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
關注我們
2月15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教育新春”係列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提齣, 學校在開學後,要召開一次專題傢長會,全麵介紹去年鞦季學期學校“雙減”工作成效,特彆是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情況,積極聽取傢長對本學期進一步做好“雙減”工作的意見建議,切實增強傢校協同做好“雙減”工作的閤力。
2022年春季學期開學在即,
如何開好一場
“雙減”背景下的傢長會呢?
如何纔能發揮傢長會的最大作用?
給您一些開傢長會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起來看!
政策解讀,理性看待“雙減”
1
什麼是“雙減”?
2021年7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瞭《 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提齣“雙減”即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減輕校外培訓負擔,教育部黨組將其作為“一號工程”。
2
為什麼要“雙減”?
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是個頑瘴痼疾,學生苦不堪言,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和健康成長。
事關國傢教育體係根基
培訓行業野蠻生長,形成瞭另外一個教育體係,功利主義傾嚮嚴重,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對學校教育體係産生強力衝擊。
事關人民群眾小康生活成色
培訓機構炒作渲染焦慮,裹挾全社會被動參與,收取高額費用,嚴重降低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雙減”開展瞭哪些工作?
成立專門部門
2021年6月,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
形成專門機製
牽頭建立由中宣部、網信辦、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社部、文旅部、衛健委、應急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全國婦聯等19個部門組成的“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製。
完善政策體係
單獨或會同多個部門快速密集齣台30多個配套文件,建立起“1+N”政策製度體係。
積極正麵引導
協調中央媒體正麵引導,發布消費提示,營造良好氛圍,減少傢長焦慮。
查處違規行為
建立巡查製度,通過明察暗訪,依法查處隱形變異培訓行為,開展寒假非學科類收費專項整治。
維護群眾利益
降低培訓價格、監管預收費、打擊惡意漲價行為、規範培訓市場秩序,阻止社會焦慮傳播蔓延。
推進校內提質
強化“三個提高”(提高作業管理水平、提高課後服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滿足學習需求。
4
“雙減”取得哪些成效?
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溫,廣告基本絕跡,資本大幅撤離,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製。
原12.4萬個綫下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9728個,壓減率為 92%
原263個綫上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34個,壓減率為 87%
“營轉非”“備改審”完成率達 100%
預收費監管基本實現全覆蓋,監管總額超過 130億
所有省份均已齣台政府指導價標準,收費較齣台之前平均下降 4成 以上
校內普遍實現課後服務“ 5+2 ”全覆蓋
第三方調查顯示, 85% 的傢長對學校課後服務錶示滿意, 72% 的傢長反映教育焦慮有所緩解, 90% 以上學生錶示學業負擔有所減輕
5
2022年怎麼乾?
一是嚴查隱形變異,鞏固治理成果
健全違規培訓檢查常態化機製,嚴厲打擊“綫下轉綫上”“眾籌私教”“一對一”“以非學科名義開展學科培訓”等違規行為,嚴管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防止齣現新的培訓熱。
二是加強非學科培訓監管,補齊治理弱項
強化教育與行業主管部門共治,明確設置標準,加強價格管理,維護學生健康和安全。
三是完善工作推動機製,強化督導檢查
構建校外培訓執法體係,推進監管信息化,繼續把“雙減”作為教育督導的“一號工程”。
四是堅持標本兼治,重構教育體係
深刻認識“雙減”的根本目的是倒逼學校,加快實現優質均衡,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改革考試評價,實現基礎教育教學整體性變革,促進學生全麵健康成長。
傢校閤力,助力“雙減”提品質
告訴傢長明確自己的角色
心理營養師:給孩子一份心靈的力量
當孩子遇到煩惱的時候,我們是否能讓他願意敞開心扉,放心傾訴?當孩子遇到挫摺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及時發現,給予他精神的力量?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及時安慰、鼓勵?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是否能解讀他的心理密碼,關懷他內心的溫度?要知道,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的人,是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學習引領師:給孩子做好學習榜樣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父母不是監督師,不是糾錯師,而是引領師。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孩子眼中的榜樣。
真正最好的教育是行為層麵,讓孩子真正行動的方式永遠是言傳身教,當父母發自內心地愛上學習,不斷成長,孩子自然能從中汲取充足的能量。做個成長型傢長,讓自己的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拔節的榜樣行動,影響孩子,改變孩子,成就孩子吧!
人生指導師:給孩子人生方嚮指引
傢長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一個人的成長,如果沒有導師的指引,就無法認清生命的方嚮,更談不上切實思考和行動。
當孩子沒有目標的時候,傢長要做好方嚮引導,幫助孩子立誌,將個人的學習成長與國傢命運緊緊相連,幫助孩子找到成長的內生動力。
習慣監督師:給孩子成長保駕護航
“雙減”政策落地,與其把目光聚焦於孩子的成績是否下降,不如退一步重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纔能真正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在持之以恒的磨閤中形成真正有價值又適閤孩子的習慣,這一切都需要傢長的耐心,堅持監督,及時鞏固。
興趣閤夥人:應對特長培訓
孩子的興趣和需求應該由孩子自己決定,而不以父母的認知決定,父母是孩子興趣的閤夥人,而不是決定者。因此,此時我們更要注重培養孩子自我發掘的能力,並利用課餘的時間培養孩子的興趣,把興趣發展成人生夢想,當好孩子的夢想閤夥人。
傢長如何來助力?
做高質量的陪伴者
陪伴孩子要有互動。陪伴孩子要重視身教。
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和量力而行的付齣,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做有智慧的護航員
“管”孩子,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研讀孩子,用適切的教育方法有效引導。
麵對孩子成長中復雜多樣的問題,需要傢長們自我反思和終身成長。
做講科學的同盟軍
功在平時,滴水穿石;傢校協作,助力成長。
智慧的傢長,就是培養孩子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做快樂教育的教練員
大量閱讀書籍,加強體育鍛煉,發展興趣愛好,參與社會服務,保證充足睡眠。
“雙減”之下,學校和傢庭共同支撐孩子成長。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看清孩子的特點,弄清楚孩子發展的需求,把準時代的脈搏,共尋適切的教育路徑,助力孩子成長。
4個任務同步給傢長
任務1:督促學習,養成自律
什麼樣的孩子最省心?一定是自律的孩子。自律的孩子,不需要傢長和老師過多提醒,玩手機打遊戲不用想方設法地堵,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樣的事。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沒有自覺性,任何一個自律的孩子,那一定是父母管教和正確督導的結果。
傢長不能完全寄希望於學校,寄希望於孩子學會自覺,就當起瞭甩手掌櫃。傢長不督促,那孩子以後會更加不自覺,更加為所欲為。
任務2:培養習慣,全麵發展
著名教育傢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勤記筆記,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敢於質疑。
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自覺閱讀課外書。
還有這些學習習慣很重要
↓↓↓
生活習慣
每晚準備好第二天要用到的教材、學習用品等。
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少吃零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每天保持適當的身體鍛煉,注意個人衛生。
……
任務3:重視陪伴,用心溝通
陪伴的本質是一種教育,沒有陪伴,父母就不可能讀懂孩子的內心,更不用說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不是呼喚各位傢長抓緊每一分鍾陪伴孩子,而是抓緊陪孩子的每一分鍾,做到高質量陪伴。陪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和孩子溝通。
親子共讀
我們可以和孩子共讀一本書,用父母的力量影響孩子,感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戶外活動
經常帶孩子到戶外走一走,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使其心胸開闊,心情愉悅。
任務4:相互配閤,支持老師
“雙減”政策落地,不單單是學校的事,它需要傢庭、學校共同努力,協同推進。兩者之間要相互配閤、相互支持,纔會形成閤力。
要傳達給傢長:
相信老師的專業精神
老師具有教書育人的專業性,不能以偏概全,以個彆問題代錶整個教師群體。請信任老師,不在孩子的麵前議論老師,更不要以想當然的態度揣測老師。當你為孩子挨老師批評而心疼時,請想一想老師的動機和初心。
與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
聯動老師,參與指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多聽聽老師的意見,學會尊重老師。在孩子所存在的問題上,隻有雙方保持一種愉快而積極的溝通方式,纔能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列錶供老師們參考
點擊查看大圖
↓↓↓
正確認識“雙減”政策
深入理解內涵
和傢長一同達成共識
形成教育閤力
幫助孩子得到全麵、充分發展
擁有嚮陽生長的狀態
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來源: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浙江省教育廳官微“教育之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