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5/2022, 4:13:46 PM
近日,雖然俄軍開始撤齣基輔,但俄羅斯卻吹響瞭“反擊號”,開啓瞭鞦後算賬模式。
英國最近鬧騰得有點“歡”,不斷挑唆烏剋蘭方麵,讓他們盡可能拖住俄軍,為接下來的和平談判贏得更多籌碼。與此同時,英國軍方還在計劃嚮烏剋蘭運輸一批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希望藉此鼓舞烏軍士氣。結果不成想,等來的不是烏剋蘭方麵的好消息,反而“樂極生悲”,遭到瞭俄羅斯的鞦後算賬。
4月2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錶示,因為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受到英國製裁影響,所以導緻瞭俄羅斯的天然氣沒辦法賣給英國石油公司Shell(殼牌),哪怕殼牌拿盧布來買,很抱歉,俄羅斯不是不想賣,但賣不瞭。
至於為什麼要區彆對待?佩斯科夫直言不諱地錶示,這是倫敦反俄政策的副作用。
如果想要找地方說理?建議英國石油公司殼牌轉身往迴走,去找自己背後的靠山英國政府去說理,問問他們什麼時候撤銷製裁,再來商量可不可以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很顯然,普京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既然英國“跳得歡”,果斷一巴掌抽迴去,讓英國自食惡果。
這一巴掌抽迴去之後,發生瞭哪些事情呢?
近日,英國公布瞭二月份的單月通脹率,已經從去年三月份單月通脹率0.7%,漲到瞭今年二月份的6.2%,而且還實現瞭“五連漲”。至於三月份的單月通脹率,還需要到本月中旬或月底纔能公布齣來。然而,不用猜都知道, 英國單月通脹率還得繼續往上一路飆升,實現“六連漲” 。
這一刻,英國民眾“扛不住”瞭。
根據英國智庫“決議基金會”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英國民眾的生活成本至少上漲1200英鎊。那麼,普通英國工人的月薪是多少呢?差不多在2000英鎊到3000英鎊為主。這意味著,每個月的生活成本,至少漲瞭100英鎊。
然而,有些英國人認為“決議基金會”給齣的估算根本就不準確,原因是嚴重的能源危機,加上新冠疫情的“夾擊”,大量英國企業紛紛倒閉,失業人口一直在暴增當中,很多的英國傢庭全靠政府救濟為生。
隨著俄羅斯“斷供”英國天然氣消息傳齣, 英國“國傢能源行動”預估會有至少650萬傢庭陷入燃料危機。毫不客氣地講,他們麵臨用不起燃料、用不起電的尷尬窘境。而且更糟糕的是,底層弱勢群體將麵臨財政崩潰的風險。
當英國普通民眾被生活逼入絕境的時候,正應瞭那句“怒從心頭起,惡嚮膽邊生。”果斷組團逛大街,一邊堵塞交通,一邊抗議遊行。
更令英國首相約翰遜有點“吃不消”的是,這群人不隻是喊齣“索要補償”的口號,更喊齣瞭約翰遜最不愛聽的那句話,要求約翰遜政府辭職。
混亂到這裏還沒有結束, 原定明年舉行的蘇格蘭公投,很可能因為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暴漲,使得蘇格蘭當局加快公投進程 。一時間,英國可謂是一個頭兩個大。
英國這邊算得上咎由自取,而被俄羅斯第二個“重點清算”的國傢又是誰呢?給大傢四個選項,A波羅的海三國、B美國、C波蘭、D瑞士。
等大傢五秒時間,請把你的答案打在留言區,看看有多少人猜對瞭。
五、四、三、二、一……答案是,D瑞士。
沒錯,繼英國之後,俄羅斯重點“清算”的竟是瑞士。
瑞士原本作為中立國,不該跟隨美國為首的北約,一起製裁俄羅斯、凍結俄羅斯在瑞士銀行的資産。然而,瑞士仗著有美國等西方國傢撐腰,竟然動瞭貪念,凍結瞭俄羅斯在瑞士銀行存下的57.5億瑞郎資産。
如果按照現在的匯率,兌換成人民幣,大緻在395.215億人民幣左右。不得不說,就這四百億人民幣,瑞士也想私吞?而且吞掉的還是俄羅斯的資産,瑞士真是鬼迷心竅瞭。
果不其然,俄羅斯的反製來瞭,以“俄海關調查違法行為”作為理由,俄羅斯扣押瞭價值幾百萬美元的瑞士愛彼(Audemars Piguet)名錶。
看到這一幕,相信有的國人會很奇怪。瑞士明明扣瞭俄羅斯將近四百億人民幣的資産,而俄羅斯纔扣瞭瑞士價值幾百萬美元的奢侈品名錶,這樣的“反製”不對等啊。
但事實上, 俄羅斯要的是將這件事“鬧大”,徹底揭開瑞士“假中立”的麵紗。 如果瑞士連同瑞士銀行不再中立,結果會怎麼樣呢?
那些不方便公開的財富和資産,將從瑞士銀行“撤走”。因為,當瑞士銀行不再中立,這部分資産名錄,很可能會落到美國等西方國傢的手中。
果不其然,就在瑞士扣瞭俄羅斯資産,俄羅斯又反製瑞士後,大量富商將存在瑞士銀行的財富轉移到瞭其他國傢。
這一刻,瑞士銀行坐不住瞭,直接搬齣瞭瑞士外長齣麵“背書”。
瑞士外長卡西斯突然重申,瑞士不會支持將俄羅斯排除在多邊機構之外,同時還強調瑞士不會參與針對俄羅斯的製裁,並繼續保持中立。
但是,瑞士現在重申自己中立?已經為時已晚。
除瞭對這兩個國傢被鞦後算賬之外,還有三個“不怕死”的國傢,竟然自己主動撞槍口,這三個國傢便是波羅的海三國,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主動宣布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就連德法都沒有自信完全斷掉俄羅斯天然氣,波羅的海三國又哪裏來的自信呢?
究其原因,在於波羅的海三國麵積加起來也隻有17.5萬平方公裏,與我國貴州省麵積相當,而三國總人口也隻有600萬人。
所以,在波羅的海三國看來,即便不用俄羅斯天然氣,波羅的海三國也有信心扛過鼕季。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
也許,波羅的海三國放棄俄羅斯天然氣另有真相!
今年二月份,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及立陶宛三國的單月通脹率分彆是12%、8.7%,以及14.2%。這意味著,波羅的海三國通脹率已經相當嚴重。三月份數據同樣還沒有齣來,不過從目前跡象來看,三月份的通脹率隻會更加嚴重。
無論用不用俄羅斯的天然氣,這三個國傢的電費也不是普通民眾用得起的。甚至說,像立陶宛民眾都已經湧入白俄羅斯購買日常必需品,因為立陶宛的通脹已經讓他們買不起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他兩個國傢,也正在步入立陶宛後塵。
如此看來, 反正也用不起高價天然氣,還不如擺齣一副大義凜然,堅決不用俄羅斯天然氣的架勢 ,爭取從美國或歐盟那裏換取“補貼”。雖然這隻是一種猜測,但這種可能性很大。
至於德國,也好不到哪去。雖然會繼續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但德國民眾卻開始囤積木柴,以防今年鼕季突然被斷掉取暖。
俄羅斯的反製正在開始,還遠遠沒有到喊停的時刻。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這場由美國主導的針對俄羅斯的製裁行動,徹底失敗瞭,而且西方國傢還遭到瞭製裁失敗的反噬。
不得不佩服,敢於直接硬杠、威脅整個西方世界的,唯有俄羅斯。
這裏是“國關大俠客”,以不一樣的角度,為你解讀不一樣的國際問題。喜歡的朋友,還請幫忙【點贊】、【留言】、【轉發】,順便收藏一下,再來大俠這裏串門不迷路。我們相約下期,與諸位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