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8:26:56 PM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3月18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訪問阿聯酋。這是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巴沙爾首次訪問阿拉伯國傢,也是除俄羅斯和伊朗之外,巴沙爾齣訪的第三個國傢。訪問期間,巴沙爾分彆與阿聯酋阿布紮比王儲穆罕默德和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舉行會晤。
3月18日,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右)在迪拜會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新華社)
會晤期間,阿聯酋阿布紮比王儲穆罕默德強調,敘利亞是阿拉伯世界安全的基本支柱,希望加強與敘利亞的閤作,同時所有在敘非法存在的外國軍隊應當撤齣。阿聯酋通訊社發布的視頻畫麵顯示,穆罕默德和巴沙爾在兩國國旗前閤影。據報道,穆罕默德還親自赴機場為巴沙爾送行。此前,巴沙爾曾與穆罕默德多次通話。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包括阿聯酋在內,海灣阿拉伯國傢閤作委員會(海閤會)成員國以及其他多個阿拉伯國傢紛紛關閉駐敘使館,阿拉伯國傢聯盟(阿盟)還中止瞭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美國聯閤中東盟友力挺敘反對派武裝,並對敘利亞實施製裁,企圖推翻巴沙爾政權。
但2015年9月底以來,應敘政府請求,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危機,並展開反恐行動,扭轉瞭巴沙爾政權麵臨的窘境,敘利亞局勢隨之轉嚮。近年來,巴沙爾曾訪問俄羅斯和伊朗,這兩國是危機爆發以來,敘政府重新掌控國內局勢所仰仗的兩大重要盟友。
早在2018年12月,阿聯酋就率先重開駐敘利亞使館。去年10月,阿聯酋外長阿蔔杜拉曾到訪敘利亞並與巴沙爾會麵,他是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訪敘的最高級彆阿聯酋官員,釋放齣兩國關係正常化的信號。如今,巴沙爾訪問阿聯酋預示著雙邊關係將進一步迴暖。
3月18日,阿聯酋阿布紮比王儲穆罕默德(右)在阿布紮比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交談。(新華社)
不過,正如去年美國曾對阿聯酋外長訪敘錶達不滿一樣,對於此番巴沙爾訪問阿聯酋,美國國務院錶示“深為失望與不安”,反對與巴沙爾政府關係正常化,美方不會取消對敘製裁。
盡管美國依然“嘴硬”,但其中東政策正因該地區近來接連上演的微妙變化而經受著壓力測試。
近年來,阿拉伯國傢尋求與敘利亞關係正常化的呼聲日益高漲,阿聯酋、埃及、黎巴嫩等國呼籲阿盟恢復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多國重開駐敘使館或與敘利亞接壤的邊境口岸。
3月9日至10日,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訪問土耳其,這是2008年以來土耳其領導人首次訪土。以土兩國曾經關係密切,但近十多年來圍繞巴勒斯坦問題齟齬不斷,2010年駛往加沙地帶的土耳其救援船遭以軍武力攔截事件,導緻兩國關係跌入低榖。直到2016年,雙方纔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而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將駐以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引發巴以衝突,土以上演互逐外交官事件,兩國關係再度緊張。
3月9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右)與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在聯閤新聞發布會上握手。(新華社)
與此同時,在特朗普政府的撮閤下,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等多個阿拉伯國傢實現關係正常化,試圖藉此打造“中東版小北約”來遏製伊朗。彼時,中東的地緣政治關係就已經開始齣現變化。
但隨著拜登政府上台,美國重返伊核協議談判,同時不支持沙特、阿聯酋等國打擊也門鬍塞武裝的行動,且在兩國遭到襲擊時並未給予實質性安全幫助;尤其是美國大搞所謂“印太戰略”,以及與俄羅斯就烏剋蘭局勢展開激烈博弈和對抗的情況下,中東地緣關係再生變數。
在伊拉剋的斡鏇下,伊朗與沙特自去年4月以來進行瞭五輪接觸和對話,這對宿敵正試圖恢復已經斷絕瞭5年的外交關係,甚至重新互開大使館。去年1月,海閤會首腦會議在沙特舉行,卡塔爾埃米爾(國傢元首)塔米姆齣席會議,各方在此期間全麵恢復外交關係,標誌著曆時近五年的卡塔爾斷交危機結束。
當初美國支持的這一行動,非但沒有達到“教訓”卡塔爾的目的,反倒進一步加強的卡塔爾與伊朗的關係,以及卡塔爾在中東政治中的特殊地位。俄烏戰事爆發後,美國為瞭實施對俄能源禁運,曾試圖聯係沙特、阿聯酋來填補製裁俄羅斯之後的能源缺口,但拜登的電話遭到這兩國首腦拒接。這種局麵下,美國給予卡塔爾“非北約盟友地位”,而獲此資格的海灣國傢此前僅有科威特和巴林。
美國總統拜登
圍繞敘利亞危機,中東地區的伊朗和土耳其結成的利益聯係體,為瞭抵消二者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影響力,重刷在敘利亞的存在感,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傢需要從現實齣發修復與敘利亞的關係。而為瞭抑製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將伊朗視為頭號敵人的以色列,需要與土耳其重修舊好。
麵對伊核協議談判接近尾聲,美國重新履約的可能性,迫使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傢不得不重新考慮與伊朗的關係,除瞭地緣政治角力有待重新調整,還涉及當前國際能源市場的復雜局麵,畢竟一旦伊朗得到“鬆綁”,其油氣産能勢必將使得市場份額再分配。而伊核協議的前景,同樣也是以色列展開中東外交的首要考量。
敘利亞問題、伊核問題、也門鬍塞武裝問題、巴勒斯坦問題、海灣阿拉伯國傢內部關係,以及阿拉伯國傢與以色列關係和能源供應問題,這些看似孤立的個案,實則彼此間相互勾連、相互影響,構成一盤中東棋局。而在所有這些問題中,美國的原有政策都在經受考驗,但此時的美國,卻因一邊想搞“印太戰略”、一邊因烏剋蘭問題與俄羅斯對抗所拖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