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欽,轉載自翻譯技術教育與研究公眾號
中國電影對外譯介的現狀與思考
Chinese Film Translation and Overseas Promotion: Current Status & Solutions
關鍵詞 :中國電影、電影譯製、國際電影節、國際電影市場、文化傳播、譯員培養
截止2021年11月29日,電影《長津湖》上映60天,纍計票房57.22億元,登頂中國電影票房冠軍,位居2021年全球票房榜榜首。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中國電影單片票房能夠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讓很多中國電影人歡欣鼓舞,也讓國外同行無比羨慕。自加入WTO以來,中國電影産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無論票房增長速度,還是銀幕增長速度,都創造瞭世界奇跡,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國傢電影局提齣,到2035年,中國電影將從電影大國嚮電影強國邁進。
但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目前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2019年中國全國票房641億元人民幣,約閤100億美金,而迪士尼公司2019年全球票房為132億美金。14億中國人舉全國之力,獲得的年度票房僅為迪士尼一傢公司年度票房的76%。從電影大國嚮電影強國邁進,中國電影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當前國際語境環境下,加強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尤為重要。電影這一視聽綜閤藝術是最為快捷的媒介,但中國電影的對外譯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影響瞭中國電影的國際推廣和發行,影響瞭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
中國電影對外譯介的現狀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Film Translation and Overseas Promotion
目前,國外影片的中文譯製水準明顯好於中國影片的對外譯製,也齣現瞭很多譯製精品。原因在於:國外影片的進口目前隻有中國電影集團進齣口公司進口,歸口單一,便於監管;進口影片的中文譯製隊伍相對比較穩定;國傢對進口影片有完善的審查製度,從而保證瞭進口影片的譯製品質。
就中國影片的對外譯製而言,中影、上影、長影、內影等傳統譯製單位,有多年的對外譯製曆史,積纍瞭豐富的譯製經驗,保持瞭當年對譯製作品精益求精的傳統,其對外譯製作品水準明顯好於其它公司。比如中影也製訂瞭自己的對外譯製規範,但在國傢層麵上,目前還沒有齣台相關的標準和規範,也沒有相應的監管政策;全國數十萬傢影視公司,大多數製片公司不重視譯製,也不懂譯製; 大多數譯員不懂電影;多數後期製作人員不懂外語。譯員和後期公司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譯製環節缺少既懂電影,又懂外語,瞭解國際電影節和電影市場、具有跨文化背景的譯製監製,因此中國電影的對外譯製水平參差不齊,整體品質堪憂。
電影翻譯——從創意到發行,貫穿始終
Translation in Film Industry-From Creation to Distribution
大多數人認為電影翻譯隻是對白字幕的翻譯(內容翻譯)(content translation),國內對於電影翻譯的研究也僅局限於對白字幕翻譯的研究,原因在於:很多電影翻譯的研究者很難有機會參與整個影片的創作、製作、宣傳和發行工作,大傢所看到的都是已經完成的電影成片;國內研究電影翻譯的學者和專傢大多關注國外影片的中文翻譯,很少有人關注中國影片的對外翻譯,願意在於他們很難看到譯製好的中國電影。
作為在一綫的電影工作者,我認為: 電影翻譯絕不僅僅是對白字幕的翻譯。 如果一部國際團隊閤作或者國際閤拍(co-production),麵嚮全球發行的影片,翻譯則需要從 創意 (concept development)開始,貫穿電影 劇本創作 (scriptwriting)、 融資 (financing)、 製作( production ) 、 宣傳 (publicity)到 發行 (distribution)的全過程。
01 電影工業流程中的翻譯
Translation in Film Industry
02 電影成片的翻譯
Translation in a Finished Film
電影成片的翻譯包括從 片名(title)、片頭字幕(opening credit)、對白字幕(dialogue subtitle)、片尾字幕(ending credit) 四大版塊的所有翻譯。每一個版塊翻譯的特點和要求各不相同。
電影翻譯,除瞭遵循翻譯信、雅、達的基本原則之外,還需遵循電影行業規範和電影藝術特點本身的要求。
電影翻譯需要譯者瞭解電影製作、宣發領域的知識,如果缺少這方麵的知識,在翻譯電影翻譯時就會齣現各種低級錯誤。特彆是影片片頭、片尾的翻譯時,切不可望文生義,僅憑字麵意思去翻譯。瞭解電影製作流程對於譯者提升翻譯的專業性和準確性起著重要作用。譯者要知道具體的工種的含義。
1)片名的翻譯(Title Translation)
影片片名翻譯要體現信息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和商業價值。片名的翻譯通常會采用直譯、意譯、加減字的譯法。同時針對不同目標觀眾,應采取不同的譯名。在製作階段,要注意選用符閤影片氣質的 外文字體 。
以上影片的片名采取意譯的方式,在國際傳播中就獲得瞭不錯的效果
2017年,在中國大賣的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大陸譯名)的片名翻譯就體現瞭外宣本地化的高效作用,電影的原名為DANGAL,大陸版片名為《摔跤吧爸爸》,台灣版片名為《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香港版片名為《打死不離三父女》。
這個本地化十分成功的印度影片從反麵印證瞭有區彆的本地化翻譯在電影外宣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影片創作之初,製片方就要對影片外文片名做仔細推敲,選擇最能錶現影片主旨和內容特點,國外觀眾易於接受的外文片名,而不是望文生義,憑片名中文字麵意思去翻譯。中國電影中不乏如《金陵十三釵》(英文片名:FLOWERS OF WAR)、《一點就到傢》(英文片名:COFFEE OR TEA),《奪冠》(英文片名:LEAP)、《情比山高》(英文片名:ROAD TOTHE SKY)這樣的外文片名翻譯典範,但《金剛川》(英文片名:SACRIFICE)、《紅星照耀中國》(英文片名:RED CHINA)英文片名的翻譯就稍顯遜色,特彆是RED CHINA這樣的片名,在西方國傢,會讓很多人對影片敬而遠之。中國電影走齣去,針對不同國傢的文化特點和欣賞口味,也應該藉鑒印度影片DANGAL在大中華區發行時采取不同片名的譯法,做有區彆的處理。
2)片頭字幕翻譯(Opening Credit Translation)
片頭字幕通常包含以下內容:
中國電影中片頭的齣品人,在歐美電影工業體係裏沒有這個職務,如何翻譯是一件很頭疼的問題。譯者在翻譯時經常齣錯,翻譯成producer, 或produced by, 和製片人混為一談,容易引起混淆,也降低瞭齣品人的身份。齣品人是影片投資方的法人代錶,這一職務要高於製片人。齣品一般翻譯成present,我們可以藉用這一錶達,將齣品人翻譯為presented by。presented by後麵是公司,那就說明是這傢公司齣品的,如果後麵是人名,那就說明是這個人擔任法人的公司齣品的作品,他(她)就是這個片子的齣品人;監製是影片品質的把關者,有時候也是製片人和導演之間的溝通者、協調者,監製的身份高於製片人和導演,監製的翻譯是executive producer,而不是從字麵上去理解,翻譯成supervisor。美術指導是整部影片美術風格(包括服裝、道具、化妝)的設計者,其英文翻譯是production designer, 而不是從字麵上理解的art director。
在處理片頭字幕翻譯時,譯者還要知道一些約定俗成的翻譯錶達,比如“張藝謀導演作品的翻譯是A Zhang Yimou Film,而不是Zhang Yimou’s Directing Works,但這樣的翻譯經常齣現。
“齣品”齣現在不同位置,它的英文翻譯會有不同
3)片尾字幕翻譯(Ending Credit Translation)
片尾字幕通常包括演員錶、職員錶、製作公司、宣發公司、支持單位、聯閤製作單位、鳴謝等。譯者同樣需要瞭解每一個工種的具體含義後纔可準確翻譯,切不可望文生義,僅憑字麵意思去翻譯。
在片尾字幕中經常將“現場製片”譯為“on-site producer”,或者將“生活製片”譯為“life producer”。事實上,生活製片主要負責劇組的吃住,所以要翻譯成production manager-catering & accommodation,現場製片主要是負責現場的拍攝協調和服務事項,因此,正確的翻譯是“on-site production manager”。比如“外聯製片”,不能從字麵上去翻譯,而應該瞭解外聯製片的工作內容,因為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尋找場景,而場景的英文是location,所以外聯製片要翻譯成location manager。而外聯製片、現場製片、生活製片都屬於製片部門,製片部門的負責人為製片主任。他們都歸製片主任管理,製片主任的翻譯為production manager。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外聯製片、現場製片和生活製片的翻譯後麵都是manager而不是producer瞭。Producer是製片人,是整個項目的管理者。“製片人”和“製片”隻有一字之差,但其身份和工作內容有很大的區彆,在翻譯時要特彆注意。場記在現場的工作是記錄每一場戲的機位、場景、道具擺放位置、演員走位、服裝,保證拍攝的連續性,避免穿幫,或不接戲,所以場記的翻譯是continuity girl (boy),而不是憑字麵理解翻譯為scenere cording。演員有男有女,如果把演員翻譯成actor,則不包括女演員,而把演員翻譯成actress,則將男演員排除在外瞭,所以演員應該翻譯為Cast,包括所有演員,這樣大傢也就能明白為什麼把演員副導演(或者選角導演)翻譯為casting director瞭。
而外聯製片不能從字麵上去翻譯,而應該瞭解外聯製片的工作內容,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尋找場景(location),理解瞭外聯製片的工作內容,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外聯製片要翻譯成locationmanager瞭。同樣的道理,生活製片主要負責劇組的吃住,所以要翻譯成production manager-catering & accommodation。現場製片的翻譯是on-siteproduction manager。請注意,生活製片,現場製片、外聯製片的最後一個單詞都是manager。其實,以上三個職務的全稱是“生活製片主任”,”現場製片主任”、“外聯製片主任”,他們都歸製片主任“production manager”管。在劇組,大傢都把製片主任叫“主任”,為瞭避免稱呼上的混亂,所以稱呼其他三位時就隻稱呼他們的工作內容,而省去瞭“主任”二字。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的英文翻譯後麵都是同一個單詞manager瞭。
在上字幕時,國傢要求外籍演員要標明國籍,特彆要注意的是港澳台演員要標注為: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
電影片尾字幕的錯誤糾正
片頭、片尾字幕中的術語翻譯需要特彆注意,應做到準確性、一緻性和標準化。翻譯完成後,在審稿時這些要作為重點去檢查。而這些術語,經過培訓,一次記憶,可以長久使用,一勞永逸。
4)對白字幕譯製(Dialogue Translation)
劍橋大學資深電影翻譯專傢DavidJames Bell在某平台題為“英語字幕對華語片國際化的決定性作用”的直播中提到:外文字幕的作用是為瞭讓國外觀眾理解你的影片。如果字幕沒有能夠準確錶達原文意思,兼之字幕的不規範,影響瞭國外觀眾對影片的理解,沒有達到影片的娛樂效果(entertainment purpose),那這個字幕翻譯就是一個失敗的翻譯”(當然影片的效果不隻是是娛樂效果)。
參加國際電影節,做國際推廣或者國際發行的中國影片,大部分是字幕版,配音版很少。即使是配音版,也同樣得有字幕,國際電影節評委或者國外觀眾對中國影片的認知基本上是從字幕開始的,影片譯製字幕的品質直接影響國際電影節評委、國際發行商及國外觀眾對中國影片的認知和理解,而許多中國同行並未意識到規範的外文字幕的意義。
翻譯對白字幕時,要充分理解人物角色的身份、地位、職業、語言習慣,對話場景,選用閤適的詞匯、修辭和語言風格。一位40歲的中年男子在稱呼其父親時,絕對不可以用“daddy”,但在中國影片的對外譯製中經常齣現。一位外交官的語言風格和一位擺地攤的人的語言風格一定有很大的區彆,在翻譯二者的對白時,應該注意選用得當的詞匯。同時要尊重目標觀眾的語言習慣和文化差異,用他們能理解和聽得懂的譯文錶達,不得直白翻譯。
鑒於字幕條字數的限製,像can not, does not, I would like to等,最好用其縮寫can't. doesn't, I'dlike to,以減少字幕條的長度。
翻譯對白字幕時,需要反復看片子。隻有對著畫麵看完影片後,有些可能引起歧義的、模棱兩可的台詞纔能找到明確的指嚮和錶達。
在製作層麵,每一幀電影畫麵在觀眾麵前停留的時間有限,如果字幕太長,會影響觀眾閱讀字幕的難度,分散觀眾對影片畫麵的注意力,從而影響觀影效果。因此對白字幕不能太長,建議一個字幕條的字數不要超過40個字符;
中國電影行業規範要求:中文不能有標點符號,而英文必須要有完整的標點符號。所以除瞭準確的翻譯外,字幕條的斷行、斷句處理要得當。一個在完整的句子拆分成若乾個字幕條時,要特彆注意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的大小寫、末尾的標點符號。好多影片外文字幕要麼和中文一樣,全部沒有標點符號,要麼第一個單詞全是首字母大寫,這很容易造成觀眾閱讀字幕條的睏難。字幕條的拆分一定要由有經驗、懂電影、懂外語的人員去完成;另外,在字幕製作時要選用簡潔明快、便於識辨的 外文字體 。
03 宣傳與推廣中的翻譯
Translation in Promotion& Publicity
全球有10000多個電影節,60%在美國。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Fedération International desAssociations de Producteurs de Films)把電影節分為四類,即A、B、C、D類,電影節具體分類方式是:
A類:競賽型非專門類電影節。(電影節以競賽為主,但沒有具體的主題)
B類:競賽型專門類電影節。(電影節以競賽為主,有具體的主題)
C類:非競賽型電影節。(不以競賽為主,以電影展映為主)
D類:紀錄片與短片電影節。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A類電影節有15個,包括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代錶瞭電影節的最高水準。此外,還有許多獨立電影節和單項電影節,比如奧斯卡金像奬、巴黎紀錄片電影節等。每個電影節都有它的特點及參賽規則要求。
全球有多個國際電影市場,包括香港電影市場(Filmart),其中美國電影市場(AFM)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這些電影市場是電影版權交易很好的平台。
中國電影要想真正 “走齣去”, 國際電影節和國際電影市場是非常重要的平台。通過電影節的參展、參賽,國際電影市場的版權交易可以讓更多的中國影片走嚮世界。
中國電影要參加國際電影節和電影市場,需要深入瞭解每個電影節和電影市場的特點和競賽規律。比如關於女性拼搏奮鬥的勵誌影片就不適閤申報開羅國際電影節,因為阿拉伯世界不太認可女性拋頭露麵的故事。許多A類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要求影片在該電影節上必須是世界首映(world premiere),而不是國際首映(international Premiere)。奧斯卡不接受個人申報,必須是某個國傢的電影主管當局,從當年的國産影片中選齣一部,代錶這個國傢去參賽。作為電影節申報者,對這些競賽規則、素材要求做深入瞭解。在如此眾多的電影節中,如何找到適閤自己影片的電影節,電影推廣者需要瞭解國際電影節的整體情況,或者聘請電影節專傢為自己的國際推廣做周密策劃,做全球布局,同時製作符閤要求的物料。這些物料通常包括:
• 配有中外文字幕的影片成片(有些要求需要外文配音dubbing)
• 配有中外文字幕或配音的宣傳片(trailer)
• 影片基本信息外文介紹(影片中外文片名、影片類型、時長、語言、製作年份、製片人、導演、編劇、主演、拍攝地、畫幅比、齣品公司等)(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film)
• 影片外文故事梗概(synopsis)
• 外文宣傳單頁(flyer)
• 外文觀影手冊(brochure)
• 導演外文介紹(introduction of the director)
• 外文導演闡述(statement of the director)
• 外文美術闡述(statement of the production design)
• 外文音樂闡述(statement of the music)
• 外文攝影闡述(statement of the cinematography)
• 中外文海報(poster)
• 劇照(still)若乾
以上物料幾乎都需要進行 專業、規範的翻譯。
(張藝謀導演代錶中國電影參加奧斯卡的作品共有7部:《菊豆》(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1992)、《英雄》(2003)、《十麵埋伏》(2005)、《滿城盡帶黃金甲》(20007)、《金陵十三釵》(2012)、《懸崖之上》(2021))
除瞭精準的翻譯外,在設計和製作過程中,以上物料中片名的中文和外文的字號大小比例要得當,外文字體、署名排序規則、錶達要符閤規範。
(以上影片《紅星照耀中國》片名的中文和英文字號不閤比例,《一秒鍾》英文片名全部小寫,《懸崖之上》的英文片名幾乎看不見)
關於影片對外海報,建議保留中文片名,同時加載閤適的外文片名,因為漢字或者書法體中文片名,對國外觀眾很有吸引力。
無論影片中,還是海報上,中外文的片名排序,最好是中文在上,外文在下。此外,在國內使用的海報,其外文名稱字號最好不要大於中文片名的字號,以顯示作品對本國文化的尊重。
(以上兩部影片在國內上映時的海報中英文片名位於中文片名之上,英文片名明顯大於中文片名,是一種對本土文化的不尊重)
天下文字,不同字體代錶不同氣質和寓意。所以在譯製階段和準備宣傳物料時,也需要特彆注意外文字體的選擇。影片片名字體,必須要和影片的氣質相符,切忌用中文字體去做外文字幕和宣傳品上的外文,不然會讓國外觀眾産生陌生感、距離感、抗拒感。
(電影《我不是藥神》片尾字幕中的印度職員信息為中文宋體字,在2018年濛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放映時引起很多的爭議)
如果外文片名翻譯為如英文、法語等拉丁語,建議片名單詞所有字母全部大寫
04電影譯製的監管
Administration of Film Translation
為瞭提高中國影片對外譯製水平,建議國傢盡早齣台有關規範,製訂國傢標準,並對參加國際電影節和做海外發行的影片,在技審環節審查影片外文字幕的規範和品質;在譯製環節,建議聘請既懂電影,又懂外語,瞭解電影節和電影市場,具有跨文化背景的譯製監製,把控整個譯製環節;
05電影翻譯譯員的要求及培養
Qualification & Training of Film Translation Talent
電影翻譯屬於專業翻譯,並且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譯者除瞭要有紮實的外文翻譯功底與母語功底以外,還要熟悉電影製作、宣傳和發行的整個流程、瞭解國際電影節和電影市場、掌握電影翻譯的基本規律、掌握電影翻譯的專業術語和專業詞匯,並同時具備跨文化背景基礎。
因此,僅憑高校教育是培養不齣電影翻譯人纔的。 一名真正的電影翻譯人纔需要高校、製片公司和發行公司聯閤培養。
作者介紹:
何欽,北京真之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陝西平衡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電影製片人、監製、電影譯製監製,國際電影節專傢,國際電影節選片人、評委,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北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寶雞文理學院等多所高校翻譯碩士特聘導師。有超過30年的多個專業的翻譯經驗,20年國際版權交易經驗,10年國際閤拍製片經驗和國際推廣經驗。有關中國電影的對外譯製和國際推廣,可添加微信號atruefilm,或關注何欽先生微信公眾號“看花公”,與何老師直接聯係、溝通。
注:本文以中國影片譯製為英文為例,所有舉例的外文翻譯均為英文。
本文精簡版2021年11月29日發錶在《中國報道》特約通信中
文章鏈接:http://www.chinareports.org.cn/tytxy/2021/1129/25117.html
本文轉載自看花公公眾號,已獲作者授權, 如需引用請以原文為準
…………………………………………………………………………………………………………
往期精彩迴顧
如需更深入學習,可關注微信公眾號“ 翻譯技術教育與研究 ”“ 語言服務行業 ”,留言交流。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