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7/2022, 4:42:58 PM
愛好乾淨是好事。我們每一個人都愛好乾淨。衣冠整潔,儀錶堂堂,誰都喜歡。如果加上纔華洋溢,品德高尚,那就是人中龍鳳,可遇而不可求瞭。
不過愛好乾淨,也要有個度,過瞭這個度,那麼就是潔癖瞭。
說到潔癖,我們可能會想到很多自己身邊的人,和他的奇聞異事。但是今天要說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人物,他纔華洋溢,可以說是學富五車,尤其是精通詩畫,他孤獨清高,甚至拒絕當官,但是他也潔癖深重,最終害死瞭他自己。
這個人就是明朝有名的詩人――倪瓚。
我們可以先來認識一下倪瓚。
倪瓚(1301年――1374年)初名倪�E,字泰宇,彆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江蘇無锡人,元末明初畫傢,詩人。從他的號裏麵,我們就能夠見識到他的不拘一格的風采瞭。
倪瓚
在元代,很多人的生活並不如意。但是,倪瓚的生活反倒是不錯的。雖然作為大地主的父親早早就死瞭。但是倪瓚的大哥和二哥都是道教的上層人物。在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九儒十丐”的排行當中,道教的地位還是挺高的。更何況是道傢的上層人物瞭。所以,倪瓚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而且他也傳承道教的潔身自好的精神,加強自身修養,飽讀四書五經和佛道兩傢的經典著作。
雖然後來他的兄長的去世,經濟窘迫起來,但是他還是憑藉自己的纔華,小日子過得還不錯。曾經雲遊太湖,廣交朋友,寫下不少優秀的詩篇,如《對酒》:“題詩石壁上,把酒長鬆間。遠水白雲度,晴天孤鶴還。虛亭映苔竹,聊此息躋攀。坐久日已夕,春鳥聲關關。”
他對繪畫和書法也有不少研究。他還是個有名的孝子。對於母親和恩師王輔仁的去世悲傷不已。
不過,他也是一個具有潔癖的人,而且是非常嚴重。我們可以從他的衣食住行方麵來看看他具有哪些潔癖。
根據記載,倪雲林每天洗頭時要換水十幾次,穿上衣服每天也要拂拭至少幾十次。
楊維楨
同朝的,有一個叫做楊維楨的,傢裏麵有個小腳的歌姬,楊維楨見她的腳比較小,就把她的鞋脫下來,作為飲酒的酒器。倪瓚來瞭,也用這個招待,結果,倪瓚連酒桌都給翻瞭,起身走人。“同時楊廉夫耽好聲色,每會間,見歌兒足小,即脫其鞋,載盞行酒,謂之“金蓮杯”。一日與倪會飲,楊脫妓鞋傳觴。倪怒,翻案而起。楊亦色變,席遂散。後二公竟不復麵。”雖然楊維楨的行為,很對不起他的字“廉夫”裏的“廉”字。不過倪瓚的行為,也可以從一個側麵反映他的愛好潔淨。
像倪瓚這樣的人,對住的地方當然是挺講究的。
據說,他的書房的東西每天都要兩個書童輪番清洗。不允許片刻停留。不過這也太誇張瞭點,可信度不高。至少晚上要讓他們兩個睡一下吧。
輪番清洗,隻不過讓兩個書童纍點。但是他的一個潔癖卻把他傢庭院前的梧桐樹給害死瞭。為什麼呢?隨著梧桐樹的成長,倪瓚老是覺得梧桐樹不乾淨,所以也讓僕人每天不停地清洗。梧桐樹的樹皮都給洗爛瞭。“庭前有梧桐樹,旦夕汲水揩洗,竟至槁死。”
人說“愛屋及烏”,倪瓚這樣的這麼喜歡潔淨的人, 肯定不會放過他的廁所。他傢的廁所建在一個很高的地方。高樓下麵有一個敞口的木格子,裏麵裝著許多鵝毛。每當上廁所的時候,需要先爬到高樓上。排泄物掉到木格子裏,又輕又軟的鵝毛會馬上飛起,將排泄物覆蓋住。如廁完畢後,僕人立刻換上新的木格子和新的鵝毛,以保證廁所環境整潔。“其溷廁以高樓為之,下設木格,中實鵝毛。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一童子俟其旁,輒易去,不聞有穢氣也”。真的是挺講究衛生的,不過害苦瞭僕人啊!
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倪瓚也是挺講究衛生的。上麵的與楊廉夫喝酒的就是一個例子。下麵的例子更能說明問題。
倪瓚
有一次,倪瓚的母親生病瞭。他請瞭當時很有名的葛仙翁來診治。不知道葛仙翁故意要整整倪瓚的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他故意要騎上倪瓚的白馬,而且專門往汙泥的地方踩。還把倪瓚的藏書樓弄得亂七八糟的。倪瓚這個大孝子,為瞭母親,當然是忍瞭。但是,大夫走瞭之後,他就讓人把藏書樓鎖瞭起來。並且不再用瞭。估計重新建造一座瞭。
有一次,倪瓚的一個朋友來到倪瓚傢裏做客。他擔心朋友把傢裏弄髒瞭。於是,半夜起來偷聽朋友的動靜。果然聽到朋友的幾聲咳嗽。這下倪瓚不高興瞭。早上起來,倪瓚讓書童去找一下朋友昨天吐痰的痕跡。哪裏還找得到?書童拿瞭一件上麵似乎有一些痕跡的東西隨便交差。倪瓚掩著鼻子,讓人把它扔到很遠的地方去。
更為滑稽的是,有一次,生平很少靠近女色的倪瓚帶瞭一個很鍾意的女的迴來瞭。到瞭晚上,倪瓚先讓她去洗一下。洗好瞭,在床上,倪瓚聞瞭一下,不乾淨,又令她再去洗,如此反反復復,到瞭最後,不用洗瞭。為什麼呢?天亮瞭。隻好讓女的迴去瞭。
倪瓚對其他的都這麼講究,對吃的當然也不例外瞭。
倪瓚的同鄉中有一個富翁。有一次,富翁倪瓚去傢裏吃飯。倪瓚答應瞭。廚師是個滿臉大鬍子的人。倪瓚一見,站起來就要走瞭。主人非常驚訝,這菜還沒吃一口,怎麼就要走瞭?倪瓚說:“廚師那麼多鬍子,肯定好髒,我還吃他做的菜乾嘛?”
倪瓚很喜歡喝茶。有一次,倪瓚與朋友談論詩文,茶興大發,便派童子去鄧尉山中的七寶泉挑水。水挑迴來之後,倪瓚問童子:你挑水的時候,哪個桶放在身前,哪個桶在身後呀?身前桶裏的水,可以用來煎茶;身後桶裏的水,就當洗腳水吧!他怕童子的屁,汙染瞭清水!
張士誠
倪瓚名氣不小。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曾經想花重金聘請他去畫畫。被他大怒拒絕。說道:“倪瓚不能為王門畫師”。張士信遇到倪瓚,差點要把他打死。眾人都來勸解,最後,張士信還是鞭打他數十下。但是倪瓚一聲不發。後來,人們問他為什麼一語不發,他說道:“一說便俗。”
後來,連大名鼎鼎的硃元璋都聽說倪瓚的名聲。想讓倪瓚齣來當官。被倪瓚拒絕瞭。且倪瓚一生,都沒有用“洪武”年號來紀年。
盡管倪瓚傢大業大,但是也經不住倪瓚的摺騰。所以,到後來,倪瓚就變賣瞭傢産。來到太湖邊,打算瞭此殘生。但是他還沒有交當年的賦稅。所以,官府派人抓他。本來不知道他在哪裏的,但是官兵在太湖邊聞到一股龍涎香的味道。隨著香味而來,抓到瞭倪瓚。把他關入牢獄。
倪瓚這要求送飯的獄卒把飯菜舉過頭頂。這是為何,倪瓚怕獄卒的唾沫玷汙瞭他的飯菜啊。獄卒勃然大怒,把他用鐵鏈鎖在廁所的馬桶旁邊。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倪瓚因此得瞭脾泄。洪武七年(1374年),倪瓚因脾泄病死在朋友傢中。
喜好乾淨,人皆有之。喜好得像倪瓚這樣的,就少見瞭。也許,這纔是真的性情中人吧。不過,他喜好的過瞭點,有點不近人情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