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0:54:56 AM
在5G領域內,華為的技術最先進,這主要是因為華為掌握瞭大量的5G通訊專利,並能夠提供5G端到端的服務。
再加上,華為5G芯片技術全球領先,最先推齣5G雙模芯片,即便是全球首款5nm 5G Soc,也是華為推齣的。
由於芯片等規則被修改後,台積電、高通等企業不能自由齣貨,導緻麒麟9000等芯片無法生産製造,也無法獲得更多的5G射頻芯片等元器件。
據悉,從2021年開始,華為上市的新機中,幾乎都不支持5G網絡,主要都是因為缺少5G射頻芯片,而這類芯片的專利技術等掌握在全球少數廠商。
也就是說,華為要想推齣瞭更多5G手機,其必須要解決5G射頻芯片的問題。
據悉,解決方法有三個,分彆是美企獲得自由齣貨、國內廠商推齣完全自主的5G射頻芯片以及華為突破5G射頻芯片。
但美企獲得許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國內廠商實現突破,但國內廠商目前僅在4G射頻芯片實現瞭完全自主,5G射頻目前還沒有做到。
雖然國內廠商富滿微早些時候曾官宣,其5G射頻已經正式投産,可以用於在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並敢於與國際一綫品牌對比,小米等客戶已經洽談中。
但富滿微並沒有宣布嚮華為齣貨5G射頻芯片的任何信息,這基本上也能夠斷定其並非完全自主知識産權,而是含有瞭一定的美技術。
但沒有想到的是,近日,華為正式宣布新消息,而且是關於5G等射頻芯片的。
據悉,華為已經正式公布瞭“射頻芯片、基帶芯片及 WLAN 設備”專利,其中,射頻芯片的主要內容具體如下,見圖。
可以說,華為拿下射頻芯片相關的專利,就意味著在射頻芯片方麵,華為正在實現突破,為未來推齣完全自主知識的射頻芯片鋪平瞭道路。
另外,即便是在華為自主5G射頻芯片沒有實現量産的時間,華為也可以憑藉這些專利獲得收入,畢竟,華為已經開始利用手中的5G專利等嚮手機廠商收取專利費。
華為在5G射頻芯片快速取得進展,離不開華為的正確決策
在芯片方麵,華為原本僅研發處理器等核心芯片,並將這些芯片交給台積電等代工生産製造。
芯片等規則被修改後,華為看清楚瞭事實,不僅要自研芯片,還要在製造等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就宣布全麵進入芯片領域內,不僅自研更多種類的芯片,還要在芯片材料和終端製造方麵突破,甚至可以說,華為要在芯片方麵全麵突破。
例如,華為擴大海思團隊規模,並全力海思進行研發突破,不僅自研芯片,還要研發更多芯片,像國內缺少的屏幕驅動芯片、汽車芯片以及5G射頻芯片等。
另外,華為旗下的哈勃不斷投資國內半導體芯片産業鏈,主要集中在核心領域內,像芯片設計軟件EDA、光刻機核心技術――光源技術等。
在研發方麵,華為雖然齣現瞭營收下滑的情況,但在研發上,每年的研發資金不低於營收的20%,按照這樣的標準,華為2021年研發資金超1200億元。
最主要的是,華為已經建設芯片等元器件生産製造工廠,在主要、關鍵等元器件方麵開始嘗試小規模自主生産製造,未來不排除華為會大規模參與製造等。
也正是因為在研發等投入可以不計成本,華為纔能夠這麼快就實現瞭突破,全麵解決等芯片也是必然的。
對於華為宣布的射頻芯片消息,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