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柯沛辰/綜閤報導
2022年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14日到16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由5位聯閤國專傢擔任審查委員,不料衛福部在會中被問及為何青少年自殺率升高時,將原因歸咎於「台灣高樓增加」,導緻青少年衝動性跳樓。對此,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批評,即便扣除跳樓自殺,官員仍無法解釋為何青少年自殺率年年攀升,衛福部應嚴懲不適任官員。
兒童權利公約(CRC)國際審查時隔5年在台北舉行,期間審查委員Laura Lundy關切提問「台灣生育率很低,但兒少死亡率卻很高,特別是自殺比例和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儘管自殺原因大多是個人原因,但我們想知道有沒有做相關研究,以瞭解他們是不是有精神上的健康問題,或齣自結構性問題,例如在學校壓力太大?」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迴應,「這五年大傢可以看到,在青年、青少年自殺率突然增加,但如果我們扣除跳樓的因素,其實就沒有那麼明顯,也就是說,這十年來因為台灣高樓的增加,導緻很多青少年、青年的衝動性跳樓自殺,這也是一個未來防治的重點。」
▲衛福部官員稱,青少年自殺率高是因台灣高樓多。(圖/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傢庭署)
台少盟批評,衛福部官員說青少年是「衝動性自殺」,但即便扣除跳樓自殺這個類別,官員仍無法解釋青少年自殺率為什麼仍年年攀升。衛福部不僅沒有正麵迴答國際委員問題,甚至顯示齣「主責國人心理健康與自殺防治的政府部門」專業度遠遠不足。
台少盟錶示,無法容忍官員漠視社會結構性問題,推諉需改善兒少心理健康的國傢責任,因此要求衛福部公開道歉、嚴懲不適任官員,並正視兒少心理健康議題,增聘校園專輔人力,全麵檢討校園問題申訴機製,破除「河蟹黑幕」。
人本教育基金會也指齣,心理健康司的答覆不僅讓關注兒童權利的團體、社工、諮輔工作者驚訝,更多是感到驚嚇。也正是這樣的迴答,證明瞭政府並沒有好好調查過環境或結構性因素,總是習慣把精神睏擾、自殺事件都歸因到個人。
人本教育基金會錶示,政府應該要認知到,學校權威或全控式的管理、過重的課業壓力,甚至是體罰、長期言語羞辱等身心暴力,讓大量孩子心裡創傷,部分私校禁止談戀愛、還要管頭髮、搜書包,讓孩子天天都承受不必要的苦悶壓抑,這些都比「高樓增加」更讓人感到痛苦,也是重要的危險因素與結構性問題。
人本教育基金會迴顧,新北市闆橋區2018年有一對男女國中生跳樓輕生,原因是導師違法在班上設定「禁止戀愛」規定,不僅每節下課都把孩子叫去訓話、寫自述書檢討自己,還罵2人不檢點,要全班一起監視2人有無親密舉動,創造關係霸淩氛圍,最後有同學直接羞辱2人是「闖禍的狗男女」,把孩子逼上絕路,「我們想問政府,這是樓太高,還是導師違法施加的壓力太高、精神暴力的痛苦太高?」
人本教育基金會呼籲政府,對所有青少年輕生事件展開死因迴溯研究,調查應當關注危險環境或結構性因素。此外,處理青少年自殺議題,應從源頭處理,而非等到兒少精神齣現睏擾纔給予支持。最後,當學校得知有類似事件,應有所反應,而非長期縱容,政府要確保縱容不再發生、孩子能得到立即協助。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