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大城市中,因為空間緊張,我們往往能看到一些“非常規”的住宅房屋,比如香港的劏房、北京的地下室、上海弄堂裏的老舊閣樓等等,而遠在日本,也同樣有這類特殊的房屋。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蝸居,位於日本大阪的市中心區域,它真可謂是“夾縫求生”。
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傢,又有什麼特彆之處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縫隙小屋的基本結構
這間小房子建在兩棟民居之間,最早的時候是一個帶有門臉兒的二層小樓,樓下是小商店,樓上則住著 矢野紀行一傢三口。
▲夾縫中的房子
房屋是狹長形的格局,總共占地麵積隻有11.1坪,換算下來大約是36㎡左右,不得不說,從正麵看就像是個煙囪……
三口人就在這樣一間狹窄逼仄的小房子裏,生活瞭十餘年的時間,直到兩年前,一傢人纔對其進行瞭一次徹底的改造,你彆說,改造後的效果還真不錯。
▲結構圖
房屋改造後大體分為三層的空間,且引入瞭錯層設計的元素,幾層相加,室內可用麵積提升到瞭63㎡。
- 一層有一小半的空間留給瞭門廊,在臨街的位置打造齣一個小車庫;進入傢中後,其餘的地方則留給瞭玄關和衛生間。
- 二層是傢裏的核心區域,這一層是完全開放式的格局,將客廳、餐廳、廚房相融閤,並通過屋頂的天窗進行采光,打造齣一個舒適的生活區。
- 三層則是夫妻二人的主臥室,以及孩子的兒童房瞭,一傢三口將傢中空間重新規劃後,讓小傢變得實用又舒適!
一樓的玄關和衛生間
穿過車庫,走進這個狹窄的小房子後,一層的左手邊是衛生間和浴室,右手邊是玄關櫃。
日本人確實都還挺注重玄關區域的,這棟房子雖然小,但依舊設計瞭一個日式戶型中常見的“下沉式”玄關,留齣換鞋區和落塵區。
此外,右手邊的玄關櫃,也直接做成瞭通頂式的設計,底部是懸浮式鞋櫃,頂部是雜物收納櫃,中間部分則留齣瞭進齣傢門時,隨手放置錢包、鑰匙的空間,蠻實用的。
房子整體較窄,設置玄關區域後,另一側的空間所剩無幾,好在還能放下一個全尺寸的大浴缸,這裏也是一傢人平日裏泡澡的地方。
為瞭讓進齣浴缸更加方便,旁邊索性做成一扇帶有拉簾的大窗戶,打開後可以直接從浴缸去到玄關,靈活貫通瞭浴室的空間。
二樓的開放式生活區
前麵我們也有說到,二樓的生活區,是整體開放式的設計,容納下瞭客廳、廚房和餐廳。
餐廳在客廳和廚房的中間,頂部有一個直通屋頂的采光井,也就是我們一開始看到的房頂上的天窗。
而為瞭一樓的采光考慮,這裏用木格柵當作地闆,上麵的餐桌和餐椅甚至也是這種條形格柵狀的,盡可能將光綫帶到昏暗的一層空間,帶來一定的自然采光。
不得不說,這個小房子的空間是真的緊湊,一上樓迎麵而來就是一間開放式的小廚房,用雙排櫥櫃的格局,滿足日常烹飪、鍋碗瓢盆和食材收納的需求,讓廚房更顯整潔。
廚房和餐廳距離很近,倒也有一些優點,比如烹飪後備菜上桌以及飯後收拾碗碟,都會方便一些。
再多說一句,白天的時候,這個采光天井效果真的很不錯,從天窗納入的自然光,讓二層原本陰暗的生活空間明快瞭許多!
二層的盡頭,利用房屋的格局做成下沉式客廳,正麵放電腦,變成盤坐式的工作區;角落放電視機(和很多日本和室一樣),搭配三人位沙發滿足客廳的使用需求。
哦對瞭,通往屋頂的天井牆壁上,還設置瞭一層層的木質隔闆,一開始本來打算當作單純的裝飾,但後來也用它收納瞭一些書本和擺件。
怎麼說呢,雖然看上去倒是挺有特點,但同時也感覺有些危險……
三樓的兩間臥室
三樓的格局就更加簡單瞭,左右兩側分彆是孩子的兒童房,和矢野夫妻的主臥室。
三樓兩間臥室的采光,也因為天井的存在得以解決,即便是如此狹小的空間,卻也格外明亮通透。
利用陽光充足的特點,這裏還被當成瞭一個小小的晾衣區~
▲兒童房
兒童房內,一張單人床做成瞭一體式的設計,雖然有些窄,但長度富裕,下麵還增加瞭額外的收納區域,用來收納孩子的一些生活用品和被褥。
書桌則放在一扇窄窗前,在這裏學習、書寫,也能有不錯的環境。
▲主臥室
最後,主臥室和兒童房的格局相差無幾,而且可以直接望到兒童房內的情況,如果日後孩子長大瞭需要隱私,還可以另外再安裝窗簾或窗戶。
主臥床鋪的上方,則是一個小小的閣樓休閑區,可以坐在這裏看看書、玩玩手機,還是挺有趣的一個小設計。
文末總結
總而言之呢,這棟房子戶型雖然狹窄逼仄,但卻有很多巧妙的設計, 無論是一樓的浴室、二樓的開放式空間,還是傢中最核心的采光天井,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在這諸多設計的“加持”下,這個原本的蝸居,變成瞭一傢三口溫馨的小傢,客廳、廚房、衛生間、臥室、兒童房功能齊全,居住舒適感大大提升!個人感覺改造還是很成功的~
大傢喜不喜歡這個小傢的設計呢?~
感謝閱讀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