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11:00:09 AM
鑄鍾
城西的老鐵匠老韓和女兒韓春草相依為命,父親打鐵,春草就在一旁幫襯著,日子也算過得去。
可是某天春草發現父親整天唉聲嘆氣,一問纔知,朝廷下瞭聖旨,要求全城的鐵匠在三個月內,鑄造一口大鍾,明天就要開工瞭。
“唉,鑄造這麼大一口鍾,史無前例,不知道有多少鐵匠會遭難!”
女兒春草安慰父親一番後,自己卻憂心忡忡,夜不能寐。
第二天街上的鐵匠聚集在一起,無數妻子兒女送行,淚灑當場,哭聲哀怨聲一片,春草看到父親微駝起的後背,蒼白的亂發,單薄的衣衫,心裏也難過極瞭。
不久後,幾百個鐵匠集中在一個寬闊的廣場上,開始搭棚鑄鍾。而老鐵匠老韓則負責生火添柴,年輕的鐵匠們光著膀子,拉動的風箱,身體被火光照的通紅,整個廣場更是騰起一片片熱浪,仿佛人間煉獄。
春草也來廣場幫忙,她負責挑水和運送柴。
鐵匠們看著熊熊的烈火和熔爐裏翻騰的鐵水,個個戰戰兢兢,各有所思,因為大傢從未鑄造過如此大型的鍾,在加上皇帝性情殘暴,如若有什麼大傢都小命不保。
忽然天空一陣烏雲密布,眾多鐵匠們閤力纔把鐵水灌進瞭鍾模裏,在閉爐等待的時間,個個都希望把鍾鑄好,能早日迴傢。
可惜的是第一次鑄鍾失敗瞭,鐵匠們雖然喪氣,但必須不分晝夜的返工,必須要在皇帝規定的時間內把鍾鑄好。
可是一次又一次的鑄鍾,竟然全都失敗瞭,眼看限期越來越近瞭,老韓眉頭練成一條綫,春草每天不分晝夜的幫忙,眼睛也熬得通紅,心裏愁得要命。
鐵匠們的傢人日夜都能聽到哭聲和哀怨聲,大傢心裏都期盼著這次鑄鍾能夠成功。
經曆瞭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鐵匠們完全沒瞭主意,可是皇帝那邊下瞭聖旨,如果不能如期鑄鍾,鐵匠們人頭不保。
皇帝深居宮內,吃著山珍海味,穿著綾羅綢緞,成天昏昏沉沉,根本聽不到外麵的哭聲,更看不到百姓們食不果腹,風餐露宿,滿街都是怨聲載道,背後責罵皇帝是個昏君。
然而這時從宮中又傳來瞭祭爐的消息,這讓鐵匠們憤憤不平。祭爐要用活人,鐵匠們都在罵皇帝惡毒無比。
老韓對女兒春草說:“女兒,父親老瞭不中用瞭,我去祭爐瞭,可是你以後怎麼辦!”
“那我們就逃!”
“這個世道哪裏有太平日子!”
春草沉默瞭,她不想父親獻齣生命,自己又不是神仙,不能收迴祭爐的請求,又想到瞭莫邪,心道,若用我的生命,那麼能換迴多少傢庭的幸福啊。
打定主意後,她依然朝著鑄鍾場走去。鑄鍾場沙石飛揚,熱火朝天,每個人都在拼命的乾活,心裏全都有怨恨,臉上帶著憤怒。
春草看著滾滾的鐵水翻滾,迴頭拉著父親的手說道:“父親,以後沒我的日子,你要照顧好你自己,女兒不孝,今生不能伺候你瞭。”
說完春草又對眾多鐵匠們說道:“我盼望你們趕緊把鍾鑄好,彆再過擔心受怕的日子。”
說完春草跳進瞭滾燙的鐵水裏,霎時間熔爐火星飛濺,太陽與烈火都黯淡無光。
老韓想要衝過去抓住女兒,可惜隻抓到一隻綉花鞋,頓時老淚縱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鐵匠們看到這悲壯的一幕,衝破瞭棚捨,跨越瞭城牆,振奮瞭所有人,鐵匠們立誓要把大鍾給鑄造好。
春草祭爐的事情傳遍瞭京城,四麵八方的鐵匠們全都趕來幫忙,他們不分晝夜,不知疲憊的在熔爐前工作,韆百人的智慧凝聚成一股力量,難鑄的大鍾,終於在限期內鑄造好瞭。
這口鍾非常宏大,仿佛上麵還留有春草的身影。
這口鍾掛在鍾樓上,它蒼涼的聲音把整個京城都震動瞭,大傢都說鍾聲裏有春草討要綉花鞋的聲音,人們為瞭紀念春草,修造瞭一座廟,這個故事也在民間永遠流傳著。
而這口大鍾,直到現在還完好無整,安安靜靜的躺在博物館裏。
楊柳街
明朝末年,社會動蕩,百姓們食不果腹。在大山腳下住著窮苦的百姓們,而在山上住著為富不仁的地主黃天福。
由於黃天福對山下百姓們的剝削,山下的百姓們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山腳下的馬二嫂,丈夫被抓去當兵,從此以後就沒迴來,她還帶著兩個孩子。一個是自己的孩子隻有三歲,還有五歲的侄兒。
傢裏的糧食大部分都拿去交租瞭,一傢三口就靠她一雙手,日子過的太難瞭,全靠鄰居接濟,生活還算勉強過活。
沒多久,黃天福的管傢敲著鑼鼓大喊:“要打仗瞭,張獻忠要打來瞭,要齣去躲躲啊。”
馬二嫂心想這日子要怎麼過啊,本來吃穿都顧不上瞭,現在要打仗瞭,還要不要人活啊。
有時候她想一死瞭之,可是看到哭鬧的兩個孩子,隻好捲著鋪蓋,帶著兩個孩子齣逃。
她背著兒子,牽著侄兒,跟著眾多村民再逃亡的路中。
可是纔走兩步,侄兒就大哭不止,沒有辦法,隻好把兒子放下,把侄兒背起來。可是背著侄兒,兒子又哭瞭。
馬二嫂心酸不已,不管兒子哭鬧,帶著兩個孩子一路逃亡。終於她纍壞瞭,帶著兩個孩子再大樹下睡著瞭。
突然一陣涼風把馬二嫂驚醒,她看到一個騎著大馬的黑漢子,手裏提著大刀,心裏害怕極瞭,心想準沒命瞭。
大黑漢子卻態度的溫和的問她:“大姐,剛纔的民團去瞭哪裏。”
馬二嫂指瞭指方嚮,還以為他就是民團,問道:“張獻忠的隊伍離這裏還有多遠啊,聽說他們殺人不眨眼,我躲這裏可以嗎?”
馬二嫂把張獻忠當場瞭土匪壞蛋,以為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張獻忠一聽笑瞭笑:“我就是張獻忠!”
馬二嫂一聽,幾乎快要暈過去,嚇得拔腿就跑。
張獻忠騎馬追瞭上去,馬二嫂和兩個孩子嚇得坐在地上,張獻忠隻是問道:“為什麼把大的孩子背著,小的孩子反而牽著走呢。”
馬二嫂迴答道:“大的是我的侄兒,他的父母都死瞭,小的是我的兒子,他吃點苦不要緊。”
“你人真好。”張獻忠雙眼裏有淚,從懷裏拿齣銀子,對她說道:“不要跑瞭,迴傢去吧,這些銀子拿去用。”
馬二嫂雖然接過銀子,但並不走,問道:“你真的不殺我嗎,聽說你們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張獻忠有些生氣道:“我殺你乾嘛,我不殺窮人,我們隊伍裏哪一個不少窮苦人齣生,說我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那都是有錢人鬍編亂造的。”
這時候張獻忠的一個士兵來瞭,士兵也:“我們殺的都是欺壓百姓的壞蛋。”
馬二嫂還是不放心道:“你能給我一個憑證嗎?”
張獻忠給瞭馬二嫂一顆楊柳樹苗,說道:“你把楊柳摘到傢門口,我通知我的士兵,凡是門口有楊柳樹的窮人,我們不但不會傷害,還會保護。”
馬二嫂帶著孩子迴傢去瞭,還把楊柳樹摘中再傢門口,還把這個事情告訴村中鄰居們,大傢聽後紛紛效仿,全都再傢門口種上楊柳。
逃難的人迴來瞭,全村人都種上瞭楊柳樹苗。不久山上的地主黃天福的傢被張獻忠的隊伍,一把大火給燒瞭,不少為惡的地主也被殺瞭。
而張獻忠的隊伍,看到門口摘中楊柳樹的窮人們,不僅安慰他們,還會把吃的塞給孩子。
張獻忠為瞭窮人獻齣瞭自己的生命,而楊柳樹苗長成瞭大樹,如今再街頭上還掛著“楊柳街”的樹牌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