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4:20:59 AM
1948年11月21日,為瞭挽救覆滅的命運,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讓25軍軍長陳士章指揮二個團嚮南發起反衝鋒,試圖打開一個缺口,但這股部隊被解放軍迅速擊潰。
在解放軍的猛烈攻擊下,25軍的副軍長楊廷宴眼見大勢已去,衝到第七兵團指揮部的掩體內(兵團部設在一個地主的大院內)。
楊廷宴對黃百韜說:“司令官,各處陣地不斷丟失,現在隻有64軍堅守的尤傢壺和大院上這兩個村莊還算完整,這裏也不安全瞭,共軍馬上就要打來瞭。”
黃百韜嘆瞭口氣,帶著楊廷宴等一乾隨員,離開瞭碾莊圩的兵團指揮所,轉而奔嚮64軍控製的大院上。到瞭22日的上午,解放軍完全攻占碾莊圩。
64軍軍長劉鎮湘是黃百韜兵團幾個軍長中最為頑固的一個,在兵團被圍之初,其他軍長都主張突圍,而劉鎮湘則叫囂要和“共軍決一死戰。”劉鎮湘64軍的軍部設在大院上,所以黃百韜一行到瞭大院上後,徑直來到瞭64軍軍部。
黃百韜和劉鎮湘見麵後,兩人都有心事,所以簡單寒暄幾句後,就都坐下來一言不發。在吃午飯的時候,黃百韜極為悲觀,對劉鎮湘說:“涵偉老弟,我今年都49歲瞭,年紀也不算小瞭,身體也不好,一身傷病。如今兵敗在即,讓我當俘虜,那就太丟人太難為情瞭。如果我能夠戰死,這倒也不是一件壞事,或許可以對那些醉生夢死的將領們有所激勵。你比我小6歲,還年輕,希望你能夠順利突圍齣去。“
劉鎮湘和黃百韜私交不錯,聽瞭這番話後,當即說:”煥然兄,我也不會當俘虜的,要死和你在一起。“
為瞭錶示自己說話算數,劉鎮湘拿齣一個皮箱,裏麵裝著他的中將大禮服,劉鎮湘將大禮服、勛章、皮靴一股腦的穿戴後,對黃百韜、楊廷宴、韋德(64軍副軍長)、黃覺(64軍參謀長)等人說:”我們大傢都要成仁,為蔣總統盡忠。“
到瞭下午,解放軍的部隊攻打到瞭64軍軍部附近,黃百韜、劉鎮湘、楊廷宴等人隻得又逃往64軍156師師部所在的吳莊。到吳莊不久,25軍軍長陳士章等人也逃到瞭這裏。黃百韜看瞭眾人一眼後,說:”這個地方叫吳莊,不吉利啊,恐怕將是我們葬身之處。“原來,“吳莊”與“吾葬”是諧音,迷信的黃百韜故有此說。
據楊廷宴後來迴憶,黃百韜當時對他說:”這次戰敗,不甘心啊,我有三點不解,一是明明知道我是共軍的重點打擊目標,我為何還要在新安鎮傻傻的等瞭44軍兩天,浪費瞭時間;二是我在新安鎮這兩天,怎麼就沒有想到及時在運河架設浮橋呢;三是我被圍後,李彌和邱清泉前來救援,可是當初在曹八集的時候,李彌為何要率部遠離我?“下午4時多,吳莊被解放軍四麵閤圍,到瞭黃昏時分,吳莊的國民黨軍大部被殲,64軍副軍長韋德、參謀長黃覺等人被俘。
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在幾天後見到瞭突圍迴來的楊廷宴,杜聿明問:”楊軍長,你知道黃司令官的生死嗎?“
楊廷宴說:”吳莊被共軍攻占後,我和黃司令官等人突圍而齣,到瞭晚上,眼見四周都是共軍,黃司令官讓我們分頭突圍。劉鎮湘軍長穿著大禮服佩戴勛章,一個人衝鋒英勇的戰死瞭,陳士章突圍後下落不明。黃司令官和我突圍後,來到一個草棚附近,黃司令官走不動瞭,又不願意當俘虜,所以舉槍自殺瞭,當時沒有斷氣,在他的請求下,我補瞭一槍。“
杜聿明追問:”那麼,你怎麼能迴來呢?“
楊廷宴說:”我穿的是普通士兵的軍裝,共軍盤問時,我說自己是夥夫,共軍就沒有再理我,所以得以逃瞭齣來。“
見楊廷宴說得生動又似乎很閤理,於是杜聿明就相信瞭,對黃百韜、劉鎮湘心中生齣瞭佩服。不曾想,七年後被俘的杜聿明轉到瞭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在這裏他見到瞭劉鎮湘,原來劉鎮湘並沒有戰死,而是當瞭俘虜。
看見瞭活蹦亂跳的劉鎮湘,杜聿明不由得對當年楊廷宴的描述有瞭懷疑。
那麼黃百韜的死因到底是自殺還是被流彈擊中而死呢?
黃百韜兵團覆滅後,新華社華東總分社的社長康矛召特意寫瞭一個條子,讓偵察員送給瞭隨軍采訪的記者黎明,條子是讓黎明查清”黃百韜的下落。”
在解放戰爭中,在消滅每一支國民黨部隊後,戰後對高級將領的下落,原則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碾莊戰役剛結束後,黎明和幾個偵查員,在解放軍戰士的配閤下,搜尋瞭一天,卻未能發現黃百韜的下落。
當時在被俘的國民黨官兵中,盛傳一個說法,說黃百韜在一個村莊口,麵朝南麵,舉槍自殺瞭。但是,經過調查,黎明認為這個說法存疑,可信度不高。
在南京方麵,楊廷宴將黃百韜的死訊報告瞭國防部,蔣介石派人按楊廷宴描述的地點,將黃百韜的遺體挖齣後偷運迴瞭南京。蔣介石為黃百韜舉行瞭隆重的安葬儀式,追授這個雜牌齣身的將領為陸軍上將。
從楊廷宴能說齣黃百韜的屍體掩埋點,可以證明他是黃百韜死亡過程的見證者。由於隻有楊廷宴這一個目擊者,所以他所說的黃百韜的死因,確實是真假難辨,或者說隻能是相信瞭。
在黃百韜的追悼會上,蔣介石說瞭句“黃埔精神不死”,可是黃百韜並非黃埔係。這是蔣介石情急的口誤,還是故意說給他的那些學生聽的?也許,二者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