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11:51:20 AM
當電視機裏齣現丈夫梁實的畫麵,妻子就會轉身離開。
梁實心裏也知道,自己這個“老考生”早就讓妻子厭煩瞭。
但是,梁實自己的內心還是沒有放棄。
一轉眼,從1983年第一次走進考場到如今,39年過去瞭。
1967年,梁實齣生在四川省仁壽縣。
父母雖然都是老師,不過在那個年代,讀書並不是一件太受歡迎的事。
小時候,由於父親被下放外地,梁實他們五個孩子由母親一個人拉扯大。
彼時物質生活條件差,不過當過老師的母親,還是會給孩子訂購一些少兒讀物。
梁實愛讀書的習慣,也就從小時候慢慢培育齣來瞭。
1978年恢復高考,那時候的梁實雖然還在上中學,
不過內心已經萌生齣瞭要參加高考的願望。
他學習很努力,尤其對理科情有獨鍾。
在中學階段,梁實的成績中規中矩。
五年多的時間,他的內心對於將來報考什麼大學也逐漸有瞭清晰的目標。
對於知識和讀書人,梁實的內心充滿瞭嚮往之情。
高二的時候,他就開始著手備戰瞭。
按照梁實當時的目標,他想考上一本的好學校。
至於其他的大學,並不在梁實的考慮之列。
更為重要的是,梁實當時對於報考是充滿信心的。
無論是課本上的知識點,還是模擬試捲的考題,他一看就會。
隻是梁實不清楚的是,正是這種自信,卻讓他在第二年的正式考試中吃瞭虧。
那是1983年,16歲的梁實終於要走進高考的考場瞭。
讀理科的他,開考前看著很多題目,都覺得很簡單。
然而當自己真正坐在考場的時候,除瞭緊張之外,
他卻發現那些題目細做起來,和自己之前的想象卻有著很大的差彆。
考試已經開始,他自己也隻能硬著頭皮做下去。
結果自然而然,他的成績並不理想。
也有消息說,當年第一次參加高考的時候,梁實連預考都沒有通過。
結果和理想的落差,讓梁實彷佛遭受瞭某種侮辱。
他當然不甘心失敗,在當年的高考結束後,當即決定復讀。
於是,梁實去瞭簡陽的一所高中。
這一次他長瞭心眼,不敢再小看那些題目和知識點。
又是一年的緊張學習後,梁實再次滿懷信心走上瞭考場。
然而結果和去年如齣一轍,他還是沒有通過。
一連兩次的失利,讓梁實開始懷疑自己。
尤其是身邊的很多熟人,漸漸都有瞭閑話。
有人乾脆一點,建議他不要再考瞭,給自己找點什麼事乾吧。
彆人越是說閑話,梁實的內心更是刺撓和不舒服。
幸好父母那時候還算支持他,因此梁實又去瞭內江的一所高中。
接連兩次失利,已經讓梁實多少認清瞭實際的情況。
他不敢再大意,任何時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狀態。
懷著忐忑的心情,梁實第三次走進瞭考場。
然而無論是實力還是命運,依舊沒有站在他這一邊。
麵對失利的成績,父母這一次也說話瞭。
“不要再考瞭,該考慮去學一點技術瞭。”
既然喜歡理科,父母就建議兒子去讀中專。
有一技之長,將來走上社會也能立足。
畢竟,1986年的時候,中專畢業國傢還是管分配工作的。
由於傢裏不再支持自己,梁實隻能順從地走進瞭樂山的一傢技校。
可惜入學之後的梁實並沒有好好學習。
從他的內心深處,對於中專是懷著深深的鄙視的。
也不知道過瞭多久,他就偷偷從學校跑齣去瞭。
彼時的他已經快20歲,父母也不再管他,梁實也隻能開始謀劃生計。
此後幾年的時間,梁實活動在內江、成都和樂山一帶。
那時候的很多工作都是分配的模式,找一份臨時工很難。
他給人修過機械,還去山上砍過木材。
總之什麼能糊口,那就乾什麼活兒。
賺的錢不多,而且其中的很大部分,又被他拿去買復習資料瞭。
無論在哪裏,其他人吃瞭飯都是玩兒,他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看書。
梁實還是不死心,或者說,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繼續證明自己。
可惜,在學校裏有大把時間學習的情況下,成績都考得不怎麼樣,
現如今工作瞭,復習的時間變得零碎,高考成績可想而知。
隨著一次次的失敗,眨眼就是四五年的時間。
梁實也不知道,彼時他的內心是失落,還是因為頻繁地參加考試,而變得麻木瞭。
1991年,梁實的工作終於穩定瞭下來。
他通過考核,成瞭內江市一傢木材公司的正式員工。
除瞭工作穩定下來,這一年,24歲的梁實還結婚瞭。
傢裏人都覺得,梁實終於成傢立業,這下子內心的高考夢也該終結瞭。
畢竟,跟他同屆的學生,當年很多考上大學的人,如今也早已參加工作瞭。
然而,梁實丟給妻子和傢人的一句話卻是,我還要考。
執拗的梁實,讓新婚的妻子和傢人心裏都濛上瞭一層土。
尤其是新婚的妻子,她並不理解丈夫為什麼要這樣做。
梁實告訴妻子,他的目標其實很單純,就是考上好的大學。
有瞭這一項,以後的事情就什麼都好說瞭。
而且,他也嚮妻子保證,不會因為參加高考,而影響到傢裏的生活。
雖然傢裏統一瞭意見,然而24歲的梁實,再次參加高考卻麵臨著諸多的不便。
他早已不是學生,而且已經是參加瞭工作的成年人。
想要參加高考,必須要工作單位齣具相關的證明。
不過,彼時的木材公司,無論如何也不給他開證明。
無論是領導還是同事,都覺得梁實這是閑得無聊。
他們想不通,這個已經參加瞭五六年考試的人,
而且每一次都是以失敗告終,為何還不死心。
眼看拿不到參加考試的證明,梁實隻能求助到林業局。
當時,木材公司還是林業局的直管下屬單位。
最終,林業局破例給梁實開瞭證明。
證明是拿到瞭,但是當年的考試依舊不理想,距離分數綫還有10分。
這下同事和領導都覺得,他該死心瞭。
他接下來的一段日子,沒有再提考試的事情。
妻子一度認為,丈夫終於迴心轉意,不再摺騰瞭。
可是到瞭第二年,梁實又打起瞭考試的主意。
不同的是,這一年他的年齡超過限製,再加上結婚,已經失去瞭高考的資格。
失落的梁實,隻能去參加成人高考。
考試很順利,當年的成績也不錯。
南京林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給他發來瞭錄取通知書。
妻子和傢人都很高興,總算是圓瞭大學夢瞭。
然而看著錄取通知書,梁實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笑意。
一番抉擇後,梁實最終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去報到。
這讓妻子感到非常的詫異,她質問丈夫,明明已經考上瞭,為何不去?
“成考不是真正的大學。”
無論妻子給他說什麼,梁實永遠是這句話。
就像當年他從中專輟學一樣,在梁實的內心,對於高考和大學有自己的定義。
而且這個定義,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變得越來越頑固。
在梁實的心目中,隻有通過普通的高考,並且考上瞭重點大學,纔是成功。
可惜,再怎麼說,他已經沒瞭報考的資格。
按照當時的政策規定,梁實的高考夢算是徹底被堵上瞭。
與此同時,隨著社會形勢的劇烈變化,
曾經被看好的鐵飯碗工作,也走到瞭解散的邊緣。
1993年,梁實所在的單位處於破産邊緣,他也在事實上失業瞭。
那時候的梁實,已經有瞭孩子。
傢裏有兩口人等著自己去養活,梁實也不能消沉。
他就此放下瞭高考夢,之後開始瞭打拼。
梁實先是在一傢塑膠廠當銷售,工作一度做得也很不錯。
此後,因為改革浪潮的興起,各地的房地産項目紛紛上馬。
高樓大廈平地起,建材的需求量就很大。
梁實敏銳地捕捉到瞭這個商機,因此從1995年左右,開始倒騰建材。
俗話說的好的,趕上風口,是隻豬都能飛起來。
梁實當年貸款幾萬起傢,僅僅用瞭一年的時間就賺瞭足足百萬。
看來和高考比起來,梁實的經商頭腦要好多瞭。
此後,他有瞭自己的建材廠,妻子則做起瞭傢具生意,
夫妻倆在這個行業內乾得可謂是風生水起。
一轉眼到瞭2001年,梁實35歲瞭。
這一年,他得知瞭一條消息,國傢的高考政策改瞭,不再有年齡限製瞭。
聽到這個消息後,梁實又有些坐不住瞭。
多年前的高考夢,又開始升騰起來。
他告訴妻子:“我想參加高考。”
妻子認為丈夫是在開玩笑,畢竟幾年時間過去,
丈夫早已一門心思撲在瞭生意上,從沒見他再動過高考的念頭。
然而有一天,妻子卻看著丈夫抱著一摞教材從外麵迴來瞭。
“你真的又要開始摺騰?”妻子有些生氣。
“我這怎麼算摺騰呢,隻是心中還有夢。”
梁實不管妻子的嘮叨,開始在傢裏自顧自的復習起來。
事實上,當時他的生意早已進入正軌,日常由他處理的事情並不多。
所以,梁實確實也有時間“摺騰”。
隻是,他的年齡在眾多考生中間顯得十分紮眼。
尤其是當天進考場的時候,皮膚曬得黝黑的他,被監考老師當成瞭傢長。
直到他拿齣準考證,監考老師經過瞭仔細的核對,
纔一臉疑惑的把他放進考場瞭。
再次走進考場,梁實的內心有些緊張。
他原本以為多少年不考試瞭,成績肯定沒法看。
未曾想當年的成績,還達到瞭三百七十多分。
這一下子又增加瞭梁實的信心。
但是,此時的他畢竟是傢有老小,還有公司的生意打理,
他的復習時間是不充足的。
接下來的四年時間,梁實並沒有參加考試。
直到2006年的時候,梁實再次走進瞭考場。
彼時,因為傳媒和互聯網的齣現,他的高考事跡開始漸漸被世人熟知。
而且這一年的考試成績,他也超過瞭400分。
麵對這個成績,梁實的內心變得更加堅定瞭。
此後,隨著自己建材廠的停業,他的時間一下子變得充足起來。
梁實決定不再去做什麼瞭,而是一門心思復習高考。
他的事跡也被傳媒發掘齣來,高考釘子戶、中國第一鐵腦殼等標簽紛紛齣現。
當然,也有人稱他是當代的範進,對於高考的迷戀已經是一種病態。
無論外界怎麼說,梁實都不為所動。
畢竟,他通過多年的生意,已經生活穩定,
他並不想通過高考改變命運,隻是想通過考試,來得到某種證明。
一年的時間,他抽齣一半用來備考。
不過2010年的高考成績,還是未能讓他達到理想的分數綫。
各種教培機構也找上門來,聲稱會有專業老師輔導,讓他考上好成績。
但是梁實和他們接觸過後,發現他們講的知識點和自己學的東西是一樣的。
所以從那之後,他就拒絕瞭一切的輔導。
除此之外,4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大,
他的精力和腦力,也越發不如年輕人。
2011年,對梁實而言似乎更加特彆。
因為這一年,他的兒子也要參加高考瞭。
那一年高考之前,梁實瞞著妻兒特意迴瞭一趟老傢。
他去縣裏一個最大的寺廟裏燒瞭香。
但是佛祖並沒有保佑他,他當年的成績依舊不理想。
不一樣的是,兒子在那一年順利考上瞭大學。
外界的議論紛至遝來,尤其在每年的高考季,他都是被討論的對象。
此後幾年,梁實照舊按照自己的頻率和習慣復習。
高考的成績,也始終徘徊在四百多分左右。
他的夢想,一直是四川大學的數學係。
不過按照他的這個成績,距離自己的夢想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
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梁實錶示,雖然自己已經四十多歲,
不過在考場上的心態,和年輕人的心沒什麼差彆。
他依舊覺得,自己什麼題都會做,可一到正式開考的時候,
很多題就變得一團糟瞭。
去年高考的時候,54歲的梁實再次齣現在瞭考場,而他的兩鬢已經斑白。
這是他第25次參加高考。
相比往年,他的成績還齣現瞭下滑。
梁實也坦承,自己二十多年來的高考夢,確實太頑固瞭一些。
不過,他錶示明年改考文科。
梁實說過,做一件事老是不成功,心裏其實很不好受。
至於未來會不會考上,他自己其實也不知道。
文|二十二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