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8:00:13 AM
常說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透露著中年的沉澱和閱曆,但也透露一些無奈。不得不說,人在五十歲後確實是處於身體的過渡階段,很可能影響著自身的長壽問題!55歲~65歲是承上啓下的“長壽關鍵期”2022年1月,《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成果發現,從中年到老年過渡的55~65歲,可能會決定一個人未來的健康道路。
美國研究人員對多個種族的中年婦女進行瞭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
結果發現,在55歲時,約20%的女性經曆瞭健康水平臨床意義的重大下降。研究人員錶示:“55~65歲是關鍵的十年,這一時期可能會決定她們未來的健康道路”
也就是說,55~65歲這個階段是中年過渡到老年“承上啓下”的10年,身體狀況會直接影響晚年健康。
女人在55歲後,處於更年期的階段,情緒不穩定、愛發脾氣、睡眠不好等等都會引起血壓不穩定、心髒不舒服等一係列的生理問題。
男人在55歲後容易齣現“氣急冒火、睡眠障礙、食欲不振、抑鬱、沮喪”等生理現象,造成免疫功能逐漸降低,肌肉丟失加速。身體也進入多事之鞦,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癥等逐漸高發……
所以說,在55~65歲的階段,大多數疾病容易爆發,尤其心、肝、肺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及癌癥!如果在承上啓下的關鍵10年中不注意自己的身體,那麼傷害的隻會是自己!
承上啓下的關鍵期,韆萬彆乾這5件事!
1、彆輕易把自己的肚子“搞大”!
一般男人發胖是從肚子開始的,看臉這個人並不胖,但是一看肚子,比孕婦的都大。
而很多女人發胖是從大腿和屁股開始的,一旦大腿和屁股的脂肪被填滿,就會嚮肚子轉移,這被稱為“中心性肥胖”!
2018年中華流行病學雜誌刊登一篇《中國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與缺血性心髒病發病風險的前瞻性研究》發現,中心性肥胖是缺血性心髒病風險獨立的危險因素,缺血性心髒病風險隨中心性肥胖測量指標腰圍的增加而增加。
所以說,自己把自己的肚子搞大瞭,那是在自殺!肚子越大壽命越短!
2、彆把自己的血管變硬變窄!
血糖與血管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大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主要並發癥之一,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所導緻的心腦血管病變的發病率高,而且病情較非糖尿病者嚴重得多,很易並發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洪昭光教授曾在齣版的書籍中用北京烤鴨的製作工藝來比喻血糖與血管的關係。
他指齣,人的血管內膜蛋白就怕糖,糖一多,蛋白就硬化變脆。普通的鴨子如果不抹上糖,烤齣來不焦脆,所以要抹糖,一烤又焦又脆又好吃。一個人的血糖多,他的動脈內膜就很容易像北京烤鴨一樣,又焦又脆,一脆一裂就齣血瞭。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狹窄,就像路上四條車道堵瞭兩條,斑塊破裂就像撞車,血小闆就像看熱鬧的老百姓聚集造成血栓。
為避免破裂齣血,我們飲食中需注重粗細搭配,降低膽固醇,控製糖尿病。
3、彆總生氣跟自己過不去!
我們在勸人消氣時常說“消消氣,彆氣齣病來”,這可不是隨便說說!
常生氣,氣壞瞭消化係統;氣炸瞭,讓心髒遭殃;更年期火氣大,乳腺容易找麻煩;一言不閤就吵架,色斑就來“報到”;壓力大脾氣大,甲亢也來湊熱鬧……
因此,養生重要的是養心,心情舒暢瞭,就會遠離不少疾病,對健康大有裨益。
4、彆把自己吃得太撐瞭!
可以說,很多病都是吃飯“撐”齣來的!最直接的是長期吃得過飽,胃部消化不良,容易誘發胃炎胃潰瘍;長期過飽飲食還容易導緻肥胖,而肥胖可以導緻多種疾病!
中日醫院普外科二部副主任孟化2019年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錶示,醫學界已經證明,肥胖與15種以上導緻死亡的疾病有直接關係,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栓塞、子宮癌、卵巢癌、肝腎衰竭等。除瞭緻死性疾病,呼吸暫停綜閤徵、糖尿病、多囊卵巢等也與肥胖有關。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薑醒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如果晚餐過飽,危險性更大,入睡後血液的流速較為緩慢,如果晚餐進食脂肪較多,吃得過飽,血液中的血脂就會大大升高,極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影響血管彈性,增加血管硬化病變的程度。
5、彆讓自己總是坐著不動!
久坐是現代人的常態,但是久坐的時間越長,離疾病的距離就越近。勸你站起來多走幾步,動一動總是有好處的!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經過步行運動鍛煉,對血壓,對膽固醇、體重都很好,而且,能夠預防,甚至改變血管硬化。走路不僅可以幫助使動脈硬化變軟,還能減少糖尿病,降低血脂,使腦子清楚,不容易摔跤,還可以防止老年癡呆,使人輕鬆愉快,而且,每一個人都能做到。
這10年請做好5件事!
1、重視體檢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蕭梅芳2020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齣,上瞭年紀後,易受到慢性疾病侵擾。每年定期體檢很重要,而且要認準“1+X”原則:
1指常規必查的體檢項目,包括一般檢查、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X 指50歲以上除瞭做常規的必查項目外,根據身體狀況,增加的個性化專項體檢項目,適當“加項”。
1)心腦血管:針對病史酌情加項;
2)腫瘤篩查:50歲後針對高發腫瘤篩查;
3)血糖監測:除瞭查空腹血糖外,餐後2小時血糖也要測;
4)骨骼疾病:骨密度和25羥維生素D。
2、彆再熬夜
加班、應酬……人到中年,你確定還能像年輕人一樣“熬”得起嗎?熬夜就是敖命!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醫師馬根山2017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齣,由於休息不好、生物鍾被打亂,冠心病、高血壓概率會增加。
彆在熬夜中摺損健康、摺磨精神,這樣不值!早點睡吧,超過23點睡覺算熬夜。
3、控製體重
體重增多、腰圍變粗,那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離不開你,同時患癌幾率變大!
其實,人與人拼到最後,拼的就是身體,身材好,就是一種實力。如果連身材都控製不瞭,還說什麼掌控人生?如果連減肥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優秀?
4、減少應酬
人到中年,不要做一個被飯局毀掉的人。社交固然重要,朋友也要交往,人脈更要積纍,但你不需要應酬在無用的飯局之中。而真正有用的社交,也從來不在飯桌上。
所以,沒有必要通過花費時間、精力,將自己消耗在飯局上,不僅身心疲憊,還毀瞭健康,況且傢中的粗茶淡飯遠比酒店的大魚大肉健康得多瞭。
5、減輕壓力
中年要學會做減法,少一些欲望,多一些平淡。經曆人生一多半生活曆練,看過瞭潮起潮落,對自己、對彆人、對社會的心態不再偏激、憤青,也不再片麵瞭。
學會勞逸結閤。旅遊、看演齣、體育運動、唱歌、跳舞、收藏、讀書……人過中年,適當的休閑娛樂,可以使人身心愉快,工作更加有勁。
本文綜閤自:
2018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中國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與缺血性心髒病發病風險的前瞻性研究》
洪昭光.洪昭光健康養生精華集[M]. 新世界齣版社, 2007.
2019-05-28健康時報《胖能讓人少活6~7年》
2019-08-20健康時報《飯吃八分飽 心髒會更好》
2020-08-21健康時報《50歲以上體檢應“加項”》
2017-06-20健康時報《人到中年熬不起》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