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roline Cassels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pril 20, 2009 — 新研究認為 軍人戰鬥前的生理或心理健康狀態不佳 身心狀態不佳會增加PTSD風險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09-05-04T10:01:19+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作者:Caroline Cassels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pril 20, 2009 — 新研究認為,軍人戰鬥前的生理或心理健康狀態不佳,會使他們在退役後新發生創傷後壓力癥候群(post .....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4 22:57 編輯
作者:Caroline Cassels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pril 20, 2009 — 新研究認為,軍人戰鬥前的生理或心理健康狀態不佳,會使他們在退役後新發生創傷後壓力癥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風險增加。
一篇包括瞭5,410 名退伍軍人的大型前溯研究顯示,一開始的生理心理健康測量最低者,發生PTSD癥候群或診斷的風險達2至3倍。
主要作者、Cynthia LeardMann嚮Medscape Psychiatry錶示,就我們所知,這是首次前溯探討與新發生之PTSD癥候群或診斷有關的身、心理健康研究。本研究認為,派駐戰場前的生理或心理健康狀態不佳,與退役後PTSD風險增加有強烈關聯。
研究者也指齣,研究發現提供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態對預防戰鬥後多數PTSD之重要性的強力證據。
這項研究綫上登載於4月16日的BMJ期刊。
【開始時的心理健康是最強的預測因子】
PTSD與不佳的健康狀態和生活品質有關。不過,多數之前的研究是根據橫斷麵或迴溯資料,因此,作者指齣,使得難以確認不佳的生理或心理健康對新發生或持續的PTSD癥候群的影響。
為瞭研究此一問題,研究者使用Millennium Cohort Study這個有關軍人長期健康的21年縱嚮研究資料,其中包括瞭在2000年10月時對美國各軍種軍人隨機篩選的研究世代。
在2001年7月至2003年間,使用醫療結果研究SF-36健康調查,評估開始時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這些研究對象在伊拉剋和阿富汗進行第一次戰爭之後,在2004至2006年間獲得追蹤資料。
符閤的5,410名參與者中(在開始後與追蹤期間有派駐且進行戰鬥者), 397人 (7.3%) 在追蹤期間有新發生的PTSD癥候群或診斷;校正其他變項之後,研究者發現,開始時自我報告心理健康低於15百分位者,佔瞭戰鬥退役後PTSD的35%。
再者,作者報告指齣,新發生PTSD者有58%生理或心理健康狀態在開始時都低於15百分位。
整體來說,研究者發現,心理健康低於15百分位者,新發生PTSD癥候群或診斷風險增加3倍,生理健康低於15百分位者,新發生PTSD癥候群或診斷風險增加2倍。
【確認有風險的族群】
根據LeardMann小姐錶示,之前的研究指齣,創傷或經曆壓力時的生理過程可以被許多整閤因素如對創傷事件的認知、解釋與評估,以及所用的因應策略和其他個人與社會因素而改變。
她錶示,因此,創傷經驗前心理健康不佳者對於壓力事件的反應較差,會有負麵反應和反社會經驗。
她指齣,經曆事件前心理健康不佳,不隻會影響創傷發生時的反應,也可能影響事件後運用的因應策略。
作者寫道,我們辨識齣有風險的族群,其健康狀態似乎可以預測戰鬥退役後的PTSD可能性。理論上,這類族群應是PTSD預防計畫的對象,在暴露於壓力之後早期介入,或者甚至避免曝露於壓力事件。
美國國防部資助本研究。作者報告並無相關宣告。
BMJ. 綫上發錶於2009年4月17日。
Poor Physical, Mental Health Status May Increase PTSD Risk
By Caroline Cassels
Medscape Medical News
April 20, 2009 — Poor physical or mental health prior to combat exposure may predispose military personnel to an increased risk for new-onset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fter deployment, new research suggests.
A large prospective study that included 5410 veterans showed deployed military personnel with the lowest baseline measures of physical or mental health had 2 to 3 times the risk of having PTSD symptoms or diagnosis.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diminish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relation to new-onset symptoms or diagnosis of PTSD. This study suggests diminished mental or physical health status before combat deployment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PTSD after deployment," lead author Cynthia LeardMann, told Medscape Psychiatry.
The investigators also note that the finding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that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s essential for prevention of a large portion of PTSD after combat."
The study is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6 in BMJ.
Baseline Mental Health Strongest Predictor
PTSD has been linked to diminished health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However, 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been based on cross-sectional or retrospective data, and therefore, the authors note, this has made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ubstandard physical or mental health on new-onset or persistent symptoms of PTSD.
To investigate this question, investigators used data from the Millennium Cohort Study, a 21-year longitudinal study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military service on health. It includes an invited cohort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ll US military personnel serving in October 2000.
Using 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F-36 health survey for veteran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was assessed at baseline between July 2001 and 2003. Follow-up data were obtained between 2004 and 2006, after study subjects had their first combat deployment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Of 5410 eligible participants (deployed between baseline and follow-up and reporting combat exposures), 397 (7.3%) had new-onset symptoms or diagnosis of PTSD at follow-up. After adjustment for all other variables, the researchers found military service members who were below the 15th percentile for self-reported baseline mental health accounted for 35% of the incidence of PTSD after combat deployment.
Furthermore, the authors that reported 58% of those with new-onset PTSD fell below the 15th percentile for mental or physical health at baseline.
Overall, investigators found a 3-fold increase in new-onset symptoms or diagnosis of PTSD among those below the 15th percentile of mental health and a 2-fold increase of new-onset PTSD symptoms or diagnosis of PTSD among those below the 15th percentile of physical health.
At-Risk Population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Ms. LeardMann, previou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during traumatic or stressful experience may be shaped by a multitude of integrated factors, including perce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umatic event, as well as coping strategies used and other personal and social factors.
"Therefore," she said, "individuals with diminished mental health prior to a traumatic experience might be more likely to react poorly to the stressful event, including having a negative response and dissociative experience."
She added that having diminished mental health prior to the event may not only affect the reaction while the trauma is occurring butpossibly the coping strategies used after the event.
"We have identified an at-risk population whose functional health seems to predict vulnerability to PTSD after combat deployment. In theory, such a population could be targeted for PTSD prevention programs, early intervention after exposure to stress, or even protection from stressful exposures, when possible," the authors write.
The study was fund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The authors report no disclosures.
BMJ.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7, 2009.
|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身高低於多少就算矮???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3-13 18:44 編輯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發過類似的帖子~
隻不過我真的還滿想知道~
離開颱灣已經有幾年瞭~ 有時上網看到說180cm以下就算矮~
很想知道各位對身高的標準是幾公分???.......
較新的抗癲癇藥物降低癲癇病患心髒血管疾病風險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5 20:47 編輯 作者:Janis Kell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March 19, 2009 — 將癲癇病患的抗癲癇藥物從較舊的,會誘發細胞色素P450的,轉換為較新的,不會影響這個酵素的藥物,可能戲劇化地降低心髒血管疾病風險。
賓州費城Thomas Jefferson大學的研究者們,將研究結果於3月18日綫上發錶於美國神經學期刊,內容包括34位癲癇病患,從phenytoin或是carbamazepi.......
輔以Imatinib可以降低GIST復發風險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7 22:54 編輯 作者:Roxanne Nelson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March 25, 2009 — 根據綫上登載於3月18日Lancet期刊的一篇報告,輔以imatinib mesylate(Gleevec,Novartis藥廠)可以改善胃腸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病患完整切除後的無復發存活。
Imatinib的此一用途 — 預防GIS.......
輔助化療可以治療大腸癌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2-27 10:38 編輯 作者:Nick Mulcah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February 4, 2009 — 對第二期和第三期大腸癌術後患者而言,使用輔助化療是可以有較高的治癒率或隻是延遲腫瘤復發?
這個長久以來問題的解答似乎是可以,輔以fluorouracil為基礎的治療治癒瞭一些病患;這是綫上登載於1月26日臨床腫瘤期刊中,針對18篇隨機臨床試驗、超過20,800名病患的新統計分析結論。
.......
輔助肺癌化療 紅麴萃取物見效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27 23:42 編輯 紅麴不僅可降低血壓及膽固醇,國內的動物實驗研究還發現,紅麴萃取物與肺癌化療、放療閤併輔助使用,可使腫瘤縮小一半以上,但人體是否有同樣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中華民國癌癥醫學會與颱灣保健食品學會昨日舉辦「食品及化學癌癥預防國際會議」,颱大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所長潘子明在會中報告,紅麴從古至今就具藥用與食用雙重保健功能。
實驗先在實驗鼠身上植入肺癌細胞,使實驗鼠罹患肺癌,在為實驗鼠進行治療的同時,在飼料中,添加2.......
輕微中風
想問問這不知吃膠囊裏有納豆.紅景天.紅麴.外還有啥較好的成份較有效/.?不知那種産品較好/.還有那個什麼fu代錶啥單位/.吃這個不知會不會跟藥物衝突/......lsc0019
問醫生吧... [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2-23 23.......
輕微中風 3至6個月復健黃金期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09-7-28 21:48 編輯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23日電)行政院衛生署嘉義醫院今天錶示,1名中年男子日前輕微中風就醫,初期積極復健,1個月後能下床行走;中風發生3至6個月內是復健黃金期,少量腦齣血中風病人,復健效果佳。
嘉義醫院復健科醫師葉書銘指齣,有1名50歲的男子,日前因急性齣血昏迷,送醫急救,檢查發覺腦齣血量小於10CC,腦神經外科醫師評估不需開刀,由他接手治療。
他說,病患中風第一週,意識不清時,就開始復健,做翻身、關.......
輕微解尿睏難 竟是攝護腺癌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4 13:26 編輯 (自由 04/03 04:09記者劉曉欣/埔心報導) 男人上瞭年紀,不要以為不菸不酒就沒事,彰化縣一名64歲李姓男子因下腹部疼痛,有輕微解尿睏難就醫。抽血檢查纔發現是攝護腺癌第一期;醫師錶示,攝護腺癌沒有徵兆,50歲以上男性都應該定期抽血檢測前列腺抗原指數。
這名平日務農的李姓男子告訴醫師,他的身體硬朗、作息規律、飲食清淡、多魚少肉,雖然已升格當阿公,但解尿也沒有「滴滴答答」或是頻尿的情況,最近卻發現下腹部疼痛,解.......
轉大人
本帖最後由 b8303053 於 2009-4-29 18:55 編輯 不知小孩何時可以開始吃轉骨配方-中醫的.請賜教.謝謝........
轉貼:龍骨“生病”痛起來要人命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6-7 23:38 編輯 龍骨“生病”痛起來要人命
大字 標準 小字 2009-05-30
李昆興談骨質疏鬆癥防護及治療
【記者莊守生/高雄報導】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癥已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病,以骨質密度狀況推估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癥的盛行率約為30%,依健保紀錄,發生髖骨骨摺的老人,一年內之死亡率女性約15%,男性則高達22%,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李昆興醫師錶示,臨床上病人多因為突發性骨摺疼痛.......
辦事受驚嚇 嚴重恐中風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24 20:55 編輯 〔自由 05/23 04:09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高雄市小港醫院泌尿科主任王起傑錶示,大部分男性「辦事」辦到一半突然軟掉,都是因為受到突然的驚嚇,交感神經分泌大量腎上腺素,造成血管突然收縮,而使生殖器癱軟。
所謂突然的驚嚇,諸如警察到賓館臨檢、車震遭外人窺視、偷情被發現等情況都有可能;有些男性原本性慾高漲,看到女生沾血的衛生棉,也會突然軟掉。
王起傑強調,有一種情況例外,有高血壓或膽固醇偏高的男性,因為.......
辦公坐姿不良 當心脊椎病變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7-11 09:40 編輯 〔(自由 07/11 04:09) 記者邱紹雯/颱北報導〕許多上班族或電腦族長時間久坐工作,日積月纍造成腰痠背痛、脊椎病變,追究原因可能是辦公椅使用不當惹的禍,包括椅子隻坐前緣、腰靠背枕、聳肩敲鍵盤等皆是錯誤觀念,學習正確使用辦公椅,調整正確坐姿,可讓工作事半功倍。
近來國內醫療機構統計發現,骨刺已非中老年人的專利,現在逐漸好發於20多歲的年輕族群,特彆是上班族長時間工作,坐姿不良,或是久坐一張不適當的座椅,都容.......
辦公室 局部塑身操 不佔空間 不耗費時間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7-28 20:05 編輯 瘦身運動
辦公室 局部塑身操
不佔空間 不耗費時間
夏天到瞭,穿上清涼的衣服,卻發現身材走樣。我們請運動教練告訴你,如何在辦公室有限的空間裏做簡單的局部伸展運動,每次隻要15分鍾,不僅可以提振精神,又可雕塑身材喔!
報導╱楊琇雯 攝影╱黃天佑
肩頸伸展
適閤:容易肩頸痠痛的人。做以下這些動作時,不要穿太高的鞋子就可以做,同時要找張沒有輪子的椅子。
Step1
雙手嚮後反.......
辯證行為治療法 可降低精神疾患自殺次數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8 23:10 編輯 (自由 04/08 04:09記者鍾麗華/颱北報導) 邊緣性人格患者經常自殺、自傷,甚至有病患一天自殺3次,颱北馬偕醫院兩年多前引進「辯證行為治療法」,大幅降低自殺、自傷次數,甚至有患者治療後,一年都不用藥物控製。
自殺已連續7年進入國人十大死因,去年奪走4406條人命。馬偕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去年該院追蹤管理的自殺危險個案高達1671人,比95年的910人,成長瞭83%。而馬偕今年3月以來,承接颱北縣自殺防.......
近期發生心肌梗塞之後 所有運動都是安全有效的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4-4 00:36 編輯 作者:Laurie Barclay, MD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March 19, 2009 — 根據3月16日循環期刊綫上發錶的一篇隨機控製試驗,各類運動(有氧、耐力型、或混閤型)對於最近發生心肌梗塞之後的病患,都是安全有效的內皮細胞機能失調校正策略。
瑞士Clinique Valmont-Genolier的M. Vona醫師等人寫道,在冠狀動脈疾病,運動訓練(exercise tr.......
近端肱骨粉碎性骨摺------急!
我的右手臂因車禍造成近端肱骨粉碎性骨摺,已接受手術復位併互鎖性加壓型骨闆固定,現已動完手術22天瞭,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
1.醫生在我齣院時對我說,要我自己多活動肩關節作復健,我怕自己在無知的狀況下又使骨摺處二度傷害,請知道的各位大大們說明該做哪些動作?.......
近視手術?醫學界的一個陰謀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24 21:31 編輯 在當前,我國近視眼發病率超過30%,而在中學生中,其發病率超過一半,而在大學生中的發病率竟高達74%!針對這一問題,齣現瞭一種治療近視眼的方法:LASIK。LASIK激光手術作為最近風靡一時的治療近視眼的方法,從1997年開展第一例LASIK手術以來,至今為止,全中國約有幾百萬例病人實施瞭這一手術。LASIK能在短時間內使患者提高瞭視力,從而吸引瞭成韆上萬迫切想要摘除眼鏡的人。然而,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是對這一手術一無.......
迷走神經刺激術 少年癲癇大幅改善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3-29 06:52 編輯 (中廣 03/27 19:05) 屏東一名十七歲歐姓少年,小三時,感冒高燒併發腦炎,留下癲癇後遺癥,動輒掛急診,嚴重時,一天發作三次,眼神渙散,失去意識,每次約一分鍾,父母很心疼,休學一年,到處求醫,去年輾轉到颱中榮總就醫,以迷走神經刺激術,抑製腦中不正常放電,病情大幅改善,愛運動的少年,終於找迴籃球夢。(寇世菁報導)
歐姓少年主治醫師、颱中榮總醫師李旭東說,迷走神經刺激術有彆於開顱手術部位在大腦,這項手.......
追求完美側麵並不難 微晶瓷塑型時效長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9-11 18:01 編輯 注射型美容由於方便、效果較快,所以逐漸受到愛美女性的重視。去年底纔通過衛生署核準的醫學美容填充物微晶瓷(Calcium Hydroxyapatite),由於持久性跟塑型效果都優於玻尿酸,目前已經是午休美容諮詢與注射的大熱門。醫學美容專科醫師王佩瓊錶示,從膠原蛋白、玻尿酸到微晶瓷,不斷改善注射填充物的缺點,尤其微晶瓷含鈣的成分比較不容易被吸收,用於隆鼻的效果十分顯著,比起過去使用矽膠、Goretex等填充物的效.......
送子鳥親親 淺談新生兒皮膚問題
(自由時報) 生個健康又漂亮的小孩,是世間父母自古以來不變的願望。又因為皮膚是佔人體最大麵積、也最易觀察到的器官,因此若看到自己的小寶貝在齣生後,皮膚有一些問題,特彆容易造成新手父母的緊張焦慮。
鮭魚紅斑(Salmon patch) 則是其中一種相當.......
這個算腹肌嗎@@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9-11 18:02 編輯 最近用滾輪阿 小有成就瞭....跑齣最上麵兩塊的腹肌 可是阿....那兩塊的中間上麵一點 胸肌的中間下麵一點 也有一塊...那是腹肌嗎?
我問人說 那邊應該不會有肌肉吧..會不會身體齣問題
我看瞭很多肌肉男好像也沒有耶 需要看醫生嗎?.......
這樣的身高... 體重OK嗎??
我今年17....
感覺有點幼齒吼= ="
但是還是有點擔心將來的身材會走掉...
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標準體重?
180cm 69kg
最近有開始練肌肉瞭..........
這樣需要在減嗎? 健身的身體沒感覺瞭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8-5 18:52 編輯 小弟 我 173公分 73~75公斤 這樣 還需要減肥嗎?
我想健身..需要點肉 不知太多 還太少= = 目前練起來 有點形狀瞭
可是 練到現在1個半月瞭 感覺肌肉捏起來沒之前硬(結實)= = 我都有練 沒偷懶喔.. 怎會這樣 我適用啞鈴練(13磅的)
前幾個禮拜 練起來 都很有感覺 現在.......
速養療討論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9 00:15 編輯 速養療是由美國百特公司(Cambridge Nutraceuticals)製造屬於醫藥級的産品,臨床上為專業人士廣泛採用的左鏇麩醯胺酸製品。百特公司錶示,在正常情況之下,人體內能自行製造左鏇麩醯胺酸和從飲食中獲取左鏇麩醯胺酸的量,足以應付人體所需要左鏇麩醯胺酸的量。但當人體遭受病變,如癌癥患者接受化學或放射療法、大麵積燒燙傷的病人,開刀或長期住院病患需要全身靜脈注射營養劑的病人,此時其體內所需要左鏇麩醯胺酸的量,.......
連假狂上網 女子眼皮黏眼珠急求醫
連假狂上網 女子眼皮黏眼珠急求醫
更新日期:2009/02/03 11:35
春節連續九天假期,部份民眾狂上網,後遺癥也開始齣現.嘉義市一名33歲女子,長期緊盯電腦螢幕,加上坐息飲食不正常,導緻眼睛疼痛,每天睡醒時,眼皮緊黏眼珠,一開眼就痛得要命.......
連天後都會有的毛病-成人疝氣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5 08:50 編輯 更新日期:2009/03/16 15:44 【中時健康 陳怡君/颱北報導】
疝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較常發生在男性身上,其中以腹股溝(俗稱鼠蹊部)最為常見,罹患腹股溝疝氣以小孩及中老年佔多數。小孩多為胚胎發育過程問題,原該縮小或封閉的缺口仍然是寬大的開口;老年則是因為腹肌及筋膜退化,變薄弱或鬆弛造成缺口,加上腹壓增加,使腸子及內髒而被擠壓滑齣腹腔外進而形成疝氣。疝氣當然不是隻有發生在男性身上 ; 西洋流行音樂天.......
週期保養三部麯 28天的肌膚秘密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5 08:35 編輯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9/03/20 04:09
記者林欣若/颱北報導
女人的肌膚狀態,會隨氣候、保養習慣、生活態度而改變,除瞭這些有形的變相,專屬於女人的肌膚秘密,還有生理期。肌膚代謝的週期約為28天,和女性生理期相當,若能掌握肌膚的週期變化,保養將事半功倍。
生理期的不適,往往令人心浮氣躁,在忙著解決腹悶、全身痠痛的同時,許多人忽視瞭肌膚保養,肌膚專傢將肌膚分類為乾性肌膚、油性肌膚、混.......
週末身心 排毒計劃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24 21:00 編輯 排毒,
全世界最夯的健康話題之ㄧ。
年初,英國科學傢和營養師學會聯手踢爆排毒産品內幕。他們分析市售15種排毒産品,從淋巴引流、排毒水、藥丸到麵膜等,結果發現並無排毒效果。
超過600位英國的營養師連署發錶聲明指齣,「沒有一種特彆的藥物、飲料、貼片或乳液可以達到神奇的排毒效果。」要啓動身體天然的排毒功能,不是靠商品,而是從自身開始做起,譬如由飲食、運動去調整並持續成為習慣,纔能讓人遠離病痛。歐美各地,已有多人實行.......
運動可能對非酒精性脂肪肝髒疾病病患有益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8-6 00:11 編輯 作者:Laurie Barclay, MD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July 21, 2009 — 一項發錶在7月肝髒學期刊的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可能對非酒精性肝髒疾病(NAFLD)病患有益,且獨立於體重變化之外。
澳洲雪梨大學與Wsetmead醫院的Alexis St. George寫到,非酒精性脂肪肝髒疾病以肝髒酵素升高、軀乾肥胖、以及胰島素抗性錶現,這種疾病越來越常見。目前並沒有關於運動量.......
運動後吃玉米片加牛奶 有助強化肌肉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15 23:05 編輯 更新日期:2009/05/15 00:05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4日專電)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專傢指齣,運動後食用早餐玉米片加脫脂牛奶,有助強化肌肉,效果不亞於飲用運動飲料。
研究人員安排8名男性及4名女性禁食12小時,之後騎單車2小時,再立即飲用運動飲料。
5天後,這12名參與者重復禁食與運動的活動,但運動後改為食用全麥玉米片加脫脂牛奶。結果發現,玉米片配牛奶有助強化肌肉。
參與研究計劃的.......
運動後多久纔能進食呢?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7-21 23:23 編輯 騎魔姿勢佳上麵查瞭很多相關的知識,
可是議論紛紛眾說紛紜,
不知道到底運動後是要馬上吃東西還是過幾十分鍾後纔能進食呢?.......
運動時常受傷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09-3-31 12:40 編輯 請問一下站上的先進們
個人喜愛單車運動,不過每每在運動過後經常肌肉拉傷
之類的,讓我一直睏惑
我運動前都有熱身喔!!
有人跟我說好像是身體裏麵缺少瞭某種維生素還是什麼的
請問站大先進可告知一下嗎?
謝謝.......
運動紓壓 打敗女強人癥候群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5-18 09:02 編輯 (自由 05/17 04:09文) 對男人來說,權力是最好的春藥。但我看來,權力卻是女人的毒藥。因為權力帶來的雄性荷爾濛,會使女強人變醜。
我常在診間裏看到一種女人,我稱她們是得瞭「女強人癥候群」。在我看來,在馬路上奔忙的女人裏,10個裏有10個是「女強人」。
她可能是拿不到訂單、被客戶嫌東嫌西的業務員,也可能是證券公司的營業員、賣西瓜汁的老闆娘,或是跑新聞跑得喘籲籲的女記者,也可能是傢庭主婦。
很多.......
運動舒緩8種痠痛癥狀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5 09:13 編輯 頸椎癥候群
泛稱所有發生在頸部周圍的不適,例如頸部筋膜炎,大部份是因為長期頸椎處於不正確的姿勢下,肌肉緊綳所導緻。不分年齡和族群,經常忘記變換姿勢者都有機會發生。
癥狀:
疼痛從後腦勺的頭骨下緣開始,往下延伸至兩側肩胛骨內側和中央部位椎骨旁的肌肉,有些人還會閤併有頭痛的癥狀。
自我保健:
局部熱敷、適當的休息、使用頸托或護頸圈。
轉動頸椎運動
可以活化脖子四周的肌肉,避免頸部肌筋膜炎和肩膀的上.......
運動計畫降低偏頭痛發生率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4-30 14:47 編輯 作者:Allison Gande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pril 15, 2009 — 一項運動計畫證實在降低偏頭痛頻率以及改善生活品質上是有潛力的;即使運動可能誘發部分偏頭痛,但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有氧運動介入可能耐受性良好、甚至能改善預後。
主要作者來自瑞典哥德堡Cephalea頭痛中心的Emma Varkey博士在一項新聞稿中錶示,當還不清楚偏頭痛病患的最佳運動量時,我.......
過瞭25歲,想豐胸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9-13 22:57 編輯 請問一下,年過25瞭
還可以豐胸嗎?
因為我想要有C~D罩杯
目前纔B~C.......
過勞+焦慮 當心引爆內耳淋巴水腫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8-1 14:07 編輯 (自由 08/01 文/李宏信) 內耳淋巴水腫的病理與青光眼非常相似,因此有「內耳青光眼」之稱,它會引發耳鳴、眩暈及重聽,又因是梅尼爾醫師最早發現而聞名於世,故凡有上述3大癥狀皆統稱為梅尼爾氏癥。此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常檢查不齣病因。
內耳是由管狀的蝸牛體及3個半規管所組成,內含有淋巴液且互為相通。外界聲音音波振動蝸牛體內的淋巴液及神經毛細胞,再傳入腦部而有聽覺,若有病變則會耳鳴及重聽;「三半規管」是由3個.......
過半猝死案 心血管疾病奪命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7-21 23:46 編輯 〔(自由 07/21 04:09) 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新竹地檢署初步統計,近年相驗案件中,每10件原因不明的猝死案,有7成疑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經解剖,更有過半被確定,就是死於心血管疾病。
生前幾無跡象 衍生醫療糾紛
但是這類的往生者,生前幾乎都沒有任何跡象,也未曾就心髒方麵的疾病看過醫師,突然撒手人寰,造成傢屬難以接受,因而衍生不少無解的醫療糾紛,乃至司法訴訟等。
新竹地檢署錶示,4、5年前,新.......
過度使用牙綫棒 貝齒變蛀牙
過度使用牙綫棒 貝齒變蛀牙
華視CTS 日期:2008/12/15
很多人習慣用牙綫、牙簽剔牙,不過小心使用不當,剔齣一口爛牙!颱南一名婦人過度使用牙綫棒,半年下來把牙齒鋸齣凹槽,蛀瞭十顆牙。
吃飯完來根牙簽或是牙綫棒是很多人覺得的飯後習慣,不過.......
過度飽食=慢性自殺
本帖最後由 p11111 於 2009-4-1 23:29 編輯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306 09:06:10, 颱北)九點吃早餐、十二點吃午餐、下午三點吃下午茶、晚上七點吃晚餐、睡前又要吃點宵夜,你可知道,吃太多可能會是慢性自殺嗎?
空腹力喚醒自癒能力
日本知名醫學博士~石原結實,近期提齣瞭<空腹力>的養生概念,他指齣現代人生病的許多原因,都是因為吃太多!而要喚醒體內沉睡的自癒能力、甩去危險脂肪贅肉,鍛練「空腹力」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石原結實進一步提到,「空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