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電競産業持續火熱,手遊市場也保持高速增長,各大廠商都為玩傢打造瞭專門的電競手機或者電競版手機,有産品綫已經成熟的紅魔、黑鯊、拯救者;有初入遊戲賽道的紅米;有欲蓋彌彰的iQOO,甚至最近連一加和realme都宣布將進軍遊戲手機市場。
無論是專業級遊戲手機,還是打遊戲性還不錯的高性能旗艦,對於用戶來說,看著那麼多眼花繚亂的宣傳新名詞,也未免會産生疑問:該怎麼選?因為每個人都希望用較低的價格得到最好的體驗(雖然很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這件事。
講一下我們選品的思路,選擇紅魔7,是因為紅魔品牌算是遊戲手機這個品類的開山鼻祖,經過3年多的發展已經在這個領域成為瞭當之無愧的頂流;而選擇iQOO 9,則是因為iQOO品牌創立之初就以遊戲和電競作為主要宣傳點,但是後期逐漸在弱化“遊戲手機”這個稱呼,從宣傳和産品設計上都有體現。這就很適閤我們今天的主題:“不同種類”的手機能不能比?而且,這二者的起始版本售價相仿,在終端也很容易成為直接比較的對手。
我們首先列齣兩款手機的部分主要參數,從上錶中可以看齣,iQOO 9價格上稍微占點優勢,紅魔7係列價格相對較高切初始版本容量少一些,而其他方麵各有所長。下麵將從多個方麵來做一些對比和解讀。全文閱讀時間約為8分鍾。
屏幕對比:
屏幕是一台手機重要的體驗入口,既負責信息的輸齣,還承擔著指令的輸入。尤其是在遊戲類手機上,玩傢對眼看和手操要求都更高。
在屏幕方麵紅魔7和IQOO 9兩款手機都是采用的AMOLED超清全麵屏,支持DCI-P3廣色域,但是又有區彆。
紅魔7的屏幕尺寸為6.8英寸,顯示比例為20:9,分辨率為2400*1080,屏幕排列方式為主流的晶鑽排列,這塊屏幕也支持DC調光,還通過瞭SGS低藍光護眼認證,能夠保證使用時的舒適,無論是玩遊戲、看視頻還是日常使用的觀感都比較齣色,不容易齣現眼睛的疲勞,可謂是非常貼心瞭。最牛的是紅魔7的屏幕搭載瞭行業領先的165Hz屏幕刷新率,這個配置已經和PC看齊瞭,不但領先瞭一年之久,甚至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追隨者。同時觸控采樣率高達720Hz,更高的靈敏度意味著更精確的相應,越是對微操作要求高的遊戲,觸控采樣率的指標越重要,無論是MOBA,FPS還是音遊都能輕鬆駕馭。而在日常使用時,我們可以調節屏幕刷新率,平衡流暢度和省電需求。
我們再來看iQOO 9的屏幕,同樣也是很捨得下料的存在。這是全球首款E5級柔性直屏,6.78英寸大小,由E5材質打造的屏幕在峰值亮度、色彩和功耗方麵的優勢相當明顯,在看電影、圖片時能夠有更好的色彩錶現。隻是來到屏幕刷新率這塊,120Hz的數據就無法突齣“遊戲”特性瞭,哪怕你上個144Hz我也認啊。這裏並不是說120Hz不好,隻是說和普通手機沒拉開區彆。
核心配置對比:
聊完屏幕,再來看看兩款手機的硬件配置,其實這方麵來說,二者堆料都是頂級:紅魔7和IQOO 9均采用瞭新驍龍8+LPDDR5+UFS3.1,無論稱之為“性能三大件”,“黃金三闆斧”還是“魔三環引擎”,都不重要。相同的硬件堆疊注定瞭二者的性能下限,起步就不會低。但有意思的是,誰能上探到更高的上限呢?如果要做數據量化,那先來看看安兔兔和魯大師的軟件跑分:
使用的熱門旗艦芯片,性能自然是頂尖水準,在2022年2月份安兔兔安卓旗艦手機性能排行榜中,我們可以看到紅魔7遊戲手機以1046401的跑分名列第一,iQOO 9以1017725的跑分名列第二。
在魯大師2月新機排行:9款驍龍8旗艦較量中,冠軍122萬分為 紅魔7 ,最流暢 ,登頂性能榜首。iQOO 9暫時沒齣現在榜單中,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應該是沒參與排榜,因為怎麼也不至於在12位之後。
從這個可以量化的數據上來看,似乎紅魔7可以把新驍龍8 Gen 1平台的上限拉得更高,不但比iQOO 9高,更是所有市售手機中的冠軍。這個結果真實嗎?是如何達到的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散熱對比:
從去年驍龍888的集體“翻車”事件之後,散熱這個課題纔真正被各品牌重視起來,因為大傢開始意識到,芯片發展到一定程度,功耗和發熱已經達到瞭一個新的曆史高度,必須有更優良的散熱係統進行壓製,纔能發揮芯片最多的性能。
說到這個話題,活該紅魔可以笑哈哈。遙想當年紅魔在手機中加入風扇的時候還引起過群嘲,誰知道現在來看這真的是先見之明。經過3年的沉澱,紅魔7上使用的散熱係統,可以說是做到瞭手機散熱的天花闆:高速離心風扇、航天級相變散熱材料、超柔高導熱稀土等技術,組成瞭九重魔冷散熱,強大的散熱能力讓處理器時刻保持冷靜,還做到瞭41279mm²的散熱麵積,更是在保障20000轉風扇進行主動散熱的基礎上增加瞭峽榖風道並帶來瞭一個蘭博基尼跑車引擎散熱邏輯的“天窗”最終為遊戲愛好者帶來瞭更加順滑的操作體驗。
效果如何呢?有網友用紅魔7玩《原神》遊戲做測試,如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幀率測試成績猶如一條直綫般穩定,其40分鍾《原神》平均幀數可達58.4幀,連續玩40分鍾極高畫質《原神》,變換各種場景且一直穩定在60幀左右,就足以說明遊戲性能非常齣色。因此被眾多媒體封為“壓住原神的手機”。
當然iQOO 9的散熱也不錯,和紅魔7不同的是采用“疊瀑VC立體散熱係統”——手機內部采用瞭超大麵積VC均熱闆和貼閤式立體石墨散熱,覆蓋所有核心發熱單元,實現高效導熱,把手機內部器件産生的熱量快速導齣去,從而確保高通8的性能能夠得到最大的發揮。如果單獨聊iQOO 9,我也可以把這套散熱係統吹上天,也能將之稱為“天花闆”,然而,畢竟是被動散熱,和擁有主動風扇的紅魔相比,還是差瞭一個階層。
具體在高負荷下的體現:有網友使用iQOO9玩原神開始五分鍾就掉幀,整個過程不忍直視。但是也有網友測試平均幀率也達到瞭57FPS,不過是通過降分辨率實現的。也就是說,高畫質、高幀率、持續穩定,這三者同時達到,iQOO 9還有點難度。
不是每個人都會在這樣嚴格極端的條件下玩《原神》這個遊戲,我們這樣對比隻是為瞭找到上限差值,結果告訴我們,有時候極限不高並不是因為硬件性能達不到,而是降溫極限到不瞭,高溫下開啓瞭保護性降頻。事實上,大多數時候玩的普通遊戲,比如王者榮耀90幀,和平精英90幀,紅魔7和iQOO 9都是可以輕鬆應對的。
電競優化對比:
既然是遊戲手機,肯定有專門針對電競方麵的專門設計。即便是現在已經欲蓋彌彰的iQOO,仍然也沒忽視這一塊的重要程度。但“主營”和“副業”還是有一些區彆的。
在紅魔7左側,我們可以看到紅色的競技鍵,嚮上一推即可進入遊戲空間,這是一個可以看做“獨立係統”的空間,在這裏麵,隻有遊戲,沒有彆的任何東西來打擾“玩遊戲”這種人生大事,可以在其中查看自己遊玩的遊戲,並且進行風扇、RGB呼吸燈等相關硬件的設置。
在紅魔7手機的側麵,設計有虛擬肩鍵功能,有著500Hz肩鍵觸控采樣率。在《絕地求生》遊戲時,我們可以轉動視角、開鏡瞄準和射擊這三類操作,在移動走位的同時,就可以從容瞄準敵人開火,帶來操作上的優勢壓製,是不是可以把把吃雞,另外還有同時配閤瞭X軸綫性雙馬達,振動反饋多樣化,進一步增強臨場感。
軟件方麵,紅魔7手機搭載的REDMAGIC OS 5.0有著諸多的體驗提升,隨心換鍵、連點輔助、準星輔助、狩獵模式等一眾外掛般的功能外,對於整體係統的調校也是順滑流暢的。還有Mora專屬空間,能夠與Mora互動,纍計好感度,她就是你的二次元虛擬好友。
再來看看iQOO 9,首先我要錶達一個遺憾:iQOO品牌成立以來,初期幾代産品是有肩鍵的,這也是“雖然它從未官宣,但玩傢都認定它是遊戲手機”的重要原因,後麵不知為何就取消掉瞭,再也沒迴歸過,我想這也可能是官方“我就是不想被你們叫做遊戲手機”的一種態度吧?雙肩鍵的缺失對於我個人來說就像你給我一台跑車卻不給我方嚮盤撥片一般。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iQOO 9操作起來就和彆的手機一樣瞭,“屏下雙控壓感”就是iQOO 9在普通操作之上新增的“快捷鍵”,用熟練之後也能讓用戶在遊戲中輕鬆實現多指操作。並且iQOO 9同樣配置瞭雙X軸綫性馬達,振感多樣且真實。配置專屬電競教練,我們在玩遊戲時,不需要手動設置參數,隻需一鍵復製大神設置或官方推薦設置,可以輕鬆上手很多本來很復雜的操作,從而幫助玩傢快速奔嚮專業級的遊戲水準。
在這輪對比中,我個人無腦支持有雙肩鍵的紅魔7,它能讓我玩手機遊戲的時候更靠近用手柄玩主機遊戲的操作習慣;屏下雙控壓感的iQOO 9很有巧思,也確實比普通手機能達到更多的極限操作,但是它的學習和適應過程,對我這個年齡的老傢夥來說,不太願意付齣時間成本。
寫在最後:
經過這幾項的比較和分析,相信大傢不難看齣,在這裏麵選手機其實一點都不難:
iQOO 9是一部綜閤性能很強的高端旗艦手機,各方麵都很捨得堆料,也沒有明顯的短闆,適閤一部手機走天下的大多數人,偶爾約朋友開黑打遊戲也有不錯的錶現;
而紅魔7就是那個偏科生,它在提升遊戲體驗方麵,做到瞭極緻,為瞭追求幾個幀率的提升,零點幾秒的反應時間,不惜花大成本去達到目的,為此甚至可以在另一些方麵做妥協,它就適閤那些遊戲占據瞭生活大部分比例的人群:比如職業電競選手、遊戲主播等,職業的人用專業的工具。
同時我們也能看到,能被稱為“遊戲手機”這個品類的産品,它的設計思路是和高端旗艦有所不同的,紅魔如此,黑鯊、拯救者等也如此;而從市場角度和商人思維來看,想擁有更為廣譜的用戶群體,就不能太偏執,最終可以討好更多用戶,卻也失去瞭頂峰的單科成績,就像取消瞭肩鍵的iQOO。
責任編輯: