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2-11-04T22:30:43.000Z
曼榖的街頭小食種類繁多,一個短途旅行一定吃不完!港人來泰旅遊比較常接觸到的泰式小食有幾種,比如是泰式炒金邊粉、芒果糯米飯、香蕉煎餅、各式烤肉串等等,樣樣都好吃,各有特色。但泰式小食其實還有很多選擇,上次介紹瞭 泰國人日常喜愛的一日三餐 ,這次由「人在泰香港仔日記」阿腎及其泰妹老婆一起「瓹窿瓹罅」,為大傢推介「5款曼榖人氣路邊地道小食」!
這道小食叫做黃金奶油炸麵包「ปังทอดเนยไส้ทะลัก」(Pang Tod Nei Sai Talak),攤檔店主會在鐵闆上煎奶油和麵包,香氣四溢。做法有點像港式厚多士,但中間的餡料卻不同,港式厚多士通常用煉乳、白砂糖、奶油、花生醬等作饀料,而泰國人愛吃的口味很多,一般路邊推車攤檔提供奶油、綠茶、巧剋力、班蘭、草苺等多種口味選擇,偏愛更甜。
中間的餡料要烘到流沙狀態纔是最佳,泰妹老婆錶示在中、小學時超愛吃,下課就跟同學跑去門口搶著買,她還命令阿腎當場趁熱吃,帶迴傢涼掉味道便會大打摺扣。
做法簡單
在麵包中間切一個小坑,把客人自選的餡料放進去,然後用奶油把鐵闆上麵包外皮煎到金黃色,而熱力亦會將餡料變成流沙狀,這樣就大功告成瞭!
吃後感
外脆內軟有飽肚感,雖然中間的流心餡有點邪惡,但兩個人分來吃剛剛好。
店傢資料
攤檔名稱:ปังทอดเนยไส้ทะลัก
價格:15泰銖一件(約港幣$4)
地點:68-69 Srinagarindra Alley, Nong Bon, Prawet, Bangkok 10250( 地圖 )
這道小食叫做酥炸金針菇「เห็ดเข็มทองทอด」(Hed Khem Thong Tod)。香港人和泰國人都會吃Shake Shake薯條,而泰國小食酥炸金針菇亦有類似的Shake Shake概念,在吃前灑上一陣味粉搖勻,又有點像天婦羅,非常受男女老幼歡迎!
食材主要成份就是金針菇,金針菇富含高纖維有助消化,含有天然抗氧化劑,刺激新陳代謝,可分解消化道中的脂肪,減少體內脂肪堆積,幫助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之餘,同時熱量也低,用來炸也不會太邪惡,適閤控製體重的朋友!
做法簡單
手撕金針菇成細束後開始準備混閤麵粉,將麵粉、水、雞蛋、調味粉倒入主鍋攪勻,製成脆漿。開爐放油後再將沾瞭脆漿的金針菇半煎炸,中火翻炒至金黃色,取齣放置瀝油,再加入蘸醬或梅子醬搖勻就大功告成!
吃後感
剛炸起的金針菇酥脆有咬口,完全不覺油膩,配閤薄薄一層味粉調味,配汽水或啤酒,一吃就停不瞭口!
店傢資料
攤檔名稱:ไก่เขย่า
價格:25泰銖一份(約港幣$6)
地點:68-69 Srinagarindra Alley, Nong Bon, Prawet, Bangkok 10250( 地圖 )
這道小食叫做泰式紮肉「หมูยอ」(Moo Yo)。香港人都會吃越式紮肉,在越式湯粉店、街市、超市都不難找到紮肉。至於泰國人一般會在超市、路邊攤買到紮肉,常用油炸、清蒸去處理紮肉,還會加入各種菜餚配料,變成美味佳餚,如辣豬肉沙拉、非發酵豬肉炒什錦蔬菜等等。
泰式紮肉有許多種類,泰國超市凍櫃買到的與越式紮肉差不同質感,偏紮實重鬍椒味,買迴傢放冷箱常備是不錯的選擇;也有一種是新鮮蒸熟販賣的,像粽子一樣用葉和繩包紮起來,形狀韆奇百怪,較常見是圓柱狀,也是香港常見的款式。咬下去質感軟綿得來爽口,感覺有點像火腿。調味方麵主要看店傢來自哪個省份有所不同,鬍椒味普偏沒有越式的重。
做法簡單
紮肉混閤豬肉、豬油、碎冰、木薯澱粉、鹽、糖等基本食材及調味料,製作過程需要將所有材料細心研磨至均勻稠度,再經過沸煮或蒸煮,就大功告成!
吃後感
沸煮或蒸煮後沒有難聞豬腥味,馬上吃肉質光滑有彈性,亦可以儲存於陰涼處供多日食用。泰式紮肉沒有越式那種紮實,但相對軟綿滑流,較輕黑椒味。
店傢資料
攤檔名稱:หมูยออุบล
價格:30泰銖/1份(約港幣$7)
地點:68-69 Srinagarindra Alley, Nong Bon, Prawet, Bangkok 10250( 地圖 )
可麗餅源自法國西北部,但crêpe這個名字則源自拉丁詞語,有收縮的意思。世界各地有不同稱呼,烤薄餅、法式煎餅、法式薄餅、法國蛋餅、手捲班戟,還會分港式、台式、泰式等等。所謂泰式其實也會直接叫做「日式可麗餅 เครปญี่ปุ่น Crepes Yipon」,是受日本街頭小食影響,傳到泰國後被改良,變成更貼近泰國人口味的泰式可麗餅,在曼榖大街小巷中都隨時遇到!
甜食:一般用小麥粉或蕎麥粉製作,味道較清淡。較常見配料有水果糖漿、果漿、新鮮水果、檸檬奶油、鮮奶油、焦糖、草莓、香蕉、巧剋力醬和卡士達醬等等。
鹹食:一般使用純蕎麥或黑麥粉製作,加入太陽蛋、煙肉、吞拿魚、蔬菜沙律和芝士等作配料。
做法簡單
攤檔店主打粉漿,在圓形鐵闆上將粉醬烤至硬身成形,再放入自選餡料配料,然後捲成扇狀插在紙袋中,方便邊走邊吃。
吃後感
吃起來有粉醬的淡淡清香甜味,餡料暖暖的,脆得來有咬口!阿腎提醒小心餡醬爆齣,記得自備紙巾。
店傢資料
攤檔名稱:จ๊ะเอ๋ เครปญี่ปุ่น
價格:30泰銖/一份,可自選2種餡料。(約港幣$7)
地點:68-69 Srinagarindra Alley, Nong Bon, Prawet, Bangkok 10250( 地圖 )
交通:BTS Udom Suk站轉乘的士,車程約11分鐘
這道小食叫做泰式玉米燒「ขนมครก」(Khanom Krok),是一種古老的泰國甜點,主要由麵粉、糖和椰奶製成粉漿,燒飯時倒在爐竈上烘來吃。 除泰國外,緬甸、老撾、印尼等地區一樣盛行。
做法簡單
泰式玉米燒傳統上使用浸泡在水中的大米、椰奶、蒸米飯和椰絲,混閤少許鹽製作成甜點。配料通常有椰奶、米粉、糖、木薯粉或葛粉、白米、椰絲、花生或玉米油、大蔥、玉米、芋頭、班蘭香精和香菜,混閤後倒入加熱罩上的凹坑內,經過加熱燒烘就大功告成!
吃後感
外脆內軟,煙煙韌韌,熱力和椰奶的配閤將不同餡料的鮮味提高,越吃越想吃!
店傢資料
攤檔名稱:ขนมครก 20
價格:20泰銖/6件(約港幣$5),30泰銖/9件(約港幣$7)
地點:68-69 Srinagarindra Alley, Nong Bon, Prawet, Bangkok 10250( 地圖 )
曼榖Srinagarindra Alley美食街
地點:68-69 Srinagarindra Alley, Nong Bon, Prawet, Bangkok 10250( 地圖 )
交通:BTS Udom Suk站轉乘的士,車程約11分鐘
更多泰國文化文章
泰國旅遊安全嗎?居泰港人分享遊泰3大注意事項 當地人點睇比人直接拐走/自由行好危險?
傳統泰式按摩分兩類?泰國人視為醫學?居泰港人推介曼榖必去泰式按摩及Spa
移居泰國必睇!居泰7年港人分享4個港泰飲食文化差異:泰國人愛吃惡臭食物/吃中餐不習慣放碗中吃?
移居泰國必睇!居泰7年港人分享5個港泰生活文化差異:港人遠不及泰國人浪漫!泰式「客氣」文化好難頂?
泰國工作文化4大差異!居泰7年港人令人驚訝的親身經驗:一定要稱呼前輩做「P」?泰國辦公室無私人權概念?
更多相關文章
泰國旅遊入境攻略+Q&A!洗唔洗戴口罩?當地中招點算好?免簽證入境旅客可逗留幾耐?
遊泰前必睇!網民大數泰國10大頂尖騙局!Tuk Tuk海鮮價/餵白鴿都收錢/按摩店現假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