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湟水之濱到三江源頭,從祁連山深處到柴達木盆地,在青海,一抹抹綠色釋放齣發展的生機,讓人感受到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美景。生態旅遊新業態的快速發展,讓綠水青山齣“顔值”,文旅品牌能“增值”。
為高質量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我省立足青海特有的資源稟賦,構建“一環六區兩廊多點”生態旅遊發展新布局,以生態優勢推動生態旅遊發展,走齣一條全新的、生態的文旅融閤發展之路。
生態慢遊
讓遊客徜徉綠色畫捲
碧波蕩漾的青海湖、層林盡染的互助北山、百畝花海的金色門源、巧奪天工的坎布拉……當一輛輛旅遊大巴穿行在青海的公路和景區,這些絕美的風景給來自各地的遊客留下瞭難忘的記憶,大美青海的旅遊魅力從照片視頻中傳播嚮國內外。
祁連風光
每年3月,青海湖冰封許久的湖麵開始慢慢解封。在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內,上萬隻水鳥展翅翱翔,遊客在湖邊欣賞美景,或舉起手機、相機記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麵。
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來自各地的遊客走進卓爾山景區。站上觀景台,林海風光、天然牧場與碧綠的草原層疊交錯,被遊客形容為“人在畫中遊”。海西濛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火星小鎮,遊客通過一場場充滿科幻氣息的現場直播,帶著網友探索“火星”。
青海自然景觀從冰山、雪山、山地、森林,到戈壁、草原、濕地等一應俱全,草原風情、民俗文化、遺址古跡、珍稀生物等資源特色各異。根據最新一次文化旅遊資源普查工作,青海共調查評價齣10大類文化和旅遊資源16146處,新發現資源2955處。獨特的旅遊資源讓遊客的旅途更加精彩。
旅遊風景道
展現“韆麵”青海
為全力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青海把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充分藉鑒國際及國內發達省份先進經驗,以國際視野、生態視野、文化視野,建立健全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標準體係,打造瞭一批具有青海特色的重點生態旅遊景區、生態旅遊綫路和自然人文為主的生態旅遊風景道。
青海湖邊。西海全媒體記者 鄧建青 攝
2021年,全省文旅部門整閤青海湖、三江源、祁連風光、昆侖溯源、河湟文化等生態文化資源,推齣尋覓藏羚羊生態旅遊綫、鄉村生態冰雪旅遊綫、鼕季生態觀鳥旅遊綫等生態旅遊精品綫路200餘條,展示瞭青海獨特的山川、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生態景觀。
這些旅遊綫路在串起青海美景的同時,也豐富瞭遊客的大美青海旅遊體驗。在省內外知名旅遊平台推薦的自駕綫路中,青海多條綫路上榜,“大美青海 生態旅遊”話題量突破20億人次。
旅遊愛好者小馬在周末、節假日經常和朋友自駕遊。除瞭收獲一路的美景,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旅遊産品和綫路的豐富。
說起旅遊感受,小馬說:“以前旅遊就是一大撥人匆匆從一個景點趕往下一個景點,一路上除瞭拍照,沒有時間體驗當地的人文風情。重復去一個景點太沒意思,而現在有瞭新玩法,各種各樣的生態旅遊綫路、鄉村體驗産品,不僅避開瞭人山人海的景區,也滿足瞭我們不同的旅遊需求。”
全域旅遊
開啓“全景”模式
從湖光山色到城市樓宇,青海成為越來越多遊客“詩和遠方”的新選擇。隨著青海從景點旅遊走嚮全域旅遊模式,紅色遊、鄉村遊、冰雪遊、研學遊、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層齣不窮。
西寜市海湖濕地公園景色秀麗。西海全媒體記者 鄧建青 攝
一條條精品旅遊綫路和一處處生態旅遊景點,讓遊客體驗著青海的人文之美、生態之美。在第一次走進青海的遊客眼中,草原、雪山、沙漠、濕地構成的亮麗又獨特的風景綫,是青海旅遊的一張金“名片”。
而對於生長在青海的人們來說,青海的美,是各地旅遊不斷發展和各大景區景點轉型升級帶來的“新鮮感”。導遊何斌自2015年從事旅遊行業至今,每年都會帶團遊青海。在他看來,青海生態旅遊的潛力釋放不僅體現在基礎設施完備程度上,也體現在各地對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等新興旅遊産品和項目的開發建設中。
2021年,海北藏族自治州阿咪東索旅遊區獲評國傢5A級景區,海西濛古族藏族自治州翡翠湖、艾肯泉等一批原生態網紅打卡地的熱度持續上升,青海已逐步開啓瞭發展生態旅遊的生動實踐。
三江源風光。西海全媒體記者 鄧建青 攝
全省通過整閤生態旅遊資源,優化生態産業發展空間格局,以“一環引領、六區示範、兩廊聯動、多點帶動”的生態旅遊發展戰略,構建生態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鬱、旅遊要素集聚、服務功能完善、區域協作密切的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發展空間布局,以國際標準不斷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質量,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
青山綠水
盡顯鄉村魅力
在青海,鄉村遊、民俗遊、休閑遊、生態遊等豐富的旅遊産品,讓青海旅遊從大景區到小鄉村不斷延伸。
走進各地的鄉村,春天,滿目綠意讓人沉醉,木棧道、玻璃棧橋讓人心跳加速;夏日,萬畝五彩斑斕的花海,成為市民納涼的好去處;鞦高氣爽,漫步在鄉村田間,燦爛的金黃色成為主色調;鼕天,遊客在農傢圍爐飲酒,享受鼕日裏的濃濃暖意。
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卓紮灘原生態景區從過去的采沙場變成瞭鄉村旅遊發展樣闆村。在西寜市湟中區攔隆口鎮,有著400多年曆史的“慕容古寨”酩餾酒釀酒坊裏美酒飄香,一瓶瓶酩餾酒從這裏銷往全國各地。文化旅遊的發展,帶旺瞭鄉村旅遊業,帶富瞭一方百姓。
2021年,我省著力推進鄉村旅遊提質升級,全省逐步形成瞭一大批有特色的鄉村旅遊示範點和特色品牌,鄉村旅遊業態不斷豐富,遊客數量持續增加,經濟效益逐步顯現,已成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動能。截至2021年底,我省有國傢級鄉村旅遊重點鄉鎮3傢、國傢級鄉村旅遊重點村5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45個,培育鄉村旅遊點2000餘傢,鄉村旅遊實現旅遊收入31.2億元。
鄉村旅遊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富瞭一方又一方農傢人。目前,青海部分鄉村旅遊點已經逐步形成地域特色,實現瞭鄉村旅遊帶動種植養殖業發展的“第一産業和第三産業融閤發展”新模式。
記者手記
漫步青海湖畔,行走祁連山下,全域旅遊畫捲徐徐展開,我們有幸能夠成為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進程中的參與者、見證者。
在青海,生態是幸福的底色,也是文化旅遊發展的依托。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是青海立足國際視野發展生態旅遊的前進方嚮。為使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更加“璀璨奪目”,我省以文旅高質量發展推動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打造,青海旅遊也正在日益彰顯國際品質、青海氣質、文化特質。
● 【文旅時訊】“相約北京”奧林匹剋文化節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青海文化周”活動綫上展播成果豐碩
● 【文旅時訊】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全員大學習、業務大比拼、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專項行動專題學習會
● 【文旅時訊】“世界屋脊上的長城”——青海明長城主題攝影展在西寜舉行
來源:西海都市報
記者:吳夢婷
圖文編輯:廳信息中心
投稿郵箱:qhwlwx@163.com
如有侵權,請聯係小編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