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7:11:31 PM
(說曆史的女人――第1616期)
在"說曆史的女人"第1614期,筆者敘述瞭葉劍英元帥夫人曾憲植的傳奇一生,文中提到她唯一的兒子葉選寜。本文接著敘述葉選寜,這個葉帥最喜歡的兒子的事跡。葉選寜的一生也很不平凡,他齣生時父親不在身邊,而且剛齣生不久就離開瞭母親,從小就是"缺愛"的,直到11歲纔被父親接到身邊。可他大學畢業後,就遭遇坎坷,還不幸入獄。尤其是,
在31歲時他又不幸斷瞭右臂,但他不服輸,身殘誌堅,開始刻苦用左手練書法,堅持瞭數十年,終成一代書法名傢,著名畫傢黃永玉說他:像個潛心修行的和尚……
(一)生逢亂世
葉劍英元帥共有六個子女,即長子葉選平,次女葉楚梅,三子葉選寜,四女葉嚮真,五子葉選廉和六女葉文珊。在這六位子女中,葉帥最喜歡最器重的就是葉選寜。然而對於葉選寜來說,也許父親虧欠他多瞭……
葉選寜的父親葉劍英是廣東梅縣人,母親曾憲植是湖南雙峰縣人,可葉選寜既沒有齣生在廣東,也沒有齣生在湖南,
而是齣生在香港
。關於他的齣生,還有一段心酸往事。
他的母親曾憲植齣身豪門,是曾國藩弟弟曾國荃的五世玄孫,但她不滿足於做一個大傢閨秀,而是很早就參加瞭革命。她16歲上黃埔軍校,結識瞭葉劍英,18歲時同葉劍英結婚。但由於革命的需要,夫妻倆婚後不久就分開瞭,葉劍英到蘇聯留學,曾憲植留在國內工作,後來又去日本留學。
雙方迴國後,也很少在一起,經常處於分離狀態。並且從1931到1938年,葉劍英夫妻曾分離長達7年之久。1938年重逢之後,又匆匆分彆瞭。
不過在這年10月,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唯一的孩子葉選寜齣生瞭。
從結婚到生子,曆經10年,葉選寜的誕生是真的不容易。尤其是,葉選寜齣生時,父親葉劍英已經同母親分開工作瞭,母親曾憲植被組織派往香港,他是在香港齣生的。齣生後他就不知道父親長啥樣,當然父親也不知道兒子長啥樣。
而更加不幸的是,自幼缺失父愛的葉選寜,連母愛都"不敢"擁有,
他齣生纔11個月時,對母親還沒有形成記憶的情況下,便被母親送走瞭。
當時曾憲植因革命需要,被調往廣西桂林八路軍辦事處工作,連養兒子都成瞭一種奢侈,無奈就把葉選寜送到湖南老傢,即雙峰縣荷葉鎮
大夫第
,讓母親代她撫養瞭。可是這個母親還不是她的親媽,而是曾憲植的繼母。也就是說,葉選寜自小是跟著"後外婆"長大的,想想也是心酸。不過當時中國處在抗日戰爭之中,非常時期,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葉帥與傢人閤影,後排從左至右:葉選平、葉選寜、鄒傢華、葉楚梅、吳小蘭、葉嚮真
(二)成長中的寶少爺
葉選寜不幸的是,從小就缺失父母之愛;不過幸運的是,他的外祖母對他很好,在外婆傢,他得到瞭愛的補償。因為外祖父曾傢也是名門豪族,曾傢被稱為"大夫第",顧名思義,就是士大夫的門第,不是平民百姓之傢。盡管當時已經趨於沒落,但仍不失貴族之風。所以,葉選寜自小就被人稱為"寶少爺",童年生活並不算苦,甚至比普通人要好,而且受到瞭良好的教育。
從小看大。中國民間有一種風俗叫
"抓周"
,即讓剛滿周歲的孩子自己預蔔前途。孩子過1歲生日那天,在他跟前放上一些東西,讓他抓,比如放上筆墨紙硯、算盤、錢幣、針綫、鍋碗瓢盆等。如果他抓住瞭紙筆之類的,就是讀書的料,將來就可以求取功名,或者當一名學者;如果抓到錢幣,可能就是經商的料,將來會發財。在現代,也有人會放電動玩具、鼠標、手機等東西,如果抓住鼠標,這孩子將來肯定愛玩電腦遊戲。這種方法盡管有迷信的因素,但往往神準。
比如筆者就有一網名"西門吹雪"的朋友,他的小子在一歲抓周時,眼前放瞭玩具、鋼筆、書本、錢幣等不少東西,可孩子隻抓瞭一本書,而對眼前的奧特曼、變形金剛、老爺車、大吊機等一概視而不見。他果然是個讀書的料,現在還在上幼兒園,就非常愛讀書,星期天跟著父母上街玩,就愛鑽書店,見瞭書就走不動瞭,一讀就是大半天。
同樣,葉選寜周歲時也曾經抓過周。那時外祖父曾昭和在他跟前放瞭許多東西,可他卻隻抓瞭一支毛筆。於是在他兩歲時,外祖父母就開始教他練字,不僅外婆外爺教他,而且他的老外婆,即他母親曾憲植的奶奶也親自教過他。他後來迴憶說,
他外祖父一傢人,不論男女老幼,每人都寫瞭一手好字,
在這個傢庭氛圍下,葉選寜想寫不好字都難。他也是個書法天纔,自小練字,也不追求什麼章法,不刻意去臨哪一位書法傢的字,而是想學誰學誰,誰的字看著好就學寫他的字。所以他從小字就寫得非常漂亮。
葉選寜在湖南老傢一直生活到11歲,1950年,纔被父親葉劍英接到北京。這期間,母親曾憲植也因為工作繁忙,很少迴去看他。父親更是連麵都見不著他。一是因為,葉劍英將軍一生戎馬倥傯,根本沒有時間迴去看他;二是因為,1941年,曾憲植跟他離婚瞭,意誌堅決的她也不允許他到湖南看望兒子。
(三)與父親團聚
然而血濃於水,父子連心。建國後,葉劍英還是派人把兒子葉選寜接到瞭北京。因為一直沒有照顧兒子,葉劍英將軍心中感覺是有虧欠的,所以一見到葉選寜,就對他非常嗬護。在生活上,學習上對他都十分照顧。
葉選寜盡管從小在外祖父傢長大,不愁吃喝,但畢竟是在農村,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麵,一到大城市是什麼都新鮮,都稀罕。1955年的暑假,父親帶他到大連玩,住在招待所裏。葉選寜長那麼大,還從未見過毛巾浴衣,就十分喜歡,於是他穿上就捨不得脫瞭,他穿著這個大浴巾很神氣地到處溜達。
見到17歲的兒子還如此模樣,葉劍英心中很是難過,深感自己這個父親當得太不稱職瞭。不過他還是沒有寵著兒子,隻是很智慧地製止瞭兒子這個傻傻的舉動,他幽默地說:
"狗到瞭春天都應該掉一些毛,到瞭鞦天再長齣新的來。世界上有那麼一種狗不會換毛,再熱也是一身厚厚的毛,這叫'寒狗不識大熱天'!哈哈哈哈……"
葉選寜聽瞭氣得噘著嘴。可他馬上就悟齣父親話中的意思瞭。
葉選寜後來一直在北京上學,18歲時考入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在無綫電電子工程係讀書。1960年,他畢業後並沒有留在父親身邊,先是到湖南株洲無綫電元件廠實習,後到江西上饒工作。葉劍英也很支持兒子到基層鍛煉。
(四)受難歲月
盡管葉選寜少年時並沒有經過多少磨難,但他成人之後的人生之路卻變得非常坎坷。上世紀60年代,父親葉劍英也受到衝擊,曾被疏散齣北京,抱病輾轉於湖南、廣東等地,受盡磨難;母親曾憲植也受到極大不公平待遇,曾被送到位於冀中衡水縣疙瘩頭村的婦聯"五・七"乾校,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受到更大的摺磨。而葉選寜更是沒有幸免,在父母的"牽連"下,還曾住瞭兩年牢。
後來葉選寜被送到渤海灣邊一所農場勞改,
在一次往粉碎機裏送料時,不幸被機器軋斷右臂,危在旦夕!
當時葉劍英也處在"落難"之中。當他得知兒子齣事故後,這位曾經在槍林彈雨中指揮若定的將軍,居然顯得非常慌亂,他對著電話,大聲詢問著兒子那邊的情況。但是,信號太差瞭,葉帥根本聽不清楚,當他再次詢問時,對方粗暴地掛瞭電話。他重新撥號時,電話裏齣現瞭忙音。此時的元帥顯得極其無助和悲涼,他的眼淚大顆大顆地往下掉……
之後葉劍英隻得尋求周總理的幫忙。在總理的命令下,葉選寜被送往當地醫院做手術。但因傷情過重,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葉選寜的右臂盡管被接上瞭,
但完全失去瞭這支胳膊的功能,已經不能用右手使筷子或者寫字瞭。
此時他纔31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葉帥聽到這個消息後,極為悲傷,做為一名共和國的元帥,開國元勛,他竟然保護不瞭自己的兒子!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沉默瞭很久。但他沒有被打垮,他後來對周圍的人說:
"沒有什麼,右手不能用瞭,還有左手,選寜總能找到能讓他發光的地方的!"
他身邊的人聽到這話都很感動。這話被葉選寜聽到後,備受鼓舞,他發誓要做個身殘誌堅的人。
葉選寜真的沒有沉淪,他顯得很平靜。他仍要當一個男子漢,來撐起一片天空。因為他沒有後退的餘地。一方麵,當時父親葉劍英正處在人生的低榖,另一方麵,母親也在被迫害之中,所以他必須要讓自己強大起來!
1974年,葉選寜從北京去衡水看望母親。那時已過花甲之年的曾憲植疾病纏身,憔悴不堪。做為母親唯一的兒子,他感到瞭自己的責任。必須解救母親!於是,葉選寜鼓起勇氣,用左手,很不熟練地給中央首長寫瞭一封長信,請示批準他母親迴京治病。兩天後,毛主席收到瞭這封信,深受感動,當即批示,讓周總理來解決這個問題。接到批示後的當日晚上,周總理就親自安排人,用一輛吉普車把曾憲植接迴到北京,並送進醫院治療……
(五)重拾舊夢
葉選寜因為受傷,右臂失去功能後,他的人生可以說又重新開始瞭。他不得不開始學著用左手拿筷子吃飯,用左手握筆寫字學習。這是相當有難度的。
你不要說,有些殘疾人,比如張海迪,高位截癱,大半身都癱瘓瞭,一輩子坐在輪椅上,也成就瞭一番事業;或者失去雙臂的李誌華(電影《隱形的翅膀》主人公的人物原型)不也活得很精彩嗎?不錯,她們都是很堅強的人,可是張海迪是5歲緻殘的,而李誌華更是在齣生3個月時便失去瞭雙臂。她們都是從小便成為殘疾,從小開始鍛煉瞭自己瞭。
這當然要付齣很大的代價
。不過小孩子相對來說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一個30多歲的人,很多習慣都已經形成,自古有"人過三十不學藝"之說,是說人過瞭三十歲,再去學習新事物是很睏難的。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一個成年人很難戰勝"自我"而獲得新生的。而葉選寜幾乎失去瞭右手,重新"開發"左手,是要付齣很大代價的。但他就是要挑戰自己。在"失去"右臂後,他用左手實現瞭更加精彩的人生……
1978年,葉選寜被調往北京,擔任瞭國務院經濟委員會辦公廳康世恩的秘書。秘書這一職位主要是動筆杆子的。葉選寜用他生硬的左手來完成這一工作,而且完成得很好。
1980年,葉選寜又被調任滄浪谘詢公司任董事長,在這個位置上,他依然乾得很齣色。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1984年,他46歲時,竟又參軍入伍,此時又開始接受軍隊上的訓練。他的每一步走得都很不容易。
做為一名軍人,葉選寜錶現依然優秀,
並於1988年9月被授少將軍銜。1990年,葉選寜晉升為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
,三年之後又兼任中國凱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可謂身負重任。直到1997年,葉選寜在即將60歲時纔退役。
退役之後,葉選寜又乾瞭一件大事。他成瞭一位很有成就的書法傢。前麵說過,葉選寜自兩三歲就開始練書法,也達到瞭相當高的水準。可後來,因為工作,他並沒有在書法上下功夫。而在30多歲後,右手不能握筆的情況下,用左手重拾舊夢,卻成瞭書法大師。
這對一般人來說,簡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哪個書法傢不是從小就開始苦練的?而他此時幾乎是從零開始,用左手重新起步的。這個難度自然非常大。尤其是,他也不是專業練字的,在此後的數十年,他又是當秘書,又是當董事長,又是參加入伍,其實練書法隻是在業餘時間進行的。還有一點應該指齣的是,葉選寜31歲開始用左手寫字,
而寫字跟書法還是兩碼事,
他正經開始練書法是從41歲開始,當時在著名書法傢啓功,著名書畫傢黃苗子、唐雲和大畫傢
黃永玉
等先生的鼓勵下,他纔真正下瞭決心。
事實上,當葉選寜一直到60歲的時候,他的書法纔達到一定境界。他後來迴憶說:"60歲後,正是自己感覺有些心得的時候,73歲大病一場,鬼門關上一遊,視力日差,腰腿也將力不從心,字又寫不齣來瞭,又要從頭來過。"
也就是說,葉選寜在73歲又因一次大病,導緻在書法上幾乎前功盡棄。但是,沒有什麼,重新來過……
2014年4月,"葉選寜習字展"在北京琉璃廠榮寶齋大廈舉辦。因為他人緣非常好,當時,眾多共和國開國元勛的子女都到現場參觀,其中有之女李訥,陳賡之子陳知建,鬍喬木之女鬍木英,李富春之女李特特,羅榮桓之子羅東進,徐海東之女徐文惠,董必武之女董良��等。
在展廳的序言中,葉選寜如此寫道
:
"31歲傷右臂,功能全失。一個傷殘人能做什麼?嚮之所欣,多不可得。中西樂器,無一可操。寫字可行,但須右手變左手。"
一個"須"字已經說明瞭一切。此時76歲的葉選寜老人坐在輪椅上,叼著煙鬥,氣定神閑。他身體明顯發福,臉盤圓圓的,麵色紅潤,一臉福相,光著腦袋,慈眉善目,鼻梁上架著一副無邊眼鏡,笑眯眯的,活像一尊彌勒佛。
不錯,這確實是一尊曆經過苦難的"彌勒佛",曾經的苦行僧。他練字數十年如一日,在那些日子裏,他一見到自己喜歡的字,都要抄寫百遍以上,並且天天堅持。大畫傢黃永玉曾如此"揶揄"過葉選寜:"有時半夜醒來,想到葉三(葉選寜)此刻正在練字,登時眼前一個胖子燈下狂書的畫麵,十分好笑。"
黃永玉還說:
"葉三幾十年來像鍾錶匠那麼精確嚴格修煉他的書法。他精研書法的嚴謹,像個潛心修行的和尚。"
啓功先生也曾如此評價葉選寜:"真行草書隨意揮灑,懸之堂壁,無人識為左手筆者。此其足以昂然獨齣於古今書藝之林,而無縴毫遜色者也。"
2016年7月10日,葉選寜在廣州去世,享年78歲
。
他的一生雖沒有什麼波瀾壯闊,沒有其父葉劍英那樣的豐功偉績,但也無愧此生,不愧是葉帥最引以為傲的兒子。最後咱們還是以葉劍英元帥曾勉勵葉選寜的這句話來做結吧:
"大丈夫一息尚存,還可以鬧革命,何況全部身心都健全,隻差一手,決不氣餒!"
(文/說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