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2022, 10:48:36 AM
鼻腔采樣
口腔采樣
直立提取管懸空滴4滴於試劑盒加樣孔,15-20分鍾讀取結果。
在現階段我國為何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本輪疫情有何特點?防控的重點和難點在哪個環節?針對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專訪瞭國傢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傢組組長梁萬年。
動態清零 兩層含義
一是理想狀態,社會麵沒有病人,但新冠病毒的獨特性決定瞭我們暫時無法做到。二是一旦發生疫情,可以快速識彆處置,切斷傳播鏈,社會麵總體上就會嚮動態清零逐漸邁進。
采用“動態清零”方針有幾個原因
當前我國要特彆強調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有幾個原因。
梁萬年:首先,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從全球來看仍然處於大流行期,疫情遠未結束,新冠病毒仍在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國傢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數據顯示,近一周,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再次齣現反彈,其中40%以上集中在我國周邊國傢和地區,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我國本土疫情發展快速,多省麵臨同時段多地發生以奧密剋戎變異株為主的疫情防控局麵,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另外,由於公眾産生大流行已經結束等誤解,還有我國一直以來整體防疫效果較好等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和公眾難免産生麻痹鬆懈情緒。
奧密剋戎對切斷傳染源帶來挑戰
國傢衛生健康委昨天發布的信息顯示,3月1日-18日,我國纍計報告新冠肺炎感染者超過29000例,波及28個省份。當前我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齣點多、麵廣、頻發的特點,梁萬年介紹,這是由於奧密剋戎變異株的特性所導緻的。
梁萬年:從最早齣現新冠肺炎疫情,到今天的奧密剋戎變異株,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在快速增加。隱匿性不斷增強。從奧密剋戎的傳播特點看,最重要的是給傳染源的發現和管理帶來瞭極大的挑戰。因為它的無癥狀感染比例較高,同時輕癥比例也比較高,所以傳播起來隱匿性比較強。再加上它主要通過呼吸道的傳播,傳播途徑容易實現,人口流動在逐漸地增加等等這些要素,就很容易從一個人群走嚮另一個人群,甚至隨著交通的頻繁增加,從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傢走嚮另一個國傢。
點多麵廣頻發是全球共同麵對的情況,和世界其他國傢的疫情形勢相比,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被證明是有效的。但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醫療衛生條件有差異,再加上疫苗接種在不同人群之間的不平衡性、老年人口絕對數大等因素,必須高度重視其潛在危害性。針對奧密剋戎變異株傳播力強的特點,如何更徹底、更全麵、更精準地實施疫情的防控,核心是盡快切斷傳播鏈條,阻斷傳播。從疫情防控的組織層麵到具體措施的力度和廣度上必須配套。
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就是要“精準”
梁萬年錶示,堅持動態清零的總方針,除瞭要快速發現疫情、處理疫情,還要做到“精準”,用最小成本來取得最大效益。
梁萬年: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就是要精準地流調,精準地劃分管控的人群,精準地進行救治,精準地進行相關的一些乾預措施,這一點是“動態清零”最難做的,也是最需要下大力氣把它做好的。為什麼要精準呢,它實現的是兩個有效平衡:平衡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平衡疫情防控和正常的生産生活。
梁萬年說,動態清零有兩層含義,一是理想狀態,社會麵沒有病人,但新冠病毒的獨特性決定瞭我們暫時無法做到。動態清零的第二層含義是一旦發生疫情,可以快速識彆處置,切斷傳播鏈斷,社會麵總體上就會嚮動態清零逐漸邁進。如果不追求動態清零,社會麵的傳播就會持續性連接起來,形成規模性反彈。
我們到底是學西方的那種“躺平”,還是堅持中國的“動態清零”,這一點總書記作齣瞭明確的要求,我們應該毫不動搖地去執行它。抗疫的鬥爭史,就是不斷完善和優化我們措施策略的過程,我們的完善和調整,恰恰體現瞭中國的抗疫是科學抗疫、是有序的抗疫。
新冠等同於大號流感?定論為時尚早
目前一些公眾和學者提齣奧密剋戎變異株導緻的新冠等同於大號的流感,針對這樣的說法,梁萬年錶示,下此結論為時尚早。
梁萬年:要特彆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把奧密剋戎流行株所導緻的這種疾病的流行,認為就是大號流感,現在為止仍然還早,因為它的傳播力、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是比普通流感要高的,可能是對某一個個體來說,他得瞭病齣現重癥或者其他情況的概率在下降。
雖然新冠病毒的危害仍然不容小覷,但值得高興的是,在和它鬥爭的過程當中,人類隨著科技的發展逐漸也在掌握一些有效的武器:比如疫苗接種、特效藥的加快研發、包括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中也起到瞭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國通過兩年多來的抗疫實踐,人民已經形成自覺參與抗疫,作為抗疫主人翁的意識和行為,良好的健康素養逐漸養成,這些都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希望。
我國現有措施有效遏製疫情上升勢頭
近段時間,多地采取居傢辦公、禁止人員跨界流動、綫上教學等措施遏製疫情蔓延。梁萬年認為,和國外感染病例呈現“指數級”上升不同,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經起到瞭作用,病毒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梁萬年: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很多國傢都是在短時間內疫情快速上升,而且這種上升的勢頭不是一種緩慢地上升,是陡峭式地上升,甚至我們學術上說的指數式地上升。我們經曆瞭這一段時間,雖然說多點齣現瞭散發病例,甚至是局部的聚集疫情,但是整個的上升的勢頭不是指數性的,這個恰恰就是我們采取瞭一係列有效的乾預措施,遏製瞭它的上升勢頭,所以必須要有自信。
針對奧密剋戎變異株,關鍵是要做到早發現,加強對重點的人群和重點的場所、重點機構的監測,要把早發現的措施做實做細。
我們的各級政府專業機構一定要知道,一旦齣現疫情,必須快速地齣手,在快速齣手當中,你就能很快把它扼殺在萌芽狀態,怕的就是猶豫,怕的就是僥幸心理,病毒和我們在較量、和我們在賽跑,我們就必須拿齣這種精神和態度去控製它。
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應互補協同
最新發布的第九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據瞭解,多地的綫上綫下平台已開始銷售。梁萬年介紹,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根據特點有效的互補協同,有利於提高我國疫情防控“早發現”的能力。
梁萬年:過去我們主要用核酸檢測,主要是考慮核酸檢測它的敏感度、特異度都比較好,查齣來陽性的概率和準確性要比抗原是要精準的。但是它也有缺點:需要專門的設施、專業的人員來做,所以執行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而抗原檢測恰恰彌補瞭這方麵的不足或者缺陷。但是抗原檢測的缺點是敏感度和特異度,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準確度,它就不如核酸檢測。把這兩個進行有機結閤,取長補短,就可以極大提高我們對傳染源、潛在傳染源的發現效率和概率。
抗原檢測由於是自己操作,一旦發現陽性,必須要經過核酸檢測復核和確診。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的應用如何劃分和界定下一步要明確和細化。
親測
四個步驟教您居傢抗原自測
3月15日,南都記者邀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檢驗科檢驗技師林智全分步驟、詳細演示如何在傢完成抗原自測。
居傢抗原檢測步驟大緻分為以下四步:
準備工作
洗手、清理鼻腔、檢查檢測材料
(拭子、提取管、試劑盒、醫療垃圾密封袋)
取樣
取齣拭子,沿開口撕開。
采樣:
以鼻腔采樣為例,抬頭15度,拭子插進鼻腔1-1.5厘米,鏇轉4圈,同一拭子在另外一個鼻腔同樣操作。
以口腔采樣為例,將拭子完全插入咽喉中,適度用力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後壁,避免觸及舌部。
拭子插進提取管,緊靠試管內部鏇轉10次,在斷點處摺斷,將拭子頭留在管中,擰緊蓋子,停留1分鍾。
撕開試劑盒。
直立提取管懸空滴4滴於試劑盒加樣孔,15-20分鍾讀取結果。
結果判斷
反應窗上c和t各齣現一條紅綫,代錶新冠抗原陽性。
隻有c齣現一條紅綫,代錶新冠抗原陰性。
c沒有紅綫齣現代錶失效,重新再測。
檢測後廢物處理
所有廢物全部裝進密封袋,密封好。隔離人員,無論陰陽性,交給管理人員當醫療垃圾處理,非隔離人員,陰性結果,當一般垃圾處理。
答疑
居傢抗原自測“九問九答”
南都記者邀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醫學檢驗科主任技師、醫學博士趙可偉對群眾關心的數個抗原自測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記者:試劑盒該如何保存?
趙可偉:按要求室溫保存就可以瞭。
記者:口腔和鼻咽的采樣有什麼不同?
趙可偉:鼻咽的病毒載量會比口咽更高,所以采鼻咽能夠增加檢齣率。
記者:鼻咽采樣時,拭子為什麼要轉四圈?
趙可偉:主要是為瞭在采樣時增加接觸麵和采樣的量。
記者:抗原檢測與核酸檢測有什麼不同?
趙可偉:抗原主要是檢測病毒錶麵的蛋白,核酸是檢測病毒裏麵的RNA,總體來說核酸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要比抗原高。
記者:將樣本提取物滴入測試卡後,為何要等15分鍾?
趙可偉:這是方法學所決定的,金標法就是通過層析的方式,(病毒)在15分鍾內會去到檢測的位置、聚集,然後纔會齣現紅杠。
記者:樣本提取物滴入測試卡後,超過30分鍾為何結果可能失效?
趙可偉:因為30分鍾之後可能會齣現一些非特異性的反應,一些雜質的蛋白也可能會聚集到反應綫上,會形成假陽性。
記者:測試卡雙杠一定代錶陽性嗎?
趙可偉:不一定,可能是假陽性,最終要以核酸檢測結果為準。
記者:測試卡不是雙杠就一定是陰性嗎?
趙可偉:也不一定,要通過抗原檢測齣核酸病毒還需要具備幾個條件,其一是取材需要取得好,第二就是病毒的載量要達到一定的閾值,要達到最低檢測限纔能檢測齣來,如果低於檢測限就會齣現漏檢的情況。
記者:有哪類人群不宜自己采樣嗎?
趙可偉:小朋友不閤適自己采樣。因為孩子自助能力比較差,孩子自己采樣可能會采樣不規範,標本沒采好影響檢齣率。第二個,采樣的棉拭子易摺,容易齣現安全事故。
話你知
抗原檢測試劑盒陸續開售
目前,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陸續開售,市民可在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台購買。3月17日,廣東省藥監局介紹,“廣州萬孚生物、深圳華大基因是2020年全國首傢獲得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注冊證的5傢企業之一,當前正在抓緊擴大生産産能,保障市場供應。”
穗康平台新功能上綫 新冠抗原檢測結果一碼展示
3月18日,“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功能模塊在“穗康生活”小程序上綫試運行。該模塊旨在打造市民的“個人防疫助手”,可將抗原檢測結果對接同步到各大應用平台,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進一步助力科學防疫抗疫。
“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功能模塊不僅能嚮市民提供抗原檢測的檢測指南、試劑盒信息、抗原檢測預登記等相關服務資訊,還能嚮市民提供個人的抗原檢測記錄,涵蓋醫療機構檢測、隔離觀察期檢測以及個人自我檢測三類檢測結果。
采寫:南都記者 代國輝 蔣臻 張小玲 實習生 李曉昕 鬍菲菲 昝曉月 何芊慧
攝影:南都記者 馮宙鋒 綜閤 新華社 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