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022, 5:15:54 PM
作者/小稚
在很多父母眼中,能夠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幫助自己的子女,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這個世界上的感情,如果非要挑齣一種來訴說其純粹性的話,我想父母親情在很大概率上,會排在第一位。
當然,我說的是普遍情況下,肯定也會有特殊案例存在。
但與此同時,父母也要明白一件事: 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感情,其實都講究一定的分寸感,所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差不多也是這個道理。 作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是很自然的事,但有些事能幫,有些事卻不能幫。
提醒各位:等到人老瞭,退休後,手裏再有錢,也不能幫子女3種忙,免得害人害己。
01.不要幫子女還不正當的債務;
關於這個結論,我身邊有一個特彆典型的案例。
我媽有一個朋友,現在夫妻兩個人都快60歲瞭,原本做著小生意,手裏也有一些存款,生活一直不錯,因為兒子的不爭氣,一下子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生所有的期盼都沒瞭。
他們的兒子,前些年的時候因為賭,輸瞭不少的錢,據說先上綫下都有,問題是這筆錢他們兒子自己壓根拿不齣來,兩個人不忍心,就幫著兒子把這筆錢還瞭,而且是悄悄還的,沒敢讓兒媳知道,害怕影響兩個人的感情。
在他們的想法中,認為自己這次幫著兒子把錢還瞭,應該他就知道錯瞭,以後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會迴傢好好和老婆過日子,錢掙得少一點也沒事,隻要不去做那種發大財的美夢,渴望天上掉餡餅的事,踏踏實實就行。
他們兒子答應得好好的,結果不到半年,據說再次欠錢瞭,還是因為賭。
其實這個時候,周圍的不少人,都在勸他們兩個人不要再給兒子還錢瞭,既然是他自己欠的,就讓他自己想辦法,不然你們總是兜底,他壓根沒有感受到壓力,以後還是會犯的。 本來他們想瞭想,感覺也有道理,所以一開始沒有幫著還,但後來他們的兒子有一天給母親發瞭一條信息,話裏行間都是很消極的話,作為母親,她被嚇到瞭,害怕兒子真的想不開,所以還是幫著還瞭。
此後,這事就沒有一直結束,我時不時聽我媽說起,他們兒子再次欠錢瞭,而他們作為父母,依舊在幫著兒子填這個無底洞。
他們兒子也並沒有很感激,在傢裏脾氣還不好,經常和父母吵架,說去外麵打工掙錢,但一年到頭迴來,手裏基本一分錢都沒有,就連齣門的路費都要找他們拿。其實,一開始,他們的兒子還真沒這麼頹廢,現在完全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態度。
不要幫子女去還不正當的債務,因為多數情況下,這個行為不會讓其受到感激,也不會改變其想法,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變本加厲,還瞭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這筆錢不是自己努力掙來的,孩子不知道有多難,但想到虧進去這麼多錢,就會産生翻本的心思,所以就一直周而復始。
02.不要幫子女擔起屬於他們的人生;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要擔起的責任,做齣什麼選擇,自己就要扛起相應的後果。
父母關心子女,希望看到他們過得好,這很正常, 但一代有一代的使命,任何人都不可能代替彆人去過生活,更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去擔起他人的人生,作為父母,尤其不要逞強。
你以為你是為瞭孩子好,實際是害瞭孩子。
我傢裏有個親戚,傢裏條件一直不錯,比較慣著兒子,她兒子讀書不多,初中沒有畢業就齣來工作,這些年也沒學到什麼本事,他就想做那種輕鬆錢也多的工作,所以一直沒有找到閤適的,工作這件事,就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但依著傢裏父母的幫助,日子依舊過得很好。
前些年的時候,這個親戚的兒子結婚瞭,他們另外給兒子買瞭房子和車子,車是全款,房子付的首付,希望兒子自己去還房貸。結婚後,她的兒子不但無法負擔起房貸,就連兩個人的基本生活費,都有點拮據。
主要是她的兒子花錢太大手大腳,婚後依然經常齣去和朋友吃飯,一吃就是七八百上韆,也好麵子喜歡搶著結賬,所以結婚以後,依舊有事沒事就找她這個母親轉點錢,她少的時候三五韆的轉,多的時候轉過上萬。
兒子一傢人的生活,包括有瞭孩子以後,基本是他們一直在補貼,給孩子買各種東西,甚至包括幼兒園的學費,也是他們在繳。
現在,他們兩個人很擔心吧,主要是自己歲數逐漸也大瞭,不能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去拼命做事掙錢, 看著周圍的同齡人,都已經退休在享受生活,而他們依舊不敢停下來,因為他們要撐起兩個傢,心裏不免感到難過和委屈。
但他們已經這樣做瞭很多年,前段時間一說讓兒子自己好好掙錢,他們以後不幫瞭,結果兒子兒媳意見都特彆大,因為他們都習慣瞭,認為是理所應當,突然一下子變卦瞭,能願意纔怪?
作為父母,不要去擔起孩子的人生,這不是為瞭他們好,而是在慣壞他們,甚至無法讓他們實現真正的獨立,這纔是最可怕的事。
03.不要把養老的錢全部耗空;
人老瞭,手裏有一筆養老錢的話,最好還是自己存著吧,這是給自己未來的保障。
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就算是父母親情,也不一定是你對我好,我一定就對你好,這中間實在可以有太多的變數。 說句紮心的話,唯有利益,可以永遠在任何關係裏,都保持著該有的積極作用。
人活著,還是為自己多想一想,如果不是涉及到一些關乎生命的大事,不要輕易為瞭孩子,把自己的養老錢全部掏空,隻是依靠良心讓孩子去做選擇的話,在一段親情關係裏,作為父母同樣會顯得很被動。
老瞭以後的幸福,不管孩子孝順與否,你都要盡可能為自己鋪好前方的路,這比什麼都靠譜。
-END-
和每個來這裏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