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10:49:49 PM
在中國古代時期,從商的人社會地位其實並不高。主要是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能夠封侯拜相纔是受人敬仰的,做個商人反倒讓人不太看得上。這主要還是因為商人給人民留下的印象是投機倒把,所以讓人看不起。
在一些朝代,商人是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的,直到後期經濟大發展後,商人的社會地位纔逐漸提高。不過做商人如果做得太大,也會惹上是非。明朝的瀋萬三就是個富可敵國的大富商,他因為傢産太多,引起瞭硃元璋的擔憂。
一次硃元璋故意刁難瀋萬三,問他豬蹄是什麼菜。瀋萬三用三個字化解危機,纔保住瞭自己的性命。
瀋萬三的發傢史
瀋萬三原名瀋富,是元末明初的人,傢就在江南。在明朝江南就是全國的經濟發達地區。瀋萬三的傢境普通,沒有給他留下什麼傢産。他後期的成就也都是靠他一點點努力創造齣來的。
瀋萬三的傢在周莊,傢裏有一些田地,靠耕種為生。因為他傢的地是窪地,質量不好,隻能種一些蘆葦之類不值錢的作物。瀋萬三為瞭開發耕地的價值,自己動手改造土地,最終將地改成瞭適宜耕種糧食的好地。
瀋萬三靠種地積纍瞭人生的第一桶金,隨後他就置辦瞭宅子,擴大瞭耕地。因為瀋萬三精明能乾,很快他的資産就開始呈幾何倍數增長,逐漸地他在當地富人圈子裏也有瞭小小的名聲,雖然不能算大富大貴,也還算不錯瞭。
之後一個叫陸德源的人與瀋萬三有瞭交集,這個陸德源是汾湖的財主,他知道瀋萬三的創業曆程,對瀋萬三很是看好。他覺得以瀋萬三的頭腦,未來必定在商界能夠成為名流。所以齣於心心相惜,他把自己的財産贈送給瞭瀋萬三。
陸德源這個人還真是個奇人,他看齣時局動蕩不安,覺得口袋裏錢太多會平生事端,所以甘願將自己全部的錢都贈給瀋萬三,他自己也從此瞭卻紅塵事,翩然齣傢去,做瞭個不問世事的道士。
得到瞭陸德源的財富,瀋萬三早已醞釀的産業帝國夢終於可以正式實施瞭。他的眼界很寬,認為隻是在國內做生意,賺得太少,就開始嘗試將國內的物産通過船運走海路銷售到世界的其他國傢去。
周莊的水運在當時是很發達的,符閤瀋萬三開通海外市場的計劃,於是他打通瞭銷售渠道,將中國的絲綢、瓷器等商品銷到海外,同時將外國的香料、象牙等中國的稀缺商品帶迴,兩頭賺差價,日積月纍就成就瞭他的財富帝國。
站錯隊
瀋萬三的商業頭腦很好,不過在站隊方麵眼光就差瞭不少。元末的各地起義不斷,那些有錢人也紛紛選擇自己看好的人物,給予支持,以便未來給自己謀更多的好處。瀋萬三選擇的是硃元璋的強敵張士誠。
洪武六年,硃元璋率軍隊圍住瞭張士誠坐守的蘇州城,連續打瞭八個月纔得手。張士誠之所以能堅持這麼久,也是靠那些富人給他提供的支持,瀋萬三也是其中之一。這件事硃元璋是知道的,以他的性格,瀋萬三之流也是他的敵人。
看著自己支持的人倒台瞭,瀋萬三也是叫苦不迭。可是事已至此,再後悔也沒用,他也隻能去找硃元璋示好,希望硃元璋能對他網開一麵。正好趕上硃元璋要定都南京,這國都之選,一定要大興土木建設纔能彰顯皇傢氣勢。
可是當時時局不穩,戰亂未定,硃元璋到處打仗,軍費都吃緊,哪有那麼多時間修皇城呢。這件事對瀋萬三來說,卻是個韆載難逢的好機會,他主動找到硃元璋,承包瞭部分修繕南京城的任務。為瞭讓硃元璋滿意,瀋萬三也算是花瞭血本。
瀋萬三負責的施工項目主要是聚寶門至水西門這一段,還有一些街道和橋梁等基礎建設,是工程量十分浩大的。瀋萬三為瞭讓工程進展得又快又好,他不惜花重金找來一流的工匠趕工,還自己親自監督工程。
最終工程竣工比皇傢同期開展的工程還早完工瞭三天,而且瀋萬三修建的城牆質量比皇傢工程還好。這讓硃元璋心裏十分不爽,一介草民居然擁有比皇傢更大的財富,這讓一個剛坐上天子寶座的人怎麼能痛快呢。
機智保命
硃元璋下決心除掉瀋萬三,於是故意找個理由邀請瀋萬三去喝酒。趁著瀋萬三酒醉,硃元璋指著桌上的紅燒豬蹄,問瀋萬三這是什麼菜。瀋萬三多聰明呀,一下就看齣這是硃元璋給他挖瞭坑。這豬同硃元璋的姓,說齣來那就是殺頭之罪啊。
瀋萬三嚇得酒一下就醒瞭,也多虧他縱橫商海多年,腦筋轉得飛快,毫不遲疑地就說齣這道菜的名字,萬三蹄。這個迴答實在巧妙,不但避開瞭硃元璋的姓氏,還把他自己說得如同豬一樣,這就是在嚮硃元璋臣服。
硃元璋見瀋萬三如此說,也隻好打消瞭殺他的想法,瀋萬三也因此僥幸逃過一劫。不過瀋萬三心裏知道,硃元璋既然盯上瞭他,躲過瞭這次,就還會有下一次。於是他主動提齣齣資犒勞三軍。
作為一個商人卻敢提齣要犒勞軍人,硃元璋以為他要謀反,更是動瞭殺心,多虧瞭馬皇後勸說,最終硃元璋纔饒瞭瀋萬三的性命,但也將他的全部傢産充公,把他發配雲南,瀋萬三最終客死異鄉,晚景淒涼。
小結:
所謂伴君如伴虎,在封建社會,入瞭君王眼,也未必就是好事。富如瀋萬三,在硃元璋的眼裏也不過是個隨手就可以除去的小人物而已。瀋萬三聰明如斯,可惜幾次三番算錯瞭硃元璋的心思,想要討好皇帝,卻幾次都差點害得自己喪命。
曆史是麵鏡子,從其中我們可以懂得很多道理。瀋萬三的經曆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教訓,讓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