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鑄成先生寫有《報人張季鸞先生傳》 有高山仰止之慨 曆史的生動細節在字裏行間跳動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23/2022, 8:53:48 A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徐鑄成先生寫有《報人張季鸞先生傳》,有高山仰止之慨,“報人”也是徐鑄成自己喜歡的稱呼。《大公報》《文匯報》是徐鑄成新聞生涯的兩個支點,報人的身份,讓徐先生經曆瞭一些重要曆史事件的過程,晚年迴憶作品記錄 .....
徐鑄成先生寫有《報人張季鸞先生傳》,有高山仰止之慨,“報人”也是徐鑄成自己喜歡的稱呼。
《大公報》《文匯報》是徐鑄成新聞生涯的兩個支點,報人的身份,讓徐先生經曆瞭一些重要曆史事件的過程,晚年迴憶作品記錄瞭很多生動的曆史細節,僅舉幾例。
一、1941年抗戰期間的香港,化工專傢範旭東在倭人轟炸之後,對徐鑄成說:“我昨天聽瞭一夜炮聲,覺日本人炸藥之爆炸力並不大,我們完全可以追得上。”徐先生感嘆說:“在敵人炮火威脅之下,毫不以個人之安危為念,而時刻不忘如何振興祖國。我肅然起敬,至於淚下。”
二、1945年8月日本投降,陪都重慶舉辦慶祝晚會,主要節目是《群英會》,當蔣乾齣場時,一句“有請蔣先生”,讓蔣介石怫然離席而去。在作者看來,主辦方應屬無心之舉。
三、1947年,國民黨想有條件讓《文匯報》復刊,被徐鑄成堅拒。陳布雷與徐鑄成麵談復刊事宜,動之以情說:“我們國民黨人自己也有所不滿,但國民黨再腐敗,二十年天下還能維持。二十年後,老兄的須眉也斑白瞭,就這樣等下去嗎?”徐答:“但願天下太平,我願做一個太平之民,閉門讀書。”
四、1949年1月,香港。龍雲脫險――“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大新聞。龍雲從南京脫險到港後,找人約見徐鑄成,詳述化裝逃離的經過。徐連夜寫稿,第二天見報後轟動世界,《文匯報》不斷重印,一時洛陽紙貴。
1987年寫畢此書時,徐鑄成迴顧六十餘年報人生涯,藉用司馬光的活,寫絕句《自鑒》以自慰:
胸有是非堪自鑒,事無不可對人言。
清夜捫心無愧怍,會將談笑赴黃泉。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關羽明明被滅門,為何各地經常發現關羽後裔?專傢:都是宣傳噱頭
在中國人心目中,武聖關羽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封號也不斷變化。據統計,曆史上共有16位皇帝前後23次給關羽加封,光緒皇帝給他的封號是:“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關羽的結局大傢都知道,丟荊州敗走麥城被斬首於臨沮。史書記載,蜀漢滅亡時“龐德子會,隨锺、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傢。”意思是說,關羽傢族在蜀漢時被滅族瞭。可我們發現近些年來總有一些地方爆齣發現關羽後裔的消息,這是為何? 在所有發現關羽後裔的消息中,一則新聞曾廣受關注。2008年8月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官.......
二戰時,日本兩次作死的關鍵事件,都是由這個人促成的
在二戰中,日本由盛轉衰的過程經曆瞭兩大轉摺點,一是1939年同德、意兩國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正式組成軸心國集團;二是1941年偷襲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戰爭,讓日本走上瞭不歸路。 在這兩大關鍵性事件中,我們都能看到一個人的名字――來棲三郎。 來棲三郎算得上是20世紀日本負有盛名的外交官,曾先後齣任日本駐中國、美國、比利時以及德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傢的外交大使。 德意日三國簽約之際,來棲三郎正擔任日本駐德國大使,積極遊說德國和意大利方麵,最終和德意兩國的外交使臣裏賓特洛甫、齊亞諾一拍而和,.......
蔣介石管得真寬,下令禁止女人燙頭發,說影響國傢民族復興
今天美女燙頭發已經司空見慣瞭,但是在民國時期,大傢還不能接受,甚至蔣介石還專門下令禁止女人燙頭發。 燙頭發的風氣是上世紀初從西方傳過來的,很快就引起瞭很多中國女性的青睞,在全國各個城市都開始流行起來。 不過,那個時候的人還很保守,對這種洋玩意兒很看不慣,認為有傷風化,要求政府部門齣來管管。 這件事,也引起瞭蔣介石的注意。 蔣介石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對這種東西也很討厭,就專門下令禁止女人燙頭發,說: “近年以來,我國婦女生活行為多浪漫不羈,影響國傢民族復興之前途極為巨大,深覺有徹底改革之必要,.......
這纔是真正的日俘,與抗戰劇大不同,身材矮小強壯,滿臉殺氣騰騰
如果大傢對平型關大捷有所瞭解,就知道八路軍在這場大捷中一名日俘都沒有抓到。據參加平型關大捷的戰士晚年迴憶,“戰鬥打響後,開始頑強抵抗,有的躲在車輪和輜重後麵射擊,有的與我勇士們白刃格鬥,有的和我健兒們相撲,抱著打滾,用拳頭打,用牙齒咬,有的搶占有利地形反抗,有的跑進山洞裏射擊。我們的戰士還用內戰時那一套,喊著‘繳槍不殺,優待俘虜’,日本兵聽不懂,射齣子彈作迴應,戰士們隻好擲進手榴彈將他們炸死。” 這名戰士的迴憶一點沒有誇張,抗戰中我國軍民要抓獲日俘極其艱難。大傢在這篇文章中看到的日俘老.......
陸久之是蔣介石的女婿,真實身份卻是紅色特工,讓老蔣欲哭無淚
今天介紹的這個人,名叫陸久之,可能很多人都有點陌生,但這可不是個一般的人物,堪稱我黨在上海身份最特殊的地下黨員。 說陸久之“身份最特殊”,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是蔣介石的女婿,你說特不特殊? 大傢都知道,蔣介石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蔣經國,一個是蔣緯國,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蔣介石其實還有一個女兒,叫蔣瑤光。 當然,也不是親生的女兒,而是跟蔣緯國一樣,是蔣介石收養的孩子。 蔣介石在迎娶宋美齡之前,妻子是陳潔如,可是,他們結婚幾年都沒有孩子,讓兩人都很鬱悶。 一天,蔣介石和陳潔如到何香凝傢拜訪,看.......
土匪孫殿英瘋狂盜掘清東陵,其後代如何?兒子是受人尊敬的大教授
1928年6月,孫殿英率領國軍第十二軍進駐清東陵,他將指揮部設置在薊縣城北的一座古廟。當時的清東陵處於無政府管理狀態,土匪齣身的孫殿英很快目光投嚮這裏。可清東陵不是想盜就能盜的,畢竟盜墓需要麵臨很大的輿論壓力,而且準備盜掘的還是清朝皇陵。 孫殿英自然不願意讓自己麵臨強大的輿論壓力,他想到瞭一個辦法,以在清東陵剿匪並演習的名義盜掘清東陵。孫殿英以最具破壞性的方式盜掘瞭清東陵,用烈性炸藥炸開慈禧太後和乾隆皇帝兩座陵墓的地宮。 “東陵盜寶案”發生一個月後纔曝光,身在天津的溥儀和滿清遺老群情激.......
抗戰時硃老總津貼5元,這類人不打仗卻是他3倍,每周還能吃2頓肉
大傢都知道,抗戰期間延安地區非常睏難,三五九旅開墾南泥灣就是最有力的證明。1944年初夏之際,美國閤眾社、倫敦泰晤士報記者福爾曼・哈裏森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地區,考察瞭八路軍抗戰的真實麵貌。 八路軍艱苦抗戰行動讓福爾曼印象深刻,讓他不可思議的是毛主席居住的窯洞也無比簡陋,“會客室是一個有著簡單磚地、白牆壁,有著笨重粗糙傢具。在窯洞裏,唯一照明的火光,是一支安裝在翻轉杆子上的蠟燭,而招待客人的是淡茶、土製糖果和香煙。” 八路軍上至最高領導,下至普通士兵,都過著如同苦行僧般的生活,比如毛主席經.......
他是上甘嶺戰役特功八連連長,曾在半年內榮立4次特等功
相信看過電影《上甘嶺》的人,對鋼八連都有很深刻的印象。電影中鋼八連的連長叫張忠發,他的原型就是客棧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戰鬥英雄,名叫李保成,第15軍134團3營8連連長。 李保成是河南林州人,其實在他入朝作戰前,就已經是我軍著名的戰鬥英雄瞭。 1948年,李保成參加第二次解放洛陽戰役,在巷戰中,他先是殺敵23人,後來又在一個倉庫中發現藏敵31人,急中生智,捆綁好6顆手榴彈,要求屋內敵人扔齣武器,舉手投降,否則,手榴彈立即扔進去。31個人乖乖舉手投降,從屋裏走瞭齣來。李保成因此榮立一等功。 在淮.......
徐誌摩:逼迫原配打胎,追求林徽因失敗,娶陸小曼,最終結局淒慘
大傢都知道,徐誌摩是民國時期大詩人,可他對待婚姻感情的態度讓他頗受指責。1988年,徐誌摩的原配張幼儀在美國去世,終年88歲。張幼儀晚年嚮親人透露瞭她和徐誌摩的感情,她說: “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誌摩和他的傢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裏麵,說不定我最愛他。”可徐誌摩不珍惜這份愛,他從來就沒有正眼看過張幼儀,甚至逼迫張幼儀打胎離婚。 1920年春,林長民遊曆歐洲,林徽因暫時中斷在北平培華女中的學習,也跟隨父親去瞭.......
1996年,長沙發現一批吳簡,專傢解讀大呼:孫權消極北伐之謎揭開
如果對三國這段曆史有所瞭解,就會發現東吳在三國中是一個特彆的存在。有曆史專傢就錶示,“孫吳霸業之起,在魏、蜀前;稱王稱帝,在魏、蜀後,其建國道路,麯摺而又漫長,似有不得不如此的原因,隻是事在若隱若現之間,很不明晰。” 認真思索上麵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可謂一針見血。有人就說瞭,蜀漢未能一統天下,是因為關羽丟瞭荊州,導緻《隆中對》中諸葛亮戰略無法實現,同時蜀漢國力最弱,最終睏死在四川。 東吳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雖然地盤沒有曹魏大,但是立國久矣。諸葛亮也認為東吳不簡單,“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
皖南事變時,新四軍之所以會慘敗,都是這個叛徒搞的鬼
昨天介紹過新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傅鞦濤,在皖南事變爆發時,率領部隊一韆多人突圍成功。 其實,傅鞦濤的突圍經過是非常艱難的,幾次都是死裏逃生,這其中,很大程度上都是縱隊副司令趙淩波搞的鬼。 (圖:前排右一為趙淩波) 趙淩波是四川濾縣人,早年在川軍當兵,被紅軍俘虜後,加入瞭紅軍的隊伍,擔任過紅15軍團第75師政委,皖南事變爆發時,趙淩波正擔任新四軍第一縱隊副司令。 在激戰的過程中,傅鞦濤所率領的一縱由於電颱毀壞,與軍部失去瞭聯係,趙淩波奉命去聯係部隊,結果在途中與國軍第52師遭遇並被逮捕。被捕後的.......
開國大將當軍長,中將當副軍長,中將卻說:我要當就當軍長
1949年,第一野戰軍做瞭一次人事安排,由許光達兼任第3軍軍長,原第3軍第1師師長黃新廷升任副軍長,協助許光達領導第3軍。 但是,黃新廷卻不同意,說:“我要當就當軍長,不當副軍長。” 要知道,許光達無論是資曆還是地位,都比黃新廷要高得多,畢業於黃埔軍校,參加過南昌起義,而黃新廷參加紅軍時,是在1931年,當時的許光達,已經是紅軍的師長瞭。 而且,建國後,許光達是開國大將,而黃新廷是中將,無論從哪方麵來說,許光達當軍長、黃新廷當副軍長,都沒有任何問題,那麼黃新廷為什麼就是不同意呢? 為這個問.......
保衛革命“火種”的黃洋界保衛戰
1928年8月,湘、贛國民黨軍趁井岡山根據地兵力空虛,發起第二次“會剿”。8月30日,敵齣動4個團的兵力進攻井岡山黃洋界,紅軍以2個連的兵力與敵激戰一天,成功擊退敵軍,即黃洋界保衛戰。該戰保衛瞭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對中國革命和紅軍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險構築工事:“竹釘布下天羅陣” 黃洋界是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位於井岡山北麵,海拔1300多米,山峰峻峭,地勢險要,哨前小路崎嶇陡峭,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毛澤東稱“過瞭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8月29日,地處敵主攻方嚮的黃.......
抗戰時,開國上將楊成武一戰成名,被譽為“白袍小將”
說起“白袍小將”,大傢可能都會想到羅成,想到薛仁貴,其實,在開國將帥裏也有一位“白袍小將”,就是楊成武上將。 楊成武“白袍小將”這個綽號是怎麼來的呢?這還要說到一位著名人物――與聞一多齊名的文化界名人李公樸。 李公樸與楊成武,一文一武,又是怎麼産生交集的呢?這就要從一場對日軍的戰鬥說起瞭。 這場戰鬥不是很有名,但取得的戰果非常有名――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1939年10月,日軍遷村大隊對晉察冀邊區“掃蕩”,結果被楊成武全部報銷。日軍怒瞭,派齣最精銳之一的獨立混成旅第2旅團1500.......
如果崇禎選擇南遷,明朝延長一百多年?根本不可能,還是死路一條
曆史沒有如果,可偏偏有很多重大曆史時刻,不由地讓人想起如果主人公當年選擇瞭另一條路,或許會是另一番景象。 從時局背景來看,崇禎在煤山自縊時,大明的局麵似乎要比北宋“靖康之恥”要好得多。且不說華北地區還有大量軍隊,南方完整建製的軍隊,比如左良玉、劉澤清等人。更重要的是,自從硃棣遷都北京後,南京依舊享有陪都的地位,這裏擁有完整的機構。 其實這是想當然的想法。宋朝的處境要不明朝好得多,開封被一鍋端瞭,但南方還相對穩定,這也是南宋能享國一百五十多年的重要原因。崇禎後期,外有崛起的後金,內有勢如.......
黃埔學生誰升職最快,在這個人麵前,鬍宗南就顯得太慢瞭
在近現代曆史舞颱上,黃埔軍校被稱為“將星搖籃”,特彆是在黃埔一期中,湧現齣瞭眾多星光熠熠的名將,像蔣先雲、徐嚮前、陳賡、左權、賀衷寒、杜聿明、鬍宗南、陳明仁、宋希濂、關麟徵、黃維……都是響當當的軍界奇纔。 那麼問題來瞭:在這一堆名將裏麵,誰是升遷最快的那一個呢? 目前公認的黃埔學員中升遷最快的,是素有“西北王”之稱的鬍宗南,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個軍長、第一個集團軍司令、第一個戰區司令和第一個上將等等標簽,妥妥的“天子門生第一人”。 誠然,從軍事生涯後期的發展來看,鬍宗南自稱“黃埔第一.......
明朝太監白天淩遲被割1000刀,晚上迴到牢房,竟還能連喝兩大碗飯
在我國的封建統治時期,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這股勢力看似下賤卑微,但卻實實在在地左右著王朝的走嚮。這股勢力便是封建時期特有的宦官勢力。 太監是封建統治催生齣的産物,作為統治階級的皇族需要強壯的勞動力,同時又不得不避免宮廷內部的混亂,因此便産生瞭太監這一職業。 作為身體不健全的人,太監的一生看似悲慘,但由於可以直接與皇帝接觸,也讓太監距離權力更近。 許多太監就是憑藉這一有利條件,將權力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中。 明朝的大太監劉瑾便是其中翹楚,能達到這樣高度的他自然也不同於常人。即便最後被淩遲處死.......
這位戰鬥英雄跟許世友同行,手下有108將,個個是英雄
說起當過和尚的開國將帥,大傢都知道許世友、錢鈞,其實,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我軍還有不少人也當過和尚,比如今天要說的著名戰鬥英雄張益仁。 張益仁1916年生於湖北省鍾祥市,3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瞭,母親一個人帶著他到處乞討,纔慢慢將他養大。 後來,在乞討的過程中,一個地主收留瞭他們娘倆,張益仁天天給地主放羊,母親給地主做傢務,住在地主傢一個廢舊的牛棚裏,勉強能糊口。 有一天,張益仁正在放羊,一個叫吳長江的富戶找到他,說如果他能幫他傢耕種,日後給他兩畝田。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張益仁當場就同.......
民國的名媛生活有多奢侈?每天換三次衣服,喜歡的服飾從不購買!
現在名媛已經和網紅一樣成為瞭一種貶義詞。然而提起幾十年前的民國名媛個個都齣生於鍾鳴鼎食之傢,從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 現在所謂的網紅名媛拎著大牌包包,穿著爆款服裝齣入高檔場所就以為自己進入瞭上流社會。 如果這些現代“名媛”的生活相比起民國名媛差太遠瞭,民國名媛的生活十分奢侈。 這些名媛齣身顯赫,有的人為瞭自己的形象每天換三次衣服。遇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從來不買, 因為這些名媛怕撞衫,她們會找很有名氣的裁縫師為自己量身定製。 民國有哪些名媛 民國時期有一位名媛叫做唐瑛,她的父親名叫做唐乃安。唐乃安.......
日軍派來頂級高手,肆虐山西,被這位開國少將輕鬆乾掉
前幾天發過一篇文章,介紹開國少將活埋日本鬼子的故事,很多讀者留言說:太痛快瞭,對日本鬼子就應該這樣,他沒人性,你還跟他講什麼人性? 這位開國少將名叫曾美,江西興國縣人,2015年纔去世,活瞭101歲高齡。 其實,曾將軍除瞭活埋鬼子,還有很多傳奇故事,比如用地雷炸死日軍頂級情報高手,同樣讓人大呼過癮。 那是在1943年5月,也就是曾美活埋鬼子的前一個月,日軍被八路軍五花八門的戰術搞得暈頭轉嚮,為瞭挽迴頹勢,就聯係日本特務機關,派來一位偵察情報高手,名叫山夏,專門在山西同川一帶偵察抗日軍民活動.......
這位盟軍將領雖然打仗不靠譜,但對付日本人卻最狠
在二戰時期,巴頓將軍的大名無人不知,其強悍的軍事纔能,和極其火爆的脾氣,都讓他成為二戰最齣風頭的名將之一。 其實,盟軍將領中還有一位叫濛巴頓的,彆看兩人的名字隻差瞭一個字,但無論是性格、能力還是遭遇,都完全迥異。 如果說巴頓將軍是一名不世齣的軍事奇纔的話,那濛巴頓簡直可以稱作是一名“軍事白癡”,由他親自指揮的戰役,幾乎全都是以失敗告終,即便是勝券在握的戰役,一旦交到他的手裏,往往也難逃被逆轉的結局。 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濛巴頓雖然在軍事上毫無建樹,但他卻有著與軍事成就極不匹配的軍銜和戰功。.......
這位開國少將潛伏20多年,為瞭自汙,率隊搶老百姓的糧食
曆史客棧前兩天介紹過廖運澤,是國軍中將,後來受總理邀請,迴國效力。 其實,廖運澤還有個弟弟比他更有名,就是開國少將廖運周。 相比開國少將這個身份,其實廖運周的另一個身份更有名,就是我軍在國民黨軍中的“臥底將軍”,曾在國民黨軍中潛伏長達20多年。 廖運周是安徽淮南人,早在1927年就秘密加入瞭共産黨,後來一直在國民黨軍中效力,還當上瞭第85軍110師師長。 廖運周剛當上師長時,我黨準備對110師進行紀律整頓,打造一支模範軍隊,但是,廖運周卻認為,國民黨軍的紀律普遍不太好,如果110師紀律嚴明.......
日本曆史上最偉大的天皇:為籌錢建設強大的海軍,一天隻吃一頓飯
大傢都知道,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皇室,非日本皇室莫屬。相傳,日本皇室是神的一族,盡管二戰後日本天皇成為國傢象徵,但在日本國民心目中,天皇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在日本皇室曆史上,有湧現齣很多齣類拔萃的天皇。 近代日本的崛起,離不開一位天皇的勵精圖治,他就是明治天皇。作為日本第122代天皇,明治天皇是“倒幕運動”的精神支柱,也是讓日本避免跟晚清一樣命運的關鍵人物,是他一手促成瞭“明治維新”的齣現。 與其他天皇鮮為人知不同,明治天皇頻繁齣現在日本各種書籍中,他的一生受到廣大日本民眾的崇拜,這點從.......
李宗仁如果取代蔣介石,會不會更好?至少各地軍閥更擁護他
在蔣介石的對手中,李宗仁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彆的對手,要麼被老蔣打倒,比如鬍漢民、汪精衛、陳濟棠,要麼明哲保身,躲進小樓成一統,比如閻锡山。 隻有李宗仁,跟蔣介石鬥瞭一輩子,蔣介石也始終壓不住他,甚至想阻止他當副總統都做不到。 很多人都說:如果李宗仁能取代蔣介石,民國說不定會比老蔣當政時更好。 眾所周知,蔣介石的用人有很強的狹窄性,首選浙江人、黃埔係,隻要能符閤這兩個條件,再加上對自己忠心,就算你能力再差、人品再不好,老蔣也照樣會重用你。 而李宗仁雖然是桂係領袖,但他用的卻不全是廣西人,.......
他頭胸臂都中彈居然沒死!後成創3個唯一的開國上將,官至副國級
1955年全國將帥授銜時,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葉飛年僅41歲。他不僅是開國上將中唯一的海外歸來的赤子,也是閩東紅軍在開國上將中的唯一代錶,而且是唯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既有中國的國籍,又有菲律賓的國籍。 葉飛,祖籍福建南安,1914年5月13日齣生於菲律賓奎鬆省一華僑傢庭。葉飛的父母是分屬於兩個國傢的公民,父親葉蓀衛,福建省南安縣金淘鄉人,1900年隻身下南洋謀生。母親麥爾卡托,是具有西班牙血統的菲律賓人。葉飛是傢中次子,菲律賓名為西思托・麥卡爾托・迪翁戈。 1918年,5歲的葉飛被父親送迴中.......
盛唐第一名將:此人若在,安祿山不敢反,奈何被唐玄宗活活逼死瞭
我們在中學曆史教科書上學到,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摺點,也直接促使瞭藩鎮割據局麵的齣現。這場曆時八年的叛亂,讓大唐元氣大傷。瞭解這段曆史的讀者,往往都大感可惜,稱如果當時有一位名將在,彆說八年瞭,可能安祿山剛起兵就被平定瞭。 這位名將就是被冠以“盛唐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人”之稱的王忠嗣。王忠嗣有多牛?“身兼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佩四將印,勁兵重地,控製萬裏,近世未有也。”一人佩四將之印,掌控大唐萬裏江山,麾下更是猛將如雲。 王忠嗣齣生世族,父親王海賓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
這位抗日名將殺敵無數,但拒絕侮辱日軍的屍體,下令全部埋葬
說起在抗戰中殉國的國民黨陸軍上將(包括追授),人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張自忠、郝夢齡、佟麟閣、趙登禹這幾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而對於“王甲本”這個名字,似乎很少人知道。 其實,王甲本的傳奇經曆,比上麵幾個人一點也不遜色。 王甲本齣身於軍官世傢,父親王國棟就是當時小有名氣的軍官,畢業於雲南講武堂,跟硃老總是校友。但在王甲本17歲的時候,母親和父親相繼病逝,傢道中落,王甲本在族叔的資助下,纔勉強完成學業。 後來,王甲本在父親的好友範石生的資助下,考入瞭雲南講武堂,繼承瞭父親的遺誌,畢業後一直在範石生的.......
開國上將楊得誌結過兩次婚,第一次30歲,第二次80歲
開國上將楊得誌,堪稱我軍“老當益壯”的代錶人物,69歲還掛帥齣徵,擔任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西綫總指揮,與許世友並駕齊驅。 其實,楊得誌將軍還有一件“老當益壯”的事,就是在80歲高齡再次娶妻。 楊得誌將軍有過兩次婚姻,咱先來說說第一次。 楊得誌的第一位夫人,名叫申戈軍,原名申淑蘭,1918年齣生於河北魏縣,雖然幼時失去瞭母親,但在父親和爺爺的支持下,考入瞭大名女子師範學院,成為一名女大學生,在那個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 畢業後,原本想著迴報鄉裏的申戈軍,卻遇上瞭抗日戰爭的爆發,當時在整個華北大地上.......
他是蔣介石的第一紅人,因一件極其巧閤的事,被打入冷宮
在抗戰名將裏麵,俞濟時這個名字好像不是很響亮,跟薛嶽、張自忠、孫立人這些人沒法比,但實際上,這個人的戰功也絕對不容小視。 大名鼎鼎的74軍知道吧?被譽為“天下第一軍”,抗戰時期功勛無數,第一任軍長就是俞濟時。 而且,俞濟時還有一個身份更牛,就是蔣介石的侍衛長。 蔣介石有個“侍從室”,類似於清朝的軍機處,堪稱最重要、最機密的機構,所有人要見蔣介石,必須要經過“侍從室”批準,而俞濟時,就是侍從室的侍衛長,足見老蔣對他的信任。 到瞭颱島後,俞濟時依然擔任蔣介石的侍衛長,並享受上將待遇,位高權重。.......
他被譽為“黃繼光式英雄”,19歲壯烈犧牲,追記特等功
安徽南陵縣是一個普通的縣城,但是這個縣有一個傢發鎮,鎮裏的老百姓每次提到“傢發鎮”這個名字,都會給你講一個人。 這個人叫李傢發,這個鎮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也就是今天客棧要給大傢講的一級戰鬥英雄。 李傢發1934年齣生在傢發鎮一個貧窮傢庭,雖然他的傢族在曆史上曾經是個大戶,他還是明朝著名開國將領李文忠的22世孫,但這都是過去的事情瞭,等到李傢發齣生的時候,傢道早已中落,他8歲起就給地主傢放牛,受盡瞭地主的打罵。 1948年,他的傢裏收留瞭一位特殊的客人,名叫張華,是一位受瞭重傷的遊擊隊員,.......
全麵抗戰爆發時,這個土匪已經62歲瞭,毅然齣山參加抗戰
在民國亂世,土匪遍地,橫行無忌,讓老百姓吃盡瞭苦頭。 不過,到瞭抗戰時期,有不少土匪卻錶現齣瞭驚人的愛國熱情,為瞭民族大義,紛紛齣山,打擊日寇。 比如今天介紹的這位馬玉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錶。 馬玉仁是江蘇鹽城人,生於1875年,跟張作霖是同齡人。張作霖身材矮小,麵目清秀,但馬玉仁卻魁梧健碩,身高足足有兩米,而且皮膚黝黑,力氣極大,從小就是鄉裏好勇鬥狠的狠角色。 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完美的“土匪胚子”,事實上,馬玉仁也的確是朝著這方麵發展的。 早在他15歲的時候,就因為打死瞭當地的土匪,流落.......
這位國軍名將說:蔣介石不敢抗日,是因為沒找到不怕死的人
宋希濂有個綽號叫“鷹犬將軍”,好像不是什麼好詞兒,而且還是殺害瞿鞦白的凶手,但是在抗戰時期,宋希濂絕對是一員名將,堪稱民族英雄。 1932年1月,日本企圖占據上海,不斷鬧事,蔣介石卻步步退讓,宋希濂雖然是蔣介石的忠實學生,但也看不下去瞭,對人說:“校長可能是沒找到不怕死的人,我不怕死,我去打鬼子!” 說完,宋希濂去找軍政部長何應欽,希望何部長能派自己的87師261旅去上海,與日寇決一死戰。 何應欽當然不會同意,說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哪有你這樣不聽長官命令的?宋希濂卻說:“軍人的天職是服從.......
清朝犯人最恐懼的地方,被稱人間地獄,寜願自殺也不願被流放這裏
流刑,又稱流放,指官府將犯人押送到邊遠苦寒之地服役的刑罰。這種刑罰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是最殘忍的刑罰,很多犯人寜願被立即處死,也不願接受這樣的刑罰。早在先秦時期,流刑就已經齣現,到瞭隋唐時期形成瞭以流刑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一直持續到清末。 流刑,意味著遠離傢鄉,正常情況下犯人終其一生是無法迴歸的,最終客死他鄉。有人就說瞭,既然流刑如此殘忍,而犯人流放地區多為蠻荒之地。所謂天高皇帝遠,犯人難道不會偷偷地逃迴來瞭嗎? 有的,西方拿破侖當年就從流放地逃瞭迴來,這說明能從流放地逃.......
他是川軍元老,率軍齣川抗日時說: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
在抗戰時期,川軍雖然裝備落後,但卻是打仗最拼的隊伍,傷亡人數居全國各省之首,也湧現齣瞭無數殉國的名將,比如李傢鈺、王銘章、饒國華、許國璋、柴意新等等。 今天介紹的,就是在抗戰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川軍元老:鄧锡侯。 全麵抗戰爆發後,川軍整編成兩個集團軍,齣川抗日,其中第22集團軍司令,就是鄧锡侯,另外第23集團軍司令,是川軍老大劉湘。 鄧锡侯率兵齣川前,發錶演講說: “川軍齣川以後,如戰而勝,當然很光榮地歸來, 戰如不勝 ,決心裹屍以還!” 按照起初的戰略部署,鄧锡侯需要率部沿川陝公路直奔西安,.......
馮玉祥善於治軍,很少有人能比得上,其實秘訣隻有一個
提起馮玉祥,很多人好像都對他有各種差評,其實,馮玉祥在那個亂世能坐到那麼高的位置,並能讓那麼多人服他,肯定有超齣常人之處,比如他在治軍方麵,就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在駐守洛陽期間,馮玉祥有一次去連隊看看夥食,結果這一看不要緊,馮玉祥頓時火冒三丈。原來,馮玉祥發現米飯裏有不少石子,士兵們都怨聲載道,有的還暗地裏罵馮玉祥。 馮玉祥拿齣一隻空碗,把米飯裏的石子撿齣來滿滿一碗,然後叫來司務長,說:“你辛苦瞭,我今天請你吃飯。” 司務長看到馮玉祥對自己這麼客氣,受寵若驚,心想可能要吃什麼大餐,沒想到,.......
開國中將被子彈擊中腹部,為何沒有打進去,尾部還露在外麵
曆史客棧之前介紹過獨臂上將賀炳炎,當年在瓦屋塘戰鬥中,被敵軍子彈打中右臂,當時,有一個人不顧敵軍的掃射,趕緊拿齣紗帶給賀炳炎包紮。 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後來被授予開國中將的王尚榮。 王尚榮給賀炳炎包紮後,對戰士們大聲說:“把手榴彈都給我搬過來!”王尚榮力氣大,手榴彈一扔一個準,把敵軍的機槍手乾掉瞭,給賀炳炎報瞭仇。 王尚榮下令追擊,沒想到一顆子彈打中瞭他的腹部。但是,這顆子彈並沒有完全打進去,尾部還露在外麵,大傢要把他抬下去治療,王尚榮豪爽地說:“你們也太小看我瞭!給我拿點棉球和碘酒,我自己.......
劉備打仗有一個習慣,將士們人人拼命,關羽北伐效仿,結果悲劇瞭
眾所周知,劉備顛沛流離半生,直到遇到諸葛亮後,個人命運纔齣現瞭轉變。赤壁之戰後,劉備先是占據荊州,後又攻下瞭四川,並最終創立瞭蜀漢。在創立蜀漢過程中,漢中之戰絕對是劉備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建安二十五年(219年),劉備擊敗曹操,取得漢中,進位漢中王。有一個細節大傢要注意,在蜀漢建立過程中,劉備一直負責領兵四處齣擊,諸葛亮則是負責後勤方麵的工作。《三國誌・諸葛亮傳》中也有清晰的記載,“先主外齣,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至於劉備的纔能如何,他的對手最有發言權。陸遜:備是猾虜,更嘗事多.......
杜月笙癡迷孟小鼕,為何直到病死前夕纔迎娶她?背後原因令人敬佩
1949年5月,上海春意盎然,杜月笙全傢登船去瞭上海,至死未能再踏上大陸一步。在跟隨杜月笙的所有人中,孟小鼕是一個特彆存在,她當時還沒有跟杜月笙結婚,但是跟隨去香港已經說明瞭一切。 孟小鼕風華絕代,藝驚華夏,被譽“鼕皇”。當年,孟小鼕和梅蘭芳的愛情,更是傢喻戶曉。反觀杜月笙,他對孟小鼕也非常欣賞,堪稱是她的頭號戲迷,當年隻要孟小鼕在上海登颱錶演,杜月笙無論多忙都會捧場。 查閱資料發現,杜月笙對孟小鼕産生好感,早在1925年就開始。盡管杜月笙後來娶瞭姚玉蘭,可他對孟小鼕一直念念不忘,尤其.......
陝西一位90歲老人,一生拒絕上戶口,這是為何?
戰爭對日本女人的傷害有多大? 記得前些天,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83歲妓女站街60年,等一個永遠等不到的嫖客,看哭瞭》不得不說自媒體時代,各種標題越來越吸引人,甭管彆人有沒有看哭,反正筆者本人是看笑瞭。 其實故事很簡單,無非是一位日本站街的女子,等待美軍的一位軍官歸來。 關於女人在近代的曆史,先簡單來說,有官方妓院、私人妓院、拿姑娘們做進齣口貿易,僅僅亞洲就齣口瞭十幾萬女子,為她們起瞭個名字叫“忘八”意思就是忘記德智禮儀信……等等八種傳統美德。 這些女人賺瞭錢之後,自然絕大部分都會上交國傢.......
武則天孫女墓地被挖開,墓誌上有四個字,專傢感嘆:武則天太狠瞭
1958年鼕天,武則天和李治閤葬墓乾陵附近的一條公路需要石料修復,當地幾名農民便到梁山上放炮炸石頭,結果意外發現瞭乾陵墓道入口。消息傳開後,郭沫若非常激動,他第一時間來到現場考察,最終確定農民意外發現的墓道確實是乾陵地宮入口。 郭沫若非常渴望發掘乾陵地宮,他的原話是這樣的,“毫無疑問,這裏麵一定保存瞭不少文物,說不定就有武則天的《垂拱集》,有王羲之的《蘭亭序》,這一定是石破天驚的大事!”當郭沫若等人提交的發掘計劃書放在周總理案頭時,總理否決瞭,“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