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國際部獲悉,聯閤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MS)發布警惕非洲野生爆發高緻病性禽流感的風險增加。
中國綠發會作為CMS公約的閤作夥伴,先將相關內容編譯發布,供讀者參考。
圖源:CMS
聯閤國糧農組織(FAO)建議非洲國傢對H5高緻病性禽流感(HPAI)導緻的野生鳥類死亡保持高度警惕。鑒於最近西非和南非在大白鵜鶘 (Great White Pelicans) 和沿海鳥類中分彆檢測到病毒的報告,所以高緻病性禽流感傳入其他非洲國傢和在野生鳥類種群中爆發的風險很高。各國應采取強化措施,對野生鳥類和傢禽進行早期發現、診斷和疫情應對。
2022年1月25日,塞內加爾在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和拉姆薩爾濕地硃賈國傢鳥類保護區 (Djoudj National Bird Sanctuary) 觀察到不尋常的野鳥死亡。883隻大白鵜鶘感染,其中758隻死亡,而且大多數是幼鳥。2022年2月4日,與另一個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和拉姆薩爾濕地接壤的迪亞林國傢公園 (Diawling National Park) 發生瞭野生鳥類死亡事件,這次是在毛裏塔尼亞西南部。這次爆發由高緻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大白鵜鶘幼鳥感染,引起瞭人們對種群保護的關注。國傢公園的工作人員正在清理爆發點,清除屍體,並防止捕食者進入鳥群,通過捕食或攜帶受感染的屍體傳播病毒。這兩個公園位於塞內加爾和毛裏塔尼亞之間。
塞內加爾野生動植物當局收集的樣本對H5N1型高緻病性禽流感病毒檢測呈陽性,但仍有待進一步鑒定。鑒於該病毒目前主要流通在歐洲和西非的野生鳥類和傢養鳥類中,它很可能屬於2.3.4.4b支係。
這些事件與2021年1月底觀察到的類似,當時在毛裏塔尼亞和塞內加爾的這些相同地點的鵜鶘中報告瞭H5N1高緻病性禽流感的暴發。最近發錶的係統發育和空間調查錶明,2021年H5N1高緻病性禽流感病毒與當時在歐洲,特彆是荷蘭、英國和意大利流行的H5高緻病性禽流感病毒2.3.4.4b支係密切相關,而且極有可能是通過從歐洲沿東大西洋航道遷徙而來的野鳥引入的。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H5N1高緻病性禽流感病毒經常在歐洲(如英國、荷蘭)野生鳥類種群中被檢測到,納米比亞和南非的鴴鷸類以及以色列的灰鶴中爆發。西非地區的幾個國傢也有陸續報道,傢禽貿易促進瞭區域傳播。此外,由於高緻病性禽流感在西非和南非已經形成,病毒從傢禽蔓延到野生鳥類也可能發生,導緻疾病的進一步傳播。
因此,非洲國傢應高度警惕H5N1高緻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引入和傳播,無論是通過野生鳥類遷徙或是傢禽貿易。
保持和加強監測野生鳥類死亡和快速應對高緻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努力至關重要,以控製具有國際重要性的濕地中的疾病,特彆是在保護工作中的物種,並防止進一步傳播或溢齣。重要的是要強調禽流感病毒的溢齣可能以任何一種方式發生:從野生鳥類到傢禽或從傢禽到野生鳥類。
由於場地通達度、土壤覆蓋、野鳥壓力以及缺乏人力和財力等多種因素,野鳥中高緻病性禽流感爆發的管理可能具有挑戰性。
在此背景下,糧農組織於2022年2月10日組織瞭一次網絡研討會,分享各國在管理大規模野生鳥類高緻病性禽流感疫情方麵的經驗和汲取的教訓,錄音可通過糧農組織的YouTube頻道(英文)訪問:
第一部分: https://youtu.be/damySnrQuYY
第二部分: https://youtu.be/ClJzwsq4E28
H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高緻病性禽流感最新情況和全球人畜共患病AIV情況更新由糧農組織EMPRES每月發布。
2022年1月24日,禽流感和野生鳥類科學工作組發布瞭一份題為《傢禽和野生鳥類的H5N1高緻病性禽流感》的聲明。2021/2022年鼕季,重點是英國和以色列的野生鳥類大規模死亡,該聲明為那些管理區域和全球重要的水鳥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場所提供瞭詳盡的建議和指導。
對受影響國傢和麵臨風險的國傢的建議
糧農組織建議國傢當局加強監測和提高認識,對觀察到的任何野生鳥類或傢禽的死亡進行高緻病性禽流感調查。
試圖通過撲殺或破壞棲息地來控製野生鳥類中的病毒沒有任何好處。用消毒劑(例如次氯酸鈉或漂白劑)噴灑鳥類或環境可能適得其反,對環境有害,從疾病控製的角度來看是無效的。
也沒有理由對動物學收藏品中的瀕危物種進行任何先發製人的撲殺。在發現病毒的地方,對圈養野生鳥類的控製措施應以隔離受影響地區和周圍地區並實行嚴格的活動控製為基礎。
對國傢當局的建議
加大監測力度,及早發現傢禽和死亡野鳥中的H5和其他禽流感病毒。
在國傢層麵,提供報告病鳥或死鳥的途徑,如熱綫電話和收集點。
提高國傢公園工作人員、居住在濕地/野鳥棲息地周圍的人群、傢禽生産者或銷售商和獵(采集者)對該疾病以及病鳥或死鳥報告機製的認識。
與獵人協會閤作,對獵獲的鳥類進行樣本收集和篩查,特彆是在已知受影響的地區。
提供方法並確保妥善處理受感染的屍體。
確保實驗室檢測手段到位,以檢測目前流行的禽流感病毒,特彆是2.3.4.4支係的病毒(聯係方式:EMPRES-Lab-Unit@fao.org)。
應在國傢、地區或國際參考實驗室對所有檢測到的H5病毒進行基因測序。糧農組織可以協助運送樣品(聯係方式:EMPRES-Shipping-Service@fao.org)。應及時與國際社會分享結果,以幫助瞭解病毒的傳播方式。
不建議對野生鳥類采取行動。
對獵人和狩獵采集者的建議
獵人(采集者)社區/協會和野生動物當局應意識到,H5和其他禽流感病毒可能存在於所獵殺的水禽中,獵殺、處理和射殺的水禽有可能將禽流感病毒傳播給易感的傢禽,並使人接觸到病毒。
避免通過寄生蟲(衣服、靴子、車輛等)將禽流感病毒傳給傢禽,不要給傢禽喂食野鳥的殘渣。
不應將水鳥殘渣喂給傢畜(貓、狗或傢禽)。
任何來自狩獵鳥類的廢物,包括它們的羽毛,都應作為潛在的汙染來處理,並進行安全處置。
對傢禽生産者的建議
農場主和傢禽生産者應加強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野鳥或其糞便可能帶來的病毒。
通過屏風、柵欄或網,使傢禽和其他動物遠離野生鳥類及其副産品或糞便,這一點很重要。
商業傢禽經營和後院傢禽業主應避免通過受汙染的衣服、鞋類、車輛或水禽狩獵所使用的設備引入病原體。
一般建議
嚮當地政府(國傢公園管理部門、獸醫部門、公共衛生官員、社區領袖、社區衛生工作者等)報告病鳥或死鳥--包括野鳥和傢禽。從這些鳥類身上采集的樣本或環境樣本應進行禽流感病毒的檢測。
正確並經常洗手。在處理鳥類或其他動物後,在烹飪或準備動物産品時,以及在進食前,您都應該這樣做。
隻吃煮熟的肉製品,避免收集、食用或齣售生病或死亡的動物。
如果你在接觸傢禽、養殖鳥類、野生鳥類或其他動物後齣現發燒癥狀,應立即嚮醫生谘詢。
原文鏈接:
https://www.cms.int/en/news/alert-increased-risk-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outbreaks-wild-bird-populations-africa
文/Maggie 審/YJ 編/angel
分 享 是 一 種 美德 、 關 注 是 一 種 智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