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8/2022, 6:15:03 PM
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分享過對“九子奪嫡”極感興趣的原因,簡言之,“九子奪嫡”是一次高智商人群的大比拼。主人公們身處時代社會的最高層,而且各個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齣類拔萃形容之毫不為過。
高手之間的過招,值得品評之處必然不會少,在這場雲譎波詭、勾心鬥角且充斥著血腥的鬥爭中,我們不難參悟齣一些人性上“東西”,也能看齣來一些門道。就拿一個問題引論之,這場鬥爭事件之中誰纔是最精明之人?有朋友會說,答案顯而易見,是勝利者雍正皇帝唄,其實不然,最精明之人乃是這些奪嫡者們的父皇――康熙皇帝。
上圖_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即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確實是大清王朝一位具有雄纔大略的君主之一。康熙皇帝一生勤奮好學,身為皇帝小小年紀就能夠做到嚴於律己,學習之主動性極強。熊賜履、陳廷敬這樣的清初理學名臣,都是康熙初年的主要經筵講官和侍讀學士,少年時期的康熙皇帝即通過漢族士大夫係統學習瞭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康熙皇帝這段時期的係統學習,為將自己打造為閤格帝王奠定瞭良好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實踐閱曆之豐富,人到中年的康熙皇帝已經成為一名標準的明君,不但政績上有一個較大的飛躍,在閱人、馭人與用人方麵更是得心應手,堪稱絕對一等一高手。
就是這樣一位“無所不能”的明君,卻在接班人問題上撓瞭頭,甚至是一世英名差一點就毀於一旦,究竟發生瞭什麼,給康熙皇帝齣瞭這麼一道難題?
太子胤�i的變故――康熙皇帝一生無法撫慰之傷痛。
上圖_ 愛新覺羅・胤�i(1674年-1725年)
上圖_ 皇太子胤�i齣痘痊愈恩詔
盡管康熙皇帝對於這位嫡長子之培養,可謂是傾注心血,不遺餘力,但是結果卻讓康熙皇帝大跌眼鏡。胤�i不但驕橫跋扈,恣意妄為,甚至還有圖謀不軌,謀逆悖亂之行徑,這對於康熙皇帝來說,簡直就是嚴重打擊。“子不教,父之過”,康熙皇帝怎麼也不解,自己如此注重皇子之教育,竟然教齣來這麼一個“豬狗阿哥”。康熙四十七年,忍無可忍的康熙皇帝,決定罷黜胤�i太子之位,交宗人府囚禁。沒成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子前腳倒台,後腳那些個“猴急”的阿哥極其黨羽們就開始行動起來。
康熙皇帝對於阿哥們如此快速之響應,確實有些始料不及。但是對於閱人無數,已經執掌江山近半個世紀的康熙皇帝來說,這點唐突的小變故並不至於讓他亂瞭章法。既然阿哥們都急著爭奪儲位,何不藉此機會瞭解一下這些兒子們的真實想法和能力水準呢?所以,康熙皇帝並非情願地成為瞭“九子奪嫡”這場競賽的總裁判官,甚至是某些情節的“設計師”。
上圖_ 九子奪嫡
太子被廢,最先“跳齣來”的果然是大阿哥胤�A。胤�A年長於胤�i,卻僅因為胤�i為嫡齣而成為太子,胤�A一直耿耿於懷,憋著一股勁想要奪迴太子之位。不知胤�A是因為太過渴望而導緻冒進,還是腦迴路關鍵時刻短路,他竟然當著康熙皇帝的麵,自告奮勇地要替父弑弟,結果瞭胤�i。康熙皇帝聽後,怒氣中燒,震驚、憤怒,甚至差點噴齣一口老血。康熙皇帝當場錶態,自己何時有殺胤�i之意?胤�A你竟敢妄測聖意,竟然能提齣親自屠戮兄弟的請求,簡直就是無情無義,無腦無心的敗類。康熙皇帝當機立斷,直接剝奪瞭胤�A的皇位繼承權和罷黜一切爵位。
其實,胤�A這個“倒黴催的”隻是“耿直”地錶述瞭自己的想法,想要胤�i性命的兄弟又何止他胤�A一人。
上圖_ 愛新覺羅・胤祉(1677年―1732年)
上圖_ 胤祉主持編修的《律曆淵源》
胤�A的失勢倒台,馬上給瞭其他人警示和提供瞭錶現的機會。三阿哥胤祉,馬上揭發胤�A背地裏乾過鎮魘詛咒太子的齷齪之事。這對於胤�A來說,基本上就是緻命一擊瞭。胤祉的落井下石目的很明確,在將重要對手置於死地之同時,還可以立功錶現,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
順藤摸瓜,“鎮魘詛咒太子事件”又發掘齣幫凶八阿哥胤�T。胤�T也因此跟著他大哥吃瓜撈,因為判定為幫凶不是主犯,因此“逃”過牢獄之災,但是也被父皇擼瞭爵位。說實話,胤�T被削爵並不冤枉,依照胤�T對皇位之渴求來看,他是巴不得胤�i早點完蛋,因此被定性為從犯已經是死裏逃生瞭。
上圖_ 愛新覺羅・胤�T(�T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即允�T
此外,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也在此次事件中遭到康熙皇帝的重責,他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原本胤祥是很受父皇康熙皇帝寵愛的,但是這次他也被處以宗人府圈禁的重懲。依照《雍正帝起居注》記載,雍正皇帝自辯是“怡親王(即胤祥)前因二阿哥之事無辜牽連,一時得罪,皇考隨即鑒宥。”就這麼一句可信度不高的話,實錄中都找不到,你說胤祥是清白無辜可能嗎?但可惜的是,至今對於胤祥所犯之過錯,尚未有準確定論。
所以你看胤祉這一個舉報起瞭多大作用,直接將老大和老十三踢齣局,把老八也差點一網打盡。不要以為胤祉僅是“九子奪嫡”的配角,其實他的野心和作用,甚至是能量並不小。
上圖_ 皇太子寶 (胤�i)
事情發展到現在,儲位懸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關鍵這儲位多懸空一日,這些個不省心的兒子們,不知道能乾齣什麼事,畢竟處罰不是目的,解決問題纔是關鍵。麵對日益繁雜的局麵,康熙皇帝有瞭退而求其次之打算,那就是再給胤�i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復立胤�i為太子。太子乃乾係國本的大事兒,幾個月之內廢而復立,未免有些兒戲。為此康熙皇帝特地在群臣麵前為太子開脫,說太子之前瘋癲行為都是因為被術士鎮魘所緻等語,意在讓眾人明白自己沒有放棄胤�i。經過幾天不間斷地錶露心聲,康熙皇帝認為時機成熟,於是整瞭一齣“群臣推選太子”的大戲。
大戲雖是康熙皇帝編排,但是劇情卻不按照康熙皇帝的意思走。群臣推選的結果竟然是“一邊倒”地推舉八阿哥胤�T。看到這個結果,康熙皇帝第一反應是震驚,進而是政治傢本能之反應,其中必然有蹊蹺。所以康熙皇帝當機將推選結果否決,原因隻是胤�T生母身份卑微,又此前遭到削爵處分。
皇帝老兒齣爾反爾,群臣自然沒有敢跟皇帝叫號之人,此次推選就此告一段落。
上圖_ 八貝勒胤�T的親筆書信 影印
胤�T確實引起瞭父皇的高度注意,一位無爵位(被罷黜)的閑散皇子竟然有如此力量?他要試探一下胤�T究竟是真如群臣所說之真“賢能”,還是僞裝自己而沽名釣譽,嘩眾取寵呢?
康熙皇帝決定撤職之前的內務府總管淩普,讓胤�T署理之。而被撤職的內務府總管淩普恰好就是廢太子的人,但是胤�T在追查淩普枉法之事時,態度非常不堅決而有意包庇之。在康熙皇帝看來,胤�T既然都能涉嫌找江湖術士詛咒太子,你還能真心同情太子當下之處境?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留下一下不落井下石的好名聲,沽名釣譽之心昭然若揭。
都說胤�T真正失去掙儲資格是“斃鷹事件”,但筆者認為,這一次胤�T在皇阿瑪心中之地位,就已經一落韆丈瞭。
上圖_ 清康熙 明黃色緞平金綉龍紋寶座靠背鏡心
可以說,在“一廢太子”期間,康熙皇帝略施小計就試探齣瞭皇子們的真實動機與能力水準,基本上那幾位居心叵測的齣頭椽子都被康熙皇帝打掉,“九子奪嫡”大多數人已經與皇位無緣瞭。所以說,“薑還是老的辣”,最精明之人不是他康熙皇帝又能是誰?
文:王金百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聖祖實錄》《雍正帝起居注》
文字由曆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