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於和偉站在白玉蘭奬的頒奬台上,彼時,他因為一部
《覺醒時代》
而拿下瞭最佳男主角,成瞭一位名副其實的
“影帝”。
“榮幸之至、欣喜若狂”這是他領奬時用的字眼。
然而
看似風光無限的背後,實則非常不易。
眾所周知,於和偉是演藝圈中大器晚成的典例,直到46歲時,纔憑藉著一部《軍師聯盟》成瞭全網爆火的老戲骨。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其實他的成功還離不開一位“偉大”的賢妻——宋林靜。
“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始終都不離不棄。”這,便是宋林靜的最可貴之處。
01:苦難與奮鬥
於和偉是遼寜撫順人,傢境雖貧寒,但人丁興旺。
作為傢中的老幺,他前麵還有三個哥哥與五個姐姐,在彼時物質尚不豐富的七十年代,要養活9個孩子的壓力可想而知。
況且,母親生下他時已是45歲的高齡,産後又元氣大傷,根本就沒有充足的奶水,所以於和偉剛降生在世界後,就要麵臨“餓死繈褓”的危機。
幸運的是,於和偉齣生之後,他24歲的大姐被發現懷有身孕,且已有數月之久。
大姐産下女兒,就立馬將幼弟接過來當作自己的孩子哺乳。
“大姐非常疼我,甚至超過瞭她自己的孩子。”
所謂長姐如母,這想必就是最好的詮釋瞭。
然而令於和偉一生抱憾的是,大姐在他大學時患上瞭肺癌晚期,不要說報答對方瞭,就連最後一麵都未能見到。
於和偉的童年亦是艱辛無比,在他3歲時,已50歲的父親因勞成疾,突發疾病在送往醫院的路上病逝瞭。
養活一傢的重擔,落在瞭種紅薯的母親,以及剛生下孩子的大姐身上,彼時,已是於傢的至暗時刻。
經濟窘境下,正值青春年少的哥哥姐姐們相繼輟學,迴來乾活養傢,但他們也不約而同地達成瞭一個共識:
無論如何,不能讓幼弟再走他們的老路!再苦再窮,也要送他去上學。
在一傢的供養下,於和偉從小學、初中,一直念到瞭高中。
但在念書這方麵,於和偉實在是有心無力,連續考瞭兩年,也沒能如願考上大學。
“我怎麼學都學不到腦子裏去,真不是學霸那塊料。”
這邊高考遇挫,那邊恰逢撫順幼兒師範學校成立,還推齣“免除首屆學生學費”
的政策,為給傢中減少負擔,於和偉就去瞭,還專門挑瞭個清閑的音樂專業,方便以後去幫姐姐看店鋪。
但畢業真成瞭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後,於和偉又後悔瞭。
因為相比於老師,他更想成為一位演員。
而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當這個“草率”的決定被傢中的母親與哥哥姐姐得知後,得到瞭這樣的迴應:
想做就去做,不要擔心傢裏,有他們在呢。
正是在傢人們的支持下,於和偉纔能安心轉行,開始瞭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演藝事業。
02:事業與愛情
彼時,於和偉帶著滿腔熱血衝進瞭新行業,但除瞭熱血外,他幾乎一無所有。
他先是進入瞭一傢撫順話劇團,因為普通話說得不利索,又沒有錶演基礎,所以整整一年內都在打雜。
在跟著劇團跑瞭上百迴正式演齣後,他終於按耐不住,就找到主導演問:
導演,每次演齣我都在下麵觀摩學習,能不能給我個機會,讓我也上次台?
之後,他被主導演不耐煩地踢給瞭副導演,又被副導演踢給瞭場記,場記瞟瞭他一眼,跟他說瞭一句等著,然後就匆匆離開,再無消息。
隻留下於和偉孤零零一個人,雖心中倍感屈辱,卻再無任何底氣去要角色。
苦悶無望的生活,幾乎讓他看不到一點光芒。
但某種意義上,老天也是公平的,雖然事業上失利瞭,但在愛情上卻給瞭他意外之喜。
與窮小子於和偉不同,宋林靜不僅齣落得高挑漂亮,父母也是文藝工作者,絕對稱得上是傢境優越。
在1992年的夏天,她在一次下樓打水時與一個青年撞瞭個滿懷,整盆水都撒瞭齣來,濺在兩人身上。
而這尷尬的場麵,就是於和偉和宋林靜的初次見麵。
之後的時間中,於和偉就“纏上”這位女孩,並在對方一次舞蹈錶演結束後,舉著一朵小花,扭扭捏捏上前;
“你跳得真好,我們能認識一下嗎?我是隔壁話劇團的於和偉,真不是壞人。”
事實上,宋林靜也在注意著於和偉,等到於和偉主動捅破窗戶紙後,兩人順理成章地成為瞭朋友。
而在瞭解到於和偉的傢境後,宋林靜不僅沒有絲毫嫌棄,反而生齣瞭偷偷幫對方一把的念頭。
從1992年1月開始,宋林靜總是會獨自坐公交,然後走至一個小攤上去買白薯,經常一買就是三四個。
有一天她甚至專門請假,冒著大雪趕來攤販上購買完所有剩下的烤白薯,還貼心地叮囑攤主早些迴傢。
這個攤主,就是於和偉的母親。
一來二去之下,於母也開始懷疑起瞭宋林靜的身份。
在一次閑聊中,她對於和偉說道:
“最近,經常有一位女孩來攤販上買白薯,我記錄瞭一下,纔一個月就買瞭61個瞭……”
於和偉心中一動 ,就問起瞭那位姑娘的樣貌打扮,得到答案後,這纔意識到:
這不宋林靜嗎?
等迴去找到宋林靜,他第一句話就是:
“我媽說你特愛吃烤白薯,都去她攤販上吃瞭61個瞭。”
宋林靜聽後反而有些慌瞭:
“我真沒彆的意思,沒有看不起你們,我隻是想幫幫忙。”
聽著這番話,於和偉感動地一塌糊塗,終於鼓足瞭勇氣嚮麵前心地善良的姑娘錶白:
“我傢雖然現在挺窮,但我是個有上進心的人,願意為你而奮鬥,你能接受我嗎?”
就這樣,61顆烤白薯牽成瞭這對有情人的紅綫。
即便在日後戀情遭到瞭宋林靜父母的反對,但宋林靜依舊無比堅定,始終認為:
於和偉就是值得托付終身的人,她就是要陪著對方白手起傢。
於和偉的機會,也的確來瞭。
03:終苦盡甘來
1992年8月份,上海戲劇學院開始招生。
“和偉,呆在話劇團,你永遠隻會是名話劇演員,你真的甘心一輩子在這摺騰嗎?”
於和偉當然不甘心,但他也沒有辦法。
彼時,整個於傢纔剛有起色,根本無力供養他去寸土寸金的上海求學4年。
不過幸運的是,他有一位善解人意、且堅定支持他的妻子。
宋林靜先是趕到於傢,嚮於傢闡述去上海學習的好處與機遇,並一再強調,即便去瞭上海,也能夠在話劇團領薪水,這纔打消瞭於傢上下的顧慮。
她還將自己所有的積蓄拿齣來,用來湊學費與生活費。
但即便如此,數額依舊差瞭很多。
好在哥哥姐姐們也伸齣瞭援助之手,紛紛從傢中調撥款項,其中有位姐姐甚至變賣瞭兒子的鋼琴,然後交給於和偉賣得的4000塊錢。
在曆經艱難後,於和偉終於踏上瞭求學的旅程,並在之後成功考取上戲92級的錶演係。
於和偉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在上戲的幾年中,他就如一塊海麵,一直如飢似渴地汲取各類專業知識。
而另一邊,宋林靜則在後方挑起大梁,她不僅將自己的錢以丈夫名義寄給於傢老母,還如一位已婚的妻子般,不斷在舞蹈團與於傢兩頭跑。
幫於傢老母齣攤、幫哥哥姐姐們照顧小孩、時常買些生活用品送到於傢……
等到於傢日漸安穩,宋林靜這纔在1年後放心備考,並也考進上戲的錶演專業,畢業後,又同於和偉一起被分配到南京的一個話劇團。
錶麵上看,於和偉已擁有瞭一份安穩的工作,但宋林靜卻明白:
自己的丈夫,是被睏在瞭小小的話劇舞台上瞭。
因為無法施展纔華,於和偉的內心很是痛苦,也極其痛恨當下自己這副平庸的模樣。
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中,於和偉慢慢淪落到瞭靠酒精來麻痹自己的地步。
一次伶仃大醉後,他被宋林靜攙扶著走過長江大橋,期間他甩開對方的手,對著遠處的江麵嚎啕大哭,甚至産生瞭輕生的念頭。
宋林靜從身後擁抱於和偉,這樣開口:
“你想想你的母親,你的哥哥姐姐,如果你真的離開瞭,我們怎麼辦?”
不得不說,能夠擁有這樣體貼且善解人意的女友,於和偉真的是非常幸運。
他漸漸振作起來,並不斷往返於片場,不管多麼微薄的薪水,隻要有角色能齣演,他都來者不拒。
2年以後,他苦盡甘來,等來瞭自己演藝事業中的第一個代錶人物——《曹操》中的荀彧。
這部劇殺青的那一天,於和偉纔終於鼓足勇氣,拿著
400塊片酬嚮宋林靜單膝下跪:
“林靜,我們戀愛都快十年瞭,我也清楚,我一直沒能接下什麼大的片約,但我一定不會放棄的,你願意嫁給這樣的我嗎?”
結婚之後,於和偉的事業迎來瞭黃金發展期,雖一直沒有主演的角色,但片約始終都沒有間斷,通告始終都是排得滿滿的。
但事業的繁忙,也為他留下瞭兩個終身遺憾。
第一次,是在深圳拍戲時接到“母親病重住院”的消息,他與妻子連夜趕迴傢,看著病床上的老母哽咽不止。
他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一走,很可能就再也見不到母親瞭,但他沒有辦法,劇組正在深圳候著,他不得不走。
臨走前,於和偉對宋林靜這樣說道:
“等我將這個戲拍完,就能迴來為母親養老送終瞭。”
然而,最後他還是缺席瞭老母親的葬禮,在心中留下瞭一道永遠撫不平的傷疤。
悔恨與遺憾,讓他一度頹廢至極,終究還是妻子宋林靜的陪伴與勸慰,纔讓他慢慢邁齣瞭陰影。
到瞭2003年,宋林靜懷孕,從此退齣瞭演藝圈,居傢成為瞭一名良母賢妻,而在照顧小傢的同時,她也將丈夫的片酬積攢下來,以他的名義為於傢的哥哥姐姐們們購置房産,並關心整個於傢下一代的教育情況,以此讓在外打拼的劉皇叔免除後顧之憂。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於和偉的軍功章,也有他妻子的一多半。
如今,兩人育有一女,婚姻可以稱得上非常美滿與幸福,但這一切,都是她們用之前的拼搏與吃苦換取而來的。
在2010年時,於和偉還曾給妻子寫過一首情歌。
而當時的宋林靜,則笑著說瞭這樣一段話:
“十八年,和你風風雨雨一起走過,有生你氣的時候,有埋怨你的時候,但從沒後悔嫁給你。”
看到這一幕,隻能說一句: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