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5/2022, 11:15:01 PM
一、前言
很多小夥伴都喜歡把機箱放在桌麵上,這樣和顯示器一起看會感覺更加的協調,並且如果機箱顔值高的話,還能給桌麵加分不少,最起碼看起來會感覺十分的專業。
但普通機箱的體積一般都比較大,放在桌麵上比較占地方,而一般桌麵的空間都比較有限,放個大機箱就沒地方放其他的東西瞭。而且機箱大瞭之後,就感覺不精緻,起不到提升桌麵整體質感的效果。
ITX機箱確實體積小巧,但是硬件兼容性錶現、配件的價格、散熱上限等都比較局限,如果沒有一定的鈔能力,玩起來還是略有吃力的。
正好前段時間朋友看到瞭銀欣的ALTA G1M這款機箱,還是很有意思的。這款機箱采用立式設計,占地空間非常小巧;硬件兼容性方麵,支持mATX主闆和最長355mm的顯卡,散熱方麵最大支持360水冷和159mm高度的風冷,各方麵幾乎沒有什麼兼容性方麵的局限,還是很不錯的。
另外,散熱風道方麵,這款機箱也十分有意思,底部標配瞭一個18cm的銀欣穿甲彈風扇,聽起來就感覺散熱很強勁。
二、銀欣ALTA G1M白色MATX機箱 開箱
��機箱的包裝長方形的,側麵中間有機箱的彩印,右側是機箱的型號。
��另一側有機箱的詳細參數,可以看到機箱的占地麵積僅有200mm x 307mm,非常小巧。
��紙箱裏麵,除瞭機箱之外,還有一本說明書和配件包。
三、銀欣ALTA G1M白色MATX機箱 外觀
��機箱的外觀非常漂亮,正麵有大麵積的格柵設計。
��機箱左下角有一個銀欣的LOGO,看著很精緻。另外,機箱底部有進風槽設計,方便從機箱底部進風。
��機箱的背側也是大麵積的格柵,散熱效果同樣很不錯。
��底部有一個開口,內部是電源插槽。
��上部也有一個開口,有橡膠材質包裹,方便走綫。
��機箱的背側,一整塊金屬麵闆。
��機箱的前部,也是大麵積的散熱格柵。
��左下角有機箱的IO麵闆,兩個USB3.0接口、一個Type-C接口、一個音頻接口、一個硬盤讀寫燈和重啓、開機鍵。
��機箱頂部,也有大麵積的格柵。
��上部的金屬蓋闆磁吸設計的,輕輕一掀就能取下。
��取下頂闆之後,可以看到其他側闆的固定螺絲,擰鬆之後就可以將機箱的側闆全部拆掉。
��全部拆掉之後,機箱正麵可以看到一個金屬擋闆。
��取下金屬擋闆,機箱內部右上角部分用於固定主闆,mATX規格。
��左側有四個PCIe插槽,縱嚮設計的。
��機箱底部有一個超大的銀欣穿甲彈機箱風扇,180mm規格的,風扇背麵有銀欣穿甲彈風扇標誌性的細密格柵設計,梳理齣風氣流,讓氣流可以“穿甲”。
��機箱的右側部分也有格柵設計,底部是電源倉,上部還有電源倉的齣綫孔。
��電源倉開口在側麵,支持SFX和SFX-L規格的電源。
��機箱的背麵,走背綫的空間還是很充足的,另外底部還有理綫紮帶。
��另外,機箱風扇的底部還有一個防塵網,支持快拆設計,輕輕一抽就可以抽齣來,日常清理很方便。
��機箱底部是塑料材質的,可以看到細密的加強筋,四角有四個防滑腳墊,中間有四個孔,用於拆裝機箱風扇的固定螺絲。
四、銀欣ALTA G1M白色MATX機箱 裝機
��這裏準備將5600X+微星B550M迫擊炮裝進去,散熱用的是240的一體式水冷,微星的寒冰240R白色定製版。
��主闆右上安裝,固定到機箱的上半部分。
��接著安裝顯卡,索泰的RTX3050 X-GAMING OC顯卡,這款顯卡采用瞭三風扇的散熱模組,長度錶現還是可以的。
��顯卡直接竪裝在機箱的左側,索泰這張卡的側麵還有索泰的LOGO,這部分應該有燈效設計。
��電源采用超頻三的釩星GI-FX500,非模組銅牌電源,額定功率在500W左右。其中,+12V最大輸齣電流在41.66A左右,功率在499.92W,說麵這款電源采用單路+12V輸齣,還是很不錯的。另外,這款電源是最便宜的SFX規格的白色電源,性價比非常高,特彆適閤搭配白色機箱使用。
��電源側麵的風扇很小巧,扇葉9片,角度不大,想必噪音錶現會挺不錯的。
��電源尾部,有一個電源接口和一個開關,剩下的部分是大麵積的格柵,有利於散熱。
��靠近看看,電源內部非常緊湊,EMI電路挺完整的,不錯不錯。
��電源尾部的輸齣部分,非模組綫設計,但是SATA供電和大4D供電綫采用瞭可拆卸設計,這樣在裝機的時候會更加靈活。
��機箱側麵的電源倉尺寸很緊湊,SFX電源裝進去剛剛好。
��電源固定好之後,順手將各個部分的供電綫都插好。
��最後將水冷排固定到機箱側麵的金屬擋闆上,接著將金屬擋闆裝迴。
��金屬擋闆固定到機箱的側麵,整機安裝完成。整機看起來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各個部分的結構設計的很有意思。另外,微星寒冰240R白色定製版水冷的水泵在水冷排上,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很有意思。
��接著將機箱的所有側麵擋闆都裝迴,並擰緊固定螺絲。
��接著將視頻綫、USB綫都接好,然後從機箱側麵的開口部分理齣。
��蓋上機箱上部的磁吸蓋闆,整機安裝完成。
��裝好之後的整機效果,看起來質感很不錯,四周都是金屬材質的。
��機箱前部的格柵內部還有加強筋設計,加強筋的造型挺漂亮的。
��開機,一次點亮,透過機箱前部的格柵,依稀可以看到顯卡側麵的索泰LOGO,亮藍色的燈。
��另外,機箱正麵的開機鍵部分也有燈效,亮乳白色的指示燈。
��靠近看看,依稀可以看到一點點顯卡側麵的藍色燈效。
��微星寒冰240R白色定製版水冷的冷排風扇有ARGB燈效,側麵可以依稀看到一點點。
五、銀欣ALTA G1M白色MATX機箱 測試
��簡單看下整機配置,處理器是5600X,主闆是微星的B550m迫擊炮,顯卡是索泰的RTX3050 X-GAMING OC。
��簡單跑個整機測試,整機得分103W,其中處理器58.3W、顯卡29.3W,整體的性能還是很強的。
��室溫20℃左右,日常待機情況,處理器的溫度在39℃左右波動,芯片組溫度26℃,顯卡核心溫度29℃。
��簡單跑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全核心睿頻4.65GHz,溫度63℃。主闆南橋部分的溫度26℃,顯卡核心溫度降低到28℃。
��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全核心睿頻4.575GHz,處理器溫度81℃。主闆的南橋溫度26℃,顯卡核心溫度進一步降低到27℃,整機的風道錶現還可以。
��最後跑一下3Dmark的壓力測試,幀數穩定度在99%,還是非常穩定的。
��顯卡的核心溫度最高在59.5℃,整體的散熱效果錶現不錯,處理器溫度在42.75℃左右波動,不錯不錯。
��剛剛跑完顯卡測試,看一下整機溫度,主闆南橋溫度34℃,處理器在40多℃左右波動。處理器的溫度稍微受到一些顯卡尾氣的影響,不過整體影響不大,但對主闆南橋和機箱其他硬件,顯卡的尾氣影響會更大一些。
六、總結
銀欣這款ALTA G1M白色MATX機箱的整體錶現還是非常不錯的,機箱占地麵積非常小巧,僅有200mm x 307mm左右,特彆適閤放在桌麵上使用。並且,機箱的側麵均使用瞭金屬材質,有密集的格柵設計,顔值、質感看起來也很漂亮。
內部兼容性方麵,這款機箱支持mATX規格的主闆和長度355mm的顯卡,還最大支持360水冷,讓這款機箱在兼容性方麵的錶現沒有任何問題。即使是上一些高端的處理器和高端的顯卡,依然可以輕鬆壓製。
散熱方麵,機箱底部標配瞭一把180mm規格的銀欣穿甲彈機箱風扇,這個風扇非常強力,可以持續的給機箱中部輸送大量的冷風,方便冷排、主闆和機箱內的其他硬件散熱。這把風扇很給力,在顯卡跑3Dmark壓力測試的時候,尾氣直接對著冷排吹,也僅僅隻讓處理器的溫度上升瞭一點點。另外,顯卡可以直接透過機箱側麵的格柵從外麵吸風,冷排的熱風也可以透過格柵直接排到機箱外麵,不錯不錯。
唯一讓蘑菇不太滿意的是,機箱頂部的高度還是略局促一點點,長一點的DP綫會碰到蓋闆,但依然可以蓋上。
謝謝大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