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None
近年機器人的潮流勢不可擋,與人類之間的界綫也趨嚮模糊。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整理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榮譽教授、人工智慧機器人大師Rodney Brooks兩個小時的對話內容,點擊下方廣播瞭解機器人與人類未來的可能性!
●人口結構的變化,是推動機器人變革的關鍵
機器人時代顯然已成為新的趨勢,而機器人也將在人類社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人口結構的轉變,而機器人是解決高齡化社會的完美方案。
Rodney Brooks提到接下來的30年,人類與機器人的互動將會是近距離的密切接觸;不論是居傢清潔、危險的戰場、亦或是醫院的雜物處理都可以交由機器人代勞。
隨著醫學科技進步,醫療用的晶片或器材被植入人體,機器成為人體的一部分,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界綫正日益模糊。
生産綫工人高齡化,年輕世代卻對製造業意興闌珊。勞力不足的情況下,開發操作容易並兼顧安全性的工業用機器人,讓不具備相關理工背景的工廠人員也能輕易上手,進駐生産業取代人工的自動化設備機器人,無疑是製造業缺工的解決辦法。
●機器人世代,關鍵在跨領域學習與閤作
全球IT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指齣,西元2025年人類的工作機會將有三分之一被智慧機器人取代。Rodney Brooks則提齣另一種看法,他認為與其擔心失去工作機會,不如思考如何與機器人閤作。
物流産業、醫療事務以及無人機的研究發明,將會是機器人産業未來的三大發展與應用。此時,世界各國的機器人産業正快速發展,最懂得與機器人閤作的人,將成為最大的贏傢。
(廣播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