瞭。而王安石的變法要進行下去,自然會損害士大夫們的利益,士大夫就會不高興……。
這是一個無限循環,齣路隻有一條——終止變法。
轟轟烈烈展開的變法,就這樣草草地結束瞭。
誰也不知道,如果神宗能夠更有魄力一些,或是王安石沒有那麼急切,這場改革會不會真的改變宋朝的模樣,為韆瘡百孔的它續上一命?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說到王安石的病,偏執癥可不是他唯一的病,他還有一大病就是「懶」。懶癌重度患者,誰都彆想和他比懶,因為真沒人比得過他。
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麵垢不洗。(《宋史》)
雖然這段話是想錶明王安石很節儉,但是這裏的隱藏意義不就是說他懶嗎?總是不洗衣服不洗臉,比包公還要黑上幾個色度。
公麵黧黑,門人憂之,以問醫。醫曰:「此垢汙,非疾也。」進澡豆令公頮麵。公曰:「天生黑於予,澡豆其如予何!」(《夢溪筆談》)
因為不愛洗臉,臉太黑瞭,人傢見瞭還以為王安石生瞭病,急急忙忙請來醫生。
醫生說:「他沒病,就是臉太髒瞭。」
傢人趕緊讓他去洗洗臉,傲嬌的王安石不肯:「洗臉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洗臉的。因為我天生就是這麼黑!洗臉救不瞭臉黑。」
其實宋朝的洗浴業非常發達,泡澡的澡堂到處都是。王安石的老冤傢蘇東坡就特彆喜歡泡澡,還專門為此寫瞭一首詞:「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一看就是一個愛乾淨的人,與懶癌王安石根本不一樣。王安石雖有懶癌,但是他的夫人吳氏卻有潔癖。緣,妙不可言。一個整天蓬頭垢麵、邋裏邋遢,一個見不得眼裏有半點灰塵、吹毛求疵。兩個人的日常大概就是這樣的:
吳夫人:去洗澡。
王安石:就不。(First kill)
吳夫人:去洗頭。
王安石:就不。(Double kill)
吳夫人:去換衣服。
王安石:就不。(Triple kill)
吳夫人:已經沒法子好好相處下去瞭!再見。
王安石:就不!(Ultra kill)
吳夫人:……
自己的丈夫髒點懶點,做妻子的還是能忍受的,但是當朋友的卻忍不瞭瞭,畢竟王安石跟朋友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和妻子待在一起的時間還長(我指的是工作時間,想歪的人反省一下自己)。當時王安石有兩個好友,「三數人尤厚善,無日不過從」,三人關係很好,成天廝混在一起。
要長時間忍受王安石身上的味道,隻怕是沒人能做到。
如何纔能夠讓一個滿身臭味的朋友愛上洗澡?綫上等,急。
王安石的朋友吳充卿和韓維忍無可忍,立刻綫上求助。
終於有人給他們齣瞭一個主意:帶著他去洗澡。
韓、吳二人:「王兄,我們一起去澡堂談詩詞歌賦,談人生理想。」
就這樣,王安石被不知不覺「拐騙」到澡堂,還破天荒地洗瞭一個澡!(吳夫人感激涕零)然後又穿上瞭那身破衣服。
如何纔能讓朋友換下身上那身髒衣服? 綫上等,急。
司馬甲:「隻給他乾淨的衣服不就行瞭?」
大神:「樓主這麼操心朋友,乾嘛不自己幫他穿?」
路人乙:「哈哈哈哈哈哈……」
韓、吳二人福至心靈,如柯南一般恍然大悟:「對啊,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替他換衣服!」
朋友交到這個份上,真的是真愛瞭。
韓、吳兩人不僅處心積慮帶著王安石去洗澡,還在洗完澡之後給他換好新衣服。就這樣,王安石纔乾淨瞭一陣子。
這裏插播一件趣事,王安石因為懶得洗澡,身上成瞭蝨子最愛的去處。有一次在朝堂上,他跟宰相王珪一起嚮神宗匯報工作。有一隻蝨子想要一睹當今聖上真容,竟然偷偷從王安石的鬍須中探齣來頭,猶抱琵琶半遮麵,小心翼翼地觀賞著。神宗哪裏見過這樣不矯揉造作的蝨子?人傢都怕他是皇帝,在他麵前不敢抬頭,隻有這隻小蝨子,竟然敢在他麵前直視他!
於是神宗當場就開懷大笑起來。
傻傻做報告的王安石一直都在狀況外,直到齣瞭宮門,在王珪的提醒下纔知道有個蝨子搶瞭自己的風頭。
王安石:「來人啊,將這蝨子拉下去砍瞭。」
王珪:「這可是皇上看上的蝨子,你可不能隨意處置。」
得瞭,還得拿迴去供著。
你看,懶癌的壞處還是挺多的吧。
而且還給瞭對手攻擊的點,蘇洵就因此大做文章:
洗臉換衣乃人之常情,現在卻有人穿著破衣爛衫,吃著豬狗食物,蓬頭垢麵
地大談詩書,如此不近人情之人,很難說不是奸邪狡詐之徒。(《辨奸論》)
不過王安石對此毫不在意:「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再說迴王安石的懶,不僅體現在衣著上麵,也體現在他對食物的選擇上。他對食物從不挑剔,對他來說吃東西隻是為瞭續命。王荊公性簡率,不事修飾奉養,衣服垢汙,飲食粗惡,一無有擇,自少時則然。(《麯洧舊聞》)
《麯洧舊聞》中還記錄瞭這樣一個故事,王安石在擔任宰相的時候,管傢對吳氏說王安石喜歡吃獐子肉。吳氏覺得奇怪:「我老公喜歡吃什麼難道我心裏沒數?肯定是管傢你看錯瞭。」管傢便解釋道:「相公每次吃飯隻有獐子肉被吃光瞭,這還不是喜歡?」吳氏道:「那你明天把彆的菜放到相公麵前試試。」
第二天,被吃光的是放在王安石麵前的那盤菜。可見王安石喜歡的隻是離自己近的菜,纔不是什麼獐子肉。懶人啊,懶人,這就是懶人的心! 所有的愛都是有原因的。
(本文摘自《這些軍師不正常》/高寶齣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