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我的愛好碼字史譚岷江許多年前 有個年長且與屬相相同的師兄 我與文學丨譚岷江:我的愛好碼字史 - 趣味新聞網


我的愛好碼字史譚岷江許多年前 有個年長且與屬相相同的師兄 我與文學丨譚岷江:我的愛好碼字史


發表日期 3/22/2022, 2:29:13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我的愛好碼字史譚岷江許多年前,有個年長且與屬相相同的師兄,他工作認真,卻沒有什麼愛好,便一直害怕退休後不習慣於那種寶貴的時間自由。我勸他提前培養和學習幾個愛好,為退休生活提前做好準備。我說,我愛好多… .....


    

我的愛好碼字史

譚岷江

許多年前,有個年長且與屬相相同的師兄,他工作認真,卻沒有什麼愛好,便一直害怕退休後不習慣於那種寶貴的時間自由。我勸他提前培養和學習幾個愛好,為退休生活提前做好準備。我說,我愛好多,比如我退休後,除瞭打小麻將,我還可以有錢時去旅遊去購物,沒錢時碼新字讀舊書。我說的碼字,其實就是閑餘堆砌文字,說文雅一點,也算是高尚的寫作,不過,因為從沒寫齣名堂和掙到大錢,所以我最多隻能算一名兼職碼農。

俗話說,三歲看老。現今絕大多數愛好寫作且愛得太過純情堅定的人,都有一個喜歡文字的童年,就像我無比思念小時候隻吃過兩三次的麵條小米粥和玉米粒燜洋芋老黃瓜飯一樣,我似乎也不例外。我的愛好碼字史,大概可以從17歲那年發錶散文處女作正式開始,但要想追溯起源,卻可以從更小的時候著筆。

7歲那年,我本該到大隊小學入學一年級,可是因為傢裏太窮,父母最初便有意讓我繼續在傢。我因為跟著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學過幾天的字,對知識有些嚮往,便有些傷心,記憶力和模仿力還勉強的我,就將父親當生長隊會計時的一些空白賬簿撕下來,自己鬍亂編瞭兩三頁語文課本,第一課也是自編課本中唯一的一課,便是我嘗試寫的第一篇約五六十字的短作文。事後,父親很氣憤,想打我,又捨不得下重手,便用俗稱“梨醬殼磕轉”的手法,伸齣彎起來的右手,用食指和中指狠狠地打瞭我的腦殼。小學裏唯一的公辦老師知道瞭這事,專程前來考瞭我,讓我跳級去讀他任教的二年級,並每學期均免除一元八角錢的學費,還可適當給一點奬金。再後來,因為看瞭大哥帶迴來的《三國演義》和《第二次握手》,便有些模仿碼字的衝動。父親每年又大方地拿齣兩角七分錢,給我訂瞭一個季度的《中國少年報》;又給我買瞭《算得快》《常見成語故事》等書籍,我均讀得津津有味。有一次,語文老師說發錶在報紙上的文字都有稿費,兩分錢一個字,連標點符號都算錢。我便很激動,趕緊半模仿半原創地寫瞭一篇關於油桐花的作文,找母親索要一角錢,說是一個月後就能收到十幾元錢。母親很高興,覺得這是筆天大的生意。我買瞭八分錢的郵票和一分錢的信封,將作文寄瞭齣去。誰知左等右等,一直都沒有消息,害得我每次遇到母親,就覺得做錯瞭什麼,覺得自己是個小的大騙子。

此後進入初中,一直有閱讀和碼字的愛好,但再也不敢投稿。那時,我隻是心痛那昂貴的郵資,並不知道有些報刊的投稿可以隻花一分錢,在信封上寫上“投稿”“郵資到付”即可。考進石柱師範後,開的課程再也沒有初中辛苦,便愛上瞭圖書室,也愛上瞭碼字投稿。說起來,我一直對我的情商很自卑,但我在藉書上的情商真的非常優秀,視野之內,似乎還沒有我藉不來的書。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師範,我都能與圖書室的女管理員老師和有圖書的同學、村裏有書的長者建立友好關係。小學圖書室的書籍並不多,我隻從管理員老師那裏藉到瞭幾本《金光大道》連環畫,但我和班上有圖書的男成同學、女張同學、女吳同學關係很好(成同學的父親是脫産乾部,張同學的父親在外當裁縫,吳同學住鄉場上,有親戚是大官,鄉間更是傳言是萬歲軍吳軍長,傢裏都比較有錢且樂於投資買書),藉瞭不少書和連環畫來讀;初中圖書室羅老師經常把沒登記的新書第一步藉給我(比如像現在《人民文學》開本的《射雕英雄傳》),師範王老師更是放心地將圖書室鑰匙交給我,全校隻允許我一個人進圖書室。

因為當年讀師範不交學費,還有國傢補貼的生活費,且將來包分配,所以父母便給我的零花錢便多瞭一些,我便能隨意買郵資來投稿瞭。但投瞭許多次,都沒結果,退稿信倒是收到許多。不久,在小學任教的二哥支持我的文字夢,給瞭我15元錢,參加瞭廣州散文詩報舉辦的函授班,記得班上同學現在最齣名的便是當年雲南某大學任教的成都名傢鄧賢(記得這個名字,除瞭他是大學老師,還在於《三國演義》中劉璋手下有個大將也是這個名字,當然更重要的是現在能讀到他的許多作品),結業後在散文詩報上發錶瞭一組散文詩。但這隻算作業作品,不算處女作,我真正發錶的處女作是在葉聖陶先生逝世一周年那天,我在《天津日報》副刊散文專版上發錶瞭一篇散文。說起來也有些玄幻,因為我本來是投給《散文》雜誌的,大概是當時的編輯賈寶泉老師覺得不適閤雜誌,但適閤報紙,便將它推薦給瞭天津日報的宋曙光老師――可我一直不知道這其中的周摺,所以語文老師看到樣報信後,就先拿去學校教職工中宣傳瞭一下,卻派同學來通知我,我便覺得是騙局(此前曾被某位同學拿退稿信戲騙過一次),因為我從來沒給《天津日報》投稿。最讓我欣喜的是,僅僅三天後,稿費就寄來瞭,本來纔1500多字的小散文,居然按1600字給瞭32元,果然是兩分錢一個字――而當時學校有的老師每月工資纔50元錢左右。

師範畢業後,我先在小學、初中和職高任教,後又轉到行政部門,現在又迴到學校。轉轉悠悠的期間,雖然我天生惰性,喜歡嬉戲與玩樂,且多數時間教學或行政工作都很繁忙,但一直都不敢被癩蛤蟆比下去,總在努力地零零散散地碼著文字。實話實說,我純文字寫作的收入一般每年隻在三五韆元左右,最多時也不過七八韆元,甚至不及是專業作傢的我的文學院班同學的稿費退稅收入。但好在碼字真的有碼字的樂趣,它至少讓內嚮但不缺乏實誠的我結識瞭許多愛好文學的師友,讓本來朋友圈很狹窄的我能夠有幸和許多文友結交,有時喝醉瞭酒,或在電腦桌前坐久瞭走齣屋來仰望天空,在神誌恍惚間,真覺得自己就是社交麵很廣的基層成功人士。

17歲那年春天,《天津日報》的稿費單到後,我去縣政府對麵的老郵局取款,那時沒有身份證,也忘瞭找學校蓋章證明,但我一看匯兌員是我初中同學高帥哥的大嫂,便很高興地作瞭自我介紹,我從父母嘴裏聽到的她公公傢與我傢是相識說起,又提到我父親的名字和她公公的名字,再到萬朝鄉坡口鄉是老鄉,再到我和她傢先生的弟弟是同學,說瞭大約三五分鍾,大嫂終於相信瞭我,隻讓我展示瞭石柱師範校徽,便給我取瞭這筆當時算起來很豐富的巨款。

2019年8月,我獨自到西安去旅遊,喜歡曆史的我很想到潼關去看看。但在旅行社問來問去,在網上查來查去,西安沒有旅行社開設潼關旅遊業務,我便決定自己坐火車前去。為瞭將潼關的曆史文化景點都遊完,我決定找一個當地的文學師友。但我對潼關確實不熟悉,掏齣手機翻瞭翻西安的熟人,想來想去,隻給2012年7月在四川阿壩州有過一麵之緣的陝西省作協副主席張姐發瞭個短信,簡略談瞭自己的想法。――我這人就是這麼內嚮,求人辦事時總不敢親自打電話,隻是發短信,如果對方為難或者本就不樂意,則完全可以視作沒有看到短信。――不過,大約晚上十點後,張姐發來消息,說她剛纔在外麵開會辦事,迴傢後纔看到我的短信,她已經通過同是省作協副主席的渭南市文聯李主席把一切都聯係好瞭,讓我直接打潼關縣文聯李宏弟主席的電話。

第二天上午,我坐車到潼關。李主席請我吃瞭午飯,便開著藉來的車帶我去遊四知堂、三國馬超大戰許褚遺址、風陵古渡、潼關老城和潼關博物館。整個下午遊得盡興且時間緊湊,讓我對潼關的曆史和現狀有瞭一個全麵而詳細的瞭解。

碼字這麼多年,我覺得碼字是我生活中最亮眼的一抹點綴,是展示我今生意義的唯一花園,更是我眾多休閑方式中的一種方式。我自知天資庸質,且無堅韌的毅力恒心,碼的都不是萬裏長城,隻是小小的亭台牆欄,可謂半天打魚六天半曬網,精神收獲和物質收獲都不值得一提――喜歡曆史地理和文化、模仿力較強的我,更多的物質收獲和精神收獲在幫人代筆或撰寫影視腳本、項目規劃、文史書籍、新聞通訊等方麵。――但我喜歡純文學寫作這碼字的樂趣,尤其喜歡和眾多文學師友一起神吹亂吹的感覺,也很陶醉於有些文學師友和領導對我的真情鼓勵與深厚關愛。

為此,我依然愛著文字,愛著碼字,愛著這很美好的人生。至少,退休後,再次實現時間自由的我在寂寞無聊時,不用去學著跳壩壩舞――我想,小城的壩壩比較小,電腦上的壩壩應該遠比頭頂的天空還遼闊,文字的舞蹈之美,肯定也不比所有有著美腰的中老年男女們跳得差。

(作者係重慶市作傢協會會員)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文化|春燕歸來

文化|春燕歸來

    楊柳依依,河水潺潺。春天到瞭,燕子乘著柔柔的春風,劃過細細的斜雨,展開輕盈飄逸的羽翼一路翩躚而來。 燕子是春天的天使,是樸素而勤勞的候鳥,黑色的羽毛,白色的腹部,如剪的尾巴,仿佛穿著燕尾服的小精靈,它們或築巢在房屋的大梁下,歡快地呢喃耳語;或一排排、一行行站立在田野上空的五綫譜上,啁啾不停,眺望春天的風景。 燕子算是“暖”鳥,戀人戀傢。“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先巢故尚在,相好還舊居。”陶淵明的詩裏錶明春燕歸來第一件事便是銜泥壘窩。沐浴著清晨第一抹春光,梁上的燕子便早早齣發尋找壘窩的材料瞭,無論.......


張藝法的孫悟空,流行藝術的天王

張藝法的孫悟空,流行藝術的天王

    作為一名「80後」藝術傢,張藝法嘗試將現代人對時代的反思與中國傳統元素結閤起來,藉助「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個狂傲不羈的英雄、讓傳統文化「潮起來」,帶動瞭「孫悟空鏇風」,也讓他的名字常常跟Joan Cornella 、Javier Calleja、花井佑介相提並論,成為國內 POP Art的翹楚! 張藝法從小看做石刻的父親敲敲打打,將一塊塊的頑石塑造成藝術品,這也挑動瞭他的藝術靈,從小就顯露齣極高的藝術跟文學天分。他熟讀各類英雄小說,如:後翌射日、薛仁貴徵東、楊傢將演義、封神演義、三國誌、水滸傳.......


【百曉課堂】溫州話“麥”“行”“爭”怎麼讀?

【百曉課堂】溫州話“麥”“行”“爭”怎麼讀?

    溫州方言被認為是中國最復雜、最難懂的方言,留存著較多古音韻、古詞匯和古語法,為瞭讓生澀、復雜的溫州方言得到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弘揚,2019年4月,溫州市委宣傳部牽頭啓動編撰《溫州話辭典》,如今這本辭典已經正式齣版。今天開始,我們將專設《方言“曉”課堂》,一起來翻閱這本《溫州話辭典》、學說正宗的溫州話。 麥 溫州話“麥”,小麥、大麥、燕麥的“麥”。在溫州話中,和“麥”有關的說法還是很多的。比如說,麥璣兒,就是北方人說的麵疙瘩。還有麥條兒,麥麥糕、麥�惋歟�吃麥餅、爬山嶺。溫州人還經常說麥麥.......


張藝法改造傳統,玩齣新驚奇!

張藝法改造傳統,玩齣新驚奇!

    國內各類當代藝術傢人纔濟濟,無論是寫實派、立體派、抽象派、或者超現實派等等;張藝法卻在激烈競爭的當代藝術中,他獨特齣綫的流行風格,成為首屈一指的Pop Art代錶。 他的《取經》、《娛樂時代》、《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係列作品自成一派,他用你我熟知的傳統故事,注入雕塑中傳遞著反諷深意;他就是這樣我行我素,特立卓越的用藝術闡述瞭當下人們的空茫與心情。 他的作品中總是蘊含瞭人們的熱衷的話題:政治、理想、人性、他深刻的關心社會現象, 張藝法將傢喻戶曉的古典文學《西遊記》中的人物進行瞭.......


一場煙雨一場空

一場煙雨一場空

    風,吹起一幕煙雨,入畫。氤氳的幽婉和迷離,將江南的夢渲染成捲。記憶,喚醒。往事隨風翻閱。眸光深凝,隻為鎖住關於你的章節。 於煙雨深處,剪切一種心動的唯美,粘貼在夢的首頁。聆聽,你為我描摹的傳奇故事,在前世今生的尋覓中,流連。 輕輕摩挲畫麵,思緒飄遠……細細的雨絲,正敲打著江南的青石闆。你的身影,在雨幕中浮現。風搖落瞭杏花瓣,灑在你經過的雨巷。 我為你迴眸,長長的發間,濕瞭一季花香。你為我低吟的詩句,煙樣的柔婉、雨般的纏綿。在前世今生的尋覓中,流連。 那一刻,似乎,時光穿越瞭韆年.......


《激情燃燒的歲月》作者推新作!《人世間》老戲骨薩日娜:值得慢慢品味

《激情燃燒的歲月》作者推新作!《人世間》老戲骨薩日娜:值得慢慢品味

    還記得當年的熱播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嗎? 近日人民文學齣版社推齣該劇作者、著名作傢、編劇石鍾山的長篇小說《問蒼茫大地》。 新書首發式以綫上直播的形式舉辦。近期因在《人世間》中飾演周傢母親、演技備受贊譽的著名演員薩日娜,作為石鍾山多年好友,也來到現場,為新書“吆喝”。 石鍾山自二十歲在《解放軍文藝》發錶小說處女作以來,先後齣版長篇小說與小說集百餘部,是深受讀者喜愛的當代作傢。 他的小說《父親進城》改編為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引起轟動,此後又有大量小說被改編為影視作品,他也開始跨界影視,擔任.......


法國藝術傢皮埃爾·卡隆去世,享年 89 歲

法國藝術傢皮埃爾·卡隆去世,享年 89 歲

    澎湃新聞獲悉,法國知名油畫傢、雕塑傢皮埃爾・卡隆先生(Pierre Carron)近日辭世,享年 89 歲。據悉,2015年, 中國美術館曾舉辦瞭“童趣與天性:法蘭西學院院士皮埃爾・卡隆油畫藝術展”皮埃爾・卡隆個展,將這位法國大師介紹給中國觀眾。其後幾年間,卡隆院士先後嚮中國美術館捐贈瞭三幅作品,通過這種無私的饋贈,搭建起中法人民藝術溝通的橋梁。 “我年輕時就非常熱愛中國的藝術風格。我認為繪畫並非是繪畫,而是在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迷宮。我希望能夠在中國找到對我的繪畫有助益的東西。”皮埃爾・卡.......


張藝法帶動國潮風尚

張藝法帶動國潮風尚

    張藝法近年成為潮流藝術界炙手可熱的名字,這位來自福建的藝術傢憑著諷刺幽默創作,大膽以文化、傳統、教育等為題材,諷刺社會百態,在國外已有很多相關報導,建立瞭無數粉絲。張藝法在當下的藝術傢作品中之的是彆樹一格。 藝術界認為張藝法的作品能如此受歡迎,是因為他作品當中反應瞭當前的社會現況。當我們看著他的創作,在詼諧的造型之下,還存在背後省思跟批判的意義。以這種詼諧的方式反映社會真實的內容,所形成的衝突感特彆強烈,所以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顯然,張藝法是走在國際潮流藝術的行列中:作品跟現實與社.......


獨傢|文壇耕耘50載,黃蓓佳說:我就是一個“掄鐝頭的人”

獨傢|文壇耕耘50載,黃蓓佳說:我就是一個“掄鐝頭的人”

    打開黃蓓佳的微信朋友圈,“用蓬勃的生命力擊敗歲月的無情,同齡朋友共勉”映入眼簾,這句話底下,是年過六旬的前蘇聯鋼琴傢尼古拉耶娃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麯》的視頻錄像。如果不是這條信息提醒,很多讀者應該跟我一樣,竟猜不齣黃蓓佳的真實年齡,從近幾年齣版的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童眸》《野蜂飛舞》《奔跑的岱二牛》《太平洋,大西洋》到今年即將齣版的《叫一聲老師》……幾乎一年一部的創作速度,旺盛的創作勢頭不輸於年輕的新銳作傢,難怪作傢畢飛宇稱曾用“永不停歇的寫作者”來形容黃蓓佳。 文壇耕耘50載,黃蓓.......


東方Joan Cornellà-張藝法

東方Joan Cornellà-張藝法

    探討張藝法的雕塑時,能感覺到他“不懷好意”的冷嘲熱諷。孫悟空五百年來都改變不瞭的本性,為何還要取經? 那些佛祖形象,胸懷天下的大愛,超然的精神信仰,對照當代人的精神狀態,還不是迎來瞭“成功學”的縱橫無阻,以及人們的心醉神迷的欲至上上。張藝法火眼金睛轉動看透真假麵容;他用藝術手法刺穿浮世真假界,卻讓人總是迴眸再視又不禁莞爾。 對這種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當代人心態,張藝法傢用幽默的手法,生動的錶達瞭齣來。各種細節綜閤起來後,作品散發著諷刺的氣息,這種氣息最能體現藝術傢的態度-諷刺的氣息越濃.......


中國齣版傳媒商報評齣“十大文學好書”

中國齣版傳媒商報評齣“十大文學好書”

    3月21日,中國齣版傳媒商報主辦的“2021年度文學好書緻敬典禮”在北京舉行,並揭曉瞭“十大文學好書”和“特彆緻敬”兩項共13種作品。 “2021年度十大文學好書”分彆是:《文城》(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一把刀,韆個字》(人民文學齣版社)、《一日三鞦》(花城齣版社)、《迴響》(人民文學齣版社)、《北緯四十度》(上海文藝齣版社)、《誰在敲門》(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珠峰海螺》(人民文學齣版社)、《有生》(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幻獸之吻》(中信齣版集團)、《所有的風隻嚮她們吹》(中信齣版集團.......


陳恒|文化的激活與思想的交融——讀《四百年中國思想文化之大變局》

陳恒|文化的激活與思想的交融——讀《四百年中國思想文化之大變局》

    **“西方中心論”的突破 美國曆史學傢費正清認為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缺乏從內部突破傳統框架的動力,因此呈現循環往復的特點,隻有在經過19世紀中葉西方衝擊之後,傳統框架纔得以打破,並邁嚮近代社會。這就是學術界熟知的費正清“衝擊-迴應”模式,一種近代社會以西方為中心的史觀。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政局的風起雲湧以及歐美內部的矛盾重重,一種新的史觀開始齣現,這就是柯文的“中國中心觀”,即在中國發現曆史,該史觀強調中國近代發展在於其內部的力量,而非西方的外力。彭慕蘭在《大分流》一.......


再讀《論語》|“非其鬼而祭之”一則詳解

再讀《論語》|“非其鬼而祭之”一則詳解

    關注我們 再 讀 論 語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非其鬼而祭之”,“鬼”,《集解》引用鄭玄的話說:“人神曰鬼。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是諂求福也。”人死瞭叫作“鬼”,如果不是自己的祖先而去祭祀,是通過諂媚來求福。“非其鬼”,就是“不是自傢鬼神”的意思。 毛奇齡《論語稽求篇》也說:“鬼是人鬼,謂人之為鬼者,專指祖考言,故又曰其鬼。” 也有不同理解。《集注》:“非其鬼,謂非其所當祭之鬼。諂,求媚也。”這樣說,“非其鬼”就是指不應該祭祀的鬼,“鬼”不一定指祖先。 .......


法國藝術傢皮埃爾·卡隆去世,享年89歲

法國藝術傢皮埃爾·卡隆去世,享年89歲

    澎湃新聞獲悉,法國知名油畫傢、雕塑傢皮埃爾・卡隆先生(Pierre Carron)近日辭世,享年 89 歲。據悉,2015年, 中國美術館曾舉辦瞭“童趣與天性:法蘭西學院院士皮埃爾・卡隆油畫藝術展”皮埃爾・卡隆個展,將這位法國大師介紹給中國觀眾。其後幾年間,卡隆院士先後嚮中國美術館捐贈瞭三幅作品,通過這種無私的饋贈,搭建起中法人民藝術溝通的橋梁。 “我年輕時就非常熱愛中國的藝術風格。我認為繪畫並非是繪畫,而是在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迷宮。我希望能夠在中國找到對我的繪畫有助益的東西。”皮埃爾・卡.......


迴流-和田白玉“琴棋書畫”雕件

迴流-和田白玉“琴棋書畫”雕件

    規格:高6.2cm長4.3cm寬1.4cm重64g 和田白玉籽料,微沁色自然,白度一級,密度高,油脂十足,雕刻琴棋書畫紋飾,精美絕倫,題材上佳,雕工精湛,玉質細膩溫潤。 .......


新西蘭網友在綫領略中國非遺匠心之作:青瓷如玉 釉色萬韆

新西蘭網友在綫領略中國非遺匠心之作:青瓷如玉 釉色萬韆

    人民網悉尼3月22日電 (李含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創造過程,始終與燦爛的中國文明曆史進程相伴相生,體現著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彰顯著人類智慧在思想、實踐上所能企及的高度,構築著中國文明進程中各族民眾安身立命的精神傢園。日前,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通過官方社交平颱分享《匠心》――中國非遺係列視頻,介紹淵源深厚的青瓷燒製、寶劍鍛製、靈芝栽培傳統技藝,以饗鍾情於中國非遺技藝及其背後無窮智慧的新西蘭受眾。 古法燒製技藝 龍泉青瓷的燒製,起源於三國兩晉時期,至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2006年,龍泉青.......


鄧拓之女鄧小嵐逝世,享年78歲

鄧拓之女鄧小嵐逝世,享年78歲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人民日報前社長和總編輯鄧拓之女、《晉察冀日報》史研究會會長鄧小嵐女士於3月22日淩晨在北京天壇醫院逝世,享年78歲。據瞭解,鄧小嵐是日前在馬蘭村接受采訪時突然摔倒後入院的。 鄧小嵐1943年生於河北阜平縣易傢莊村,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係,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係統工作。2004年起,鄧小嵐開始在阜平縣馬蘭村義務支教,為村裏的孩子義務教授音樂課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時間放在馬蘭村,18年來從未間斷。 今年2月,馬蘭村所在的阜平縣城南莊鎮的44個孩子組成的“馬蘭花閤唱團”.......


清代-和田玉籽料雙獸雕件

清代-和田玉籽料雙獸雕件

    規格:高3cm長6cm寬4.5cm重82g 和田玉籽料,沁色深邃,油脂十足,浮雕瑞獸五官精緻,嘴咬如意,雙獸形態各異,雕工精細,玉質溫潤細膩,裹漿濃厚,陳設效果極佳。 .......


“虎嗅薔薇”:當傳統工藝邂逅現代設計

“虎嗅薔薇”:當傳統工藝邂逅現代設計

    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劉越)21日,迪拜世博會中國華服周開幕暨中華文化促進會旗袍藝術委員會服飾品牌展示中心,入駐融今文化融懿國風館授牌儀式在京舉行。 授牌儀式。主辦方供圖 “處處皆旗袍”是該授牌儀式的一大特點。形形色色的旗袍陳列於櫥窗中,或簇花藍底,韻味幽深;或鏤空設計,風格復古;或多色拼接,明艷俏皮,讓人眼花繚亂。 展覽旗袍圖。主辦方供圖 有趣的是,現場還舉辦瞭一場彆開生麵的旗袍絲巾秀。隻見身著各式旗袍的模特身姿娉婷,或將絲巾纏係於頸間、或展批於肩上、或輕搭在腕處,飄逸靈動、絢麗灑.......


“溫州刀馬旦”迴鄉開直播受熱捧:同事都去做口罩 希望能把戲麯傳承下去

“溫州刀馬旦”迴鄉開直播受熱捧:同事都去做口罩 希望能把戲麯傳承下去

    “耍花槍比誰都漂亮,刀馬旦身段演齣風靡全場。”刀馬旦,是京劇裏“旦”的角色之一,專演巾幗英雄,提刀騎馬、武藝高強的女性。 近日,直播平颱上一位身著戲服、飛快耍著大刀的刀馬旦登上熱搜,引發關注。紅星新聞瞭解到,這位網名“甄妮刀馬旦”的演員本名甄淑梭,從事京劇錶演已有38年,有“溫州第一武旦”的美譽。2020年迴到河北老傢,不想改行的她開始在網上錶演京劇功夫,意外收獲眾多粉絲,目前已有120萬粉絲關注,獲得過近2000萬次點贊。 “甄妮刀馬旦”網絡截圖 甄淑梭告訴紅星新聞,在溫州演齣的時候,颱.......


舊藏-和田玉雙獸招財雕件

舊藏-和田玉雙獸招財雕件

    規格:高2.7cm長10cm寬4.5cm重174g 和田玉料整雕,瑞獸開臉清晰,神韻十足,呈子母獸,比例協調,栩栩如生,雕工精湛,皮沁自然,皮殼裹漿醇厚。 .......


迴流-和田玉籽料“黃財神”原石雕件

迴流-和田玉籽料“黃財神”原石雕件

    規格:高9cm長6.5cm寬2.8cm重331g 和田玉籽料,大塊原皮原料,色澤入眼,油脂十足,淺浮雕“黃財神”造像,五官端正,坐姿綫條自然,衣飾生動,雕工精湛,玉質細潤緊密,裹漿濃厚。 .......


60秒速覽“國寶”|活態傳承 國寶“破圈”

60秒速覽“國寶”|活態傳承 國寶“破圈”

    史前遺珠、秦漢閎放、唐風宋韻……為我們留下瞭燦若星辰的曆史文化遺産。從中,我們尋源溯根,喚醒共同的記憶與情感;從中,我們觸摸未來,用文明之鑰開啓美好生活之門。 河南澠池・仰韶村遺址 1921年仰韶村遺址第一次發掘 標誌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 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 以二裏頭遺址為代錶的二裏頭文化 是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 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 兵馬俑 銅車馬 青銅水禽…… 秦始皇帝陵的每一次新發現都讓世界發齣驚嘆 陝西西安・漢文帝霸陵 對研究中國古代帝王陵墓製度具有重要意.......


吳冠中版畫展·玉龍山下古麗江丨四十載的玉龍雪山之夢

吳冠中版畫展·玉龍山下古麗江丨四十載的玉龍雪山之夢

    傳播麗江新聲音 做有價值的內容 從雲南麗江到玉龍雪山山麓,徐霞客是徒步走去的。今日雖開有簡易公路,交通仍很不方便,尤其碰上雨季,經常不通車。我和小楊二人住在山麓白水林場的工棚裏,棚裏長著雜草,五月天烤著火盆。從濛濛雨色中仰望窗外,煙霧茫茫,雪山總不肯露麵。 為瞭她――雪山,我們啃乾饃就辣椒,一等十來天。我將闆床移到窗口,朝朝暮暮窺視窗外的天空,偶然雨停雲開,雪山微露顔麵,立即齣門捕捉,但揮毫未及三五筆,她又縮迴雲層中去瞭。幾乎天天如此捉迷藏似的搏鬥瞭一個星期。 一個月夜,突然晴朗起來,.......


今天杭州有一本新書首發,值得你好好品讀一番

今天杭州有一本新書首發,值得你好好品讀一番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通訊員 張曉燕 今天(3月22日),杭州市總工會在市工人文化宮舉行《極緻追求――弘揚工匠精神之杭州印記》首發儀式。 《極緻追求――弘揚工匠精神之杭州印記》一書,是繼2021年底《匠心養正――杭州弘揚工匠精神實錄》齣版以來,又一部反映杭州在弘揚工匠精神方麵探索實踐的精品力作,詳實記錄瞭杭州工會人對弘揚工匠精神的躬身實踐和極緻追求。 《極緻追求――弘揚工匠精神之杭州印記》由鄭榮勝編著,由中國工人齣版社公開齣版發行。 全書共分成四個篇章:創時代之先鋒,開全國之先河.......


馬未都:同治龍紋賞瓶,一條龍價值500萬,品相完美的官窯珍品

馬未都:同治龍紋賞瓶,一條龍價值500萬,品相完美的官窯珍品

    龍瓶如果遇到瞭官窯的級彆,那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就算是真正的懂行的收藏傢,手裏也不可能擁有真正的龍紋賞瓶。 像這一類的寶貝,在收藏界是非常難得的,屬於祖上有就會有,祖上沒有就很難擁有的寶貝。 在收藏界之中,據馬未都透露,一般清三代的寶貝,就拿賞瓶來講,多數都是以纏枝蓮為飾的瓶子居多,想要遇到或者是擁有單獨畫龍紋的賞瓶是極為少見的,所以遇到這一類的龍紋瓶,就愈顯珍貴,這一類的寶貝注定是珍品。 下麵這一件是有明確年份的一件龍紋賞瓶,據收藏大師馬未都透露,這一件寶貝被珍藏在瞭博物館之中,是.......


世界水日,北京50幅學生書畫展現運河之美

世界水日,北京50幅學生書畫展現運河之美

    3月22日是第三十屆“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屆“中國水周”。北京市北運河管理處啓動“運河伴我成長,我為運河護航”係列主題活動,通過徵集學生書畫作品,展現運河之美,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守護水資源。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世界水日”到來之際,北京市北運河管理處聚焦青少年群體,與潞河中學、東方小校等7所學校開展共建活動。徵集瞭近50篇描繪大運河美景、倡導環保節水的學生書畫作品,通過整閤剪輯每位同學錄製的作品視頻,形成瞭一部小型宣傳素材。 北運河管理處將把製作好的視頻,麵.......


非遺竹刻入畫來,國漫《詠梅》演繹“美哉,中國風”

非遺竹刻入畫來,國漫《詠梅》演繹“美哉,中國風”

    動畫短片《詠梅》再現瞭嘉定竹刻的風雅世界,充滿對上海文化的情懷和對傳統文化的誠意。 ■本報記者 童薇菁 遠山氤氳,飛鳥投林,水墨畫仿佛“活”瞭起來。以國傢級非遺嘉定竹刻為背景創作的動畫短片《詠梅》日前在B站獨傢上綫,目前已突破3276萬次播放量,評分高達9.9分。純手工中國風動畫的精緻唯美,令網友不惜溢美之詞,“有生之年係列”“美哉,中國風”“國漫的正確打開方式”等彈幕紛紛刷屏。 《詠梅》是上海嘉定2015年啓動的“中國古詩詞動漫係列作品”的第六部。此前,《夜思》《相思》《元日》《飲湖.......


於震變身京城木匠,《鼓樓外》呈現“藝大於天”工匠精神

於震變身京城木匠,《鼓樓外》呈現“藝大於天”工匠精神

    新快報訊 記者梁燕芬報道 現實題材劇《鼓樓外》正在北京衛視熱播,劇中呈現瞭原汁原味的北京風情和“藝大於天”的工匠精神。於震則顛覆性演繹瞭木匠齣身的手藝人於鍾聲。日前,導演兼主演於震接受媒體采訪,暢聊瞭他對這部劇的拍攝感悟和文化解讀。 在大熱劇《人世間》中,於震飾演的駱士賓人見人恨,此番在《鼓樓外》中,於震則顛覆性齣演木匠翹楚。於震說,於鍾聲是典型的手藝人性格,比較悶,比較認死理,做事一根筋。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他的命運也發生改變,做瞭很多行業,比如路邊攤煎餅,然後賣雞蛋、養鴕鳥,做成瞭.......


山東手造|傳統手綉,綻放傳承之美

山東手造|傳統手綉,綻放傳承之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今年是虎年,傳統手綉虎頭鞋、虎頭帽等成為“潮品”。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産手綉傳承人卞成飛製作的豐富多彩的手綉作品,吸引瞭央視等媒體的關注,也吸引瞭大批的消費者。費縣手綉藝術品是“山東手造”成潮品,是山東文化“兩創”中不斷實踐探索、展現新作為的一個小縮影。 沂濛手綉作為民間藝術瑰寶,植於深厚的沂濛文化土壤,廣泛流傳於沂濛大地,具有濃鬱的沂濛地方特色,而費縣手綉更是其中的優秀代錶之一。目前,費縣手綉為山東省級非遺項目,它集中體現瞭沂濛地區的民俗文化特色;目前設計手.......


冷銀主義創始人張誠再次榮獲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沙龍奬

冷銀主義創始人張誠再次榮獲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沙龍奬

    在法國巴黎盧浮宮,中國當代藝術先鋒、冷銀主義創始人、山東藝術學院教師張誠的作品《冷銀觀念裝置》,在應邀參加的第160屆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沙龍展上,斬獲沙龍奬殊榮。這也是他繼2019年作品《Red》獲得沙龍奬之後再次獲得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沙龍奬殊榮。 巴黎國際藝術沙龍奬獲奬證書 由法國文化部支持,法國國傢美術協會(SocieteNationaledesBeauxArts)主辦的法國SALONDESBEAUXARTS國際藝術沙龍奬創辦於1861年,是目前全世界曆史最悠久的藝術大奬,也是法國最具影響.......


妙解方言:“烀戕嗍渳擤”你見過嗎?中國漢字真好玩

妙解方言:“烀戕嗍渳擤”你見過嗎?中國漢字真好玩

    方言漢字“烀戕嗍�}擤”,你見過嗎? “烀戕嗍�}擤”,這5個方言漢字,你也可能會說,不見得你能寫?寫齣來,更不見得你認識。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每天要說它。下麵就聊聊這5個既熟悉還有點陌生的方言漢字。 妙解方言 烀hū:半蒸半煮 “烀”左右結構,一個火,一個乎。它是一種烹飪方法:在鍋裏麵加上少量的水,蓋緊鍋蓋加熱-半蒸半煮,把食物弄熟 。我們常說的“烀土豆 烀地瓜”,就是這個字。有人說:彆亂講,這不就是煮嗎?還真不是,“煮”是食物放入鍋中,加入大量的水,使其漫過食物。而“烀”更像是放入少.......


廣州考古發現清代炮台和民國監獄等重要遺存

廣州考古發現清代炮台和民國監獄等重要遺存

    考古齣土的鐵鐐等物品 陳驥�F 攝 中新網廣州3月22日電 (記者 程景偉)記者22日從廣州市海珠區南石路28號地塊考古發掘現場瞭解到,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0年12月起在該地塊範圍內進行考古勘探,發掘麵積5000平方米,清理清代炮颱和民國監獄等重要遺存,至今考古齣土鐵炮、子彈殼、鐵鐐、玻璃試劑瓶等遺物103件(套)。 廣州海珠區南石路28號地塊麵積57852.6平方米,由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負責收儲,屬於“昌崗-燕子崗”地下文物埋藏區。根據曆史文獻,該地塊原為清代鎮南炮颱、民國南石頭.......


老傅畫宋韻|《雪霽曉行圖》

老傅畫宋韻|《雪霽曉行圖》

    □傅伯星 南宋畫中有多幅描繪商旅曉發的情景,皆極生動。於是靈感天降,也想來畫一幅過過癮,加之我也有不少類似的經曆,乘車去樂清或青田或從那裏返杭,走104或320國道,沿途山川記憶如昨。南宋時山區跋山涉水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車,二三頭牛拉著滿載貨物的大車,經一夜休整後趁曉上路,駕車人拉著領頭的牛,引導著車的方嚮。貨主人還在後麵嚮旅店主人作樣謝彆。浙東南山間的萬韆氣象,流齣筆端,努力塑造雪霽徹骨的寒冷。這種拉貨的牛車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能在金華市區看到,當時就如同感到可能是南宋的遺韻。雖然在江.......


張建中原創丨遙遠的牆(詩歌)

張建中原創丨遙遠的牆(詩歌)

    遙遠的牆 文/張建中 一座古老的城市 因為有泉 一道遙遠的牆 因為一場古老的風 一首可以寫的詩 因為有我 . 鞦風乍起的午間 大雁歸航的方嚮 濟南之南 集結號吹響 馳援,馳援 疫情就是命令 防疫就是責任 沒有討價還價 沒有推諉扯淡 召集,動員 兩個小時之後 八名勇士立即齣徵 隻有草草的行囊 沒有送行的琵琶 沒有醉人的美酒 更沒有夜光杯 沒有人問歸期 沒有人要報酬 責任比天 擔當在肩 大疫肆虐,抗疫需要 用我中檢 . 怎麼吃? 軍糧就是方便麵 怎麼住? 長椅、沙發,上下床 閤衣小憩閉閉眼 鈴.......


禦窯遺址申遺丨禦窯博物院聯袂袁崇煥紀念館、深圳博物館綫上開講

禦窯遺址申遺丨禦窯博物院聯袂袁崇煥紀念館、深圳博物館綫上開講

    為進一步助力禦窯遺址申遺,爭創東亞文化之都,3月20日,景德鎮禦窯博物院聯袂東莞市袁崇煥紀念館、深圳博物館,分彆舉辦瞭兩場綫上講座。 當日上午,景德鎮禦窯博物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江建新先生應東莞市袁崇煥紀念館的邀約,以“瓷國明珠―――談明清禦窯廠遺址齣土的官窯瓷器”為題進行綫上講座。講座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詳細講述瞭齣土元代官窯、明洪武至萬曆官窯以及清代官窯遺物與遺跡,結閤相關文獻詳細闡述瞭明清兩代官窯發展曆程及曆代官窯瓷器的主要特徵,為廣大聽眾鑒賞官窯瓷器以及研究明清禦窯曆史文化提供瞭詳實而可靠的.......


101道飯菜裏的中國故事

101道飯菜裏的中國故事

    關於“吃貨” 吃,常被看做一件挺俗的事兒。如果一個人特彆喜歡吃,整天琢磨吃,就難免被周圍人說成是個“吃貨”,帶幾分玩笑,也暗含些譏諷。 然而世事有變,這幾年電視上美食節目大行其道,加之網絡語言的強大生命力,“吃貨”一夜之間華麗轉身,成瞭愛美食、懂生活的朋友自嘲或互稱的流行語,錶明的是一種溫情隨性的生活態度。 其實,“吃”這件事原本不俗,講究飲食恰恰是一個燦爛文明的重要組成,是對大自然所賜的敬畏和珍視。況且日久天長,潤物無聲,吃也融進瞭我們的習俗和文化裏。 吃,對於我們遠遠不隻是充飢,而是融.......


錢幣鑒賞:應順年號錢考

錢幣鑒賞:應順年號錢考

    圖1 銀質(直徑23.2mm 厚1.5mm 重4.9剋) 圖2 青銅質(直徑29mm 厚1.8mm 重7.5剋) 近些年來,在東北地區齣土的窖藏古錢中,發現瞭一種前所未見的應順元寶錢,如(圖1)、(圖2)所示。(圖1)為小平錢,銀質;(圖2)為摺二錢,青銅質。此二泉,字深肉厚,鑄工精整,非官爐莫屬。錢文鏇讀,書體隸楷相間,元字次劃左挑,仿唐開元錢。查閱李崇智著《中國曆代年號考》,五代中唯有後唐閔帝李從厚曾改元應順,加之此二泉又與後唐明宗天成元寶錢風相近,故可認定,此二泉當為後唐.......


錢幣鑒賞:大型無紋聳肩尖足空首布亂彈

錢幣鑒賞:大型無紋聳肩尖足空首布亂彈

    數據:通高132,頭寬15,上肩寬50,足寬65,布身厚度1.5;重量44.53剋。 據考介,聳肩尖足空首布最初發現於山西侯馬,據認為應不晚於春鞦晚期。似應在前770年左右。有存幺金、甘丹等。布身聳肩,尖足,方襠。以布首方柄見空,柄長,而早於,彆於平首尖足布。 空首布是生産工具演化而來,或無歧義。觀賞此布,沉思良久不免引發聯想。那個時期先民的生産、生活、習俗究竟如何呢?…。。 聯想到曆史上不同地域的進化、人文。例如,長江文化,黃河文化,草原文化…,周口店文化,大汶口文化,三星堆文化,紅.......


錢幣鑒賞:古老的神話——青蚨之錢

錢幣鑒賞:古老的神話——青蚨之錢

    古老的神話――青蚨之錢 古老的中國,錢幣文化豐富多彩。隨著錢幣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與錢幣文化有關的神話傳說也很多。如劉安在《淮南子・萬畢術》中“青蚨還錢”注:“以其子母各等,置甕中,埋東行陰垣下,三日復開之,即相從,以母血塗八十一錢,亦以子血塗八十一錢,以其錢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錢皆自還也。” 所以有“青蚨還錢”之說。因以“青蚨”稱錢,這就等於說,誰有瞭用青蚨母子血塗的錢,誰就有永遠花不完的錢,該是何等的誘人!大約這一神話太有誘惑力,人們便把這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稱作“青蚨飛去復飛.......




聽障女學生木工奪金 為女性爭氣男性打氣

知道為什麼講話講一半很討厭嗎?....兩個字告訴你

大陸應藉鑑民國教育

歐客佬咖啡 産銷閤一

翠柏蒼鬆 盡展陳慧坤繪畫人生

藝人王中平有文青女 玩字獲奬

張鈞甯大陸拍戲 不忘分享作傢媽媽作品

殘忍對照! 日V.S韓最正國中妹 網:她輸慘瞭

武潭國小圖書館漏水 扶輪社捐贈重建經費

英師觀摩滬數學課 推翻死闆印象

高考英語首考、春季高考推遲

Find X5 連接OPPO Pad體驗如何?跨屏互聯給你感受一下

元麯大傢作一首《山坡羊》,道齣封建統治本質,是必背的韆古名篇

我與文學丨譚岷江:我的愛好碼字史


前一篇新聞
從0~9,對於成理人的意義是……
后一篇新聞
美國男子買8000多套房,全拿來齣租:還會繼續買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