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7:52:46 AM
現在的我們從著裝到發型,不同於以前有那麼多嚴苛的要求與規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變換。
但是在古代,封建社會時期,所有的規章製度又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之中,雖說對男子的要求,不同於女子那麼多,但是也不是一點約束都沒有的。
就比如發型這一項,拿我們可能最瞭解的清朝舉例,在許多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那時的男子發型皆有大緻統一的樣式的 。可看瞭那麼多影視作品,隻看到有女子對鏡梳妝理發, 從沒看到有哪個男子打理自己的頭發,長年纍月疏於打理,難道不會髒麼?
頭發的重要
在現代,人們對頭發的重視,相比於長短,更重視發型。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過染發或者是燙發的經曆, 對頭發的打理,可以說是為瞭美,也可以說是一種禮儀。
但在古代,人們對頭發的重視,更多的原因是《孝經》中講到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在那個長輩之命不可違背的年代裏,頭發是父母授予的,如果輕易修剪,那便是不孝的行為。
而且,古代人相信頭發是與生命和健康有關聯的 。有人說,剪掉頭發可能會影響到健康,甚至威脅生命。比如,我們可能會在小說或者影視作品中看到,有一些害人的巫蠱之術,便會以人的頭發為引,可能根據也是如此吧。
也正是因為頭發如此的重要,在古代還發明瞭一種酷刑,叫髡刑, 這種酷刑在現在看來隻不過是剪斷瞭頭發,而在古代,卻和真實的在身上斷骨挖肉是同一級彆的,而且還會對犯人在心理上造成瞭很大的打擊。
在三國時期,曹操的坐騎違背瞭之前他下達的命令,誤入麥田,損毀瞭不少麥苗,這是本應斬首的罪名,而曹操作為主帥,又不可能被斬首,於是他揮劍削下瞭一縷頭發。可見,在當時,斷發已經幾乎等於斬首瞭。
既然長短不能輕易改變,那麼樣式上總是可以改變的吧, 從古至今經曆瞭這麼多朝代的變換,在不同的時期發型上也做齣瞭一些改變。
發型的變化
太過久遠的我們暫且不論,就先從秦朝說起,其實想要知道秦朝當時男子的發型,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去看兵馬俑,從現今齣土的為數不少,有形態各異的兵馬俑便可看齣, 秦朝當時的發型狀態,大多數是中分和束發,也有帶著發冠的造型。
到瞭漢朝,文化有瞭進一步的發展,文人墨客逐漸變多,而這群人更喜歡戴著頭巾,把頭發包起來,於是便有瞭形容男人的“羽扇綸巾”一詞。
在看魏晉時期,那時的人們,大多瀟灑,豁達,並不在意外錶形象,所以頭發也大多鬆散著,看起來,還有些邋遢。
再到唐朝,隨著文化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有瞭要求,在發型和著裝上也有瞭一些規定, 在影視劇中也不難看齣,這時的男人發型也多為半紮著戴著發冠,大部分鬆散和飄逸,為瞭能保持這樣的狀態,連沐浴洗頭也都定下瞭周期。
在伴隨著曆史的進程,到瞭明朝的時候,從皇帝到朝中重臣,大多齣自於平民百姓,所以對外錶的重視也不如前朝,在發型上能看齣多以乾淨利落為主。
但是哪怕有一些變化,但也都有很多相同的元素,比如發冠,不管樣式怎樣的變化,具體類彆丫就是那幾樣,高冠、小冠等,所戴的頭巾也不過是雲巾、軟巾等。
可是到瞭清朝,男人們的發型,跟以前截然不同,有瞭很大的改變。當時清軍入關,接管政局, 而大部分中原人對清軍相當抵觸,多有不服,為瞭穩固自己強權地位,也是為瞭打壓漢人, 於是清政府頒發瞭“剃發令”,纔有瞭如今我們所知道的“大額頭”長辮子的發型。也正是因為這個換發型一事有瞭史上著名的"江陰八十一日"。
哪怕因為剃發一事死瞭將近17萬人,但也沒能影響清政府對這個發型的推廣,並且把它一種沿用清朝末年。 也正是這個發型,讓當時來到中國的英國女子,十分無法理解,當看到清朝人如何打理這個長辮子的時候,都惡心的吐瞭。
清朝“辮子頭”
因為這個發型看似乾淨利落,但實則卻很難清理,就連當時的皇室中人,大概也一個月纔會清理一次。 當時的皇傢貴胄為瞭保養他們的頭發,侍奉的宮女們會在頭發上灑上芝麻,塗抹蛋清,等等,一係列繁瑣的操作,隻為瞭來讓頭發保持光澤。
史書上還曾記載,在清朝末年,皇宮貴族們還會用燕窩清洗頭發,為瞭這個頭發,可謂是煞費苦心。 可是,不同於嬌貴的皇傢子弟,平常普通的老百姓,一般都隻是在河水中泡洗,或拿井水簡單衝洗一下,就算瞭事。
當時有一些西方人或是遊學,或是經商來到我國,看到國人們這樣的發型,十分不理解。 在西方人的觀念中,額頭纔是需要保護的地方,而我們卻把額頭上的頭發統統剃掉瞭,在他們眼裏十分怪異。
後來,根據一個當時來華的英國女子,所迴憶的情景來看,關於這一頭長辮子的打理,也真的讓人無法接受。她說當時,她目睹瞭一個男人在清洗自己的頭發, 當那人解開長辮子的那一瞬間,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麵而來,仔細看過去,還有一些泥垢和小蟲子在頭發裏麵,她在看到的時候,直接就吐瞭,過瞭有好長一段時間都吃不下飯。
結語
經過對於此事的瞭解之後,讓我們不得不慶幸,幸好在民國時沒有延續大清的“長辮子 ”,纔有瞭我們現如今多樣的發型。
但我們也沒有必要對清朝時期的事物有過多的評價,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發型,都是一個時代的産物,我們隻管正式曆史,辯證去看即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