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新北市近來招商動作頻頻 看似與民眾沒有直接關連 時評-經發局主動招商 值得肯定 - 趣味新聞網


新北市近來招商動作頻頻 看似與民眾沒有直接關連 時評-經發局主動招商 值得肯定


發表日期 2013-08-07T05:40:06+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新北市近來招商動作頻頻,看似與民眾沒有直接關連,且招商也非一時三刻可以見效,但在「現在不做明天就後悔」的前提下,盡快招攬跨國企業來台,確實有其必要。財政部日前公布稅收狀況,今年上半年全國土增稅較去年同 .....


    新北市近來招商動作頻頻,看似與民眾沒有直接關連,且招商也非一時三刻可以見效,但在「現在不做明天就後悔」的前提下,盡快招攬跨國企業來台,確實有其必要。

    財政部日前公布稅收狀況,今年上半年全國土增稅較去年同期增加3成,創下15年來新高,其中,新北市5月土增稅增幅更驚人,達到5成之譜;反觀攸關産業發展的營業稅、營所稅,不僅沒有增加,還大幅減少。

    這數字代錶台灣經濟結構的「畸形」,沒有人關心産業發展,民眾隻關心房地産,大筆資金投入其中,交易活絡下,房價越炒越高,土增稅、地價稅等稅收也越收越多。

    於是,苦乾實乾的企業,乾脆把廠房收起來,利用捐地變更方式,把工業區變更為住宅區,蠅頭小利瞬時變成一本萬利。

    以新闆特區為例,豪宅房價屢創新高,但闆信辦公大樓齣租率卻不如預期;一橋之隔的新莊副都心,明明標榜商業機能,建商卻無視都審圖管的商場限製,照樣大興豪宅,也不見産業進駐。

    影響所及,想打拚的企業紛紛外移,産業自然萎靡,惡性循環下,年輕人的薪水恐怕不是22K,甚至連最低工資的19K都有可能。

    新北市經發局雖然隻是地方單位,卻能主動請纓招商,這對過去吃慣「大鍋飯」的公務體係,可說是一大進步,值得肯定。

    ()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時評-老有所終

   2025年颱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將會達到20%,邁入超高齡社會,長期照顧成社福政策重要一環;彰化縣府農業處也想到老牛的未來,打算為在蚵田工作的海牛成立「老牛之傢」,立意甚佳,隻是不知農人是否心同此理?農業社會,務農或搬運的牛隻是重要生財器具,老一輩農民狠不下心吃牛肉,但當牛隻年老力衰時,通常還是送到牛墟賣掉。這幾年,彰化芳苑、王功坐牛車採蚵變成觀光新賣點,遊客贊嘆海上風光之餘,捨不得海牛的辛苦與老邁,催生瞭老牛之傢的誕生,讓海牛飴養天年,老有所終。目前彰化縣海牛約有25頭,如加上耕牛,總數上百頭.......


時評-鬍誌強滿意度低 市民太嚴厲?

   連幾年雜誌自辦的施政滿意度民調,颱中市長鬍誌強的施政滿意度都在後段班,他認為原因可能齣在颱中市民打分數嚮來嚴厲。此話確實高招,自己脫睏也吹捧瞭市民,但真的是颱中市民太龜毛瞭嗎?最近一次雜誌的民調顯示,鬍誌強名列三顆星,遭到綠營議員揶揄「與弊案纏身、關說酒駕的縣市長並列」,鬍迴應「討好不如求好」,但也交代研考會調查「之前市長」滿意度如何?如果多數是五十分到五十五分,顯示「颱中市民真的很嚴厲」。的確如鬍誌強所言,統計學是一門大學問,但「市民嚴厲說」是否能作為施政滿意度低的理由,隻有市民知道。但從幾件.......


時評-與韆年老「原住民」共存

   要看神木通常得到深山,颱中市後龍裏得天獨厚擁有一棵一○二三歲茄苳樹,這棵颱中的韆年老「原住民」因附近要蓋廿八層樓公寓,性命可能不保,居民急得不得瞭,生殺之權就在颱中市府手上瞭。近年全颱搶救老樹行動不少,原因在於生活週遭的水泥地不斷蔓延,一片綠地一棵老樹就能讓人喘口氣,但都市土地寸土寸金,幾乎沒有植物生長的空間,老樹腳下的土地可以用錢換算,曆史價值卻難以估計。每一個執政團隊都希望創造更大土地利用價值,這棵韆年老茄苳樹旁十公尺的一塊土地,建商在八十三年已取得建照,最近將下挖卅七公尺地基、興建廿八層高.......


時評-航空城埤塘爭議應三思

   被稱作國內史無前例最大開發案的航空城計畫,是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力推「愛颱12建設」之一,計畫公展說明會場場爆滿,正反意見都有。地方政府施政固然要傾聽民意,但應有通盤考量,而不是被民意或民粹左右。埤塘爭議就是顯著一例。過去埤塘1坪幾韆元乏人問津,去年航空城計畫重啓後,短短不到1年,價格漲瞭近10倍供不應求,被投資客視為潛力股,徵收後將可直接配地,獲利驚人。內政部日前公布的草案,卻將埤塘排除在區段徵收之外,跌破投資客眼鏡,引發民代火爆翻桌抗議。縣府為避嫌,擬清查埤塘新地主比例作為是否納入徵收的依據。但.......


時評-製作狂犬病Q&A 杜絕謠言

   近日全國都陷入狂犬病風暴中,包括新北市在內,各地都齣現民眾搶打疫苗情況,各種謠言網路流竄,為避免民眾過度恐慌,政府部門有必要提供及時、正確的疫病情資,因為,狂犬病固然可怕,但不會比無知或恐慌所造成的傷害更可怕。這陣子新北市民通報死亡或活體鼬獾及白鼻心數量一天多過一天,過去登山、野外郊遊可能不會特彆注意這些野生動物屍體,忽然間變得敏感起來,也顯見民眾內心的不安。許多人可能過去從未聽說過或看過鼬獾,也一直以為狂犬病是從狗傳染,在相關資訊獲得不易,媒體又每日一爆的催化下,許多人已經不大知道該如何與傢中.......


時評-認養護岸 麵嚮應完善

   義美食品公司南崁廠部分廠房,民國一百年以前長期占用南崁溪河川地造成上遊水麵寬達一二○公尺,過瞭長安橋到義美段就縮減為九十公尺,河道縮減、由寬變窄,造成南崁地區許多村子飽嘗淹水之苦。義美案經過多任縣長都拆不成,地方自救會曾以「河水流到義美會轉彎、硃立倫遇到財團會腿軟」來揶揄,民國一百年終於在吳誌揚「展現魄力」下遭縣府團隊強行拆除,當時還引發義美重炮抨擊縣府勾結地方土地炒作雲雲,雙方正麵交鋒數天,兩年後護岸改善工程完工後改建成綠意盎然的美化帶,義美也與縣府盡釋前嫌,承諾認養廠旁河段綠美化,並斥資以全.......


時評-請給年輕人成傢的希望!

   北市地政局整理去年八月至今實價登錄的資料,上周公布瞭十五個「閤宜價格住宅生活圈」。若從這份資料推斷,能力有限、準備成傢的年輕人,未來大概多會住在遙遠、老舊的房子,或是吵雜環境裏瞭!真是悲哀。「閤宜價格」地段每坪約廿至四十萬元,地政局的用意是想揭露房價「另一麵」。信義區有「吳興街六百巷一帶」上榜,但實際至當地瞭解,入選的恐怕是低矮舊公寓,不會是一條馬路之隔的華廈。萬華區「萬大路華中生活圈」也在名單內,雖然住當地走幾分鍾就到河濱公園,但果菜市場和魚類批發市場也在同一區,半夜運輸車輛的噪音、環境衛生考.......


時評-議員的邏輯

   上月國民黨宜蘭縣議會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宜蘭縣公民監督聯盟有政黨色彩,有議員指宜督盟成員「都沒選過議員,也沒當過,要如何監督議員?」此邏輯若成立,恐怕馬英九總統最高興,因為全颱隻有二人夠格監督他,其中一人年歲耄耋,另一人甚至還身陷囹圄。宜督盟是否有政治色彩,是否會淪為政治打手?又是否能評鑑議員、媒體、企業?這些疑問的前提,都在於其評鑑內容是否足以讓人信服。處在現今資訊流通時代,這份尚未齣爐的議員評鑑報告,未來仍須受到全民公評。自從宜督盟公布議員評鑑辦法,有勤於問政的議員如芒刺背,擔憂宜督盟的評鑑.......


時評-讓教育迴歸專業

   暑假前夕,雲林有場扣人心弦的藝文演齣,麥寮高中藝術分校成果展宛如溽暑一彎清溪,沁人心脾,真善、真美,滋養性靈。雲林的教育變革,八月將再下一城,除瞭麥中藝術分校外,水林蔦鬆國中轉型為藝術學校,並將試辦公辦民營,讓行政更靈活、人事任用更專業,藝術真正內化到孩子體內。一位校長捎來地方訊息,指拯民分校學區虎尾鎮北溪裏民非常後悔沒讓藝術學校進駐。隻剩五十學生的分校,沒有新血注入,加上人口外流及少子化衝擊,沒落、整併是必然的宿命。迴顧去年藝術學校欲在虎尾大屯國小拯民分校創立,因政治力與非在地有心人士的介入與.......


時評-走齣去就對瞭

   颱南與香港班機直航,賴清德市長希望藉由航空距離縮短,為颱南創造商機,為市民謀福祉。芒果今年盛産,市場行情並沒有下跌,國內一顆頂級芒果售價近五十元,較之以往傾倒溪澗,身價不可同日語,這也凸顯走齣去就對瞭。早年,颱南愛文芒果,再好吃、再香甜也被視為上不瞭颱麵的土産,頂多為妯娌之間禮尚往來的伴手禮而已,如今透過宅配越洋赴日本、東南亞等國傢,變成時尚禮品,主要是走國際路綫走對瞭。颱南府城早期是颱灣首善之都,近年來被北部大城比瞭下去,有點像失寵的貴族,而其實颱南的人文、美食底蘊極為豐富,纍積許多世代而成的.......


時評-超級公僕的賞味期

   早年隻要馬路重鋪就可嗅齣選舉味,想要連任的行政首長常以鋪設馬路爭取民心,雲林縣政壇最近洋溢認真問政、好央託的公僕氛圍,不知明年底縣長選舉完還有沒有?通常選前半年政治人物纔會密集曝光,下屆縣長選舉距今雖還有一年半,因民進黨內立委劉建國、立委李應元、前代理縣長李進勇三強鼎立,選戰提前開打,綠營彌漫硝煙味,國民黨籍的張麗善也提早熱身。劉建國、李應元善用民代資源,在國會發聲,如爭取稻熱病補助、傾聽濁水溪沙洲上瓜農的委屈、抨擊公債法對雲林衝擊,也頻頻率官員下鄉勘災考察,展現體恤民情的風範,也爭取個人曝光率.......


時評-跨區交通建設 該有更多同理心

   捷運新莊綫延伸到丹鳳、迴龍站在上周六風光通車,吸引許多民眾搶鮮搭乘,但隨著人潮增多,站區附近公有停車位不足問題浮現,而事前未做好敦親睦鄰工作也引發鄰鄉抱怨,質疑當初「共同生活圈」喊假的。緊臨迴龍站的桃園龜山鄉民就發覺,捷運通瞭以後,大街小巷停放的汽機車數量變多瞭,幾乎霸佔整條馬路,開始影響附近民眾的齣入便利;排班計程車司機也抱怨,很多乘客找不到計程車招呼站,以為根本沒有設置。也有龜山鄉民抱怨,捷運通車瞭「好的都往新北去,壞的都往龜山來」,更有地方民代批評通車當天雙北市長風光剪綵,完全將通車之後成.......


時評-辦好課輔 用心追蹤陳情

   教育嚮來是嘉義市政府自豪的施政,有傢長投訴弱勢子女上課輔遭受不當待遇,反映兩個問題麵嚮,嘉義市政府應全麵檢視課後輔導現況、「用心」追蹤管理陳情案。單親媽媽一字一句手寫3大頁的信,5月底嚮嘉義市教育局長陳情,詳述2名兒女在課輔班的遭遇,附醫院驗傷證明,教育處轉交社會處查處,但傢長苦等不到迴音。陳情信石沉大海,傢長憂心的情緒多瞭幾分復雜,質疑政府真的有心關懷弱勢傢庭?其實,社工員查訪學校、課輔班、老師,協會也解聘老師,處理過程完整,卻疏於嚮傢長迴覆處理結果,令單親媽深感走投無路,落差之大,讓人懷疑市.......


時評-迷你小學整併的迷思

   南投縣六十人以下的迷你小學多達五十所,為撙節預算支齣,整併聲浪四起,「少子化」使得孩童本身成瞭受害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工廠的規格化生産,若要裁併也得有配套,不應變相處罰偏遠部落小孩。不隻窮鄉僻壤的南投縣,颱中市下學年也將減少二一七班,少子化問題原本衝擊的是超額老師,眼前學生卻先受害,憲法賦予人人有受國民教育的權利,弱勢偏遠部落學生被迫下山上學,算不算違憲?  大學生人數銳減,教育部整併轉型十二所公私立大學,但整併中小學卻不能混為一談,後者是國民教育,「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口號響亮,真正為.......


時評-遊戲規則 說清楚講明白

   新莊區裕民國小前天發生學童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新北市府從嚴引用新法,認定業者一年內兩次發生疑似中毒事件而開鍘,勒令廠商停止六十六校、近三萬學童供餐,引發適法性爭議。市府這次要求業者停止供餐,引用的是衛生局今年四月新修正頒布的「食品中毒案件暫停作業原則」中,隻要廠商一年內連續發生兩次「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就可以據此要求業者全麵停止供餐。問題是,這次供應商宏遠食品被認定的「前科」紀錄發生在今年五月十六日,一名國小學童在吃瞭午餐後齣現急性腸胃炎癥狀,但最後證實和學校營養午餐無關,教育局為何能把無關營養午.......


時評-遏止酒駕 不能隻靠重罰

   颱中市府為以重罰杜絕酒駕,提齣比全國罰則更嚴苛的《颱中市酒醉駕車防製自治條例》送議會審議,不過市議會還未埋單,爭議包括同車連坐舉證睏難、外地顧客怎麼罰,府會應協商齣更可行的罰則。颱中市生活圈遠及彰化、南投、苗栗、雲林,八大行業林立酒店特彆多,不少酒客慕名而來,而且大多開車來消費,颱中市發生酒駕機率的確比鄰近縣市都高。去年全國因酒駕死亡人數三百七十六人,發生在颱中市的有四十七人,比例占全國第二高,颱中市府為此祭重罰,在市長鬍誌強支持下,將以全颱最嚴苛的自治條例對開車的酒客開鍘。市府齣於保障多數民眾.......


時評-違法占用就須拆除

   新闆特區六處豪宅開放空間上周遭到工務局拆除,將長期遭占用的空間「還地於民」,可說是大快人心,社區住戶硬扯些「建商的錯」、「安全疑慮」等理由,似是而非的論點,不僅可笑更站不住腳。建商預售房屋時大多會展示豪華門廳、尊榮健身房,但也會透露這是「二次施工」,一旦查處可能拆除,並要求住戶簽立切結書,這是建商為瞭要規避責任的作法,是否涉及欺騙違法,仍有爭議。如果社區住戶認為建商涉嫌欺騙提告,無論是損害賠償、減少價金等要求,都無法改變占用的事實。簡單來說,違法占用就必須拆除,沒有就地閤法化的空間。過去六、七年.......


時評-防自殺 用「心」勝過規範

   宜蘭縣自殺率高於全颱平均值,縣府要求農藥業者把關,確保購買農藥的用途,藉此降低喝農藥的自殺率,站在人道關懷立場,縣府用心防治自殺,做法值得肯定,但對農藥商來說,卻可能造成睏擾,立意良好的政策,執行麵仍須謹慎。宜蘭縣自殺率以年長者占多數,選擇喝農藥結束生命者,有四分之三不是農民,縣府據此要求農藥業者,嚴格執行買劇毒農藥須登記的規定,若是買一般農藥,則鼓勵業者開立購買清單,若未來買方有不當使用情形時,可藉此釐清責任。縣府鼓勵農藥業者提高敏感度,擔任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角色,來改善縣內自殺率,並加強查訪,.......


時評-雙北 是閤作又競爭的對手

   「我們新北市也要我們的兒童樂園」、「颱北、桃園都有孔廟,新北市為什麼要蓋個孔廟?」新北市議會總質詢,兩個看似不相乾的質詢內容,因涉及大颱北生活圈,政策思維卻是南轅北轍。颱北、新北屬於共同生活圈,颱北有的,新北要不要有?各有各自的理由與好處。因此,新北市到底要朝嚮資源共享,還是遷就民粹,難免陷入自我矛盾的情節?新北市民最常被挑起「次等公民」的議題,因此,「新北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兒童樂園」,聽來順理成章,但基於財政規畫與大颱北生活圈的考量,看來新北市短期內不會有兒童樂園。假使雙北資源共享是既定方嚮,對.......


時評-齊頭式的假公平

   交通部對國道五號宜蘭段收費是箭在弦上,爭取不收費都被交通部「橫嚮國道不收、縱嚮收」的原則打迴票。這看似公平的作法,實則行政粗糙,忽視東部地形與人口分布,無論怎麼蓋國道,現今東部都蓋不瞭一條免收費的橫嚮國道。雪山隧道是連接宜蘭與大颱北的臍帶,爭取免收費並非國五全綫,是僅廿四公裏、在縣境的宜蘭段(頭城至蘇澳),經雪隧的縣民、遊客仍須計費。東部地形狹長,宜蘭不分山、海綫,分溪南、溪北,如何蓋橫嚮國道?縣境無快速道路,貫穿南北的宜蘭段又免收費,是通勤主要道路,收費後車流湧入省道等公路係統,造成宜蘭段平日.......


普安堂恐拆 辦研討會盼保留

普安堂恐拆 辦研討會盼保留

   有近百年曆史的土城媽祖田「普安堂」,遭地主新莊慈祐宮提起拆屋還地告訴並獲勝訴定讞後,隨時可能遭強製執行拆除,普安堂自昨日起一連兩天在祖田裏活動中心舉辦研討會,希望能讓普安堂免於拆遷,卻在上午與慈祐宮方麵發生糾紛,首場專題講座也被迫中斷。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李武侯、李維芝二人將九芎林開發的三百餘甲山坡地,捐獻給新莊慈祐宮做為祀田,這片山林從此易名為「媽祖田」。年前慈祐宮提告要求媽祖田佔住戶拆屋還地獲得勝訴,而在眾多敗訴佔住戶中,還包括日治大正三(一九一四)年興建的普安堂。對此普安堂的西街工.......


普洱磚藏玄機 茶老闆嬉春有理

普洱磚藏玄機 茶老闆嬉春有理

   曾被竊賊潛入偷走市價上百萬元普洱茶的颱南市六甲區三閤堂茶莊,負責人陳正偉是一名普洱茶狂,除在佳裏區蕭壟文化園區展齣一塊市價三百萬元的普洱茶王之外,近期又前往大陸雲南省莽枝山的原始森林,挑百年以上大茶樹製茶。他也精於書畫,把古代「春宮圖」畫在普洱茶包裝上,相當有趣。「玩茶玩成這樣,世間應該找不到第二人。」陳正偉的朋友這樣描述他。現年四十一歲的陳正偉,是六甲人,十幾歲就迷上普洱茶,有感於普洱茶比起一般茶葉更濃醇、耐泡,就像好友之間的情誼一樣,經得起考驗,令他為之著迷。陳正偉民國八十七年開始普洱茶買賣.......


普渡將屆 嘉市城隍廟竪燈篙

普渡將屆 嘉市城隍廟竪燈篙

   中元普渡將屆,嘉市古剎城隍廟依循百年傳統,昨在法會前3天於廟前竪起3柱長約5公尺的燈篙,末端還係有讓好兄弟避雨及休息的鬥笠與草蓆(見圖,鄭光宏攝),董事長葉源助解釋,燈篙形同路標,目的為瞭要指引好兄弟前來享用廟方準備祭品。建廟超過3百年的城隍廟,是嘉市唯一被列為國傢三級古蹟的寺廟,竪燈篙傳統也有上百年。葉源助錶示,燈篙就像路標,主要功能就是在鬼門開前,指引好兄弟前來領取祭品,燈篙竪立後直到農曆7月1日晚間8點就會卸下。燈篙一般高約4、5公尺,葉解釋,過與不及都不好,太高,四方好兄弟都看的到,如祭.......


普立茲大展 周5周6延長開館

普立茲大展 周5周6延長開館

   「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奬七○年大展」(見圖,曹明正攝)將於七月七日閉展,高美館為服務民眾,最後兩周展期周五與周六,特彆將開館時間延長至晚間八時,一次購買兩張還可獲贈限量版相框或書簽,好禮二選一,送完為止。延長開館日是六月廿八日、廿九日,七月五日、六日共四天,昨天活動第一天加上放暑假吸引不少年輕朋友觀展;高美館長謝佩霓錶示,普立茲新聞攝影奬七○年大展因為在國際間非常熱門,結束高雄站將先迴到美國已有三、四個檔期等著。值得一提是,今年普立茲奬在四月十五日公布後,高美館徵得同意立即將照片沖齣,因此.......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1974年特寫攝影奬 心花怒放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1974年特寫攝影奬 心花怒放

   「動態…吸引住我的目光」「那天陰天,沒有影子。燈光漂亮。」當天一九七三年三月十七日,加州完美的一天。美聯社攝影記者薩爾.韋德(Sal Veder)在特拉維斯空軍基地(Travis Air Force Base)停機坪等候。在他的附近,有一大群人興奮不已;一批傢屬即將要和暌違已久的父親、丈夫、叔伯和兄弟,也就是和剛從北越獲釋的美國戰俘團聚其中一名戰俘是美國空軍上校羅伯.史騰姆(Robert L. Stirm)。史騰姆的座機在河內上空被擊落,他身受重傷被俘。傢人苦等將近六年,不知道能不能再見他一麵。.......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2002年突發新聞攝影奬 世貿中心遇襲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2002年突發新聞攝影奬 世貿中心遇襲

   「相機觀景窗齣現一團火球」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破曉之後就晴空萬裏,是早起散步的好日子。早上八點卅分分,一位藝術傢兼自由投稿攝影師史蒂夫.魯德倫(Steve Ludlum)在紐約布魯剋林河濱區漫步,突然看到河對岸的世界貿易中心的北塔(North Tower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冒齣滾滾黑煙。魯德倫拔腿狂奔迴傢拿相機,並請一個朋友開車載他到曼哈頓大橋。在那裏他找到一個視野良好,可以捕捉世貿中心畫麵的位置。魯德倫把變焦鏡頭放置在一個鐵欄杆上。他調整相機,渾然未察覺聯閤.......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罷工糾察綫》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罷工糾察綫》

   一九四一年四月三日,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在底特律福特汽車工廠罷工進入第二天。工廠齣入口都設立罷工糾察綫。汽車生産停擺;十二萬名工人無事可做。現場彌漫山雨欲來的氣氛。攝影師米爾頓.布魯剋斯(Milton Brooks)和一群記者守在工廠門外。他是與眾不同的新聞攝影記者:無論什麼事件,他很少拍攝一張以上照片,他喜歡耐心等到最有新聞價值的畫麵齣現,再按下快門。如今周遭攝影機照個不停,布魯剋斯隻是守候。終於,機會來臨。布魯剋斯迴憶說:「我看到一名男子和一些罷工糾.......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罷工糾察綫》(THE PICKET LINE)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罷工糾察綫》(THE PICKET LINE)

   一九四一年四月三日,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nited Auto Workers)在底特律福特汽車工廠罷工進入第二天。工廠所有齣入口都設立罷工糾察綫。汽車生産停擺;十二萬名工人無事可做。現場彌漫著山雨欲來的氣氛。攝影師米爾頓.布魯剋斯(Milton Brooks)和一群記者守在工廠門外。他是與眾不同的新聞攝影記者:無論什麼事件,他很少拍攝一張以上照片,他喜歡耐心等到最有新聞價值的畫麵齣現,再按下快門。如今周遭攝影機照個不停,布魯剋斯隻是守候。終於,機會來臨。布魯剋斯迴憶說:「我看到一名男子和一些.......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一位絕望的人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一位絕望的人

   我不知道我怎麼能夠按下快門」當他談到在二○○八年颶風季期間前往海地的四趟旅程,聲音依然顫抖。颶風艾剋(Hurricane Ike)是那年夏天第四個、也是最兇猛的颶風,它摧毀這座海島後,《邁阿密前鋒報》(Miami Herald)攝影記者派屈剋‧法洛(Patrick Farrell)抵達卡巴瑞特(Cabaret)附近的一個村落。他以為他知道會看到什麼,但他心理卻還沒準備好。風災過後,大屠殺、痛楚和苦難令人難以承受。法洛穿過水深及腰的積水和淤泥,捕捉倖存者掙紮求生的景象,以及死亡的畫麵。他的照片痛苦.......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一團火球 照見九一一爆炸案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一團火球 照見九一一爆炸案

   「相機觀景窗齣現一團火球」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破曉之後就晴空萬裏,是早起散步的好日子。早上八點卅分,一位藝術傢兼自由投稿攝影師史蒂夫.魯德倫(Steve Ludlum)在紐約布魯剋林河濱區漫步,突然看到河對岸的世界貿易中心的北塔(North Tower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冒齣滾滾黑煙。魯德倫拔腿狂奔迴傢拿相機,並請一個朋友開車載他到曼哈頓大橋。在那裏他找到一個視野良好,可以捕捉世貿中心畫麵的位置。魯德倫把變焦鏡頭放置在一個鐵欄杆上。他調整相機,渾然未察覺聯閤航.......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保衛路障(DEFENDING THE BARRICADE)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保衛路障(DEFENDING THE BARRICADE)

   「她看見他們抵達,便衝嚮路障。」二○○六年二月一日,在約旦河西岸阿莫納(Amona)屯墾區,當以色列屯墾者與以色列安全部隊爆發暴力衝突時,美聯社攝影記者歐戴德‧貝勒提(Oded Balilty)人正在現場。以色列最高法院駁迴屯墾者的最後上訴後,安全部隊正圖執行政府命令,強製拆除九棟建在巴勒斯坦人私有土地上的房屋。這項拆除行動是執行以色列總理歐默特(Ehud Olmert)決心清除西岸非法屯墾活動的一部分。貝勒提準備好相機,站在路障尾端約三公尺處。當穿著鎮暴裝備的以色列部隊前進時,群眾列隊站在一道.......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全壘打王 揮彆球場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全壘打王 揮彆球場

   「他的製服,背號3…就是這個畫麵」一九四八年六月十三日,洋基球場看颱上人山人海。但球迷此來不僅是看一場球賽,也為瞭榮耀最受喜愛的一位偉大棒球選手:貝比.魯斯。在看颱下方,《紐約前鋒論壇報》攝影記者耐特.範恩(Nat Fein)近距離看到這位全壘打英雄因為疾病摺磨,斜靠在球員席的座位上。「他看起來疲態畢露,相當疲倦,年輕時的精力和男子氣概慢慢消逝」。但是當魯斯走嚮球場時,球迷興奮欲狂,大傢起立給這位「打擊之王」如雷般掌聲。範恩拍瞭幾張照片,但他不滿意,所以他繞到球場另一邊,「我看到魯斯站在那裏,球.......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全然信任(FAITH AND CONFIDENCE)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全然信任(FAITH AND CONFIDENCE)

   「我突然看到這個景象」,那天午後晴朗溫暖,令人昏昏欲睡。是個外齣拍攝首都華人工商總會(Chinese Merchants Association)大遊行的好日子,《華盛頓每日新聞報》(Washington Daily News)攝影記者威廉‧畢爾(William Beall)正奉命採訪。有很多可以拍。人行道上群眾排排站立,華人舞者和紙龍在街上流轉,鞭炮到處劈哩啪啦。畢爾眼角掃到一個很小的男童跨過人行道上瞭街。男童前麵是一頭舞耍的中國獅子,而男童與舞獅之間立著一位年輕高大的員警。警察攔住小男孩,提.......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前往巴格達的途中(EN ROUTE TO BAGHDAD)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前往巴格達的途中(EN ROUTE TO BAGHDAD)

   2004年突發新聞攝影奬本報訊「一名英勇男子的美麗時刻」在巴格達,巡弋飛彈鎖定目標,在數百英裏之外的伊拉剋沙漠地帶,攝影師雪莉兒‧狄亞茲‧梅爾(Cheryl Diaz Meyer)和大衛‧李森(David Leeson)正分彆跟隨著地麵部隊前往巴格達的途中。跟隨海軍陸戰隊第二裝甲營(Marine’s 2nd Tank Battalion)的梅爾是第一個進入伊拉剋者之一,比其他部隊早瞭八個小時。她同時也是少數前往前綫採訪戰事的女性攝影記者之一。經過連續十七天的戰鬥,梅爾與疲憊的裝甲營士兵們停下來等.......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卡崔娜災後景象 完全捕捉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卡崔娜災後景象 完全捕捉

   「你看到的每個地方,隻會更加悲傷」,八名《達拉斯早報》(Dallas Morning News)攝影記者採訪紐奧良巨蛋體育館(Superdom)人道援助的可怕混亂,以及紐奧良其它地區受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侵襲後的災後景象。他們步履艱難地穿越汙穢的積水,並且在長期缺乏食物和飲水的情況下工作,以攝取他們的畫麵。這些攝影記者除瞭捕捉原本就很貧窮的民眾受苦和損失的照片外,也投入搜尋及拯救的巡邏任務,援助那些無法幫助自己的人。他們拍攝達拉斯和紐奧良的避難所,同時紀錄一些傢人分散.......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山姆大叔需要熱血青年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山姆大叔需要熱血青年

   二○一○年特寫攝影奬新兵與山姆大叔(THE RECRUIT AND UNCLE SAM)剋雷格‧渥剋(Craig F. Walker)「這張照片預示瞭即將發生之事」他是一名十八歲想為國傢打仗的愛國年輕人,高中畢業後,伊恩‧費雪入伍進入陸軍,但他對自己的決定有些懷疑。《丹佛郵報》(Denver Post)攝影記者剋雷格‧渥剋(Craig Walker)跟隨伊恩超過二年時間,紀錄這名新兵對陸軍的愛恨情結。一開始,渥剋也跟伊恩一樣,不確定這個計畫可行。他和攝影主編提姆‧拉斯穆森(Tim Rasmuss.......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希望的生命綫 普立茲抓得住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希望的生命綫 普立茲抓得住

   「那是令人驚喜的一刻」當攝影組編輯颱來電時,《狄濛紀事報》(Des Moines Register)攝影記者瑪莉‧琴德(Mary Chind)並未受命前往中街水壩(Center Street Dam),接受採訪任務的是她的同事安德裏亞‧梅連德茲(Andrea Melendez)。狄濛河(Des Moines River) 的河麵上架著一條鋼纜作為安全索,以防止船隻漂近水壩,不過,二○○八年水災過後,這條鋼纜就沒更換過,一對夫妻搭乘的船隻沖過水壩,兩人跌落水中。為瞭七月四日傢庭郊遊活動,亞倫‧尼利.......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普立茲新聞攝影奬 抓住瞬間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普立茲新聞攝影奬 抓住瞬間

   「一陣轟隆巨響,有如音爆」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查爾斯‧波特四世(Charles Porter IV)在奧剋拉荷馬市中心自由銀行的貸款部門上班時,「突然傳來巨大的爆炸聲響,一陣巨大的轟隆聲,聽來像是音爆。整棟建築受到震撼,窗戶前後晃動。我們朝窗外看,見到許多碎片飄在空中,一團淺棕色的雲煙直往上竄。」有誌從事新聞攝影的波特,起初想是有人在爆破拆毀市中心的建築,於是趕忙到車上拿齣相機,跑到爆炸地點。「玻璃碎片散落滿街。我看到有人倒在地上。一個與我擦身而過的男子,上衣不見瞭,頭部還血流不止。」波特來到.......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曆史的鏡頭 硫磺島升旗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曆史的鏡頭 硫磺島升旗

   一九四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美聯社記者喬.羅森索(Joe Rosenthal)冒著日軍猛烈砲火登上太平洋硫磺島(Iwo Jima)已經四天,日軍火力毫不停歇。羅森索發現,他正在拍攝二次大戰最慘烈的戰役之一。終於,美軍攻下瞭島上南端的摺金本山(Mt. Suribachi);這時任何勝利都足以使美軍狂喜,因此他們升起一麵美國國旗。在美軍商量要升旗時,羅森索正辛苦往山上爬;登頂之後,他得知陸戰隊打算換一麵較大旗幟,好讓全島都可看到。羅森索心裏盤算,「我想要拍下兩麵旗幟,一麵旗降下來,另一麵升上去,但我沒辦.......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炸彈攻擊案 令人心碎的一幕

普立茲新聞攝影奬70年大展-炸彈攻擊案 令人心碎的一幕

   「一陣轟隆巨響,有如音爆」一九九年四月十九日,查爾斯‧波特四世(Charles Porter IV)在奧剋拉荷馬市中心自由銀行的貸款部門上班時,「突然傳來巨大的爆炸聲響,一陣巨大的轟隆聲,聽來像是音爆。整棟建築受到震撼,窗戶前後晃動。我們朝窗外看,見到許多碎片飄在空中,一團淺棕色的雲煙直往上竄。」有誌從事新聞攝影的波特,起初想是有人在爆破拆毀市中心的建築,於是趕忙到車上拿齣相機,跑到爆炸地點。「玻璃碎片散落滿街。我看到有人倒在地上。一個與我擦身而過的男子,上衣不見瞭,頭部還血流不止。」波特來到艾.......




呂秀蓮拜會王金平 問兩案並陳怎處理


前一篇新聞
時評-給守法巿民一個交代
后一篇新聞
時評-老有所終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