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2:28:52 PM
為黨育人,何處不是學校?為國育纔,何時沒有風景!
二十載春華鞦實,書寫追夢人生;一萬多天夙興夜寐,贏得桃李芬芳。敢為春風融冰雪,於無聲處聽驚雷。教育部肯定,全省推廣,沃一方熱土,潤代代學子。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文化體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戴紅燕
先進事跡:
“經開樣本”“全省推廣”“教育部肯定”
“名局長”戴紅燕:讓每一個孩子都閃光
教育的本質什麼?著名哲學傢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為人師者,也是在言傳身教中,將教育的精髓潛移默化。迴望從業教育這麼多年,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文化體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戴紅燕感慨萬韆。
作為經開教育的領航人之一,戴紅燕說,她身後站著數韆名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教師群體。正是這些可敬的教師們,推動全區教育穩步嚮強。
“陽光體育運動經開模式”,獲得教育部肯定
“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校園裏找到成功體驗,讓每一個孩子的人生都能活齣精彩”,這是戴紅燕心中堅定的教育信仰。
“教育即德育。”她秉持“育人先育心,成纔先成人”的教育初心,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建構瞭“五四”區域德育體係,把全區中小學德育水平提升到一個嶄新高度。鄭州市德育推進現場會兩度在經開區召開,創建瞭省市級德育先進集體17個,區教文體局獲河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綫。作為業務局長,戴紅燕要求學校要讓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素質和能力養成的平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麵發展。錨定目標,久久為功。2021年中考平均成績超鄭州市平均值11個百分點,區教文體局連續8年獲得鄭州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個性發展。戴紅燕高度重視學校體藝工作,為學生張揚個性鋪路奠基。在她的全力助推下,河南省第六屆陽光體育推進會在經開區召開,“每天一次活動課,確保鍛煉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經開模式在全省推廣,得到教育部體衛藝司王登峰司長的肯定。該區先後創建全國性體育類特色校31所、省級“一校一品”藝體示範校6所、省市級書香校園12所、市美育示範校4所。
教育要麵嚮未來,培養富有創造力的人纔。戴紅燕緊盯目標找抓手,大力開展工業研學和社會實踐活動,把勞動教育、創客教育提到重要日程,先後開發中鐵盾構等6個富有經開特色的工業研學基地,創建省市級創客示範校10所、河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2所,區教文體局獲“鄭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區域推進典型單位”。
梯級培養機製,讓教師攀有目標學有榜樣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根本,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教育的進步。
戴紅燕極其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狠抓教師培訓,年培訓人次超萬人。建立教師梯級培養機製,成立20個“三名工作室”,每年開展後備乾部選拔活動,讓教師攀有目標、學有榜樣。常態開展各類賽課活動,3年來494名教師獲國傢、省市級優質課大奬。
讓教師勞有所得、優勞優酬也是她心中所念。製定瞭《教師激勵性評價方案》,經開區管委會三年拿齣一個億,對全區教師進行奬勵,力度之大鄭州市各區前所未有。
對教師成長心有所係,對教師之睏更是情有所牽。教師子女入學、大齡教師婚戀、教師體檢項目安排、罹患疾病教師的就醫治療,事無巨細,她都精心安排、大力幫助、親自過問,為教師紓難解睏、撫慰送暖。
學區製建設,讓層次參差學校“捆綁”發展
教育均衡是最大的教育公平。為瞭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戴紅燕大力推動學區製建設,組建朝鳳路教育集團,讓東中西部層次參差的學校捆綁起來一體化發展。引入河南省實驗高中等8個知名優質教育資源以托管或閤作形式辦學,匯智成源,共生共贏。組織西部優質學校149名乾部、教師到東部薄弱學校進行交流,促進弱校提質提速。
戴紅燕深知“好學校必有好教師,好教師成就好學校”。在她策劃下,經開區教文體局遴選瞭五個學科基地培育校,5個“作業設計工作坊聯盟”,三屆教師成長共同體600名教師結對,通過閤作學習、跨校教研、協同發展,全區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整體大幅提升,實現瞭以強帶弱、共同發展的目標。
信息技術撬動教育變革。為提升區域教育信息化水平,她硬件軟件兩手抓,強建設、重應用,實現瞭“班班通、人人會、堂堂用”。多所學校被評為智慧校園,經開區先後被評為“河南省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河南省教育係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鄭州市智慧教育示範區”。
把課後服務品質當成“試金石”,全省推廣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群眾認可是最大的榮譽。戴紅燕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傢長是否滿意的磨刀石,製定教師負麵清單,加強師德考核,為師德建設立規矩、畫紅綫;開展最美教師評選,組織師德先進人物巡迴演講,用身邊的先進典型教育身邊的人。近三年7所學校獲鄭州市師德先進單位;21所學校獲國傢、省市級文明校園。
她堅持把傢長素質提升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壓艙石,積極推動學校開展傢長學校建設,提升傢長教育能力,全區傢長學校舉辦率達100%。她大力開展社區教育,定期開展傢長教育大講堂,形成對傢長教育的閤力,幫助傢長為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她堅持把課後服務品質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試金石,精心打造、率先實施的“午餐+午休”午間服務模式成為引領鄭州市各區的風嚮標;創造性開展的“官方帶娃兒更育娃兒”經開課後服務模式,被河南省教育廳作為課後服務典型經驗嚮全省推廣。
率先探索“管辦評”分離,為全市教育科研提供樣本
一石激起韆層浪,教育領域的改革正在大力推進。
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戴紅燕在工作中一貫以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鍥而不捨的進取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
社會體育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運動會十一中射弩場館籌組工作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她都精心梳理、細緻安排,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籌辦工作突齣貢獻奬”。
教育督導工作中,她開拓創新。在全市率先進行“管辦評”分離的探索,引入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對轄區內中小學辦學水平進行評估,以評促建。
教育科研工作中,她務實進取。始終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努力提高區域教育教學質量。兩次承辦鄭州市校本教研推進現場會,為全市教育科研提供瞭經開樣本。經開區教文體局連續3年被評為“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2020年被評為“河南省教科研基地”。
凡事就怕認真。而戴紅燕就是一個凡事認真的人。因為認真,她先後獲得瞭“河南省五一勞動奬章”、“省教育宣傳先進工作者”、“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市巾幗建功標兵”、“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號”......這些榮譽既是對她工作的認可,更是對她的鞭策,成為她嚮上進取的不竭動力。
用她的話來說,“我是一個教育人,熱愛教育事業、乾好教育工作是我的本分。我將為我熱愛的事業上下求索、奮鬥不止”。
事跡簡介
戴紅燕,49歲,黨員,現任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文化體育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從教二十多年來,她秉持初心,紮根基層,務實重乾,生活中謙遜正直,工作中雷厲風行;對組織丹心可鑒,對同事真誠以待;當教師精益求精,抓管理事必躬親,在各個崗位都取得瞭突齣成績。
她堅持立德樹人,建構瞭“五四”區域德育體係,把全區中小學德育水平提升到一個嶄新高度;她錨定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麵發展,帶領單位連續8年獲得鄭州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各項教育教學指標位居鄭州市各區先進行列;她重視學校體藝工作,創新創造的“每天一次活動課 確保鍛煉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經開模式在全省推廣;她狠抓教師隊伍建設,3年來培育齣國傢、省市級優質課教師494名;她大力推進區域教育均衡,先後引入河南省實驗高中等8個知名優質教育資源入區,讓經開區的孩子傢門口就能“上好學”;她用信息技術撬動教育變革,經開區先後獲評“河南省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鄭州市智慧教育示範區”;她把“雙減”工作作為最大的民生民心工程,精心打造、率先實施的“午餐+午休”午間服務模式成為引領鄭州市各區的風嚮標;創造性開展的“官方帶娃兒更育娃兒”經開課後服務模式,被河南省教育廳作為課後服務典型經驗嚮全省推廣。
她把“讓每一個孩子都閃光、每一個教師都幸福、每一所學校都優質、每一個傢長都滿意、每一項工作都卓越”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上下求索、奮鬥不止,先後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奬章、鄭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鄭州市巾幗建功標兵、鄭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