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4/2022, 10:32:40 AM
1989年1月7日,在日本的東京街頭,上百萬人正在參加著裕仁天皇的葬禮。
這些參加葬禮的日本老百姓臉上錶情肅穆,並且帶有些許悲哀。當裕仁天皇的送葬隊伍走過長長的大街時,周圍的老百姓也會自發地下跪送行。而裕仁天皇的離世,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裕仁天皇一生中經曆瞭很多事情,他在年少時親眼目睹瞭日本帝國主義發展和壯大,年青時一手促進瞭日軍侵華戰爭的始末。在人生的後半生,由於對戰爭的反思不到位,加上當時日本國內尚存很多極端分子,為此這位皇帝開始瞭自己較為憋屈的後半生,生怕一舉一動受到大傢的非議和逼宮。
然而不管如何,他畢竟是日本世俗世界最高的精神主宰,也是日本國傢的象徵。可以說這位日本天皇,他的一生集荒誕、極端、傳奇、於一生。
裕仁從小接受極端教育,最後走上戰爭狂道路
在日本的皇室內部,按照傳統的說法來講,皇室男女的婚姻都僅僅局限於旁係近親。為此,在日本皇室可以說是一個近親結閤的大傢族,裕仁天皇的父親大正天皇,其實也是近親結閤的産物,為此他身體一直都有缺陷,而且患有糖尿病。
而他的兒子裕仁天皇也繼承瞭這一點,在裕仁齣生時,
父母就發現他的手指不能彎麯,而且視力很差,也就是因為這幾個身體缺陷,讓他放棄瞭學習美術和音樂。
小時候的裕仁由於身體素質較差,一直被大傢認為他是一個孱弱經不起事的皇太子,
可是這位皇太子雖然身體孱弱,然而內心極其強大,在後來還做瞭改變中日兩國人民命運的一件錯事,發動瞭侵華戰爭。
這主要是由於他有一個極端性格的師傅乃木希典。這個人可是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推行者,在他的教育之下,裕仁天皇的觀念也逐漸發生瞭轉變,
從之前的愛好和平,逐漸變為戰爭狂。
為瞭將自己的軍國主義思想推行到底,乃木希典還帶著妻子竟然在裕仁麵前自裁。
這件事情給裕仁帶來瞭很大的衝擊,從此以後他的性格變得極端起來。
在裕仁天皇即位以後,他發現瞭中日兩國關係的不尋常之處,原來當時中日兩國形勢劍拔弩張,隨時都會發生戰爭,可作為日本世俗世界最高的主宰,
裕仁天皇似乎並沒有對兩國的關係做齣過重要的批示,也沒有遏製日本對於中國的領土侵略的野心。
在1935年,我國外交傢蔣作賓與裕仁天皇見麵的時候,裕仁天皇還承認過日本對不起中國人民。
他的這番說辭十分具有蠱惑力,讓人一度以為裕仁天皇隻是一個傀儡皇帝,看來他確實對中國人民的目前處境錶示憂心。
可事實上,沒過幾年全麵侵華戰爭爆發以後,裕仁天皇這纔又露齣瞭真實的麵孔,
他在戰爭之前,就讓日本的陸軍大臣對自己做下保證,並且錶示一定要在一個月內結束日本與中國的交戰,並取得全麵勝利。
當戰爭初期上海戰事升級時,遠在日本的裕仁天皇得知瞭此事以後非常欣慰,
還錶揚日軍作戰勇猛,應該乘勝追擊,繼續攻陷南京。
接著,他又放任朝香宮鳩彥王在南京鬍作非為,並且創下瞭南京大屠殺的血腥記錄。在這裏要明確一點的是,朝香宮鳩彥王也是日本皇室的人。確切地說他還是裕仁天皇的叔父。
南京大屠殺過後沒幾年,朝香宮鳩彥王又被晉升為大將,後來還被獲得瞭一級勛章。要不是裕仁天皇在背後支持,朝香宮鳩彥王不可能晉升這麼快。
不義之戰必然失敗,裕仁去世後中國代錶參加
上世紀40年代,日本在發動太平洋戰爭時,裕仁天皇也是做瞭相當充足的準備工作,為瞭避免皇室內部背上戰爭失敗的後果,他還親自更換掉瞭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指揮官,
一律改為皇室以外的親信人員。種種細節,足以體現齣裕仁天皇的狼子野心。
可讓裕仁天皇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幾年戰爭接近瞭尾聲,加上美國人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瞭兩顆原子彈以後,裕仁天皇便親自去查看瞭現場,他看到被炸到滿目瘡痍的城市時,立馬感嘆道
“原子彈轟炸和大地震一樣讓人畏怯。”
這時候,這位狂熱的戰爭分子推行者纔明白過來大勢已去,於是他緊急召開會議,做瞭一個很重大的決策,那就是正式投降。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公開投降,並通過瞭“玉音放送”。這天對於日本來說,是非常恥辱的一天,而對於其他深受戰爭禍害的國傢來說,又是何等讓人高興的一天。
當裕仁天皇的戰詔書傳到瞭國內以後,大傢載歌載舞,欣喜若狂,歡度著這一重大的日子,因為這錶示戰爭逐漸過去,和平也即將到來。
第二年,裕仁天皇則發布瞭著名的《人間宣言》,該宣言對於整個皇室的發展意義重大,因為這個宣言意味著天皇被打下瞭神壇,和老百姓一樣其實都是普通人,並不是神。
雖然裕仁天皇統治的這麼多年時間裏,有很多人猜測他其實是一個傀儡皇帝,並洗白他的一舉一動隻不過受到其他高級官員的支配。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日本國內,以裕仁天皇為代錶的日本皇室依舊對日本的統治有著重大的影響。
1989年,這位飽受爭議又惡功纍纍的裕仁天皇由於患上瞭直腸癌而走嚮瞭生命的盡頭。值得一提的是,在裕仁天皇去世的時候,日本的國內許多人都為他們的這位老國王主動殉葬,
可以說日本老百姓對國王的這種無條件服從以及尊敬,真的是做到瞭極緻。
雖然在裕仁天皇晚年又重新與中國取得瞭外交關係,並且兩國也建交,然而那場橫亙在兩國之間的戰爭陰影始終揮散不去。
當裕仁天皇去世以後,我國齣於禮貌也派人參加瞭裕仁天皇的葬禮,可是在葬禮上,我國的代錶直接說四個字:“正視曆史!”
結語
這四個字猶如一記當頭棒喝,讓日本皇室以及經曆過那場戰爭的人都羞愧不已。他們心知肚明,
在那場戰爭中,日本人確實錯瞭,而且錯得很徹底,畢竟曆史性是擺在那裏,任憑日本各界在戰後如何對那場戰士諱莫如深不做提及,可是無論怎樣,曆史都不會忘卻這些記憶。
裕仁天皇的一生,是整個日本國內20世紀的縮影,也是中日兩國在特殊時期關係的一個見證者。
不管日本人如何掩蓋裕仁天皇發動戰爭的史實,可正如我國代錶所說的那樣,曆史就擺在眼前,一定要正確和客觀地對待曆史。隻有這樣,中日兩國關係纔能夠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