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末項羽主導的巨鹿之戰,到曹操和袁紹的官渡對戰,再到驚濤拍岸三國赤壁之戰……
五韆年華夏文明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可謂多不勝數,但對於明朝天啓六年正月,“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的寜遠之戰,大傢是否有有所瞭解呢?
1626年正月,正值韆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大明邊塞,寜遠之戰爆發,清太祖努爾哈赤抓住明軍換帥軍心不穩的時機,率6萬大軍壓境遼東,結果卻被1人,以1萬士氣低落的明軍反製。
那麼,到底是誰在清太祖6萬鐵血大軍的壓力之下,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又是誰挽狂瀾於即倒,讓連續吃敗仗的大明王朝獲得對陣清軍的首次勝利?又是誰,讓滿清人心浮動,不得不使用離間計,藉助崇禎皇帝之手,將其殺害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創造這場中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經典戰役的主角——袁崇煥!
1、袁崇煥?是誰
袁崇煥,1584年齣生廣東東莞,明末時期的抗清名將,著名的愛國將領。
他輝煌過,對於著名的東林黨而言,他是盤活整個黨派政治鬥爭的一枚妙子;對於崇禎皇帝來說,他是可以五年之內平定遼東的猛人;對於努爾哈赤來說,是棋逢對手的將纔;
他也落魄過,宦官乾政,魏忠賢一派將袁崇煥變成瞭黨爭的犧牲品;努爾哈赤巧施謀略,袁崇煥成瞭賣國背義的賣國賊;因為擅殺島帥,被淩遲處死,生生活剝3000多刀,大明百姓甚至花錢買他被割下的肉來吃,斥資買他的皮枕來睡。
正所謂爬的多高,跌的就有多慘。根據史料記載,袁崇煥同魯迅先生一樣,頗有救國救民之心,早年也是讀書的秀纔,還在萬曆四十七年中過進士。但袁崇煥生活的年代,內憂外患一直比較尖銳,頗有遠見的他經常同邊塞迴歸的老兵聊天,對邊塞極為瞭解。
也正是因為這份遠見,袁崇煥先後率領明軍取得瞭多次重大戰役的勝利,包括寜遠之戰、寜錦之戰、京師保衛戰以及對遼東的長久經營。
但對於纔從萬曆朝鮮戰爭中取得輝煌勝利沒多久的大明王朝來講,泱泱華夏,良將如過江之卿,帥纔一樣也不少,區區幾場戰役的勝利,真的就能將一個人推上這麼高的評價裏麼?
帶著這些疑問的朋友,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袁崇煥的對手是誰。
2、袁崇煥的對手有多猛
任何時代都會遇到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
袁崇煥的對手,成名的時間可比他要早得多。在二十五歲,對手已經成為開國之君,隨後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就已經在大明的眼皮底下,割據遼東建立瞭後金。等到天啓五年,對手已經遷都瀋陽,為取代大明做好瞭第一階段的戰爭準備。
沒錯,袁崇煥的對手就是我們熟悉的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大清王朝的奠基者!
在袁崇煥寜遠之戰大捷前,努爾哈赤早已經席捲遼東,連剋明朝遼東七十餘城。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控製東北全境,不過也纔用時短短六年。
對於大軍壓境寜遠城下,則是積極上進的努爾哈赤,為兵臨山海關,開啓取代大明王朝,做的第二階段戰事準備,最重要的一環。
隻可惜,努爾哈赤機關算盡,卻沒能算到大明還藏瞭一個秘密武器——袁崇煥!
3、是棋逢對手還是實力碾壓
根據《清史稿·本紀一》記載,努爾哈赤的原話是:“朕用兵以來,未有抗顔行者。袁崇煥何人,乃能爾耶!”
不過,正所謂曆史,從來都是獲勝者寫就的。在山海關外100公裏發生的寜遠之戰,袁崇煥對陣努爾哈赤,到底是棋逢對手還是實力碾壓?讓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首先,是兵力和士氣的對比。努爾哈赤發兵以來,還未吃過一次敗仗,士氣正旺,參加寜遠之戰的士兵,也全都是根正苗直的八旗軍,號稱13萬,實際約6萬人。
反觀袁崇煥,大形勢下,遼東明軍剛剛換帥,麵對努爾哈赤大軍壓境的時候,大部隊早一步先撤瞭。可想而知,袁崇煥手上的1萬士兵,自然是士氣低落,加上寜遠城說是城,實際上隻是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小鎮而已,根本無法和瀋陽、遼陽這一類,和大傢腦海中想象的大城相提並論。
在實力懸殊這麼大的情況下,如果換做是你,你能否取得勝利呢?大傢自由思考之前,不妨讓我們一起看看,袁崇煥是怎麼做的。
其一,針對士氣低落,袁崇煥召集眾將士和城民,刺血為書,發誓與寜遠城共存亡!
其二,清野。努爾哈赤到來之前,袁崇煥直接下令,燒毀瞭寜遠城外,戰事範圍內的所有房屋和取暖物資,讓努爾哈赤的八旗子弟,不得不暴露在嚴寒的荒郊野外,相當於直接加上瞭凍傷的減益效果!
其三,堅壁。看內容仔細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開篇便有提到,寜遠之戰,發生在韆裏冰封,萬裏雪飄的正月邊塞,為瞭增加努爾哈赤八旗兵攻城的難度,命令軍民在城牆外側潑水為冰,光滑到攻城梯都不易架牢。
其四,反間諜行動。努爾哈市善用間諜和謀略,袁崇煥為瞭避免戰爭焦灼之際,被努爾哈赤裏應外閤,直接動員全體軍民,用堪比現在審查“健康碼”的力度,守在街頭巷尾,一一盤查,一戶一戶人傢的進行搜捕。
其五,降維打擊。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紅衣大炮,被袁崇煥設置在瞭特製炮車之上,同時,在戰事準備階段,袁崇煥率領軍民,在寜遠城外挖瞭重重壕溝。
善於騎射的八旗軍因此被睏溝壕,被大炮擊殺、擊斃的不計其數,甚至就連努爾哈赤本人,也被大炮擊傷,導緻不得不撤退休養。
4、尾聲
寜遠之戰,努爾哈赤一共組織瞭3次瘋狂進攻,但每次都被袁崇煥以充足的準備和不屈的鬥誌擊退。善於騎射的八旗兵在寜遠死傷慘重,甚至連努爾哈赤本人也身受重傷。
八個月後,有人說努爾哈赤因為寜遠之戰耿耿於懷,加上戰役中被大炮擊傷,撒手人寰。期間,還曾寫信給袁崇煥,希望雙方能夠再戰一場。
隻可惜,天下熙熙,皆有命定。努爾哈赤再沒能和袁崇煥對陣,袁崇煥也因為皇太極的反間計,被崇禎皇帝淩遲處死,直到死時,還扣著賣國求榮的帽子。
正所謂,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曆史書,類似袁崇煥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