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4/2022, 9:04:00 AM
美國在東歐掀起瞭一輪安全危機,下一輪安全危機不排除會發生在亞太
俄烏軍事衝突愈演愈烈,西方不斷加碼運送武器給烏剋蘭,俄羅斯也在集結更多部隊圍睏封鎖烏剋蘭,俄烏第二輪談判能否緩解當前局勢?
根據俄方說法, 此次東歐爆發安全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及其主導北約多年無視俄羅斯安全利益的必然結果。 烏剋蘭執意加入北約,而北約又不斷武裝烏剋蘭,將越來越多軍事力量部署到俄羅斯邊境附近,拒絕俄羅斯提齣的安全保障條約,觸及俄方紅綫,最終讓普京做齣瞭這個決定!
俄羅斯無法容忍烏剋蘭加入北約後,將北約軍隊和武器,尤其是導彈部署到俄羅斯“傢門口”。就像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一樣,當時的蘇聯將導彈部署到古巴,美國當時的反應激烈到差點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不會允許對手將武器,尤其是導彈部署到“傢門口”。
美國認為其安全利益必須得到尊重,不允許任何人踐踏和忽視。 但對於其他國傢的安全利益,卻秉持雙重標準,將武器部署到其他國傢邊上。從當初的伊朗,再到如今的俄羅斯,始終沒有改變。下一個又是誰呢?下一場安全危機將在哪裏爆發?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1日報道,獨聯體國傢研究所的軍事分析傢弗拉基米爾・耶夫謝耶夫認為,下一輪安全危機或在亞太地區爆發。
耶夫謝耶夫說:“美國通過其擁有的軍事集團發起和煽動戰爭和衝突。”從轟炸南斯拉夫再到伊拉剋、阿富汗、利比亞等等,與美國及其為首北約脫不開關係。“我們現在在烏剋蘭看到的是美國人活動的結果。它給俄羅斯的安全造成瞭非常大的威脅,莫斯科彆無選擇。”
“美國現在奉行極具挑釁性的外交政策,極具爆炸性,已成為世界的主要威脅。”耶夫謝耶夫錶示,鑒於拜登上台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錶現齣來的言行, 如果美國真的可以在烏剋蘭引發當前的危機,那麼它為什麼不能在亞洲引發同樣的衝突? 這也是可能的,美國會再次通過代理行動。這是典型的美國外交政策。
事實上,耶夫謝耶夫的判斷是有一定道理的。亞太地區是美國重點關注地區,該地區矛盾錯綜復雜,曆史與現實的矛盾交叉,有好幾個“火藥桶”,極容易被美國挑動和激化。
而近期,在東歐危機爆發,尤其是俄烏戰爭爆發前後,韓國、日本齣現瞭非常危險的聲音。
路透社2月23日報道,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尹锡悅的高級外交政策顧問金聖韓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如果尹锡悅在3月份的韓國大選中勝齣,當選韓國新一屆政府總統,他 不僅打算放棄“不考慮追加部署薩德係統、不加入美國反導體係、不會跟日美發展成為三方軍事同盟”的承諾,還計劃追加購買更多薩德係統,部署到首爾附近。
金聖韓還錶示, 尹锡悅還想要跟美國進行擴大有關加強核威懾的磋商,進一步加強美日韓三邊關係,甚至還希望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同盟” 。
此前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尹锡悅曾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錶文章稱,韓國應對部署更多薩德係統持開放態度,放開相關限製。尹锡悅認為,韓國應該更加積極全麵地站在美國那邊,幫助美國實現印太戰略,主張韓國積極參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製。
而日本也不甘寂寞,在俄烏爆發戰爭前後,尤其是烏剋蘭政府頻繁提及考慮重新擁核恢復核地位後,日本也齣現瞭關於與美國“共享核武”的聲音。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月27日錶示,鑒於俄烏局勢,日本應該探討與美國的“核共享”問題。 安倍稱,雖然日本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加盟國,一直堅持無核三原則,但是東歐危機錶明,世界安全並沒有得到有效保障,日本也應該放開限製,不能將核問題視為禁忌。
在安倍晉三看來,既然德國、意大利等北約國傢能與美國達成“核共享”協議,將美國的核武器部署到這些歐洲國傢領土內,那日本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為什麼就不能就“核共享”進行探討呢?
幸好安倍晉三不再執政,否則引發的震蕩可能比烏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錶有關考慮重新擁核言論更加嚴重!目前執政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前曾強調,日本堅持無核三原則,沒有引進、製造、擁有、使用核武器的選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月1日報道,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新聞發布會上錶示,日本不打算改變其“無核三原則”。 岸信夫稱,日本永不允許在其領土上部署核武器。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基斯塔諾夫稱, 從安倍晉三的言論中看到瞭烏剋蘭危機的跡象。
基斯塔諾夫認為,盡管安倍已經卸任,但考慮到其前首相的身份,而且在自民黨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安倍的這番言論還是有不小影響力的。
從韓國總統候選人錶態欲部署更多薩德係統,希望與美國加強核威懾的磋商,再到日本前首相呼籲與美國討論“核共享”,盡管當前日韓政府都堅持“無核三原則”,但 如果美國執意要在亞太挑動新一輪安全危機呢?日韓能拒絕?
從美國在歐洲部署核武,再到美英兩國與澳大利亞簽署協議,嚮澳大利亞提供核潛艇,再加上美國曾錶示想在亞太部署中程導彈,甚至想建立”亞洲版北約“,不能完全排除美國在亞太挑動新一輪安全危機的可能!
文/左評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