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3:40:14 PM
很多詩詞都是憂國憂民的傢國情懷,而有的詩詞則是從生活齣發,用幽默滑稽的態度寫齣瞭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達人。大傢可以叫我貓貓,記得關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傢分享2首趣味古詩,一語雙關,機智過人,韆年之後,讓人驚艷!
第1首:吳興太守美如何,柳惲詩纔未足多。遙想郡人迎下�剩�白�O洲渚正滄波。(吳興太守,有的版本寫作東湖太守。)
這首詩的作者是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王安石文采過人,寫詩寫文都是一代大傢。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王安石交往的朋友,基本也都是文采齣眾之人。
當時呢,王安石有個好朋友王介要去湖州當太守,王安石為王介送行,就寫瞭一首詩調侃王介。
王介這個人生性跳脫,喜歡開玩笑,說話往往不過腦子,俗稱“人來瘋”,在大宋朝也得到瞭“有風疾”的不好聽口碑。
有趣的是,王介,字中甫。而王安石呢,字介甫。兩人不但很投緣,連名字也有點關係,算是非常巧閤瞭。
當然,王介本人對王安石當宰相後的一些變革措施不太認同,好朋友之間也産生瞭一些分歧。
我們來看這首詩,吳興太守美如何,是說王介即將去湖州上任。
柳惲詩纔未足多,柳惲是南北朝時期的著名詩人,王安石用柳惲來類比王介,這是對王介的誇奬與鼓勵。
但是詩歌的後兩句就比較好玩瞭:“想象你王介前去湖州的時候,當地老百姓恭迎你的到來,恰見白�O洲渚正滄波。”
所謂“無風不起浪”,說“白�O洲渚正滄波”,“水生波瀾”,其實隱藏瞭一個“風”字。
顯然,這裏的“風”,指的就是王介的“有風疾”,人來瘋。
顯然,這裏王安石雖然有些開玩笑,但其實也有些指責王介的意思。
王安石認為,王介的許多想法都是“發瘋”,是書生之見,不理解王安石的良苦用心。
王安石之所以為王介送行,之所以寫這首詩,一方麵還是珍惜自己和王介的友情,一方麵也希望王介能夠從大局齣發,多多思考新政的優點。
所以,文化人的開玩笑,背後還是有許多潛台詞的。如果隻是把這首詩當成玩笑話,那就真的是玩笑瞭。
第2首:吳興太守美如何,太守從來惡祝�D。生若不為上柱國,死時猶閤作閻羅。(作,有的版本寫成代。)
王介聽到王安石的調侃後,哈哈大笑,也寫瞭很多詩迴敬。
比如上麵這一首詩是,太守從來惡祝�D,化用瞭《論語》的典故。
子曰:“不有祝�D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孔子說:“假如沒有祝�D的口纔而僅有宋朝的美麗,於當今之世很難避免禍難。”)
祝�D是衛國大夫,善於辭令。這裏王介說自己最討厭的就是擅長說話的“祝�D”。
顯然,王介這句詩也有潛台詞,說的是自己不想當一個拍馬屁的小人,不會故意去奉承王安石,也不會因為地位形勢的關係而去改變自己。
顯然,王介認為自己之所以被外派到湖州,就是因為自己說話得罪瞭王安石,所以“難乎免於今之世”。
不過,王介為自己的“風疾”辯護,認為自己那些狂言狂語,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哪怕你王安石不喜歡聽這些話,我王介還是要說。”
生若不為上柱國,死時猶閤作閻羅。這兩句詩也一語雙關,相當幽默,也相當有纔。
王介說自己,活著應該擔任“上柱國”的官職,死後應該當“閻羅王”。
注意,這裏的“上柱國”,顯然有所指代,指的是擔任宰相一職的王安石。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現在你王安石當宰相,說一不二,我王介也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但是死瞭後,我如果當閻羅王呢,我就反過來,會讓你王安石知道錯誤。
王安石聽到王介的詩後,哈哈大笑:“閻羅見缺,請速赴任。”
王安石調侃說:“地下的閻羅王空缺瞭位置,你還是趕緊去死吧。”
當然瞭,這都是文人間的調侃,這種調侃也體現瞭“君子和而不同”的傳統美德。
哪怕王安石和王介兩個人的看法不一樣,但是他們兩人之間私人的情感並沒有變化,並沒有變質。
雖然王介的詩聽起來不好聽,但是王安石也並沒有因為這個而怪罪王介。
王安石對王介的不滿,主要還是在於王介對“新政”的不支持態度上。
兩人的交情,卻還是像以前一樣,能夠開玩笑,能夠相互托付真心。
這樣的友情,真是讓韆年後的人們無比羨慕啊。
大傢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詩詞呢?大傢有沒有自己創作詩詞呢?歡迎留言哦。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點贊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真的非常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