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2:08:15 AM
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給我國人民帶來瞭無法磨滅的傷痛。
房屋倒塌,傢園被毀,百姓流離失所,與親人陰陽兩隔。這場地震奪去瞭數十萬同胞的生命,也湧現瞭許多捨己為人的英雄。
災難發生後,有人不顧危險奔走於災區一綫,進行救援。也有人捐款捐物,貢獻齣自己的力量。
而這時,一篇名為《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曆記》的文章在網上引起瞭軒然大波,在短短幾天內,被迅速瀏覽轉載。
文章的作者不是彆人,而是位於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的老師――範美忠。
他在文章中詳細地描述瞭在地震發生時,自己在課堂上是如何拋下學生逃跑的?
甚至聲稱:“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隻有為瞭女兒纔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
因為這一離經叛道的言論,範美忠被推上瞭風口浪尖,一時間成為'“人人喊打”的對象,還被人冠上瞭侮辱性的綽號“範跑跑”,以此諷刺他麵對危險,不顧學生安危臨陣逃跑的行為。
麵對大眾的討伐,他堅稱自己的做法沒錯,並指齣人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大肆宣揚標榜自己的“自由灑脫”。
之後,他的職業生涯受到瞭嚴重影響,被學校辭退,丟瞭工作,也漸漸淡齣瞭大眾的視野,如今14年過去瞭,“範跑跑”現在過得如何?
1、從小城市考進北大
範美忠的童年生活並不美好,甚至還有些難堪。
傢中有5個孩子,他排行最小,上麵還有哥哥姐姐。從他有記憶開始,傢裏整天都鬧得雞飛狗跳。
母親是個苦命人,攤上瞭嗜賭如命的父親。全傢人的日常開銷全靠母親的辛苦勞作與做手工活兒纔能勉強維持。而父親從來不管傢裏,反而還時常從傢裏偷錢去賭博。
一次,母親把賣糧食的錢藏在瞭米壇子裏,那是給哥哥姐姐準備的學費,沒想到也被父親翻箱倒櫃找到,拿去賭沒瞭。
賭輸瞭錢迴傢還要發火,一把揪住母親的衣領,甩在地上,就開始拳打腳踢。
幾個孩子見到這一幕,被嚇得縮在一團。範美忠害怕,剛張大嘴準備哭,卻被哥哥姐姐用手捂住。
他難受得很,將他們的手推開,哇哇哭得大聲。接著父親一個拖鞋飛過來扔到他頭上,額頭很快鼓瞭大包。
吃瞭幾次虧後,他再也不敢哭瞭。不過他在心裏暗暗發誓,長大後一定要變成厲害的人,不會再任人宰割,被人欺負。
上瞭小學的範美忠常常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農村的孩子得多讀書,纔能走齣大山,改變貧苦的命運。
他那時就已經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恰逢又正好趕上瞭國傢義務教育開放的好年代,則一門心思將精力撲在學業上。靠著執著的韌勁兒一路披荊斬棘,衝進瞭北大曆史係。
錄取結果公布的那天,範美忠考上北大的消息在村裏傳瞭個遍。大傢都誇範美忠是天上的文麯星下凡,未來是國傢棟梁的好苗子。
一時間,風光無限。
那天,他也終於從母親愁苦的臉上看到瞭欣慰的笑容。就連從小都對他不屑一顧的父親,也走到他麵前,有些討好似地拍瞭拍他的肩膀,誇贊道:“你真讓我們傢光宗耀祖。”
範美忠沒搭腔,故意將身子往旁邊歪瞭下,刻意地想與他保持距離。
父親有些尷尬,悻悻地往屋裏走瞭。
那是範美忠第一次感受到瞭有些報復的快感,甚至還有些飄飄然。
到瞭人纔濟濟的北大,範美忠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自豪感又瞬間被摧毀。
起早貪黑苦讀十幾年,一直靠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拼殺。殊不知在這個社會還有一種叫做認知水平,資源背景的鴻溝。
農村齣身的範美忠,眼界,對消息的敏銳程度,甚至包括學習方法都被從大城市來的學生處處碾壓。
他們在台上演講從容大方,侃侃而談,錶演舞蹈也樣樣在行。甚至聚在一起談商業,談很多他從未觸及到的盲區理論。
而反觀自己,似乎從小到大,除瞭學習稍微在行,沒有什麼能拿得齣手的優點。而現在這唯一曾引以為傲的成績,在這裏不過是最不起眼的東西。
這讓範美忠一度很受打擊,他也不再願意與同學打交道,則一頭紮進瞭茫茫書海,企圖從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很快,他迷戀上西方天馬行空的自由思想,甚至到瞭瘋狂的地步。轉而抨擊中國古代文化的迂腐、冥頑不化,一度到瞭反感的地步。
在北大課堂上公開與老師叫闆,就傳統觀點進行辯駁,甚至把老師氣得直接甩書本走人。
很快,他成瞭師生眼裏的“怪人”。同學對他避而不及,有時大傢正在宿捨裏談論得高興,隻要他一進來,大傢則立馬心神領會的什麼都不說,各自沉默乾自己的事去瞭,仿佛什麼都沒發生。
就連輔導員也因為班裏齣瞭個這樣離經叛道的“抬杠子兒”,在其他老師麵前抬不起頭。
不過範美忠對外界的評價和態度都不在乎,他獨來獨往,不妥協,不理會,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狂妄。
這時候他已經早早地計劃好瞭畢業後的打算,他不會讀研,也不會去企業,要去做一名老師,去弘揚傳播自己的新思想,去除傳統授業解惑的糟粕。
2、教師路上的坎坷
1997年,範美忠從北大畢業後迴到瞭傢鄉四川,去瞭自貢蜀光中學當教師。學校裏來瞭一名北大的高材生,這在當年可是件稀奇事。
學校十分重視,範美忠到學校的第一天,校長還親自到門口進行迎接。這可是開瞭學校的先河,就算在學校有幾十年教齡的老教師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場麵。
為錶對他的器重,還破格將高三重點班交給瞭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範美忠帶領。
要知道,每年學校的升學率幾乎全靠重點班支撐,這關乎著教師的職稱評選,奬金。一直都是其他教師爭搶的“香餑餑。”
這剛進學校就能有如此待遇,讓其他老師既眼紅又羨慕,也因此讓範美忠成瞭學校的風雲人物,其他老師議論的焦點。
麵對如此重任,範美忠也是拍拍胸脯嚮校長自信保證,定不負眾望。
可沒過多久,就齣大問題瞭。
學生找到校長反應,範老師上課很少講教材內容,經常高談論闊國外自由、民主的思想。從古希臘文明,講到文藝復興。又從啓濛運動講到工業革命。
一節課45分鍾,他能講35分鍾。真正將課本知識的時間不到10分鍾。
一個月下去,教材復習瞭不到10頁,學生們都急瞭。這可是高三,一分一秒都要奔著高考去拼搏。這樣下去,彆說是考重點,考本科都成問題。
學生怨聲載道,傢長紛紛打電話到校長辦公室投訴。
校長被氣得滿臉通紅,把範美忠叫到辦公室指著鼻子罵,“你這簡直是拿學校的升學率在鬍鬧,我讓你帶高三,你給我帶成什麼樣子瞭?”
範美忠不服,與校長辯解,“應試教育就是照本宣科,這是在抹殺學生的創造力和自由。”
剛辯解瞭兩句,校長被氣得已經語無倫次,“你什麼都彆給我說瞭,你.....給我去帶高一高二,現在就給我齣去!”
其他教師竪著耳朵在隔壁的老師辦公室聽,聽到關門“砰”的一聲纔假裝翻書備課,開始乾自己的事瞭。
範美忠被調到高一高二仍然沒有消停,在課堂上依然我行我素照例傳播他的新思想。忍無可忍的校長,一怒之下辭退瞭他。
丟瞭工作的範美忠,認為傢鄉小地方的人太過死闆守舊,不是他應該呆的地兒,他應該去經濟更發達的城市大展宏圖。
他把目標城市定到瞭廣州,那裏是韆年商都,是機遇之城,他已經等不及要開始大乾一場。先後進入一傢傳媒公司與一傢私立學校,都因為過激的言論被辭退。
隨後又輾轉去杭州,北京,重慶等地,求職生涯都無一例外處處碰壁。他性格偏激孤傲,凡事愛爭個輸贏,在職場上根本不討喜,同事領導都被他得罪瞭個遍。
事業上不得意,範美忠又拉不下臉迴老傢,加上大城市消費高得驚人,為瞭生存,範美忠隻能經常給一些媒體寫稿,換取些微薄的稿費維持生活。
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在外漂泊的這幾年,每天都像無頭蒼蠅一般沒目標,事業上仍然沒能齣人頭地。
剛齣來時的雄心壯誌早已被社會磨掉瞭菱角,身上的銳氣也近乎打擊得所剩無幾。認清現實的範美忠這纔灰頭土臉地迴到瞭老傢四川。
因為之前在學校有過一段不算光彩的黑曆史,這一次他把目光投嚮瞭另外一所學校――四川都江堰的光亞學校。
憑藉著一本北大畢業證,他順利進入學校成為瞭一名曆史老師。
因為之前的遭遇,這一次範美忠倒是收斂瞭許多。規規矩矩地給學生上課,學校不讓講的東西他一定不會講,反而能很好地將他那一套新思想與教材上的知識融會貫通。
學生們學起來輕鬆,取得的學習效果又好。因此學生傢長私下提到他,都竪起大拇指誇贊。就連校長也絲毫不吝嗇在公開大會上對他進行錶揚。
如果不齣意外,他會在學校的一尺講台上度過他餘下的教師生涯,可風平浪靜沒幾年,他又遭遇瞭人生更大的挫摺。
3、人生的大起大落
那是2008年的5月12號下午,當天範美忠右手夾著粉筆,左手拿著曆史書正在給學生上課。
突然,教室裏一陣猛烈地搖晃,範美忠一個踉蹌差點跌倒在地。
反應過來是地震的範美忠立馬扔下書本和粉筆,不要命地朝門口跑去,因為跑得太快,甚至還摔瞭一跤。等衝到足球場中央纔發現偌大的操場上,居然空無一人。
此時在教室座位上的學生還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瞭什麼。
這時教室的掛扇左右搖擺劇烈,就連窗戶玻璃都顫抖得嘩嘩響,並伴有低沉的哄哄聲,這纔有學生大喊一聲“地震,快跑”,同學們纔慌不擇路地朝操場跑去。
此時的範美忠已經在操場等候多時,好一會兒纔看見自傢班上學生的影子。他則急切的走過去,語氣裏有些責怪,“你們怎麼現在纔下來?”
學生們則一臉無奈,“等我們反應過來是地震,老師你早跑沒影瞭。”
範美忠也沒再說話,轉身過去和其他老師一起幫忙疏散人群瞭。
雖然班裏的學生,對老師在危難時刻隻顧著自己逃命,而不管他們安危的行為有些不滿。但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也沒人追究。
但偏偏範美忠自己在地震過去十天後,在網上公開發布瞭一篇文章《那一刻地動山搖―5 12汶川地震親曆記》。
在文章細緻地講述瞭自己扔下學生獨自逃跑的細節,並發錶觀點稱“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隻有為瞭女兒纔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逃齣一個是一個。如果過於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瞭!”
此文一發,就連範美忠自己也沒料到會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災難麵前,人民子弟兵不顧危險奮鬥在第一綫。而他身為人師,在關鍵時刻卻當起瞭逃兵。謾罵與指責鋪天蓋地的襲來,還被人冠上瞭“範跑跑”的標簽。
麵對眾人的討伐,範美忠拒絕為自己的行為道歉,即使在6月7日被邀請上瞭鳳凰衛視的一檔節目,也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他說逃跑隻是人的本能反應,並錶示拒絕道德綁架。
而這一次在節目上的範美忠不僅沒能為自己洗白,反而招來瞭更猛烈的口誅筆伐。在職業上也遭到瞭重創。
北大曆史係錶示以有他這樣的學生為恥,教育局稱範美忠違背瞭教師的責任,吊銷瞭他的教師資格證。學校迫於壓力,也解聘瞭他。
之後範美忠的求職生涯處處碰壁,沒有學校願意再聘用他。他索性在傢當瞭很長一段時間的全職奶爸,每天除瞭操心孩子的一日三餐。閑暇時間就開始研究國學,這也成為瞭他的精神食糧,也讓他的心境更加平和。
轉而和妻子商量後開辦瞭一個關於國學的“私塾”,雖然學生不多,但也勉強能貼補傢用。每周會定期在網上授課,也收獲瞭不少學生的喜歡。
經曆瞭人生幾次大起大落的範美忠,如今已經快50歲,對於人生未來也有瞭新的理解,凡事不會再必須要爭個輸贏對錯,心境闊達寬容瞭許多。
有時遇到相熟的人提起當年的那件事調侃,他也不生氣,反而樂嗬嗬地解釋,“如果再迴到當年,我也不會跑,跑什麼跑。學校建築都是木製的,也不會垮嘛。”
他對兒女的教育也不會強求,如果他們願意齣國他也會支持,孩子的人生他不會過多地乾涉。
至今談起他,社會上仍然有諸多爭議。
有人說,我也是老師,我不敢保證,在危難時刻我不會落荒而逃,但我知道那樣是違背教師責任的,我會接受所有人的指責,包括我自己。
自由不是自私自利,獨立也並非冷漠無情,不是在喪失瞭勇氣和善良之後,還能毫無愧疚地自我標榜與自我開脫。
當然,也有人羨慕他的坦蕩與真實,道德並非淩駕於自我生命至上,他隻是說齣瞭很多人不敢說的心聲。
是是非非,他已經不想再去討論參與。
過好當下,便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