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從不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通過努力,顛覆自己的命運——李尚龍《你隻是看起來很努力》
她全網粉絲5000萬,視頻播放量達到80億,連馬來西亞國王都邀請她做客;
她不是網紅臉,也不是大長腿,但她憑藉自己的“古風”形象,獲得“2017第一網紅的美譽”;
她幾乎沒有不會的,釀酒、織布、蓋麵包窯,全都不在話下,更被人盛贊為自媒體之光……
她就是大傢熟悉的自媒體紅人——李子柒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李子柒的故事:
生活不是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而是命運給你什麼,你就得接受什麼
“苦時有你同心,驕傲與你同歡喜,我能擁有今天,隻因對你感激,愛我的人,我真的謝謝你——李子柒”
李子柒是四川綿陽人,1990年齣生。但她並不像很多被父母寵愛的90後那樣過在蜜罐裏,命運對她並不那麼眷顧。
她齣生不久,父母就離婚瞭,她跟著自己的父親生活,父親又給她找瞭繼母,但命運多舛的她並未受到繼母的善待。
甚至在微博李子柒曾寫道“6歲的時候,曾經被繼母拽著頭發往水溝裏按,被打的半死不活”。年事已高的爺爺奶奶心疼孫女,最終決定將李子柒接迴傢中生活。
2004年,14歲時,迫於壓力,隻身前往城市打拼,開始瞭長達8年的漂泊生活。
最初的打工時光很纍,隻有每個月300塊錢的工資,睡過公園椅子,連續啃過兩個月的饅頭。
為瞭賺到更多的錢,她跟著師傅學起瞭“打碟”(簡稱DJ,指用專業機器對電子音樂編輯加工),要強能吃苦的性讓她有瞭一技之長,也一定程度上改善瞭生活條件,這段工作經曆也幫助瞭她能夠將後期的視頻效果做的更好。
2012年,李子柒的奶奶生瞭一場重病,改變瞭她的生活軌跡,她擔心如果自己再像以前一樣長期不在老人身邊,或許自己將來會背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念活一輩子,所以毅然決然辭掉城市的工作,迴到鄉下陪伴奶奶。
命運給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給打開一扇窗
迴到老傢以後,奶奶是可以照顧瞭,但生活的壓力又來瞭。
她嘗試瞭不少工作,擺過攤、下過地,後來還開瞭一段時間淘寶店鋪。用她的話說:“生意一直不好,隻能勉強混口飯吃”。
就這樣兜兜轉轉的的到瞭2015年,看弟弟玩美拍纔第一次接觸到瞭短視頻這個平台。因為新奇,她自己也拍瞭幾個,後來新鮮勁過瞭,自己就沒再打開過。
2016年,她又看到弟弟在美拍網上靠吹拉彈唱,已經有瞭好多粉絲,於是又想到瞭繼續玩的想法,她那時候隻是認為,粉絲多瞭可以更好的在淘寶店上賣東西。
當時,也沒想那麼多,自己會做飯,想著那就教做飯吧,於是算是開始瞭短視頻之路。
從一個門外漢到進入視頻達人之間,差的絕不是想做這麼簡單,從選題到剪輯、到拍攝,再到運營,各種心酸太辛苦,我就不在這裏囉嗦,就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吧:大傢還記得蘭州拉麵那個視頻嗎?
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沒有人能輕輕鬆鬆成功
懂行的人都知道,拉麵是個技術活,不是隨便來個人學幾下就能拉的。要不大傢都成拉麵大師瞭。
她主動找朋友介紹瞭本地開麵館的拉麵師傅,但是人傢壓根不理她,軟磨硬泡一上午都沒效果。後來還是一句“我的視頻有韆萬的播放量,能幫你更好的把牛肉麵賣好”,這一句話起到瞭效果。
接下來就是密集的學習,隻要一有空就練習揉麵,每天揉到胳膊發酸,甚至第二天抬起來都有睏難。
直到有一天能拉齣均勻的二細時,她纔認為可以拍攝瞭。
開拍以後纔發現,學習的過程並不是最痛苦的,真正的考驗纔剛剛開始。
手裏拿著的是麵粉、麵團,操作好一個鏡頭就要擦拭乾淨一根手指去關掉拍攝鍵。
再去把手洗乾淨後纔能去碰架子和相機,避免相機進灰。
那個視頻加上廢片一共拍瞭200多個鏡頭,你可以想象一下她洗瞭多少次手瞭。
拉麵從選粉、加水、加鹽、和麵、揉麵、醒發、加灰,每個步驟都有門道,一個步驟錯瞭,或者時間沒卡好就齣問題,一個步驟錯瞭就滿盤皆輸。
而且,那時候她還不會定焦,全部是自動對焦。想給麵粉特寫的時候,連焦都對不上。
麵粉沒對上,重拍!
虛焦瞭,重拍!加水時角度不對,重拍……
就這個拉麵節目,費掉的麵,做成大囊整整讓她和奶奶吃瞭半個多月。
李子柒說,像上述這樣的過程,基本拍每個視頻都經曆過,她曾經在微博總結2017年一年的視頻製作過程,就拍瞭20881條視頻,光是按來迴按快門的過程就有52萬步,260公裏。
成功的坎坷不隻有身體上的勞纍,還有心理上的摺磨。
隨著李子柒粉絲數量的不斷增加,大傢對她的評價也有好有壞。
有人曾經懷疑她是團隊運營,甚至各種“專業人士”開始齣來揭秘。
她飽受摺磨,特彆是2017年5月,她奶奶因為她的事情受傷,她一度陷入崩潰,甚至決定停更,更是在2017年5月,齣瞭那篇長篇的圖片微博:
以下內容選自李子柒微博:
但是,李子柒最終在朋友和親人的支持下,挺過瞭那段最灰暗的日子。
也正如很多人所說,慢慢長夜等待黎明,太陽總在最灰暗的時刻升起。
那段日子以後,李子柒迎來瞭自己的春天,先後有兩個官方平台對李子柒作齣肯定:
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緻敬每一位為夢想拼搏的年輕人,緻敬每一名兢兢業業不負時光的少年。祖國因為你的勤奮而自豪,奔跑吧!中國日報:仿若一幅自如閑適的山水畫,激發著人們返璞歸真的情感共鳴,帶有明顯的李子柒的個性符號,是她不忘初心、追求美好的真實寫照。
李子柒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顛覆式成長
迴顧李子柒的成功之路,讓我想到瞭一種成長模式——“顛覆性成長”
美國著名企業傢惠特尼·約翰遜約翰遜在著作《顛覆式成長》一書中,首先提齣瞭顛覆式成長的概念——人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順應自己的生活節奏,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産生顛覆自己既有人生軌跡的效果。
並發現瞭“顛覆式成長”的非綫性模型——“S型麯綫模型”
那麼,作為平凡人的我們,如何實現自己的“顛覆性成長”呢?
給你3種方法:第一:在S型麯綫的啓動階段,明確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像哥倫布那樣,探尋你內心的新大陸和新世界,開闢航綫,並不是為瞭經商和貿易,而是為瞭思想的流通。——亨利·戴維·梭羅美國作傢、哲學傢
不管你是進入一個陌生的商業領域,還是被分配到其他部門,抑或開始一項全新的工作,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我要做什麼。在S型麯綫的啓動階段,就是要明確在競爭風險和市場風險這兩大商業環境中如何正確辨識風險,從而發現潛在的商業需求。
萬事開頭難。在經曆S型麯綫初始階段的探索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不習慣的地方,盡管你奮力拼搏但仍事倍功半。
因為在大腦中開闢齣新的區域,創造新的神經元與電化學反應的連接需要時間。但隨著你孜孜不倦地實踐與鑽研,新的神經網絡逐漸形成,並會依次激活各個神經元。
基底神經節是一種橢圓形的腦細胞,其形狀如同一個杏仁。這種神經節會迸發活力,分析所有事情——所有相關的神經節、所有數據——並開始從中探索齣模型。
為瞭將效率最大化,人類的大腦會將這些模型或一係列操作執行序列轉換成慣例,或者稱其為“記憶群組”。例如,當你想到要刷牙時,不會去考慮刷牙過程中涉及的係列動作,如找到牙膏、拿起並擰下蓋子等。這就是記憶群組發揮作用的原因,它的數量越多,各種工作在操作執行中就會越順暢,正所謂習慣成自然。
但假如無法明確某項工作的意義,這時你的大腦就難以産生瞭解認識它的動力,也無法沿著這項工作的S型麯綫嚮前發展。因此,首先要弄清的問題是“我要做什麼”,即“我的目標是什麼”。
第二:尋找優勢和興趣的結閤點,正確匹配自身優勢與潛在機遇
百鳥爭鳴,音各有異;百花齊放,姹紫嫣紅。——亨利剋·易蔔生挪威戲劇傢
顛覆者的潛在機遇與自身優勢的完美結閤,是S型麯綫初始階段所應具備的獨特本領。當你發現既能激發你強烈的興趣,又契閤你專業知識的領域,那就是你最適閤探索與成長的地方。
顛覆者不僅要能發現潛在的需求,還必須將這些需求與自身優勢完美結閤,這是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獨特本領。
將其用於披荊斬棘、解決難題、填補市場需求的空白,你一定會在短期內取得驚人的成績,完成S型麯綫中最具魅力的快速成長階段。
在本章中,我們來認識這種獨特的力量,探討如何找齣你特有的優勢,並使其與潛在機遇匹配,以及這種匹配是如何幫助你沿著S型麯綫路徑提速、衝刺的。
《現在,發現你的職業優勢》一書的作者馬庫斯·白金漢這樣講過:“我們的優勢……喚起強烈的情緒以引起注意力是一種確切的信號。這時你感覺到精力充沛、心無旁騖……此時你便在發揮自己的優勢。”有研究顯示,當聚精會神專注於某一個領域時,你還會變得充滿樂趣,“由此産生更靈活、更敏捷的思維,用更寬廣的視野實現創新和解決復雜問題。”
第三:失敗隻是從新給你機會,調整自己心態坦然麵對失敗
約翰·彌爾頓說:“心靈自有所歸屬,天堂與地獄隻在一念之間。”
成功與失敗亦是如此。在顛覆式成長之旅中,失敗是不可避免,甚至是必要的,麵對它,接受它,並汲取其中的經驗與教訓,你會更容易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隻要你能夠有效地利用經驗,那麼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在浪費時間。——奧古斯特·羅丹法國雕塑藝術傢
你創辦瞭一傢公司,卻以破産告終;你發布瞭一款新産品,不但乏人問津,客戶還對其嗤之以鼻;你被炒瞭魷魚……當鼓起勇氣開啓顛覆式成長之旅,卻發現進展遲緩,甚至最終隻能放棄時,你會怎樣?又該如何應對呢?
這裏我想引用亨利·福特的一句話:“失敗隻是重新開始的機會,而這次你會更加明智。”
這句話因福特先生取得的成就而為人熟知,但它忽略瞭失敗所引起的心理與情感層麵的復雜因素。
經曆過無數次失敗,從平凡的瑣事,例如在高中時代沒能選上啦啦隊長,到遭遇解雇、企業投資失利等重大挫摺。不論我可以說齣多麼慷慨激昂的勵誌格言,最初時刻的反應都是悲觀、失望,甚至是逃離——迫切離開這個城市,因為不想齣現在公開場閤,永遠!一次也不!
我比較認同馬格麗·埃爾德雷奇·豪厄爾的一句話:“受難中感受高貴,痛苦中亦存有尊嚴,唯失敗如傷口上的鹽,不斷刺激、灼燒,疼痛難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