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0/2022, 3:23:50 PM
應許之地
猶太民族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猶太人所建立的以色列國又是地球的“文化中心“。
打開衛星地圖從空中俯視以色列,位於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河、西南連接紅海與埃及。
這裏正是45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及最早期的蘇美爾文明發源地。
八九十年代我們有記憶開始在廣播、報紙、新聞上幾乎天天都有“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報道,沒完沒瞭的打戰,甚至都不明白他們到底在爭什麼?就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為信仰之爭的中東混戰卻使得全世界大國都在關注。
八十年代中東之戰
公元前1025年,齣生於便雅憫(約瑟的兒子雅各的孫子)支派的掃羅正是登上王位成瞭以色列各支派的王。繼承掃羅王位的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衛王,也是上帝最喜歡一位王,指定將來的彌賽亞救贖主耶穌要從他的後裔而齣。大衛在與非利士人的戰鬥中機智勇敢、屢戰屢勝,尤其是用機弦和一塊石子殺瞭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後在以色列人中贏得很高的威望從而登上王位。他是一位齣色的政治傢,建立瞭一支以色列從未有過的軍隊,徵服瞭當地的亞瑪力人、以土買人,正式成立希伯來王國,建都耶路撒冷。
大衛與菲利士人歌利亞之戰
但幾韆年曆史中它卻從未有過和平,一直是西方世界的兵傢必爭之地。大約在4000多年前亞伯拉罕時期麥基洗德稱王的撒冷,那時的耶路撒冷又稱為“耶布斯”。
亞伯拉罕戰勝美索不達米亞以�諭酢⒒�大老瑪等四王,奪迴被搶的傢人以及財産以後,亞伯拉罕遵從上帝的旨意把自己的獨生子以撒帶往摩利亞山獻祭。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衛攻取耶路撒冷,購買瞭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就是亞伯拉罕要獻以撒的摩利亞山當做修建聖殿的地址,又把約櫃遷移到這裏,錶示耶和華上帝將長駐在這個城中,至此耶路撒冷有瞭“聖城”之名。
猶太、天主、東正、伊斯蘭教的聖地
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信仰中心。伊斯蘭教圓頂清真寺的所在以及世界各地的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朝聖的地方。
他們的共同點都是相信有一位神,他就是造物主,問題的分裂焦點就是耶穌,耶穌就是基督(希臘語),基督就是彌賽亞(希伯來語),彌賽亞就是救世主的意思,耶穌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卻成瞭他們之間的問題。
猶太人的曆史就是一部苦難史,韆百年來他們一直在萬國中被拋來拋去,顛沛流離,猶太人一直盼望上帝應許的救世主(彌賽亞)到來將他們從外邦的統治中拯救齣來。然而他們是驕傲的民族,無法接受他們的彌賽亞居然這麼謙卑、卑微的耶穌選擇在不起眼的伯利恒馬槽裏降生,認為彌賽亞一定是大君王,來幫助他們在物質世界稱王的。中東問題主要也是伊斯蘭教國傢和猶太教之間的衝突。
英雄難過美人關,功成名就的大衛王開始沉溺於女色,也勾勒齣人性罪惡中最醜陋的一麵,使他陷入莫大的痛苦和深重的懲罰中。 大衛王深陷有夫之婦拔示巴的恩愛情仇中,連犯十誡中的奸淫和凶殺兩條誡命。先知拿單厲聲對匍匐認罪的大衛說“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傢,耶和華神如此說:我必從你傢中興起禍患攻擊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嬪賜給彆人,他在日光之下就與他們同侵(撒母耳下12:10)”。大衛一生有四個兒子死於非命,一女十妃被汙,他也經受瞭數番喪子之痛,逃亡之苦,為他和拔示巴的罪付齣瞭巨大的代價。
世上那一寸土地有平安呢?
大衛在《詩篇》中不斷懺悔,但這可怕的詛咒還是一條一條緩緩地在大衛傢中應驗瞭,由於大衛的悔過自新,上帝把曆史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羅門賜給瞭他,就是齣自拔示巴。因大衛的錯誤他不能修建聖殿,而這個任務是由所羅門王來完成的。所羅門王比他的父親更勝一籌,是以色列建國以來最黃金的時期,並用瞭十五年的時間修建瞭世界著名的耶路撒冷聖殿。
聖殿坐落在橄欖山對麵,有高大的圍牆,有主殿和許多側殿組成,雄偉壯觀、馳名遠近,被稱為“第一聖殿”或所羅門聖殿,成為當時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百姓每年大節日都要來此地朝拜上帝。
所羅門聖殿
這位號稱世界上最有智慧的君王所羅門依舊晚節不保,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先知亞希雅站在城外將自己的新衣服撕成十二片喊道“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我必將國從所羅門手裏奪迴,將十個支派賜給耶羅波安,因大衛和我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的耶路撒冷的緣故,仍給所羅門留一個支派。因為他離棄我,敬拜西頓人的女神亞斯他錄、磨押的神基抹和亞捫人的神米勒公,沒有遵從我的道,行我眼中看為正直的事,守我的律例典章,像他的父親大衛一樣(列王記11:30-33)”。因上帝憐憫大衛的緣故,應許所羅門終身為君,但是死後以色列將要分裂。所羅門死後猶太國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國以色列的十個支派和南國猶大的兩個支派,耶路撒冷成瞭南方猶大國的首都。
以色列這個國傢看齣上帝是立約、守約、全能、慈愛的,也是有管教的。絕對不是無神論說的他不存在,不再理人間世故,也不是心靈雞湯說的他隻有愛沒有管教。以色列人齣埃及、過紅海、進迦南是上帝把他們養大和拯救。北國被亞述擄走,國土荒涼,內部像脆弱草棚,透過以賽亞書1-5“六次禍哉”已經宣判以色列死刑,包括國傢有災難,信仰已經敗壞,社會土崩瓦解.以色列原本是被上帝揀選拯救的現在卻變成瞭敵人原因是他們違背瞭約,上帝通過摩西建立“西乃之約”,申命記“你們如果甘心聽從,必吃地上的美物,若不聽從反倒悖逆,必被刀劍吞滅”。
耶路撒冷三韆年
很快以色列就被來自兩河流域的強國亞述所吞滅,猶太南國被新巴比倫所滅,聖殿被毀。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把上層人士押解到巴比倫城,史稱“巴比倫之囚”。
巴比倫被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帝國所滅,其開國皇帝居魯士大帝同情猶太亡國,允許他們返迴故土,所羅巴伯率領他們重新修復第二聖殿,數十年後,尼希米又重建瞭城牆,和平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63年。羅馬人橫空降臨,羅馬鐵騎強攻耶路撒冷,至此,猶太人成為瞭羅馬帝國的附庸。
公元年耶穌降生在伯利恒,以上帝兒子的身份在地上行瞭很多神跡奇事,猶太人因嫉妒就用當時最嚴厲的酷刑將他釘死,並詛咒發誓的說“如果他真是彌賽亞,就將這罪歸於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公元66年,時任羅馬總督弗羅洛在收取猶太人的錢財後,不僅不善待他們,還幾番侮辱,甚至製造駭人聽聞的搶劫屠殺事件,以至於猶太人揭竿而起,發動瞭武裝起義。
直到公元前70年,羅馬王派其子提圖斯率領四萬羅馬軍隊抵達耶路撒冷摧毀全城及聖殿,多年纍積的新仇舊恨以及艱苦攻城的戰鬥,讓羅馬士兵在攻入城後殺紅瞭眼,約瑟・福斯在他的《猶太戰爭》中做瞭記述:“當聖殿仍在燃燒的時候,他們開始搶劫能夠到手的一切物品,然後大肆屠殺猶太人,沒有任何憐憫之心,無論年長年幼,地位尊卑,平民或祭司,無人幸免,那些乞求活命的人也是同樣的下場”。
火燒聖殿山
聖殿位於山上,因火勢凶猛,好像整座城市都在燃燒,勝利者的喊殺聲和反叛者的嚎啕聲混雜在一起,橫七竪八的屍體覆蓋瞭地麵。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起義者不計其數,耶路撒冷齣現瞭“無處不是十字架,無十字架不釘人”的慘狀,羅馬士兵越過屍體去追趕逃走的人群,一時之間,耶路撒冷血流成河,淹沒在火海之中。大火之後士兵們發現建造聖殿的金子融化在石頭裏,於是將石頭撬開找金子,驗證瞭耶穌“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瞭(馬太24:2)”的預言。
直到公元136年羅馬再次攻占耶路撒冷將聖城更名為“羅哥尼亞”,猶太人開始瞭近兩韆年居無定所的流離生活。
《舊約》曆史包括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2世紀的人文曆史資料。信奉諸神的羅馬帝國進行攻擊和焚燒《聖經》,奇跡的是反被其用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定為國教,成為基督徒的聚集中心,逐漸恢復耶路撒冷的舊名。
時間過去五百年,從阿拉伯半島裏走齣來一個人,名叫穆罕默德,他參照《聖經》的教義,將其中他認為阿拉伯人能夠接受的部分結閤起來,撰寫瞭《古蘭經》,並於610年創建伊斯蘭教。
620年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夜行登霄,見到瞭古代先知,觀看到天堂和地獄,至此,耶路撒冷成瞭穆斯林的第三聖城,在摩利亞山聖殿舊址上建造瞭清真寺。
在往後的歲月中,圍繞這座聖城的歸屬權,宗教戰爭爆發,涉及羅馬興衰,羅馬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的聖地。耶路撒冷在穆斯林崛起之後落入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手中,於是各方勢力捲入其中,打著上帝名號的正義之師開始“十字軍東徵”。
十字軍東徵
從1096年到1291年,由西歐封建領主和騎士,以收復被阿拉伯、突厥等穆斯林入侵占領的耶路撒冷為名義,對地中海東岸國傢發動戰爭。曆時兩百年席捲大半個歐亞大陸,部分部隊陸路長途跋涉4000多公裏,前後共計九次的十字軍東徵由此拉開序幕。
它不屬於任何國傢和民族,而是由天主教士兵組成的軍隊,糅雜西歐各方勢力,因十字架是救贖主耶穌拯救的象徵,因此每個參加齣徵的人胸前和臂膀上都要佩戴“十字”標記。
1097年約十萬十字軍兵分四路會師君士坦丁堡隨後渡海小亞細亞,為拜占庭帝國收復瞭尼西亞等地,並於1099年7月15日占領瞭耶路撒冷。八天的血戰極其慘烈,鮮血又一次染紅瞭聖城。1187年9月2日,薩拉丁攻進耶路撒冷,進瞭夢寐以求的圓頂教堂,並宣布將耶路撒冷的聖地嚮所有宗教開放,至此耶路撒冷圍攻戰告一個段落。
下一篇討論《世界命脈耶路撒冷之第三聖殿重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