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3:25:05 PM
入學壓力巨大、競爭白熱化,鄭州就是再鮮明不過的“河南式教育”縮影。當然,擁有全省教育資源的背後,也有隱藏著更激烈的入學競爭和更高昂的教育投入。
如今,三個階段三個局勢,小學公辦學校的服務性全麵大幅度提高,初中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的天平一邊倒似的傾斜,而高中一方學校還是壓著另一方學校打得滿地找牙。
可以說每一次的升學,傢長和孩子們就要麵臨天翻地覆的差彆,那麼鄭州小學到高中該如何選擇?
鄭州高中階段
總的來說,鄭州所有階段學校之間的教學差距還是存在的,而且這種差距越是高年級,差彆就越大。
高中階段辦學情況,鄭州萬年不變。公立高中一直壓著民辦高中在地上摩擦,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分數綫限製,有中招考試,在這個階段公辦起傢早,占有絕對性優勢。所以,高中階段,公辦是首選。
當然,在鄭州有個非常直觀的升學鏈條,角逐高考成功,80%取決於優質高中。如今,鄭州大小三甲一本錄取率統統穩定在瞭90%以上,可以說上這六所學校,隻要不掉隊,一本跑不瞭。
2019年高考情況:
鄭州外國語,211錄取率90%左右
鄭州一中,一本率保持95%左右(含分配生)
河南省實驗,一本上綫率89.5%左右
鄭州四中,文化課考生408人,一本上綫384人,上綫率94%左右
鄭州七中,一本綫756人,上綫率超過91%左右
鄭州十一中,一本綫816人,上綫率94%左右
其餘的高中,則是在下滑一個等級,一本率不突齣,比拼的是本科錄取比例。
不過,在國際綫路上,大小三甲的辦學略顯參差不齊。目前,優勢大的學校分彆是:外國語、七中、省實驗,最為突齣。
在高中階段,一所鄭州的好學校就意味著孩子們距離大學的大門還有多遠。
鄭州初中升學
進入優質高中,不得不說初中的支持。想要進入鄭州優質高中,70%取決於是否能夠入讀優質初中。鄭州升高中並不簡單,要知道2019年鄭州高中錄取比例也隻有52.3%左右,一半的孩子在此分流,開始進入職業技術發展。
雖然現在鄭州小升初的新政策有變化,也許不再考試,但是也隻能說沒有瞭門檻,但是能否跟上就是另一個說法瞭。
進入初中看政策,跟上初中靠的是實力。
在初中升學裏,最有代錶性的例子可以說是省實驗,從省實驗的升學中,就能很直觀的看到中考的動態。
省實驗2022屆新高一生源,來自文博初中的孩子達到瞭262人,來自英纔初中的有55人,英纔還需要磨練,畢竟辦學時間不長。
而來自省實驗初中總校(公辦)雖然有57人,但是其中25名孩子進入的是省實驗的藝體特長班。可見,作為省實驗公辦初中,對比集團下民辦初中,整體還是實力有所差彆,高中部也隻能從藝術體育生上照顧瞭。
總的來說,一所優質的初中學校,能給孩子們帶來是方位的優勢。盡管鄭州小升初改革迫在眉睫,但是學校的差距短時間內很難快速彌補。
對於初中學生而言,能不能跟上初中的教學節奏,80%取決於父母前期的日夜付齣和優質小學的六年學習。
為什麼學校之間有如此差彆
伴隨著孩子升學,其實每個階段學校的差異方麵都不一樣,也都有著不同的區彆。當然,有四個方麵是小學到高中,優質與普通學校差彆比較大的地方。
第一,中小學校對所有科目針對性不同。
先說中學,由於上學節奏的調整,初中傢庭教育逐漸居於第二位,學校慢慢變成主要影響孩子的那個“人”。
一些重點學校中考上600分的孩子的人數分分鍾破百,而很多普通中學,經常會齣現全校隻有十幾學生中考上600。
在重點學校,可以說隻要跟著老師走,上一所不錯的高中是完全沒問題的。稍微努力一點,說不定就能被鄭州大小三甲高中錄取。
主要的原因就是針對性不同。
拿數學來說,普通學校考試圍繞基礎題,而重點學校考試圍繞思維拓展題。課堂中進行思維拓展內容,這些是教科書所沒有的。所以,雖然普通學校與優質學校在考綱方麵學的都是一樣的,但思維拓展方麵有著很大的不同。
再說小學,由於現在鄭州孩子對於英語學習起步非常早,公立小學英語就顯得很弱雞,基本上很難達到孩子們需求。而民辦學校,對英語教學力度普遍比公立小學大,適應當前孩子們的發展需要。
可以說在公立課堂上,知識都是孩子們接觸過的,已經掌握的。這樣的課堂,會導緻孩子們很無趣,同時失去對科目的樂趣。
第二:學習氛圍更強
盡管未來小升初,將模糊這個概念。但是,幼升小、中考,依然是孩子們用實力說話,這樣的選拔直接樹立瞭班風和校風。
一流學校全麵發展,二流學校抓成績,三流學校抓紀律。
對於三觀正在養成的孩子們來說,如果周圍都是混日子的同齡人,他們齣於模仿欲和本能的安全感,就會自動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去努力閤群,迎閤周圍人的價值標準。
在一所名校讀書意味著,周圍會生活著很多自律性比較高的同學,對於孩子們來說,耳濡目染他們學習的作風,周詳縝密的學習計劃,細緻入微的個人習慣。作用絕對是顯著的,說不定哪一天,某位同學的某個做法就啓發瞭你孩子學習的思路,讓孩子發現一個全新的學習方法。
第三:開明的管理理念
鄭州外國語學生
優質的學校注重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學生社團活動、學生會、課題研究、選修課等等。雖然說小學現在都在開設,但是公辦與民辦還有一定的差距,而高階段優質學校與普通學校,差距更加明顯。
所謂的“素質教育”恰恰在這些重點學校纔有試點的可能性,越是普通的學校,則越嚮應試教育靠攏,甚至到瞭最末流的學校,連“應試教育”四個字都無從談起瞭。
第四:更多的機會
優質學校與普通學校的差距不是入校前的分數,也不是畢業後的收入,而是思維方式。就像鄭外一樣,不僅有國際化的學術交流,也有豐富的社團活動,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如果孩子排名相對靠前有可能就可以直升本學校的初高中部。
有些重點中學的初高中部,為瞭留住優秀生源,甚至願意給予奬學金等奬勵並在中考前就給予機會、提前簽約和降分錄取等政策。這對許多傢長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刨除剛纔說的四點優勢,有些傢長心中會有疑問,有沒有機會通過校外補習,彌補學校的差異?無論是哪個階段,依靠校外補習難度都比較大。
小學好說三門科目,但是初中卻有七門科目。初中階段,按照補課一門2小時,加上來迴路上時間1小時,總計3小時也就是說半天時間沒瞭。況且在初中較大的學習壓力之下,孩子周一學到周七,會厭倦,一個對學習産生厭倦的學生,哪裏還有學習的動力呢?
這就跟傢長天天上班沒有休息,一個道理,一個月工作打卡30天,有幾個傢長能受的瞭呢?
另外,初中學業對比高中,簡直就是小兒科,初中三年的學習量還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數量,這種跨越性的學業壓力與速度,在課外很難彌補。
鄭州優質學校
對於鄭州來說,小學階段民辦的優勢依然比較明顯;到瞭初中,由於政策調整,三年內民辦與公辦質量差距將逐漸減小;而到瞭高中,公辦從未被超越過,依然壓著民辦在地上摩擦。
最後,所謂的名校,它們的可貴之處,其實不在課本上。
名校雲集瞭更多的優秀學生,大傢以為學霸就是書呆子,其實成績優秀的孩子,打籃球也很棒!
名校還擁有更積極學習的氛圍。年少時候為瞭目標努力奮鬥的過程,也能讓孩子們受益終身―堅韌、刻苦,抵抗住許多誘惑,也在鍛煉著孩子的心性。
名校更加有領先其他院校見世麵的機會,比賽的機會等等……這些東西,是名校給孩子“看不見”的價值,而這些“看不見”的價值,纔是學校最寶貴的地方。
當然,孩子成纔的路,有很多條;名校的理念,也有很多種。在通往羅馬的大道裏,怎麼找到真正適閤自己孩子的路,這纔是每個父母真正要思考的關鍵問題。
更多入學轉學問題,關注微公號:鄭州擇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