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韋史密夫(Will Smith)日前護妻心切,竟不顧奧斯卡頒獎禮節目在全球直播,當眾揮掌擊打取笑患病妻子的節目嘉賓基斯洛剋(Chris Rock)。
韋史密夫這一巴掌是否必要,是各界仍在熱議的話題,但另一方麵,基斯洛剋那惡笑話是否過火,亦值得大傢想一想,特別是當父母的,若然孩子忽然說齣一個過瞭火的玩笑,該怎辦?要像史密夫般一巴掌打下去嗎?
以下為《給孩子說一句有能量的說話:85個溝通對話陪你講》一書的節錄內容,當父母的不妨參考一下。
孩子愛開玩笑,一般是模仿而來的,通常是從傢長或身邊的成年人那裏學來。孩子會不經意地模仿大人說話,尤其看到大人開玩笑,大傢哈哈大笑,傢庭氣氛融洽。而且,開玩笑的人通常都會成為群體的中心,也容易成為大傢的焦點。
相關文章:
開玩笑屬討好型行為
孩子在兒童期的時候,通常都喜歡引起父母或傢人的注意,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當某次孩子模仿大人的玩笑話,從而獲得傢人的笑聲、驚歎,甚至讚歎。孩子就會受到鼓舞,覺得這是一個討好父母的好方式。於是,孩子就會不斷地想辦方設法用開玩笑來講話。
行為上的開玩笑,也會讓孩子樂此不疲,比如,孩子會藏在門後,給他人一個驚喜或驚嚇;或者相伴於語言,通過開玩笑的方式,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但孩子在兒童階段,語言、思維、行為等的控製上,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在開玩笑時,情緒、身體都處於興奮和亢奮的狀態,把握不好分寸,容易過頭。
此時,傢長不要急於批評,也不要責備孩子,哪怕孩子因開玩笑的行為闖瞭禍,傢長不要在這個時候反應過激,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相關文章:
自我防禦機製的錶現
從心理學上的防禦機製的角度看,一種情況是孩子不好意思直接錶達,他要迴避他真實的心理,用一個反嚮的錶達方式,這樣可以讓自己保留麵子。這樣的孩子需要父母多給予肯定。比如,孩子想和某人拉近距離,但因為某種原因,孩子不好意思正麵錶達,可能就會通過開玩笑來錶達。
畢竟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的能力有限,所以常會有錶達方式上的不準確,無論言語或行為,都可能有錶達不到位的地方,要麼沒錶達清楚,要麼開玩笑過頭,都可能造成對方的誤解或不接受。這時候,傢長如果獲悉,不要諷刺挖苦或批評,而是給予孩子一定的安慰,幫助孩子在挫摺中成長。
試探父母或發洩情緒
假如孩子對傢長正常錶達想法和願望,經常被傢長否定。孩子在錶達上受阻,那麼就不敢真實錶達自己的想法。或許,孩子心中有許多的不滿情緒;但是,傢長沒有給孩子發洩的機會。於是,孩子就隻好用開玩笑的方式去試探父母。對此,傢長就要自我覺察,是不是和孩子的溝通齣瞭問題。
孩子開玩笑是語言能力較強的一種錶現。開玩笑也是人際交往模式的一種錶達。開玩笑適當,可以化解尷尬、緩和人際矛盾、達成平時不易達成的目標,但一定是在現場的人能接受的程度內。假如父母可以很好地引導孩子的錶達,同時也能幫助孩子發展適當的幽默感,可以給生活帶來歡樂和愉悅。
相關文章:
有能量的說話
孩子開玩笑過火。可以迴應:
媽媽知道你開玩笑,是吧?但是你的朋友可能不習慣這樣的玩笑,你看看怎麼安慰他。
你剛纔看到別人對你的玩笑生氣,你可以告訴媽媽你心裏的感受嗎?你本來希望和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那我們看看以後怎麼樣說更好,好嗎?
假如你不是開玩笑地說,如果是你正經的錶達,媽媽想知道你想怎麼說。媽媽很希望聽到你真實的意思,你放心,媽媽會好好聽你說的。
心理小知識
真誠是孩子需要學習的,真誠是坦誠相待,從心底感動他人而獲得信任的一種品德。我們用心理防禦來把不愉快的感受拒絕在意識之外,而因為長期迴避真誠的情感錶達,以至於不會、不能或不敢真誠地麵對事情,不自覺地啟動自我保護機製,以獲得自己能接受的自我感受。當我們的內心沒有恐懼,變得自信,能夠真實地麵對自我、接納自我,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學會真誠。
【延伸閱讀,更多教養子女建議】
書名:《給孩子說一句有能量的說話:85個溝通對話陪你講》
作者:張濮
資深親子教育和諮詢專傢、身心療癒專傢、筆跡心理學分析師、圖畫心理分析師;清華大學心理學係發展中心首任副主任;從事心理工作近二十年,解決種種傢庭問題。
【本文獲「萬裏機構」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